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美德名言
中國傳統美德是古人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下面小編為你帶來的內容。
1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2 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3 臨難毋苟免。——《禮記·曲禮上》:在災難與危險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氣節。
4 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5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6 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
7 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重於義》
8 君子義以為質,得義則重,失義則輕, 由義為榮,背義為辱。——陸九淵《與郭邦逸》
9 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10 見利思義。——《論語·憲問》
11 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12 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上》
13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
14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15 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荀子·榮辱》
16 知而好問者聖,勇而好問者勝。——《文字·自然》
17 視死如歸。——《管子·小匡》
18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後漢書·班超列傳》
19 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孟子集註>卷二》
20 初生之犢不懼虎。——羅貫中《三國演義》
21 率義之為勇。——《左傳·哀公十六年》
22 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23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24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25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26 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進學解》:德行由於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隨聲附和而毀掉。
的精選
1 聖人無常師。——韓愈《師說》
2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潛書·講學》
3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中庸》
4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5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6 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呂氏春秋·用眾》
7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8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9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八首》之一
10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寫懷》
11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勸學》
12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13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14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論語·泰伯》
15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
16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論語·子張》:廣博地學習以堅定自己的意志,懇切的提問並且聯絡實際進行思考。
17 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孟子·離婁下》
18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19 學至乎沒而後止。——《荀子·勸學》:學習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算中止。
20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21 君子以儉德闢難。——《周易·否》
22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大禹謨》
23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
24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25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訓儉示康》
26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四
27 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範純仁列傳》
28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朱柏廬《治家格言》
29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30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宣公十二年》
31 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墨子·辭過》
32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
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