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優美散文
正成功的人生,不在於成就的大小,而在於你是否努力地去實現自我,喊出自己的聲音,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今天我們來看一下池莉優美的散文。
:人生三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滿禪機的語言來說明,這段語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這就是說一個人的人生之初純潔無瑕,初識世界,一切都是新鮮的,眼睛看見什麼就是什麼,人家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識了水。
隨著年齡漸長,經歷的世事漸多,就發現這個世界的問題了。這個世界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經常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無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難行,好人無好報,惡人活千年。進入這個階段,人是激憤的,不平的,憂慮的,疑問的,警惕的,複雜的。人不願意再輕易地相信什麼。人這個時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嘆息,借古諷今,指桑罵槐。山自然不再是單純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單純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觀意志的載體,所謂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一個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這一分階段,那就苦了這條性命了。人就會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爭強好勝,與人比較,怎麼做人,如何處世,絞盡腦汁,機關算盡,永無滿足的一天。因為這個世界原本就是一個圓的,人外還有人,天外還有天,迴圈往復,綠水長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暫的有限的,哪裡能夠去與永恆和無限計較呢?
許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終點。追求一生,勞碌一生,心高氣傲一生,最後發現自己並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於是抱恨終生。但是有一些人通過自己的修煉,終於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頓開,迴歸自然。人這個時候便會專心致志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與旁人有任何計較。任你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面對蕪雜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這個時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與處世了。
:話語是一個美麗的陷阱
我對話語的警覺是在十幾年前產生的。那是在我從醫的第三年,也就是我醫生生涯的最後一年,那個夏天傷寒病大流行。為了追蹤傳染源,我在整整一個酷熱難當的夏天裡,與所有的傷寒病人談話,可是我仍然沒有尋找到傳染源。有一天我突然醒悟了,我發現找不到傳染源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所有病人的主訴都帶著強烈的個人色彩。撒謊的人在人群中佔的比例並不大,但是人們不用撒謊,他們的話語綜合起來就是一個巨大的不真實,在這個不真實的話語疑團中,所有的語鋒都指向多重岔路,結果是搜尋者必然誤入陷阱。我棄醫從文的主要原因當然是更喜歡文學,但是也不排除我對口頭語言的厭煩和對書面語言的信賴。
更深的醒悟姍姍來遲,那已經是90年代中期。我在德國見到了一個久違的朋友。她是90年代初嫁給一個德國人的。她的故事當時很轟動。轟動的原因並不在於她嫁了一個老外,而是因為她一句德語都不懂,還有,她的長相比較難看。我們沒有辦法理解老外的選擇,我們就試圖理解她的選擇。但是她是一個寡言的女孩子,在我們幾個好友的不懈追問下,她簡單地告訴我們,她選擇這個老外的原因就是因為她在中國嫁不到一個這麼英俊這麼文雅這麼體貼的男人;而她此生的理想,就是想要一個體貼她的男人,想要一棟舒適的房屋和爬滿青藤的小花園,所以,她寧可放棄話語。當時,我們都認為她的犧牲太大了太大了。我們都一致地認為她為自己難看的長相和接近於痴人說夢的理想付出了人生最慘痛的代價。轉眼就是我再次見到她的90年代中期了。這一次她帶給我的不再是轟動而是震驚。她依然沒有變得漂亮,但她生育了兩個非常漂亮的混血兒。我們坐在她家大花園的木椅上喝咖啡,青藤果真爬滿了她的籬笆。花園的遠處,她的小女兒在盪鞦韆,兒子則在很開心地與他老爸踢球;花園的近處,是她的油畫畫架。我的這位朋友,依然只能說最簡單的德語,但是她的神態已經深刻改變,安詳得如同在富裕安定的生活中過了三輩子一樣。顯然,她不僅沒有付出人生最慘痛的代價,而且順利地達到了她的理想。她深有體會地對我說:“說話不重要,最簡單的對話足夠管用。親密的人之間,更重要的是眼睛,是表情和動作。你認為呢?”
我認為我朋友的人生體會是一種真理或者接近於一種真理。那一天,我回到我居住的飯店,坐在窗前,望著德國幽靜的綠樹成蔭的居民區想了很久很久。我想:這個世界上最普遍的矛盾和麻煩難道不都是話語引起和造成的嗎?一個人的話語只是在出口的一瞬間具有真實性。可這一瞬間眨眼就過去了。重複者和傳播者使用的是自己的理解和語氣,接受者則又有各自的理解背景。任何一種最細微的因素都能夠改變話語的順暢流通,使之產生多重意義。於是,我們的生活中便充滿了絮叨,充滿了解釋,充滿了流言和蜚語,充滿了隔閡和攻擊,也充滿了謾罵和扯皮。想想多麼無聊啊!
其實,在一個人的生活中,與你無緣的人,你與他說話再多也是廢話。但凡與你有緣的人,你的存在就能驚醒他所有的感覺。你們不用說話。你們即便說話也是一堆泡沫,在陽光下,五顏六色,看起來很美麗,其實它僅僅是你們情感交流的衍生物,過去了也就消失了。發生了就永遠不會消失的是擁抱,而諾言註定會隨風而逝。沒錯,事情就是這樣的。
:讀池莉的《致無盡歲月》
遇到一本好書,我是可以通宵達旦的,儘管上晚我比較渴睡。這應該算是她的自傳體小說,不是很長,但我讀的很認真,仔細的咀嚼品味她那淡淡的平鋪直敘卻又真摯細膩的情感。
通篇都在描述武漢城市惡劣的氣候和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但是有一種暗戀的情結在洶湧。這是我喜歡的,那種濃烈的情感往往來自於他人的轉述或是隻言片語的問候,不過它的功率卻是結結實實的改變著兩個人的一生:一個積極的創造一切優越的環境來贏取她;一個故作的淡漠來激勵他。愛情的力量一直暗潮湧動,旁人都被刺激的歡欣鼓舞,只有當事人卻只牽著根脆弱的友情的線,卻一直牢牢的牽住20多個春秋,結果卻斷在一次意外的真情吐露中,還是用那種正話反說的抱怨聲中,我們常常對於愛極了人才用那種怨恨的語氣。是的,把愛留在心裡就好,隔著一層窗戶紙,什麼樣美妙的遐想都可以付之於,真正打開了,不過如此。距離產生的美是讓你無盡的思想去暢遊。
“我在用失去收穫獲得嗎?我在用坎坷拒絕平淡嗎?我在用缺陷逃避完美嗎?”
“有一定距離的、生疏的、萍水相逢的友誼是多麼輕鬆愉快的、沒有任何責任和負擔的友誼啊!”這也是我渴望和尋找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