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而為政心得

  《論語》為政篇,是學而篇的一個延續,學習之初要有美德,學習運用中,美德之用也是無法或缺的。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一、學而第一

  《論語別裁》以全新的視角進行分析,糾正了以往人們對論語、經典的誤解,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下面是我讀“三言四語”到“再論《論語》”的幾點心得,其實都是人盡皆知的道理,但簡單的道理,說起來容易,想要盡心貫徹,著實困難。

  1、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南先生在文中提到“中國文學再革命”的一個片段,青年知識分子對三民主義如此反感,以致開會討論“中國文學再革命”。對此,南先生從文化歷史發展的角度,從我們傳統文化的演進角度進行分析,提到,“中國文化庫存裡堆積的東西太多了,幾千年的文化都籍著古文保留著。至於接受白話文學教育的人們看不懂古文,當然就打不開這個文化倉庫,因此從中國文化的立場看,就此一刀攔腰斬斷了。”

  很多人並不理解儒釋道三家在中國歷史發展中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就盲目的喊出“打倒孔家店”之類的口號。南先生在書中予以分析:佛學,象是百貨店,社會需要;道家,是藥店,亂世中必備良藥;儒家,是糧食店,生活必備品。所以理解了中國文化的發展脈絡,理解了三家店在文化歷史中扮演的角色,就不會輕易想要搬到它。

  細化到個人,在談論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可盲目評價,不管對事物看法是好是壞,都要建立在自己切身調查基礎上,或是直接經驗,或間接經驗。全面瞭解事實真相後再做評價。正如南先生所說“文學革命,我沒有資格講,你們也沒有資格講。為什麼呢?如果古文、四六體、作詩、填詞,都能露一手,然後發現這種文學有毛病,這才有資格談革命”。所以,想要對一個事物做出合理的評價,就要先與它為伍,在詳盡瞭解後再做出評價。

  2、不可人云亦云

  再論《論語》中,提到後人對《論語》的不同解釋,其中談到朱熹先生所做的註解。明代以後至今,都在用朱熹先生的這一版本。我沒有讀過論語,但同意南先生這一想法,為什麼大家會認為朱熹先生所做的註釋就是正確的呢?其實不光在這裡,很多事情也是這樣的,正如我們今天所謂的專家,不也是頻頻失誤,爆出笑話嗎?所以,“盡信書,不如無書”就是這個道理吧。

  在對待傳統文化經典的問題上,首先要明確,之所以被稱為經典,是歷經時間驗證的,這一點不必有任何懷疑,至於後人對此作出的註釋、評價,我想都只是一家之談而已,借鑑即可,切勿盲信。

  還有很多人對經典、對傳統文化持批判態度,我不禁想和南先生一樣問一句,你看過多少經典?讀過多少傳統文化的書籍?我沒有讀過,所以我不會說其好與壞。當然事實是,傳統文化要辯證看待,問題是,不管是精華還是糟粕,恐怕也沒有多少人都懂吧。

  具體到個人,就是要有主見。

  別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不要盲目跟著去說、去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領域、自己知識上的狹隘,或許,一個人所說所做在他個人角度來說是合理的,但在你自己角度來看,要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做不到每件事情都去追本溯源,但是對待事情可以做到不去盲從,不去跟風。

  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通常對這句話是這樣理解的:學習,並不斷的鞏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遠方的朋友來找你也是令人高興的事情;別人不瞭解我,我並不會因此而不高興,這就是君子。拋開南先生對此的異議不說,先說一下自己的感觸。

  學習這件事,對小時候的我來說,並不是讓我很快樂的事情,你要背這個背那個,做不好還要接受懲罰,我想這對很大一部分孩子來說也是如此吧,對現在的我而言,學習當然已不是一種負擔,相反,學習的慾望異常強烈,這種慾望也並非內心天然的學習慾望,而是外界環境需要轉化到內心的一種自願的慾望。學習對不同的人來說意義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就是愛學習,有的人就是厭惡學習,當然,這其中不能忽視環境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好的環境也許會讓人喜歡學習,壞得環境也許會讓一個人厭惡學習。所以,學習快樂與否,個人認為與一個人的年齡階段有關,也與個人成長環境有關。以上所說學習不僅僅是狹義意義上的學習,也包括生活方方面面的學習。

  遠方的朋友來找我,確實是件很不錯的事情,如果我經濟條件不錯的話。每個人都需要友情,好的朋友給一個人帶來的不僅僅是友情,對我而言,是希望,是安慰。我想每個人也都會很希望自己的朋友來找自己,正如段首所說,如果我經濟條件不錯的話,對現在的我而言,每月的花費也不多,來個朋友少不了花錢,原本的期待就變成了擔心。所以,正如南先生所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慘乎?”

