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製作數學手抄報

  數學在生活裡和我們息息相關,而數學手抄報和學生也是息息相關的。不知道怎麼做數學手抄?沒關係,小編來幫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1:祖沖之與圓周率

  求算圓周率的值是數學中一個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困難的研究課題。中國古代許多數學家都致力於圓周率的計算,而公元5世紀祖沖之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說是圓周率計算的一個躍進。 祖沖之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於公元429年出生在建康今江蘇南京,他家歷代都對天文曆法有研究,他從小就接觸數學和天文知識,公元464年,祖沖之35歲時,他開始計算圓周率。

  在中國古代,人們從實踐中認識到,圓的周長是“圓徑一而週三有餘”,也就是圓的周長是圓直徑的三倍多,但是多多少,意見不一。在祖沖之之前,中國數學家劉徽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割圓術”,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來逼近圓周長,用這種方法,劉徽計算圓周率到小數點後4位數。 祖沖之在前人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鑽研,反覆演算,將圓周率推算至小數點後7位數即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並得出了圓周率分數形式的近似值。祖沖之究竟用什麼方法得出這一結果,現在無從查考。如果設想他按劉徽的“割圓術”方法去求的話,就要計算到圓內接16000多邊形,這需要化費多少時間和付出多麼巨大的勞動啊!

  祖沖之計算得出的圓周率,外國數學家獲得同樣結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後的事了。為了紀念祖沖之的傑出貢獻,有些外國數學史家建議把圓周率π叫做“祖率”。 除了在計算圓周率方面的成就,祖沖之還與他的兒子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決了球體體積的計算。他們當時採用的原理,在西方被稱為“卡瓦列利”Cavalieri原理,但這是在祖沖之以後一千多年才由義大利數學家卡瓦列利發現的。為了紀念祖氏父子發現這一原理的重大貢獻,數學上也稱這一原理為“祖原理”。

  祖沖之在數學領域的成就,只是中國古代數學成就的一個方面。實際上,14世紀以前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數學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比如幾何中的勾股定理,在中國早期的數學專著《周髀算經》大約於公元前2世紀成書中即有論述;成書於公元1世紀的另一本重要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在世界數學史上最早提出負數概念及正負數加減法法則;13世紀時,中國就已經有了十次方程的解法,而直到16世紀,歐洲才提出三次方程的解法。

  圖一

  圖二

  圖三

  2:孫悟空巧解比例

  話說唐僧和三個徒弟為普渡眾生去西天取經,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困難重重,關卡層層,是常人很難辦到的。師徒四人走了一天,覺得累了,便休息一下。八戒把釘耙一丟,倒地便睡,唐僧與沙僧打坐,悟空舞動金箍棒。

  只見悟空一聲“變”,金箍棒由原來的“繡花針”變成了高聳入雲的“大柱子”。悟空叫道:“八戒,你猜我的金箍棒現在有多長?”八戒懶懶地說:“能有多長,不過10米罷了。”悟空說:“俺這金箍棒可神了,5秒能變10米。”“那25秒能變15米”的八戒隨口說道。沙僧說:“這肯定算錯了,5秒比10米小,25秒比15米大……”八戒說:“扯淡,這個理由一點也不充分。”悟空說:“那我就說說理由,讓你們心服口服。”八戒說:“願聞其詳。”悟空說:“用解比例的方法,設25秒能變x米,比例是5:10=25:x,5x=250,x=50,答案應該是50米啊!”“這……這……”八戒啞口無言,“還有一種方法”,沙僧補充道:“5秒能變10米,10÷5=2米,意思是1秒能變2米長,25秒就能變25×2=50米長。”八戒如醍醐灌頂,連連稱是。

  唐僧在一旁聽著,說道:“你們都很聰明,用不同的方法解開了這道題。凡事要深思熟慮,八戒,你以後可不能瞎掰了,要用理由說明問題。”

  “一定,一定,徒兒謹記師父教誨,今後要學好數學……”哈哈哈,師徒四人伴著笑聲又啟程了。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