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推普周的手抄報內容

  推普周,每年9月第三週是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週。自1998年第一屆推普周開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推普周的手抄報圖片及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推普周的手抄報資料一:“推普周”的基本內容

  經國務院批准,每年9月第三週是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週。自1998年第一屆推普周開始。

  推普周的手抄報資料二:推普知識宣傳資料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總綱第十九條

  3、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指: 普通話和規範漢字。

  4、我國語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 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範漢字。

  5、國家推廣普通話的工作方針是12字方針:

  大力推行,積極普及,逐步提高。

  推普周手抄報圖片欣賞

  6、推普周

  經國務院批准,每年9月第三週是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週。自1998年第一屆推普周開始,至今年2009年為第十二屆推普周。

  推普周的手抄報資料3:普通話的概念:

  普通話是在現代確定的語言,稱呼與定義因地而異,中國大陸稱為“普通話”,在臺灣地區稱為“國語”,均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在現代確定的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而相對於非漢語的語言又常被稱為“中文”或“華語”。普通話又被稱作胡語、國語、華語、胡普。

  1955年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上確定普通話的定義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中國共同語。這個定義實質上從語音、詞彙、語法三個方面提出了普通話的標準。

  “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指的是以北京話的語音系統為標準,以北京語音為標準,羅馬字母辨認拼切。但並不是把北京話一切讀法全部照搬,普通話並不等於北京話,更不是最早的北京地方話。

  就詞彙標準來看,普通話“以北方話為基礎”,指的是以廣大北方話地區普遍通行的說法為準,同時也要從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詞語。普通話和北方方言很相近,內部一致性較強,北方方言類同官話方言分為北方官話,江淮官話,西南官話,東北官話等,在中國各方言中它在中國大陸分佈地域最大,使用人口占中國總人口很大部分。

  普通話的語法標準是“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這個標準包括四個方面意思:“典範”就是排除不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作為語法規範;“白話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現代白話文”就是五四時期以來的現代部分白話書面著作,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話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話的書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語基礎上,但又不等於一般的口語,而是經過加工、提煉的語言。普通話的語法以魯迅、茅盾、冰心、葉聖陶等人的著名現代白話作品為規範,並且還必須是這些現代白話文中的“一般的用例”

  推普周的手抄報資料4:普通話的地位:

  “現代漢語”通常有兩種解釋,狹義的解釋指的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針對方言來說的,普通話是針對規範化來說的。廣義的解釋則兼指現代漢民族使用的普通話和方言。

  普通話同時又是中國法定的全國通用語言。它在全國範圍內使用,包括民族自治地區和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9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推普周的手抄報資料5:普通話知識問答:

  1. 什麼是普通話?

  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

  2. 什麼時候開始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已於2001年1月1日開始施行。

  3. 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什麼語言?

  漢語是我國的主要語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4. 今年是第幾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週?具體時間是哪幾天?

  今年,2007年是第十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週,具體時間是9月9日到9月15日。

  5. 你知道有多少使用漢字的國家?

  除了中國,使用漢字的國家還有越南、日本、朝鮮、韓國等。

  6. 本屆推普周活動的主題是什麼?

  本屆推普周活動的主題是“構建和諧語言生活,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7. 普通話就是北京話嗎?

  普通話是以北京話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但是,普通話並不等於北京話,也就是說,普通話不包括北京話裡的土詞、土語和土音。這就表明普通話實際上是規範化的現代漢語書面語的口語形式。也體現了普通話與北京話的共同點與區別點。

  8. 推廣普通話就是不讓說方言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推廣普通話並不是不讓說方言,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語言政策。推廣普通話並不是要消滅方言,而是要在會說方言的基礎上,還要會說民族共同語。推廣普通話總的要求是在正式的場合和公眾交際的場合講普通話,但並不是排除在非正式場合講方言。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是有重點、有步驟地進行的,並不是一刀切,也不是所有場合一律不讓說方言。

  9. 我國現在有多少種語言和文字?

  我國是多民族聚居的國家。到目前為止,已經確定了56個民族。 在55個少數民族中,一個民族說一種語言的比較多,有的民族說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在一個民族說幾種語言的情況下,民族內部的交際大都使用漢語或其他互相懂得的語言。從50年代開始,我國語言工作者陸續進行了多次語言調查,據統計,我國少數民族語言的數目可能在80種以上。

  我國各民族現行文字共有40種左右。

  10.“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是哪一年寫進憲法的?

  普通話已於1982年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從此,普通語具有了明確的法律地位,成為全國通用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