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

  地理教案在地理教學系統中起到主線貫穿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範文

  第六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第二節 人文環境

  亞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第一課時***

  【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本節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區域人文環境的第一節,因此教與學的活動應重視對學生學習,以及對分析區域人文環境主要方法的指導。本節內容共分為三部分:“人口最多的大洲”、“多樣的地域文化”、“經濟發展的差異”,主要體現的是區域之間“差異”,因此在設計教與學活動內容時應抓住“差異”這個核心去設計。

  本節安排2課時教學,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體驗亞洲人口與其他大洲的差異和亞洲內部地域文化的差異,為下面的學習奠定基礎。第二課時著重讓學生學會分析差異的原因,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關係。2.學生情況分析:人地關係是當前的熱點問題,地域文化對於好動又好奇的初一學生來說也非常具有吸引力,同時學生通過其生活環境、媒體報道、網際網路等途徑對這些內容也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對人口所引發的問

  題以及各地區文化與當地的自然條件、民族習俗等關係還沒有進行過系統的、深層次的思考,而且是初次學習區域地理的人文環境。3.課程資源分析:本區地處長江中下游區,也是人類文明發祥地,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已體現出本區的文化內涵,學生對其有著豐富的感性認識。另外班級裡少數民族學生的文化背景,媒體上精彩紛呈的地域文化報道等都是我們可直接利用的教學資源。

  【教學構思】

  1.從改變教學目標的表述形式入手,滲透素質教育新理念長期以來,傳統的地理教學目標是以基於認知的“雙基”為主宰,學生的情意發展、學習過程的體驗及方法的學習被嚴重忽略。地理新課標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整合的目標全面重新整理了傳統的以“雙基”為主的教學目的,為地理學科的全面育人指明瞭正確方向。

  2.從“體驗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出發,組織編制教學內容

  傳統的地理教學將地理課程視為學校的一門課,以教師、課堂、課本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被強化,使地理課堂變得封閉、孤立,使之與活生生的大自然和豐富多彩的人文世界日益疏遠,使學習者難以感知地理的魅力,難以體悟地理的價值。而地理新課標明確提出:“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形成學校與社會、家庭密切聯絡,教育資源共享的開放性地理課”,為此我設計了二個課前準備活動:一是將P11活動2設計成遊戲方案;二是由同學自由組合,以藝術家、人類學家、文化學者、建築學家、服裝設計師等身份組建考察團,在網上模擬“南中國海──地中海”這條線路去考察,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並選取最感興趣的內容,以獨特的方式表現出來。目的是讓學生深切感受到地理與現實生活的息息相關,由此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強烈內需和創造力。

  3.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入手,設計教學活動地理新課標大力倡導自主、探究、體驗、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主動創造及協作精神,教師由課堂的主宰者轉變為師生和諧互動的引導者,即學習共同體中“平等的首席”,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選擇必要的學習策略,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情趣動機,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求索反思。為此我安排了本節課的教與學活動:①課前準備 ②遊戲、質疑、問題整合 ③表演 ④反思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讀圖、計算,瞭解世界和亞洲人口總數、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並理解人口自然增長率與人口淨增加數間的關係,理解人口過多所帶來的資源和環境問題,樹立正確的人口觀。

  2.通過活動了解亞洲多樣的地域文化特點,初步掌握收集資訊資料的方法。

  3.通過遊戲和網上考察,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將座位安排成馬蹄形,以便開展學習活動。

  2.自由組建學習共同體,進行遊戲和考察活動。

  3.遊戲、質疑、整合問題。

  4.表演、反思。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教與學活動,使學生在考察、遊戲、問題解決、反思的過程中感悟到亞洲人口對資源和環境所產生的壓力,體驗到亞洲多樣的地域文化魅力,提高藝術鑑賞力。

  2.通過遊戲、網上考察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學會傾聽和欣賞別人,學會從分歧中尊重別人,從而提高人文素養。

  二、教學重難點及處理

  重點:“人口最多的大洲”、“多樣的地域文化”。

  難點:理解眾多的人口對資源和環境所造成的壓力,理解自然環境與地域文化之間的關係。

  重難點突破:通過課前考察、遊戲、合作、直觀的資料感悟體驗。

  三、教學方法體驗、反思教學方法。

  四、教學過程

  師 生 活 動 教學提示與建議

  [複習提問]1、亞洲的地形有何特點?