  一個人不為別人所理解卻不生氣,這才是君子。這一點我覺得還可以接受,之前沈老師就說,把人按能力、脾氣可分為三種人:一種是有能力沒脾氣;一種是有能力有脾氣;一種是沒能力有脾氣。這裡說的應該是第一種人吧。

  所以,按傳統的理解,孔子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看完南先生對此的理解後,豁然開朗。

  首先,南先生對學問做了解釋,“學問不是文學,文學好是這個人文學好;知識淵博,是這個人知識淵博;至於學問,哪怕不認識一個字,也可能有學問——做人好,做事對,絕對的好,絕對的對,這就是學問。”學問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識,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做人做事上去體會。學而時習之,就是要隨時隨地的學習,而不只是僅僅書本的學習。學問做深了以後,朋友便會找來。朋友,是指學問上的知己,“有朋自遠方來”中的“遠”是形容知己之難得。人真正做到了為學問而學問,就不怨天尤人,就反問自己,這才是君子。

  4、真正的學問

  學而第一,簡單說就是講了一個道理:真正的學問是什麼?不是有學識,而是會做人。

  “學問不是文學,文學好是這個人文學好;知識淵博,是這個人知識淵博;至於學問,哪怕不認識一個字,也可能有學問——做人好,做事對,絕對的好,絕對的對,這就是學問。”這是真正的有學問。而關於做人和知識,南懷瑾先生又強調“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既然真正的學問是做人,那看一下《論語》學而第一中是如何具體說明的。

  5、強調孝道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一個人有沒有學問,就看這個人能否對父母盡孝,對兄弟、姊妹、朋友是否友愛。一個對自己的親人友好的人,對父母盡孝的人,對他人、社會也會心懷友愛之心的。孝道,是每一箇中國人都不能忘記並且必須身體力行的事情,一個人可以沒有足夠的知識,但不能沒有孝心。孝道在《論語》中,也是最為強調的一個人有學問的標準。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一個人只有做到這些,才可能對生活、對工作盡心盡力,個人思想才不會出現大的偏差。做到了這點,才有資格去學習知識。而如今的教育卻恰恰相反,一味的灌輸知識,留給德育的時間幾乎為零。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如今卻僅僅停留在了口號上。不僅學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也是很悲哀的,很少有家長能從小關注孩子的道德養成,平時的各種上課,週末的各種補課,卻不曾想過孩子品德的培養。

  這裡由孝道擴充套件到了一個人品德的培養,當然,對於學校和家長而言,大都也是迫於無奈,社會風氣如此,誰也不想被這個潮流所拋棄,只能一味的迎合。一個人良好德行的養成也不完全靠學校、家長,關鍵是說作為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兩個群體,並沒有塑造足夠的氛圍,沒有給予足夠的指導來幫助他們健康、正常的成長。

  當然,如今一些基礎學校也有所改善,如北師大附小已不再排名次,代之以ABCD不同的等級,近期瞭解到大興區二小的價值觀“讓教師幸福工作、學生快樂學習”,而且也在實實在在的貫徹實施。

  此外,我們說一個人對父母盡孝,對兄弟友愛,“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個人認為,凡事沒有絕對,一個對父母孝順的人,有時也不見得對他人就會友愛。

