星球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

  地理教案,就是課堂地理教學活動的藍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範文

  世界第一大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亞洲在地球上的位置。

  2.知道亞洲的地形特點和河流特點。

  能力目標

  1.使用地圖說明亞洲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使學生初步掌握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某一地區位置特點的方法。

  2.能夠使用亞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以及相關資料,總結歸納亞洲的地形特點和河流特點,理解地形與河流分佈之間的關係。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我們所居住的大洲——亞洲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1.亞洲的位置,瀕臨的海洋,相鄰的大洲及分界線。

  2.亞洲地形特點及主要地形區、河流。

  ※教學難點

  1.為什麼說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亞洲的地形特點及對河流的影響。

  ※教學方法

  討論法、談話法、讀圖分析法、對比法。

  ※教具準備

  1.地球儀、亞洲地形圖、亞洲氣候型別圖。

  2.自制投影片、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師***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個嗎?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個嗎?你知道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在哪一洲嗎?你知道陸地最低點死海位於哪一大洲嗎?

  所有這些答案都在亞洲,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學習亞洲。問:亞洲的全稱是„„ 答:略

  [講授新課]

  課件:圖7.1亞洲的範圍及分割槽

  提問:在東西半球中亞洲主要位於哪個半球?南北半球中亞洲主要位於哪個半球? ***學生回答***

  課件:亞洲的範圍圖。在圖上找出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歐洲,並完成下表: ***同學回答***

  教師:請同學們在圖上找出亞洲瀕臨的海洋,並說出它們分別在亞洲的什麼方位。

  ***學生回答時會漏掉大西洋,這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在地圖上找到亞洲西面瀕臨的地中海和黑海,讓學生明白亞洲除北面臨北冰洋、東面臨太平洋、南面臨印度洋外,西面還臨大西洋,加強知識的縱向聯絡,訓練學生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發一張紙,上面有按同一比例尺繪製的七大洲輪廓圖,並標有各大洲的面積以及最南、最北的大致緯度。讓學生在圖中分別找出***或量出***面積最大的,跨緯度最廣的,東西距離最大的大洲,並討論:為什麼說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看哪組最先完成。***設計該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分析歸納的能力***

  板書:一、世界第一大洲

  1.面積最大

  2.跨緯度最廣

  3.東西距離最大

  教師:由於亞洲的面積實在是太大,為了研究的方便,人們又把它分成幾塊區域。 課件:亞洲地理分割槽圖,並顯示問題:1.亞洲共分為哪幾個區域?這是根據什麼劃分的?

  2.中國位於哪一地區?這一地區還有哪些國家?

  3.其他地區是不是都與中國接壤,分別位於中國的哪個方位?

  4.在圖上找出哈薩克、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亞、俄羅斯,並說出它們所在的區域。***這幾個國家都是所在區域重要的國家,或是世界熱點地區***

  ***學生回答後,教師需給學生指出俄羅斯是地跨歐亞兩洲的歐洲國家,但不過多解釋*** 課件:亞洲地形圖

  活動:1.看分層設色地形圖,注意海拔5000米以上,3000~5000米,以及200米以下分別用什麼顏色表示,然後找出這幾種顏色分別在圖中的哪些區域。

  2.討論:從圖中可以得出亞洲地勢有什麼特點?

  3.在教材圖7.2中找出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西西伯利亞平原、華北平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指出它們的位置和大致海拔,體會亞洲地勢的特點。 ***通過讀圖、討論、分析,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板書:二、地形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課件:亞洲地形圖。***點選滑鼠,把30°N用紅色標出來***

  教師:如果我們沿著30°N緯線把亞洲切開,看到的地形剖面圖會是下面的哪一幅呢?

  ***學生回答後,電腦演示:沿30°N把亞洲分為兩部分,其中30°N以北的一部分變為立體圖並豎立起來,得到地形剖面圖,讓學生體會亞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勢特點***

  教師: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亞洲這樣一種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勢特點,對其河流的流向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學生回答***

  對,按常理亞洲的河流大多會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順地勢流向四周的海洋。實際情況是否如此呢?

  活動:1.讀圖7.2,在圖中找出鄂畢河、葉尼塞河、黃河、長江、湄公河、恆河、印度河,看看它們發源的地方以及注入的海洋。

  2.顯示亞洲地形圖,請一位同學把上述河流一一在大螢幕上指出,並說出它們流入的海洋。***教師略作歸納***

  板書:三、河流:發源於中部,呈放射狀流向四周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亞洲的自然環境,介紹瞭如下內容。***以問題方式用大螢幕顯示,教師讀,學生說答案***

  1.亞洲在東西半球的哪個半球?在南北半球的哪個半球?