  2、地形如何制約河流的流向?

  3、亞洲的氣候具有什麼特徵?

  [匯入新課]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之下,亞洲的人們怎樣生活呢?

  [顯示]亞洲不同地區民族服飾

  [猜一猜]根據第一節所學習的亞洲自然環境的特徵猜一猜它們分別分佈在亞洲的哪些區域?

  [講解]服飾為單一薄裙———分佈在亞洲南部、東南部的熱帶地區;

  服飾為白色裹物———分佈在太陽輻射強烈的西亞地區;

  服飾為各式長袍—分佈在氣溫年較差大內陸地區***上身袖管穿脫方便***;

  服飾為皮衣皮靴———分佈在寒冷的亞洲北部。

  [小結]很顯然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自然環境深深地影響著人文環境。

  [解說]人文環境常指人口、經濟、城市、建築、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等。

  [承轉]首先我們來看一看亞洲的人口情況,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有關人口的一些情況,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是從哪些方面來了解人口狀況的?比如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與出生率和死亡率有什麼關係?人口密度是怎麼計算的?世界上哪些地區人口特別稠密?

  [讀圖]6。13“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和圖6。14“2000年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

  [提問]1、2000年世界總人口數是多少?***60。55億***

  2、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總數是多少?***12。95億***

  3、目前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幾個?***10箇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俄羅斯、孟加拉國、日本、奈及利亞***其中亞洲有幾個?***6個***分別是哪些國家?***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

  [活動]1、按人口數多少,給各大洲排隊***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州***

  2、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高低,各大洲排隊***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大洋州、北美洲、歐洲***

  3、按1995----2000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世界平均為1。3%***,計算2001年亞洲的淨增人口數和世界淨增人口數;看看世界每增加100人,其中有多少人在亞洲?

  [提示]2000年世界人口總數х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世界淨增人口數***60。55億*1。3%=0。79億***,所以2001年世界淨增人口0。79億,而亞洲2000年人口總數36。8億*1。4%=0。52億,所以每增加100人中有66人在亞洲***0。52/0。79*100=66***。

  [小結]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板書]一、亞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七年級地理教學計劃

  一、班情分析

  通過七年級上冊的地理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及學習地理的方法,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讀圖、分析、判斷和理解的能力。對地理的學習有了一定的經驗,初步形成了簡單的地理的知識系統,大部分學生對學習地理興趣濃厚,也很樂意去了解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樂意去探索和發現身邊的地理知識。

  二、教學目標

  完成七年級下冊地理教學任務。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識,和基本的繪圖技能。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瞭的瞭解,對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國家和地區有較為詳盡的瞭解。同時通過地理教學,提高學生的觀察、探究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認識大洲

  本章主要內容是瞭解亞洲、歐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的地理位置,學習並掌握其地形、氣候、河流、人口等知識。本章的重點內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氣候特點。難點是比較七大洲的氣候以及影響七大洲氣候的因素。

  第二章瞭解地區

  本章主要內容是學習並掌握東南亞、南亞、西亞、歐洲西部及南北兩極的有關的地理知識。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氣候、資源、人文、經濟等。本章的重點內容是掌握東南亞、南亞、西亞、歐洲西部的地形與氣候,以及南北兩極的地理概況。難點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與氣候差異對農業的影響。

  第三章走近國家

  本章主要是學習並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國家,如美國、俄羅斯、日本、法國、澳大利亞等。瞭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資源氣候、經濟文化等。本章的重點是掌握以上各國的地形特點和典型的氣候特點,掌握各國重要的自然資源。難點是美國的農業帶的分佈。

  四、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理清知識結構和教學思路,把握教材重點、難點。運用現代化教學設施,製作教學道具等,創設教學情境,設定多種課堂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

  2、強化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鞏固學生讀圖、填圖和繪圖的能力。利用地圖、地理填充圖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強化理性認識。同時做到教學過程中做到穿插回憶前面所學知識,增強知識的橫向和縱向聯絡,幫助學生形成比較系統的知識結構,為今後的繼續學習作好鋪墊。

  3、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好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注意收集學生反饋的資訊,並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生情感,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和融洽的師生情感,從而更好的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4、開展多種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充分利用電視、網路等設施,多方位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課堂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