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戰略管理戰略管理的原則
戰略管理是指對一個企業或組織在一定時期的全域性的、長遠的發展方向、目標、任務和政策,以及資源調配做出的決策和管理藝術。那麼你對戰略管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戰略管理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戰略管理的內容簡介
戰略管理包括公司在完成具體目標時對不確定因素做出的一系列判斷.公司在環境檢測活動的基礎上制定戰略。
戰略管理是一個不確定的過程,因為公司對於危險和機遇的區別有不同的理解。
戰略管理是指企業確定其使命,根據組織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設定企業的戰略目標,為保證目標的正確落實和實現進度謀劃,並依靠企業內部能力將這種謀劃和決策付諸實施,以及在實施過程中進行控制的一個動態管理過程。戰略管理大師邁克爾·波特認為,一項有效的戰略管理必須具備五項關鍵點:
獨特的價值取向、為客戶精心設計的價值鏈、清晰的取捨、互動性、永續性。
戰略管理的分析
戰略管理趨勢
進入21世紀以來,動盪的經營環境動搖了企業對戰略規劃的信仰。隨著環境不確定性的急劇增加,企業越來越難以保持持續的競爭優勢,而傳統的戰略理論對此又無能為力,反叛傳統戰略理論的呼聲便日益高漲。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環境不確定性、未來不可預測性、系統複雜性和發展非均衡性為基礎的“後現代”企業發展戰略理論應運而生。
“後現代”企業發展戰略理論其實並不是一個體系化的理論,尚處在形成和演化過程之中,很不完善。之所以稱為“後現代”,是因為在哲學和社會學中,“後現代”意味著對理性、必然性、確定性的反叛和解構,後現代企業發展戰略理論所強調的,正是不確定性、隨機性、直覺性、偶然性、試錯性、應急性、學習性、自組織性和自適應性等特徵,長鬆諮詢認為其主要觀點如下。
戰略的發展過程
現實的戰略往往不是理性和計劃的結果,而是不斷試錯的結果。環境的不確定必然導致企業不斷嘗試與修改自己的對策,這些應試對策的逐步積累就形成了戰略。尤其是當企業的知識與經驗無法應對外部複雜環境時,不妨摸著石頭過河,從試錯中尋找解決方案。同時,既然外部世界如此複雜多變,高層管理者的主要職責不是程式化地制定戰略,而是管理組織學習。通過學習尤其是組織學習Organizational Learning,企業才能應對不確定性,才能在一種漸進式的學習過程中創建出企業的戰略。新世紀以來的學習型組織理論進一步認為,只為適應與生存而學習是不夠的,必須創造性地學習,才能將企業打造成為一種有機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化和人性化的可持續發展組織。
戰略是一種意圖
哈默爾和普拉哈拉德曾提出的“戰略是一種意圖”著名論斷,越來越契合當下的經營環境。所謂意圖,是指一種最終追求的目標。意圖雖然僅僅是一種直覺或願望,並不具體明晰,當然更談不上完善,但它卻扮演了“羅盤”的角色。在充滿高度不確定性和存在大量偶然性的現實商業環境中,在變化越來越快的市場上,即使是最好的戰略也不可能給企業一個完全確定的既定路線。因此,作為指引方向和導航的“羅盤”,遠比具體而詳盡的“地圖”重要得多。
戰略是一個應急過程
明茨伯格H.Mintzberg和沃特斯J.Waters指出,合適的戰略制定與決策過程,依賴於環境波動的程度,一個好的戰略應該能夠給企業多種選擇,並配有相應的應急措施。企業可以對這些選擇做出清晰的權衡,同時又能適應市場上迅速發生的變化。為了提高應急能力,企業應該把自己錘鍊成為“自組織”、“自適應”的組織。對於“自組織”的強調和推崇,成為1990年代後期許多企業管理論著的主要特徵。這些理論徹底放棄了機械式的戰略模式和組織模式,代之以更激動人心和革命性的有機模式——自組織模式。自組織和自適應理論認為,戰略規劃的程式和結果都應該和現實緊密相連;組織的自發學習和創新,可以使企業更好地適應複雜多變的環境。
戰略管理的六大原則
一適應環境原則來自環境的影響力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企業的經營目標和發展方向。戰略的制定一定要注重企業與其所處的外部環境的互動性。
二全程管理原則戰略是一個過程,包括戰略的制定、實施、控制與評價。在這個過程中,各個階段互為支援、互為補充的,忽略其中任何一個階段,企業戰略管理都不可能成功。
三整體最優原則戰略管理要將企業視為一個整體來處理,要強調整體最優,而不是區域性最優。戰略管理不強調企業某一個區域性或部門的重要性,而是通過制定企業的宗旨、目標來協調各單位、各部門的活動,使他們形成合力。
四全員參與原則由於戰略管理是全域性性的,並且有一個制定、實施、控制和修訂的全過程,所以戰略管理絕不僅僅是企業領導和戰略管理部門的事,在戰略管理的全過程中,企業全體員工都將參與。
五反饋修正原則戰略管理管理涉及的時間跨度較大,一般在五年以上。戰略的實施過程通常分為多個階段,因此分步驟的實施整體戰略。在戰略實施過程中,環境因素可能會發生變化。此時,企業只有不斷的跟蹤反饋方能保證戰略的適應性。
六從外往裡原則卓越的戰略制定是從外往裡而不是從裡往外。
戰略管理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