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教學反思

  《桃花心木》本文是精讀課文,精讀課文的教學佔整個語文教學的大半壁江山,非下功夫教好不可。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上完《桃花心木》這一課,對講讀課文的教學我又有了新的認識。

  一、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 在預習的基礎上,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然後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再讓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針對學生的疑問,我及時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去尋找答案,發現問題,老師及時進行點撥。討論以後,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基本明瞭,弄清了課文主要寫的什麼。對種樹人的一些奇怪做法有了初步認識,對種樹人的語言也有了新的看法,獲得了人生新的感悟。

  二、讓學生學會品讀課文的重點句段 課文中有不少富含哲理,意蘊深刻的語句,要讓學生聯絡上下文反覆研讀。例如: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就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還有不少類似的句子,要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討論交流,認識語句的深刻含義。

  三、讓學生深刻領悟文章主旨 文章雖然說的是桃花心木,說的是種樹人的奇怪動作,奇怪語言,更深層的含義是說人在不確定中生活,經歷風雨和磨難,就能成為意志堅強,大有作為的人。這種借物喻人的寫法,是本文昇華主旨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及時滲入品德教育,小學生也受到良好的人生觀的教育。

  篇2

  因為課文是雙休日佈置學生回家預習的,從書本上的閱讀批註可以發現,只有少部分的學生認真閱讀了課文,絕大多數的學生只在重點句段選了一二處,簡要寫下了自己的體會,與《匆匆》一課相比,讀得並不認真,所以在檢查朗讀這個環節,我特意多加了幾分鐘。

  “誰準備好了,想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誰先舉手,我就叫誰,讀得正確流利的加二分,讀得有感情的加三分,並讓學生下去寫在黑板上的小組積分欄裡。原本寥寥無幾的舉手,因了這加分的誘惑,逐漸多了起來。原本我是想讓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多讀的,但他們並不舉手,我就只能叫那些學習好的學生,現在想想倒也不壞,好學生讀一遍,他們在心裡也跟著讀了一遍,把自己沒有把握的 地方聽會了,就有信心舉手了。等到第一遍課文讀完之後,再讀第二遍的時候,舉手的同學越來越多,加分的同學也越來越多。

  讀第三遍的時候,我讓學生選擇自己讀得最好的、能讀出自己理解的 段落時,幾乎所有的學生都選擇讀第十四自然段,你讀完了我讀,我讀完了他讀,特別是學習靠後的朱曉東同學讀得慷慨激昂、富有感情,我給他加了十分的時候,教室裡沸騰了,學生都舉手想要展示自己的朗讀和理解,看著那一張張熱情的小臉,我想,孔主任提倡的“爭先恐後讀課文”的場面,我做到了。反思學生所以熱情的原因,加分的誘惑有之,老師的鼓勵有之,讀到一定時候教室 裡那特殊的“讀”的氣場的感染亦有之。這個環節我對自己、對學生都非常滿意。

  篇3

  《桃花心木》是一篇說理性很強的課文,借種樹喻育人。寫了一位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裡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說明了在艱苦的環境中經受生活的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本課的教學我主要引導學生抓住兩條線索,一條是作者認識變化的線索:奇怪——越來越奇怪——更奇怪忍不住——非常感動。另一條是種樹人種樹的方法:不確定——不定時,不定量,補樹苗。這樣引領學生隨著作者去感知給桃花心木澆水的方法,聆聽澆水的道理.展開類比推理,感悟育人的道理。並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加深對育人道理的認識。整節課我覺得有幾處比較滿意:

  一、在教學中我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中的以人為本的新理念,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多層次地觸控語言、揣摩語言,讓學生真正用“心”去體會,去思考、去咀嚼語言文字中蘊涵著的思想感情以及深刻道理。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感受。如學生對種樹人怎樣種桃花心木,和明白澆水的道理部分的解讀與理解,我是通過小組自學完成的,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與文字對話,從而突破了重點和難點。

  二、尊重學生的學習經驗,在學生的理解出現障礙或偏差的時候,我及時的給予幫助和引導,體現了老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如當學生彙報種樹人的一段話時,對育人的道理並未完全讀懂,我恰當地設定了提問環節:你有什麼不理解?並讓學生聯絡前生活實際想象“不確定的生活”的意思,經過這一點撥,學生茅塞頓開,對課文重點、難點的理解也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