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要怎麼養

  20世紀60年代以來,歐美髮達國家育成了不少優秀的肉牛品種,如夏洛來牛、利木贊牛、海福特牛等。但我國至今沒有培育出專門化的肉用品種。牛肉生產主要依賴於黃牛品種如魯西黃牛、南陽牛、秦川牛等,以及引入品種的雜交後代,優良的肉牛品種資源匱缺。那麼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

  一選好優良品種

  選好優良品種是畜牧業生產的前提條件,無論是從事養豬、養雞還是養牛。養牛最重要的條件就是選好優良品種。好的品種具有很高的生產效能,能大幅度提高養牛的經濟效益。肉牛是這樣,奶牛也是這樣。所以,養牛首先要選好優良品種。不然,隨隨便便到集市上去買頭牛回來飼養,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的。飼養肉牛要選西門塔爾、夏洛來、皮埃蒙特等優良品種肉牛及其雜交後代。這些品種都有比較高的生產效能。

  一般說來,18月齡都能達到450公斤左右出欄。最好選擇這些品種肉牛與我國本地黃牛的雜交後代,以增強其對本地環境條件的適應性。根據雜交代次不同,其外血含量有很大差別。第一次雜交產生的雜交一代牛,外血含量僅有50%;第二次雜交產生的雜交二代牛,外血含量為75%,還不夠理想;第三次雜交產生的雜交三代牛,外血含量達到87.5%,基本具備了外來牛的基本特徵,這是對我們一般飼養者來說較為理想的雜交代次。

  二搞好飼養管理

  肉牛的飼養管理雖然不象奶牛那樣重要,但就整個飼養的環節來講,也是相當重要的,有時甚至是十分關鍵的,要給予足夠的重視。肉牛的飼養管理包括飼料飼草的調製、日糧配備和飼餵制度、衛生與消毒制度等。肉牛的飼草調製方法上,如果使用乾的飼草,則需要先切短,然後再喂,正所謂“寸草鍘三刀,沒料也上膘。”傳統的養牛方法是將飼草切成2-3公分的草段後,用水淘洗後,浸泡3-5小時,拌入精料後喂牛。

  對於拌草十分講究,有顏曰:“有料沒料,四角攪到。”說明了對飼草進行攪拌的重要性。使用玉米秸稈青貯飼草養牛就十分簡單,直接取出來喂就可以了。如果使用氨化麥秸養牛,禁止用水調製,直接飼餵即可。無論是青貯還是氨化,精料都可以和飼草拌在一起飼餵。肉牛一般每天飼餵2次即可。早上要少喂,一般只喂全天草料總量的30%左右。晚上要多喂,一般要喂全天草料總量的70%左右。

  這是因為牛的消化系統仍保留著夜食性,晚上消化功能較強,應當把草料集中在晚上飼餵。有句老話說:“馬不吃夜草不肥”,牛也是一樣,應在晚上加強管理。肉牛一般是在早上喂完草料後,拴到室外,只要天氣沒有大的變化,全天都在室外,既晒太陽又通風,有利於生長髮育,一直到晚上才牽回室內,進入夜間管理階段。肉牛的飲水一般每天二次即可,時間是在喂完草料之後。如果是夏季,應增加一次或兩次飲水。飲水時一般使用清水即可。如果是夏季,可以加入適量的食鹽或小蘇打。經常給牛刷拭體表,有刺激面板血液迴圈的作用,有利於牛的生長與發育,尤其在冬季更為有效,應當提倡。除此之外,其他的所謂飼養管理措施很難有實際效果,可有可無。

  三抓好防疫滅病牛病防治是養牛的重要工作之一。

  俗話說:家有萬貫,不跟活口打纏。這說明疫病防治工作在各種養殖活動中是十分重要的,對養牛的成敗起著關鍵作用。不然的話,費了很大勁,投了很多資金,一旦牛發病死亡,將前功盡棄。再好的品種,再好的飼料,再好的管理,也是白搭。所以,要想把牛養好,首先要抓好防疫滅病工作。

  與其它動物如豬、雞等相比之下,牛是最不容易發病的動物,是各種養殖專案中病死率最低的。俗話說,鐵牛,銅驢,紙糊馬。牛是最壯實的動物,不容易得病,尤其是肉牛。所以,養牛因疫病發生造成的損失很小,是所有養殖專案中風險最小的專案之一。

  防疫的具體方法分為兩個大的方面:

  一是通過採取各種措施如消毒、隔離、驅蟲等達到消滅病源體的目的,從而避免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

  二是使用疫苗定期對牛實施免疫,從而避免感染,牛場內要定期進行消毒,場門口要設消毒池,要合理處理糞便與病死動物屍體,不準隨便排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