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養成好習慣主題演講稿

  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3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一三班的牡丹,我演講的題目是:《從小養成好習慣》。

  那天回家,我對媽媽說:“老師讓我參加“好習慣伴我成長”的演講呢!”

  媽媽說:“好啊!那你準備講你哪些好習慣呢?”

  啊?這個我可回答不上來。媽媽拿來一本關於培養好習慣的書,說:“咱們來看看王栩有哪些好習慣吧!”

  我和媽媽對著書一條一條查。嗯,真不錯,我的好習慣還不少呢,比如:上課專心聽講,不做小動作;認真學習、獨立完成作業;做事守規則、待人有禮貌;愛護環境;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找到一條,媽媽都說出一兩件事,原來,我做得好的地方媽媽都記著呢,我的每一點進步媽媽都是能看到的。 不過,有很多好習慣我還做得不夠,比如:不認真刷牙,吃飯挑食……

  媽媽說:好習慣是財富,可以使人一生受益。媽媽希望我參加了這次演講,能養成更多的好習慣。

  看著愛我的媽媽,我對自己說,一定要快快改掉壞習慣,養成更多好習慣!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一三班的牡丹,我演講的題目是:《從小養成好習慣》。

  同學們,你每天刷牙嗎?

  從我兩三歲時,媽媽就教我刷牙了,給我買好看的杯子、軟毛牙刷和兒童牙膏,講保護牙齒的故事,爸媽每天和我一起刷牙,刷牙時間是我們快樂的親子時間。所以,小時候我刷牙很認真,一直到換牙前也沒出過蟲牙,體檢時醫生還誇我牙齒保護得好呢。

  上學後,我覺得自己牙齒不錯,慢慢的就偷懶了,常常胡亂一刷,有時還不刷。不光這樣,有時還偷偷在床上吃東西。

  有一天,我牙疼得沒法吃飯了,爸爸媽媽一看,呀,半邊臉都腫了。我疼得直掉淚,只好去醫院。

  醫生一檢查,是牙縫裡塞了食物壓迫牙垠發炎了,哎呀,這顆牙上有小洞洞了,還好是要換的牙不用補,要是補牙還要用牙鑽鑽牙呢!聽了醫生的話,我可真有些害怕。

  醫生給我清理了牙齒,又提醒我:“小朋友,一定要每天早晚刷牙,要豎著刷,把牙縫裡的髒東西刷出來。牙面也要刷一下。”

  回家後,又吃了好幾天藥,我的牙才不疼了。從此,我記住了每天都要認真刷牙!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跟隨著歲月的腳步,我們來到了暖意濃濃的九月,在這個播種希望、生機盎然的時節,在這個伴隨我們成長的旅途中,發生了許多讓我們難忘的事。它們將在我們的人生歷史長河抹上重重的一筆,其中充滿了歡笑,也撒下了眼淚。

  同學們,我想告訴你:哭過、笑過,別忘了趕路。因為我們的夢還沒有實現。人生的優秀還沒有綻放,命運的精彩還沒有點亮。為了讓那心動的時刻早日到來,為了使我們的拼搏不留遺憾,我今天給大家探討一個老話題——好習慣成就好人生。

  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常常仰慕優秀的人,我們都渴望自己也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又似乎感覺優秀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很難達到。其實,優秀離我們並不遙遠,優秀體現在你我的一言一行之中,體現在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之中。

  優秀是一種習慣——這句話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的。如果說優秀是一種習慣。那麼懶惰也是一種習慣。人出生的時候,除了脾氣會因為天性而有所不同外,其他的東西基本都是後天形成的,是家庭影響和教育的結果。一箇中國的博士曾對德國的酒鬼做了細緻的觀察:他發現在德國即使是一個喝醉了的酒鬼,也不會隨地亂扔酒瓶;而是搖搖晃晃,為手裡的空酒瓶子尋找垃圾箱;找到後還會努力定定神,仔細看一下垃圾分類,再把瓶子放進去……這就是典型的習慣行為。德國人素以做事認真而聞名世界,一個酒鬼能做出如此的舉動,正是因為平日裡注重細節的養成所致。這也恰好應證那一句話:“如果你養成好的習慣,你一輩子都享受不盡它的利息;如果你養成了壞的習慣,你一輩子都償還不盡它的債務;壞習慣能以它不斷增長的利息讓你最好的計劃破產……”

  怎樣培養自己的好習慣?首先需要檢查一下自己,反省一下自身的一些壞習慣。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我們雖然達不到聖人的境界,但我們可以追求這種境界。我們今天可否一省吾身呢?

