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專刊手抄報

  教師節文化是一種節慶文化、尊師文化和師德文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的圖片

>

  圖1

  圖2

  圖3

  圖4

  的資料

  一、歌頌老師的古詩

  1、《一似夢瑤臺》

  未知作者

  一似夢瑤臺,心知玉女來。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閒三徑,思君賦七哀。

  流觴與紅葉,詩酒不勝杯。

  2、《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白居易

  綠野堂開佔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二、楊時尊師的故事

  “程門立雪”這個成語家喻戶曉。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學家將樂縣人楊時求學的故事。

  楊時從小就聰明伶俐,四歲入村學習,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他十五歲時攻讀經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他一生立志著書立說,曾在許多地方講學,倍受歡迎。居家時,長期在含雲寺和龜山書院,潛心攻讀,寫作教學。

  有一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師程頤,以求學問上進一步深造。有一天,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了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倆一起去老師家請教。

  時值隆冬,天寒地凍,濃雲密佈。他們行至半途,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冷颼颼的寒風肆無忌憚地灌進他們的領口。他們把衣服裹得緊緊的,匆匆趕路。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

  這時,遠山如玉簇,樹林如銀妝,房屋也被上了潔白的素裝。楊時的一隻腳凍僵了,冷得發抖,但依然恭敬侍立。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視窗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

  後來,楊時學得程門立雪的真諦,東南學者推楊時為“程學正宗”,世稱“龜山先生”。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三、關於老師的名言

  1 三尺講臺,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

  2 願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談十年書。

  3 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是教師。

  4 教師,是播撒知識的種子,傳遞文明火炬的使者。

  5 真正的教師,極力防止自己的壞習慣及於學生。

  6 教師的加法是增加橋粱,教師的減法是減少荒涼。

  7 鶴髮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

  8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想上天空,想潛蟻穴,往往他們思維跳躍比我們要快得多。

  9 一個好的教師,是一個懂得心理學和教育學的人。

  10 幼苗需要土壤的滋養,孩子需要教師的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