  這裡還提到了“事父母能竭其力”,孝敬父母要盡力而為。盡力而為的原則就是不要做不合理的事去換取所謂的孝心,因為任何行為都比不上一顆真誠的孝心,“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由此可以得出,孝敬父母,幫助親朋,都要掌握一個度。能力之內的事情儘量幫,能力之外的事情能拒就拒,此外,還要坦誠,說明自己的情況,心到即可。對於不理解之人,不必暗自懊惱,因為世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通情達理的,盡心即可。正如一同學說她家親戚上門求助,因確實難辦,予以拒絕,親戚就以為不幫忙之類的,這類事情,如果確實難辦,簡單一點婉言相拒,至於他人理不理解,會不會背後抹黑,大可不必關心,因為事實就是如此,想多了也沒用,簡單一點,比什麼都好。

  6、做人的一些原則

  “巧言令色鮮矣仁。”

  是說一個人不能光說的漂亮,看一個人如何,不能光看嘴皮子如何,而是要透過這張嘴看到內心的本質。我始終認為,一個人的說話多少與這個人的本事是成反比的,話越多,腹越空。但我是個例外,我雖然話少,但我腹中也是空空的,我想說一下我話少的原因:一是我這個人本身就是話不多的人,而且性格上,骨子裡很內向;二是肚子裡確實很空,沒什麼可說的,這與看書少、社會經歷少有關;三是,我覺得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僅僅是皮毛而已,大路邊的東西,沒必要拿出來說,而且我也不想說大家都知道的、可以說是沒用的話;四是我個人認為,要講話,就要有條理有系統的講出來,要是想起一句就講一句,顯得太隨意。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忠”這裡解釋為對事對人要盡心盡力去做。和上面講的一樣,首先要盡力而為,如果答應了就要盡心盡力的完成。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兩點:一要自重;而要尊重他人。學習上要有信心,要是覺得自己這不行那不行,啥也做不好。同時也要尊重他人,多像別人學習。最重要的,過則勿憚改,對於錯誤要敢於承認,敢於改正。很多人正如南懷瑾先生所說,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有些人雖然敢於錯誤,知道自己的不足,但真要改正還是要費一番功夫。我從大學到現在,問過幾次和自己比較熟的同學,我自己有什麼不好的地方,答案非常一致:做事要再認真一點。但是,怎樣才能再認真點呢?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從小事做起是最實際的。正如沈老師所說,管理好自己!我現在切身的體會到管理好自己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我的目標,我的計劃,我的時間等等一切,都需要我認真的去做,認真去管理。

  “慎終追遠”

  南懷瑾先生對此的理解是:一個人要想好的結果,不如有好的開始。“菩薩畏因,凡夫畏果”,簡單說,一件事情要有好的開始,好的開始就是要有一個善的動機。這個善的動機的重要性遠遠大於結果。但這一點也要與上面講的聯絡起來,善的動機也要量力而行,不能配以惡的手段。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這是說,一個人的行為、承諾、思想和態度要堅定,不會隨著時間、地點的變化而變化,這裡說的變化是質的變化,當然可以有細微的調整。不能人前一套人後一套。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一是要講誠信。二是要認真對待自己的言行。就是要用心去與人相處,真誠、認真。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首先是要滿足,不要老奢望更好的東西,二是做事要敏捷,不要亂說話。從小到大,就經常聽父母說:平平淡淡才是真。以前不理解,現在有所領悟。雖然對目前的社會來說,這更像是形而上的論調,但我一直認為,有些事有些話,長輩們說的才是真理。

  以上是我個人對學而第一的理解和總結。

  二、為政第二

  為政第二講的是學問的外用,說的還是為人處事的道理。

  主要有以下三點心得:

  1、以德治天下,歸結到個人,以德為人處事。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德,過去的“德”是表示好行為的成果和作用。“有道德思想,沒有德業的成果,只能說他有道,不見得有德。有道德的思想,又有德業的成果,道與德配合,才叫道德。”

  內心有道,表現在外的行為就無懈可擊,譬如北辰,有中心思想,中心的作風,以道德的感化,你在那裡本身不要動,只要發號施令,下面的人就像滿天無數的星座,都會跟著你的方向。一個人的德行越好,便越會為人所熟知,大家也就越會像你靠攏,就像“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個人也不要怕自己好的德行不會為人們所知,不管是時間的久遠,還是空間的距離,只要有好的德行,早晚都會被大家所稱讚、熟知。同樣,一個人德行很爛,處處缺德,也會為人們所熟知,其結果便是為人們所唾棄。

