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家的思維

  創新思維是相對於常規的思維而言的一種思維方式,具有一定範圍內的首創性、開拓性,具有新穎性、獨特性、多向性的特點。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創業家應該具有的思維

  1、共贏思維

  企業家在思考企業生存和發展時,不是孤立的從企業自身的利益出發,而是尋求為同行業、同地域企業做大做強的巨集觀戰略與策略,然後通過企業自身的努力,獲得自己應有的份額,而不是思考如何將競爭對手置於死地。

  好記星在2004年開發市場時,確定了“要把市場總量放大、從原有的品牌中分掉一些市場、顛覆整個市場格局”的三條策略,最終目標是:成為電子詞典市場老大,成為學生英語教育市場老大。

  為此,他們從當時市場三大主力品牌好易通、記憶寶、文曲星中各取一個字,即好易通之“好”,記憶寶之“記”,文曲星之“星”,創造了一個“兼濟天下”的品牌--“好記星”。從2004年5月啟動市場以來,他們強化“學英語,單詞是關鍵”的差異訴求,“一臺好記星,天下父母情”的情感訴求,配以央視黃金時段的廣告發布,保健品式整版報紙廣告的廣告模式,電視購物與終端POP雙管齊下的渠道策略,使英語電子詞典市場迅速升溫。不僅好記星旺銷,也帶動了老品牌的銷售,同期還湧現出乾坤英考王、e考通、e百分、ee星、諾亞舟新品牌電子詞典。經過3年,好記星牢牢的坐上了英語電子詞典頭把交椅。2004年銷售額2億,2005年12億,2007年達到創紀錄的20億。

  當今市場,任何企業都無法獨佔,與其時時想著對手,把精力、手段、財力放在吃掉同行上,不如把精力、手段、財力放在把市場做大上,蛋糕做大了,企業分得的那份數量自然會增加,同行業的企業也可以從中獲益,成為真正的競爭隊友。如果擊垮了競爭對手,既失去了競爭者,也失去了激勵者。如同體育場上的長短跑競賽,如果沒有跟跑者,一個人的跑步,既孤獨,也寂寞,很難創造好的成績。有了跟跑者的追逐,跑在前面的運動員,哪敢掉以輕心。其實共贏思維的本質就是“利人”思想。華人首富李嘉誠在總結自己從商心得時說:做生意要“打出以利人為先的牌”,“小利不捨,大利不來”。透過李嘉誠的心得,我們可以看到,李嘉誠之所以成為華人首富,其共贏思維更是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新世紀企業家要想在市場上獲得更大的份額,一定要樹立“利人利己”的共贏思維。

  2、目標思維

  目標與未來相關,成功人士在任何階段都是有目標的,有目標才能解決一個一個的問題,

  成功人士經常考慮的是他們的目標以及怎樣實現這些目標。不成功的人則經常考慮他們的問題,並把時間花在批評、抱怨和找藉口上。

  成功人士會不停的設立目標,失敗的人會不停的改變目標。

  3、積極的正面的思維

  成功人士的首要標誌,是他思考問題的方法,一個人如果是個積極思維者,實行積極思維,喜歡接受挑戰和應付麻煩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一個人是否成功,就看他的態度了!成功人士與失敗者之間的差別是;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和支配的。

  4、聚焦思維

  聚焦思維其實與28法則有類似,就是把你80%的精力用在20%最重要的事情上面。做事要分清輕重緩急。

  其實聚焦思維也如此,就是在做一件事情時,一定要全神貫注,目標確認好後,懷著積極、正面的心態做好一件事情。

  5、內向思維

  內向思維的本質是把注意力放在內心。“我是問題的根源,遇到挫折、障礙、失敗自我反省、改進、承擔責任。一切改變都是內在的改變,內心世界決定外在世界,我們一定堅信:我改變不了環境,但可以改變世界,我改變不了風向,但可以改變風帆,我改變不了事情,但可以改變心情。

  蘇格拉底就曾說過:“沒有經過內省式思考的生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6、開放思維

  你必須尊重別人的想法,你的想法不可能永遠都是對的,學著給別人的想法一個機會。在工作和學習中,要真正的放下身段,用心去包容別人的缺點,接受別人的優點,看到的都是別人的長處,用心去學習每一個我們需要學習的人和事,吸收知識就要像海綿一樣,不停的吸收別人的水分才能夠讓自己成長。

  7、利他思維

  所有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因為它能夠幫助更多的人讓更多人成功, 發自內心的去幫助別人,自己也會很快樂。

  利他思維就是對他人最大的善心,利他行為就是對他人最大的善舉,成就他人就是對他人最大的善德!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