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經驗分享-在美國上中學

  2012年夏天,因為父母工作的事兒,我全家都搬到美國California州中文名字叫加州了。加州在美國西部,地理形狀有點兒像一隻襪子。我們去住的地區叫矽谷。那兒有很多高科技公司蘋果,谷歌,還有數不清的小公司,工作機會很多。

  這裡一年四季的氣候都差不多,沒有很冷的時候也不會太熱。這兒一個缺點就是乾燥。夏天天天都是大晴天,冬天最多也就幾場雨。這幾年,加州這兒都在乾旱,水費也漲了好多。我家裡有好幾個盛水的桶,洗完臉或者洗菜剩下的水都裝在裡頭,這些水會用來澆花澆草,想想以前在加拿大,還可以直接用水龍頭噴灑出的水澆花。不過在加州我們用的是滴灌,滴灌就是一系列管道,可以在管子裡扎孔。當需要澆水時一個機器把水輸入這些管道里,水就從管道里的孔裡滴出來。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水,因為這樣水就直接澆到植物的根上了。

  還有矽谷這兒地震挺多的,所以房子都沒有地下室,而且學校裡還有地震演習。一般地震演習的時候要先躲到桌子底下,等學校老師說可以出來了,才可以出教學樓。

  說到學校,我來講講美國這兒學校的情況吧。如果你注意到我剛才說我是2012年來到美國的,你現在大概在想我為什麼跳過了四,五年級,直接說中學的事。那是因為我認為美國的小學跟加拿大的小學沒有什麼重要的不同之處,除了沒有法語課,也不可能在冬天滑雪橇。

  美國這兒的小學和中學跟中國的不大一樣。這兒的小學只有五年,中學是六,七,和八年級,以後就是高中了。我和我在美國小學裡認識的同學都升學到一個叫Sierramont的中學裡。

  我先來介紹一下我們中學裡上課的流程,因為它挺複雜的。我在六年級的時候還跑錯過幾次教室。首先,每個人都有五個必須上的課:數學,語文,科學,體育,和歷史。第六門課可以自己選的,選項都是像樂隊,合唱團,畫畫,什麼的。每一堂課都有一個編號,ABCDEF,不過每個人的課的編號可能不一樣,比如說我的歷史課的編號是A,另外一個人的歷史課的編號可能是C。星期一,我們就按照ABCDEF的順序去上那六堂課。第二天,我們就把把最後兩堂課移到前面,就是FEDCBA。整個星期都是按照這個規律上課那麼,星期三就是CDEFAB。上課時,我們學生就到任課老師的不同教室裡去上課,而不是在一個固定的教室裡等老師來上課。

  在第二和第三堂課之間有一個課間休息,而且在第四和第五或第五和第六堂課之間是吃午飯的時間。我之所以說是第四和第五或第五和第六堂課,是因為我們的午飯時間是由第五堂課的老師的午飯時間決定的,每個教室的午飯時間並不相同,學校裡這樣規定就不至於吃午飯時間買飯排的隊太長。吃午飯的時候,可以從學校那裡買飯,也可以自己從家裡帶飯。買飯的好處就是方便,早上就不用準備飯菜了。不過,學校的飯菜挺貴的,我覺得也不夠吃,所以我每天都是從家裡帶飯。

  我想我已經差不多把我學校上課的流程講清楚了,所以我就開始說說我學校裡發生的一些事情。從六年級開始。六年級唯一讓我值得說的是數學課。那一年,加州政府剛推出了一個新的教育方案,英文叫Common Core。它就是為了培養表達能力,廢除標準化考試。標準化考試就是那種選擇題,填空題,什麼的。其實說白了我感覺就是把好多原本很簡單的東西搞得特麻煩,然後把所有的內容難度都降低了一級。所以,那一年的數學課教的內容比五年級的數學課還要簡單。不過,在Common Core的教材書裡面的題大部分都要你解釋這個解釋那個,解一道題簡直就像寫一篇論文一樣。我記得有一道題非常簡單,就是解方程,但是課本里面要求我們每一步都要解釋一下,所以最後原來兩行就可以解決的一道題用去了半張紙!

  其實,我現在剛從初中升到高中九年級,所以我記得最多的就是我中學的經歷。這樣,我中學裡的經歷肯定會比小學的經歷有更多的細節。小學的經歷幾乎都是我自己對那時的一些大事情的想法,而從從中學開始,我講得將會更生動了,敬請期待。


【作品資訊】

  來源公眾號:愛上寫作ID:aishangxiezuo2015

  作者:程品然

  本文已獲授權轉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