  正如吸引力法則,只要你自己身正,自己的有好的德行,自然會有其他品德高尚、忠義之人向你靠攏。所以,一個人不要僅限於眼前,不管是具體的決定,還是思想上的思考,要長遠,長遠的關鍵就是要以德為人處事,凡事都要有德可依。這樣,才會有長遠的發展,甚至利益。不管歷史上還是當代,以德治天下企業、個人取得輝煌成就的的人不勝列舉,而靠小聰明、耍手段的人,只是取得了暫時的利益而已。

  所以,不管是為人,還是處事,都要做到馬雲所說的“小勝靠才,大勝靠德”。

  2、以孝治天下,歸結到個人,以孝為人處事。

  我們講一個人要對父母孝順,可很多人並沒有真正體會到怎麼才是對父母孝順,正如周杰倫《外婆》中唱到“外婆她的期待...而不是六百塊”。

  首先,孝敬父母不是簡單的金錢給予。“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所以,簡單的金錢給予,不是孝,人不同於動物之處,不僅僅是人類有文化、思想,更在於人類是一個感情極其豐富的物種。若只是給予錢財,無異於餵食動物。

  所以,孝敬父母,要用心去做。“生,事之以禮”,“父母唯其疾之憂”,“色難。有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把對待父母的孝擴充套件到自己的為人處事之中,就是為人處事要真誠以待。

  3、如何做到德、孝。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看一個人做人處世,他的目的何在,他的做法怎樣,他安於什麼。只要這個人目的端正,做法合理,並沒有什麼邪惡的想法,就基本上符合。這樣簡單的做法,很多人卻做不到,若做到這些,其實就可以說這個人符合德行的要求。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這裡強調的是歷史經驗的重要性,通過對歷史的學習,可以瞭解歷史的真相,從而有效的指導我們目前的行為。以史為鑑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的行為、目的、動機更加的趨於合理。這樣也是做到以德處事的前提,光是自己埋頭苦想,不如瞭解一下歷史得到的多。

  “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簡單說就是少說空話,多做實在的事情。“巧言令色鮮矣仁”,對自己而言,行動勝於言行,行動最有說服力,說一萬遍不如做一遍;對他人而言,行動更是勝於雄辯,把事情做好,才能堵住別人的口,光是爭辯,沒有結果。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這裡說的是對待人要一視同仁,是指對每個人都要真誠。這裡我個人認為,對待他人不必一視同仁。首先,對待我們有必要對其真誠的人,我們要一視同仁,不該有所偏離;但對代某些小人,個人覺得實在是沒有必要對其一樣。南懷瑾先生說的是君子,這個君子應該是統治者,統治者要對天下人一視同仁,但對於具體的個人,對於小人不必留情。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言而有信。誠信再怎麼強調都不過分,誠信是負責任最有力的體現。

  德和孝是相通的,也是做人最為基本的,一個人做到了德、孝,就是具備了做事的基本條件,道德上的感悟很難從現實生活中學會,所以這也是最重要的,而具體的學問知識,都是後天學習所得,經驗可以通過鍛鍊養成,品德卻很難後天習得。

  三、八佾第三

  這一部分講的是中國文化精神,講個人的內聖之學與外用的為政綜合起來的文化精神,說到底,就是小到做人,大到治國,都要有文化的滲透。從個人和國家的角度說明了文化的重要性。

  國家: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的亡也。”

  一個國家不怕亡國,亡國了還有辦法恢復,如果文化亡了,則從此永不翻身,所以,我們今天提“文化強國”,其重要性遠高於經濟發展。事實表明,近年來我國經濟的發展沒有足夠的文化支撐已略顯疲態。對於文化,很多人只是認為這是一種無利可圖的東西,於個人而言,也沒有什麼實際的價值,寧願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學習外文和所謂的專業課,也不會讀一些傳統文化的東西。

  事實上,我們很多人,欠缺的不是專業的知識,不是辦事的能力,缺少的是看待事物的思維,對待他人的“禮”。而這些東西從何而來,一是從經驗而來,可是目前對於很多人又沒有太多的人生、社會經驗;第二就是借鑑間接的經驗,比如從經典文化中習得,從前人的經驗彙總習得。