  餐廳裡隨意插隊,毀壞餐具你是否留意到我們的校園裡、樓梯上、教室裡隨處可見的垃圾?這種景象與周圍的樹木花草是多麼的不和諧,這裡面有你的責任嗎?你留意過周圍同學的語言嗎?那脫口而出的髒字是不是很刺耳?這裡面有你的聲音嗎?你對老師、長輩禮貌嗎?你對同學友善嗎?你今天按時出早操了嗎?你起床後整理床鋪了嗎?你上學的路上遵守交通規則了嗎?你今天讀書了嗎?功課提前預習了沒有?今天的作業你認真完成了嗎?……

  千萬不要以為這些都是尋常小事,正是這些尋常小事體現著你的個人素質。古人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我們應當銘記在心。我們的校園每天都有很多的老師同學在辛勤地整理,教學樓也有各班值日生在辛勤勞動,當你隨手扔下一片紙、塑料袋的時候,想到過他們的辛勞嗎?你可能覺得一片廢紙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設想如果全校學生人人都扔一片廢紙,校園是什麼樣?我們尊重別人的勞動了嗎?把紙片、塑料袋扔到垃圾筒裡去,其實並不需要花多長時間,費多大力氣,只是舉手之勞,說到底這是個習慣問題。

  如果人人都養成好習慣,校園會是多麼清潔、美麗。在優美的環境中工作、學習,人人都會心情舒暢。

  我曾經讀過一首名為《釘子》的小詩,內容是: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國家。

  剛剛讀到這首小詩,感覺一個釘子能與一個國家有什麼關係,這不是危言聳聽麼?細細品味,才發現詩裡寓意著一個巨集大的哲理,那就是:防微杜漸至關重要。要想成功必須從小事做起,從良好習慣的養成做起。

  現代心理學家研究證明,一個人的成才受的影響,非智力因素約佔75%,智力因素約佔25%。良好的習慣是非智力因素的最主要的方面。培養良好的習慣對學生的成人、成才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正如培根所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學生在學校,不僅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更要進行能力培養,良好習慣的養成。這也正是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思想的真諦所在。

  培養好習慣就是在追求優秀。追求優秀是一種積極的意識,這種意識可使一個人脫胎換骨,成就一個全新的你。“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說明人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是日積月累的,並非是一蹴而就的。

  再說一說同學們的語言。語言是用來交流思想、傳情達意的,它應該是優美的、悅耳的。可在我們同學當中,出口成“髒”的現象很普遍,耳邊時時響起這些不和諧音。有的同學似乎覺得說話不帶髒字就不足以顯示個人魅力,髒話連篇。這個壞習慣汙染了校園的語言環境。這個壞習慣的形成不外乎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成長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恐怕是你對這個問題存在錯誤認識,錯把醜陋當時髦。這種令人厭惡的行為,只能得到“素質低下”的評語。想到別人好的評價、高的評價,靠什麼?要靠你的優秀行為,靠你文明、優美的語言。如果你想成為優秀的人,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讚美,那麼,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摒棄說髒話這個壞習慣,試著說“你好”“謝謝”“請”這樣的優美語言,試著去面帶微笑問候別人,你會發現自己是一個受歡迎的人。當大家都習以為常地相互問候時,校園裡的聲音會是多麼和諧悅耳。

  同學們,我們應當不懈地培養好習慣,用我們的優秀行為感染周圍的人,影響周圍的人。比如,出入教室時,輕輕地帶上門;放學了,隨手關上教室的燈;在公共場所,輕聲慢步;見到老師,禮貌問候,上學路上右行、注意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應成為我們的習慣。
 

  看完“”的人

1.養成良好習慣演講稿

2.關於好習慣的演講稿

3.養成文明習慣主題演講稿

4.小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演講稿4篇

5.好習慣養成演講稿200字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