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維吾爾族,古代北亞民族回鶻和中亞中世紀各穆斯林民族的後裔由九姓烏古斯、葛邏祿、回紇後裔發展而成,維吾爾族的民繫有塔蘭奇人、吐魯番哈密人、喀什噶爾人,外加薩爾特人,“維吾爾”是“聯合、團結”的意思,維吾爾族說維吾爾語,使用維吾爾文,信仰伊斯蘭教。那麼?

  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製各種糕點等。

  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肉孜節意譯為“開齋節”。按伊斯蘭教教規,節前一個月開始封齋。即在日出後和日落前不準飲食,期滿30天開齋,恢復白天吃喝的習慣。

  開齋節前,各家習慣炸饊子、油香、烤制各種點心,準備節日食品。節日期間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節祝賀。

  節日期間殺羊或駱駝,到清真寺去作聚禮,唱歌跳舞,並舉行賽馬、刁羊和摔跤等活動。

  延伸閱讀:

  維吾爾傳統音樂

  古代西域維吾爾地區的龜茲樂久負盛名。玄奘周遊列國後在《大唐西域記》卷一中記載:“屈友國即龜茲管絃伎樂,特善諸國。”可想像維吾爾在西元4世紀時就創造出瞭如此燦爛的音樂文化並聞名世界。如果說“特善諸國”的龜茲樂是古代維吾爾音樂的典範,那麼現今流傳在新疆地區並與龜茲樂有淵源關係的維吾爾木卡姆則是今日得藝術瑰寶。

  維吾爾木卡姆

  “木卡姆”是中亞、南亞、西亞、北非及整個伊斯蘭文化圈內擁有的一種樂舞形式。“木卡姆”這個詞源於阿拉伯語。在現代維吾爾語中,這個詞有廣、狹兩個含義,廣義指一種大型古典歌舞套曲,狹義則指以散板形式維吾爾木卡姆,他被譽為“維吾爾音樂之母”,源於民間,是融合維吾爾民歌、器樂、說唱、歌舞於一體的大型歌舞套曲形式。維吾爾木卡姆與其他國家的木卡姆相比,數量最多,藝術形式完整,為世界所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