  所以,在有限的時間裡,看一些我們的傳統的、經典的東西,會潛移默化的為自己培養一種為人處事的“禮”。其效果不會立竿見影,但會在你之後的生活工作中顯示其威力。所以,很多人鼠目寸光,不曉得文化這個東西真正的價值,對待事情急於達到利益的目的,那我們的文化到底有沒有價值、價值何在?不妨看一下日本的企業的如何立足於世界的。稻盛和夫、澀澤榮一,他們都深諳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文化的衰落,罪魁禍首是上層領導者。引用一個不是很恰當的話,“上樑不正下樑歪”。社會的變亂,文化的衰落,並不是普通人能夠引導的,都是權臣、有地位的人變壞了社會的風氣,走錯了路線,所謂亂自上生。所以,雖是主權在民,但是決定我們命運的還是當權者,大的環境變壞,你想不受影響都不行。

  個人:

  真誠為先

  首先是自身態度上要真誠。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文化是靠每一個人自覺自發,自省自悟的,文化不是法律,不能由他人來管的。一個人如果自己不醒悟,文化與藝術對他又有什麼用呢?所以,個人自己首先要有自省的意識,首先要真誠對待自己。

  第二,行為上的真誠。

  具體到禮,在行為上不可做作。“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態度上反省自己,行為要服從內心的準則,不做違心的、沒有意義的行為。否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與祭,如不祭。”如果內心根本就沒有想做這件事的想法,就乾脆不要去做。正如別人請你幫忙,不管是你能力所及還是能力之外,你若不想去做,就不要礙於情面答應,儘早拒絕,對雙方都好,否則心裡不想做而又不得不去做,肯定做不好。

  最後,關於禮,心誠則靈。

  對於內心誠懇和外在的形式,我認為心誠則靈。關鍵是內心的誠懇,內心誠懇,形式也可不要。但問題是,如今大多數人內心並不誠懇,連內心都不誠懇了,外在的形式更是虛假。南懷瑾先生基於文化延續的角度,認為在內心的禮已經慢慢消退的今天,如果再沒有一種能讓人們記起這種禮的形式存在,那麼就真的要滅亡了。所以,“在社會上,或在政治上,有時絕對空洞的精神,並不足以維繫一個事物,而必須配合某些實質的東西才能生效。如口惠而實不至,有時候就要失敗了。”

  論語別裁之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八佾第三其中的一些道理:

  1、被忽視的道家。

  中國歷史上,每逢變亂的時候,撥亂反正,都屬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平了,則用孔孟儒家的思想。

  2、三家店賣的是什麼?

  道家像藥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必去。生病好比戰亂時期,想要撥亂反正,就必須研究道家。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縱橫家,乃至天文、地理、醫藥等無所不包,一個民族生病,則非去這個藥店不可。

  佛學像是百貨店,裡面百貨雜陳,樣樣俱全,可去可不去,但社會需要它。

  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糧食店,是天天要吃的。

  3、花言巧語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要知道自己的缺點和大家的缺點,“巧言令色鮮矣仁”。

  4、不因其人而廢其言,不因其言而廢其人。不要看不起任何人,人與人交往,各有各的長處,他這一點不對,另一點會是對的。

  5、愚,是平輩稍長或長輩自稱的謙詞。愚兄、愚叔等等。在中國的禮貌中,寫信用通稱,呼姓是不禮貌的。

  6、“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颶風起於萍末。天下事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沒有突變的,只有我們智慧不及的時候,才會看到某件事是突變的,其實早就有一個前因潛伏在那裡。

  7、英雄與聖賢的區別:英雄能夠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聖賢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將自己的煩惱交給別人去挑起來,聖人自己挑盡了天下所有的煩惱。

  8、“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9、不管是為政還是做事,都是靠人生經驗的積累,而人生經驗積累成什麼東西呢?簡單的四個字——“人情世故”。中國文化所講的“人情”是指人與人之間的性情。人情這兩個字,現在解釋起來,包括了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等等學問都在內,也就是人與人之間融洽相處的感情。“世故”就是透徹瞭解事物,懂得過去、現在和將來。故就是事情,世故就是世界上這些事情,要懂得人,要懂得事,就叫做人情世故。