  2.北美洲、歐洲、非洲、大洋洲位於亞洲的什麼方位?它們與亞洲的分界線在哪裡?

  3.為什麼說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4.亞洲內部共分為哪幾個區域?這是根據什麼劃分的?

  5.中國在哪一區?哈薩克、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呢?

  6.亞洲的地勢有什麼特點?

  7.亞洲的河流受地形影響怎樣分佈?

  [反饋練習]

  1.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是*** ***

  A.中國 B.俄羅斯 C.哈薩克 D.沙烏地阿拉伯

  2.東亞唯一的內陸國是*** ***

  A.韓國 B.日本 C.朝鮮 D.蒙古

  3.東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是*** ***

  A.柬埔寨 B.越南 C.新加坡 D.印尼

  4.東南亞最大的平原是*** ***

  A.紅河平原 B.關東平原 C.湄公河平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

  5.下列國家跨赤道的是*** ***

  A.新加坡 B.馬爾地夫 C.斯里蘭卡 D.印度尼西亞

  6.布拉馬普特拉河上游是我國的*** ***

  A.元江 B.怒江 C.瀾滄江 D.雅魯藏布江

  7.阿姆河和錫爾河都是內流河,它們同時流入*** ***

  A.裡海 B.黑海 C.巴爾喀什湖 D.鹹海

  8.亞歐兩洲的分界線通過下列哪個湖泊*** ***

  A.死海

  ※板書設計

  七年級地理教學論文

  1.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生活化教學沒有得到切實實施。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多數學校紛紛開始投入教學改革。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雖有創新教學方式的舉措,但成效不大,特別是生活化教學。許多初中地理教師在採用生活化教學時也只是走個形式而已,沒有切實實施其教學方式,導致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性大大地降低了。

  2.完善初中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措施

  ***1***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初中地理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發揮自身的輔導性作用,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地理知識、獨立思考與探究地理問題。教師應有效地運用生活化教學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與熱情,通過一些有趣的自然現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自主發現、探究和解決問題。例如,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海陸的變遷》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扮演國家講解員,運用多媒體輔助播放海陸變遷的過程,一邊演示一邊講解,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加深學生對海陸變遷過程的認識,隨後針對大陸漂移、板塊運動知識點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並進一步探討海陸輪廓的形成以及大地是如何運動等問題。這樣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科學興趣、探究精神。

  ***2***結合生活事物學習地理

  初中地理教師應訓練學生有意識通過觀察生活中關係到地理知識的資訊,強化自己提煉地理資訊的能力,並積極尋找生活中有關地理方面的問題,展開探究。例如,通過看電視新聞了解世界各個地區的氣候,結合世界氣候分佈圖記憶典型氣候型別與分佈地區的典型代表,並結合日常生活的例項認識與瞭解氣候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影響。此外,地圖是學好地理的基本要素,沒有地圖的地理是不存在的,因此初中地理教師應強化學生對地圖的認識與記憶,如通過圖案來記憶我國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的輪廓,如黑龍江省像一把斧頭,四川省像一隻四腳朝天的烏龜等,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記憶的興趣。

  ***3***結合現實生活案例學習地理

  初中地理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結合生活例項,通過與實際生活結合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與思維能力。同時可以通過思考、分析、比較、研究各種各樣地理現象的生活例項,從中總結出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規律,有助於學生豐富自己的地理知識。此外,教師結合的例項應該具有時效性與代表性,如與地理某個知識點息息相關的熱點問題,教師應結合熱點分析並讓學生提出正確的解決方案,讓學生將學到的地理知識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提高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效率。例如,初中地理教師可以提供2013年6月13日發生的“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成功對接的熱點背景材料,讓學生進行四個步驟分析解決問題:第一步,提取資訊。從所給的材料中提取有用資訊;第二步,找到隱藏資訊。把材料中和答題有關的隱藏資訊找出來;第三步:知識反饋。思考所問問題與書本上哪些知識點有聯絡,這些知識點是什麼;第四步,整合知識。把所給資訊與書本上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得出答案。運用所學的知識結合材料分析。

  3.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師應靈活運用生活化教學,將地理知識與自然、生活有效地聯絡起來,引導學生去認識與瞭解大自然與生活,增加學生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與能力,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的思維和方法解決生活上的問題,讓學生充分利用生活這一媒介學好地理,學以致用,努力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性應用可以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作者:朱麗琴 單位:江西省興國縣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