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工作反思回顧

  《一夜的工作》一課敘述的是何其芳同志親眼看到周恩來一夜的工作的情況和由此產生的感想。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文章歌頌了不辭辛苦的工作精神和簡樸的工作作風,字裡行間充盈著作者崇敬和愛戴之情,讀後使人油然而生崇敬之心,並受到偉大人格的薰陶。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誇張的句子,幾乎沒有任何鋪陳、點染,卻情真意切,樸實感人。在教學設計時,我緊緊圍繞“勞苦”和“簡樸”這兩方面展開的。

  教學時,我充分讓學生去自主閱讀,自主探究,自由談體會和感受,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思中質疑,在議中交流,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時時在進行切實的語言訓練。

  交流中我著重引導學生抓住語言文字談感受,不僅體會作者對周的真情實感,而且掌握文中表達感情的方式,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如在體會“生活簡樸”時,抓住“一張”、“兩把”、“一盞”、“如此而已”等詞感知周的辦公室陳設極其簡單,與“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形成鮮明的對比;抓住“一杯”“一小碟”“數得清顆數”來體會周飲食的簡單。 在體會“工作勞苦”時,我相機引導學生抓住“一尺來高”、“一疊”來體驗周工作的繁重,工作量大;抓住“審閱、思索”““看、畫、想、問”感悟周工作嚴肅認真,一絲不苟。

  篇2

  在學習體驗了那感人的品質,此時此刻,每個人都會心潮澎湃,指導學生激情練讀最後兩個自然段,要求讀出感情。並通過指名讀,齊讀,會背的站起來背誦等形式,使學生在反覆的誦讀中切實受到強烈的感染,同時也體現了分層次要求。

  然後,再通過質疑:作者只看見了一夜的工作,為什麼說他每個夜晚都是這樣工作的呢?此時,出示課後資料袋《周的一天》時間表,讓學生補充交流忘我工作的感人事例,體會“一個夜晚”和“每個夜晚”的關係。這樣再次引進課前蒐集的資料,決不是重複,而是深化。

  在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來充分感受這位好的感人事例,正是水到渠成,畫龍點睛。最後,我再讓學生用激動而自豪的語氣反覆朗讀“看啊,這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你們看見過這樣的嗎?”讓學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

  篇3

  一、豐富課前感知,激發學生情感

  《一夜的工作》一文主要通過描寫週一夜的工作情景,使學生從周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簡樸的生活作風中感受周的偉大人格。基於現在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對的生活與工作知之不多,對周的感性認識很淺顯。而對文章人物沒有一個很深的感情基礎是很難在情感上產生與作者那樣的共鳴的,學習時體會也不深刻。因此首先我組織學生在課前收集閱讀有關周的書籍資料等,併為學生提供周的相關網站,充分的讓學生通過資料去感受。

  二、運用探究性學習方式,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夜的工作》一文是緊緊圍繞"勞苦"和"簡樸"這兩方面展開的,教學時,我充分讓學生去自主閱讀,自主探究,找出文中讓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在小組裡自由談體會和感受,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思中質疑,在議中交流,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時時在進行切實的語言訓練。

  三、創設情景,引起情感的共鳴

  在學生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適時的補充周的感人事蹟,出示周身患癌症時的一日日程表,更使學生得到心靈上的震撼,加深對文章的感悟,接著我出示滿臉憔悴,夜以繼日工作的的圖片,讓學生面對著周說說心理話,這時學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礎上,感情的抒發水到渠成,同時自然地引用課前閱讀的資料故事發散地從周的其他品質來進行表達,這一環節給予了學生開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產生共鳴,因而在最後兩段的朗讀時學生激情飽滿,發自內心的吶喊把課堂推向了高潮。

  最後的拓展延伸,讓學生以《周,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篇小練筆。從學生寫的內容看,感情真摯,充分抒發了對的敬仰與愛戴。

  不過回想起這一節課,也有一些遺憾,在學生面對說心理話的時候對學生的引導不到位,學生回答的面有點窄。最後兩段的朗讀由於時間關係指導的也不太到位,今後,還要在這些方面多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