  10、清兵入關,三本必讀的書籍:《三國演義》《老子》《孝經》

  11、《冰鑑》:功名看器宇,事業看精神,窮通看指甲,壽夭看腳踵,如要看條理,只在言語中。

  12、青少年教育問題,首先要注意他們的幻想,因為幻想就是學問的基礎。從少年的個性就可以看到中年老年的成果,一個人的一生,只是把少年時期的理想加上學問的培養而已,到了中年的事業就是少年理想的發揮,晚年就回憶自己中少年那一段的成果。

  1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像這樣的事情,季家都忍心做了,還有什麼不忍心做的呢。

  14、過去所謂夷狄,就是文化落後的地區,孔子的思想是以文化為中心,凡沒有文化的,稱為夷狄,因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這四種族在當時是沒有文化的,非常野蠻。中國則稱中夏、中原,是有文化的。孔子說那些蠻族落後地區的人,也有君主、酋長,但光有形態,沒有文化,有什麼用,不如夏商,雖然國家亡了,但歷史上的精神,永垂萬古,因為有文化。

  15、《春秋》“三世”:衰世、昇平之世、太平盛世。

  柏拉圖理想國、《禮記》中《禮運 大同篇》的大同思想、道家“華胥國”、

  16、好人對某一些事情好,有時在好裡會變壞;壞人一切都壞,但有時在某一點上會變好,所以好人壞人很難下定義。可是在政治、社會的立場,不能以哲學的觀點來討論,好與壞是對事功而言的。

  17、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不論於人於事,都應該爭,但是要爭的合理。

  18、繪事後素。繪畫完成後才顯出素色的可貴。一個人不要迷於絢爛,不要過分了,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不必“錦上添花”,要平淡。

  19、齋是內心的反省,是中國文化中心理的淨化,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要清理思想、排除人慾,真正做到肅莊叫做齋戒。沐浴也不止是洗澡,而是“洗心退藏於密”的意義。

  20、獲罪於天,無所禱也。自助天助,神是建立在自己的心中的,人有人格,尤其需要心理上建立起人格,不靠外來的庇護。如果進了教堂,上帝就保佑,那麼上帝首先就犯了接受賄賂的罪。

  21、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做人做事,夠不夠道德的標準,只問合不合正道,並不苛求他對事功成就的程度。

  22、只有老實人最可愛,講道德的人才是最可愛的,最後成功還是屬於真誠的人.

  篇二

  國學大師南懷瑾對《論語的別解確實令人耳目一新。回想到初中年代初次接觸《論語》一書,特別是《學而》一章,我一直只是機械地理解,但是此次經南懷瑾大師一點化,可謂是茅塞頓開,頓時生出無限的感嘆出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以前只是從字面上理解:“學習而能經常地複習,不是很愉悅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事嗎?別人對自己不瞭解而不怨恨,不是君子的胸懷嗎?” 可是南懷瑾大師卻完全超脫了字面,敢於質疑自古以來沿用的朱熹的研究成果,強調回歸原著,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品味《論語》。雖說《論語》是本古書,可是南懷瑾卻將它巧妙得與時代接軌,讀來朗朗上口。對於《論語別裁》,南懷瑾大師可謂用心良苦,內容涉及古今中外、各行各業、小學生到大學者,一個個恰到的鮮活的例子,猶如一劑劑催化劑,令人品味之餘多了幾分感慨。

  孔子的學問即是做人的學問,一點不錯。南懷瑾大師僅就《學而》一章已經闡述了各個階級,各種角色做人的道理。目前我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在校大學生,也就就自己的生活談幾點感想吧。初入大學,我們彷彿籠中之鳥重獲新生,自由得在空中翱翔。可是天空廣闊了,鳥兒便失去了方向,人也如此。很快,我們就在人生之路上失去了方向,厭倦了每天重複的虛度光陰,時常不禁想到高中那段目標明確的奮鬥生活,總算有點體會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快樂了。儘管南懷瑾提到:其中“學“的含義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學習,學問。而是做人做事的方法和原則,所以孔子又有每日三省其身之說。就是告述我們,經常的反省自己做人做事的方法,既有自我批評,也有自我肯定,如是,人方能得到提高,這難道不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嗎?但我覺得“悅”是相對的,只有經歷了失去的痛苦,才會回味曾經擁有的快樂。時習之,時而回味之,快樂自會油然而生。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點我深有體會。從前,只是一心埋頭於功課中,根本無心交朋友。畢業了,同學們各有去向,偶爾有老同學千里迢迢趕來作客,真的是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著實令人費解。儘管南懷瑾大師作了詳盡解釋,也許是入世不深,還不能完全領會。“人能夠真正做到了為學問而學問,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問自己,為什麼我站不起來?為什麼我沒有達到這個目的?是自己的學問、修養、做法種種的問題。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內心裡並不蘊藏怨天尤人的念頭。拿現在的觀念說,這種心理是絕對健康的心理,這樣才是君子。君子才夠得上做學問,夠得上學習人生之道,拿現代的新觀念來講,就是講究人生哲學的開始。”可是世上能夠做到不怨天尤人的又有幾人?倘若只有君子才夠得上做學問,夠得上學習人生之道,在未達到君子境界的前期就不該做學問了嗎?又如何提升自己成為君子呢?按照南懷瑾的標準,很多人是沒資格學習人生之道的,可是學習本身就是一個提高的過程,任何人都應當在學習中進步。南氏有這樣的著作問世自然有振聾發聵的作用,但是也不乏值得審思的地方

  “為政”一詞對於學生時代的我們顯得特別遙遠,感觸也不是很多,但是卻為解決學生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供了不錯的解題思路。其實換個角度想想,生活不就是一個政治舞臺,有風雨,也會見彩虹。“子曰:為政以德,其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形形色色的人群構成了一幅巨大的生活圖景,人與人的交往就運用到了諸多政治技巧。於是又想到:孔子的學問就是做人的學問。如果《學而》是為了修身,是為了個人修養,那麼《為政》就是在《學而》的基礎上拓寬了範圍,融入到與別人的交往中。孔子只提出了“為政以德”,至於怎樣才稱得上“德”,還是各執己見。對否?全憑個人把握。

  南先生說,儒家如同百貨店,人生每天都必須,這話實然。當今的人,物質越來越豐富,生活也越來越便利,科技也越來越發達,可是,心靈卻越來越茫然,對於人生之道的思考相對古人來說也越來越少,問題自然越來越多,可是沒有幾個人能確切地回答你的問題,因為更多的人處於茫然,和你一樣的茫然。人就像生活在迷霧中,尋不到歸路也找不到出路。“在路上”成了最時髦的詞彙,路的盡頭是什麼?思索過嗎?也許《論語》能夠告訴我們最確切的答案。

  讀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心靈感到的是慰籍,有一種跨越時空,俯視千年的感覺。我想,這應該算是在智者精神的感召下,應有的心領神會吧。

  書尚未讀完,陶醉仍在繼續。

  篇三

  《論語》為政篇,是學而篇的一個延續,學習之初要有美德,學習運用中,美德之用也是無法或缺的。如開篇第一句“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用道德來治理國家才會使自己像北極星一樣,別的星辰都圍繞它。就說明了,德的重要性,這也說明為政之人同樣也需要有諸多的美德才可達到,此種效果。

  圍繞德這個主題,《論語》為政篇講到何為孝,講君子不器,講信之重要性,德是為政之源,使看似散亂的為政篇,主題鮮明,條理清晰。

  在德的主題下,又穿插了學習,“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談論學習的名言,很難和為政相聯絡,但是無論做什麼,都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都是學習、實踐、思考,再學習、再實踐,在思考一個迴圈往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是學與思的結合,只有如此才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從孔子對顏回的評價就可得知,只要懂得學與思的結合就沒有愚蠢的人。孔子言傳身教,以自身所感教育學生,學與思的結合受益終身,“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於學習,三十歲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不致迷惑,五十歲能領悟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七十歲能隨心所欲,有任何念頭不會越出規矩。

  因此德是做人之先,成事之基,學與思是達到成事目的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