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臨黃河岸的閱讀理解材料答案
黃河,被譽為中國的母親河。這篇《又臨黃河岸》的作者,借文章來抒發他對黃河的思念。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帶來又臨黃河岸閱讀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又臨黃河岸閱讀材料
①不知為什麼,每當我看到黃河,眼中常滲出熱淚。
②大約是少年時候的記憶老盤旋在我心裡吧!那時,日寇的鐵蹄踐踏著中華大地,俯衝的敵機,飛落的炮彈,爬滿火車頂的難民……我被大人們塞進悶死人的車廂,暗夜中逃過黃河。在渭水之濱的山村裡,我捏緊小拳頭,眼裡閃著淚星兒,跟流亡的大學生們學唱那首悲憤的歌:“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
③直到建國後,我才第二次看見黃河。火車北上,歡騰地駛過新生的中原。當列車員告訴乘客們,火車就要跨過偉大的黃河的時候,我急忙把前額貼在車窗上,看浩蕩的濁流沉著而有力地漫過大地。一瞬間,我的眼睛潤溼了,我胸中湧出了那首崇高的歌:“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④大前年的秋天,我去訪問呼和浩特。好友邀我一道去登大青山。汽車盤旋而上,窗外掠過如花的紅葉和挺秀的白樺林。一路上,好友給我說了好些抗日戰爭時期蒙、漢人民並肩戰鬥的故事,那昔日的廝殺聲和馬蹄聲,猶在耳邊。車停在山巔,他遙指蒼莽的土默特平川,深情地說:“看,黃河!”可不,遠處不就是我久違的黃河嗎?像一根不見首尾的絲帶,雲中而來,霧中而去,千回萬轉,把我的無盡思緒纏入過去,引向未來。
⑤去年夏天,我又臨黃河岸。不是在北方,而是在四川的若爾蓋大草原。
⑥誰都知道,四川省屬於長江流域。可粗心的人們不曾留意,這巴山蜀水,卻也屬黃河的版圖。黃河,這萬水之父,來自巴顏喀拉山,奔過青海高地,急轉直下,輕輕地、輕輕地擦過川西北的邊緣。
⑦我來到若爾蓋的轄曼牧場,一下車,就央告牧場的同志,快帶我去看看黃河。於是備馬置鞍,牧場的副場長求吉同志,熱心地伴我同行。
⑧馬蹄濺濺,踩過一條小溪。前面是一大片數千畝的人工草場,種植著披鹼草、燕麥和紫花苜蓿。求吉告訴我,眼下這寂靜的草原,也曾有過一番沸騰的景象:為建設美好家園所激奮的牧民們,用拖拉機的佇列翻起了亙古沉睡的處女地,播下優良草種,造就了這草原上的草原。正是由於近年來他們狠抓草原建設,牲畜才擺脫了靠天吃草、夏足冬欠的困窘,更快地繁衍起來。
⑨看四處,牧草高及馬胸,繁花美似彩氈。這是草原牧民用辛勤的汗水描繪出來的美景。肥美的牧草,讓馬兒走到這裡,也只戀著埋頭吃草,卻把我們擱在馬鞍上。我想著心中的黃河,於是揚起馬鞭,馬兒躍過溝渠,直奔一帶淺山。
⑩求吉先登上山頭,他翻身下馬,歡叫著對我招手:“快,快來看!”
⑾啊,黃河,我又一次,又一次看到了你!
⑿千里草原上,從天地相接的遠方,迂迴曲折,慢慢悠悠地走來了黃河。沒有奔騰的激浪,沒有嘯叫的怒濤,安詳、舒展而從容不迫。這裡河面不過百十來米,兩岸像刀削般整齊;那深沉的河水,呈現著淡淡的綠色,清晰地映出白雲的影子。黃河,似乎在沉思,在暫時地歇息,在默默地積蓄力量,在期待著明天的奔騰……
⒀是這樣的嗎?黃河!此時此地,你多像我們中華民族的今天。我們黃河的子孫們,經歷了多少苦難和歡欣,黑暗和光明,失敗和勝利……空前浩劫的十年,把我們民族的元氣幾乎耗盡,留下了貧窮、迷惑、創傷和艱辛。哀嘆嗎?不!那是弱者的聲音。我們需要的是智慧的目光,是積澱的力量,是航機起飛前的滑行,是健將跳高前的一頓……正如這黃河的沉思、歇息、積蓄和期待!
⒁沿著黃河岸,我和求吉並轡而行。黃河在草原上流,也在我的心上流著。這沉著而有力的洪流,衝去我胸中的痛苦和哀傷。我不由得昂奮而自豪了。啊,我們偉大的、多難卻不敗的中華民族呀,縱然是身負貧窮落後的重荷,縱然是一步一個艱辛,但卻更加緊密地團結著,凝聚著無盡的力量,堅韌頑強地向著光明、富足,向著最美好的未來走去!
⒂哦,我眼中又滲出了熱淚。我心中顫動著昔日和今日的頌歌:啊,黃河,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偉大堅強!
又臨黃河岸閱讀題目
13.文中寫了作者的三次流淚,表達了不同的情感。閱讀文章,填寫表格。4分
地點流淚原因內心情感
第一次山村裡①悲憤痛苦
第二次火車上想到祖國獲得新生②
第三次黃河岸③④
14.第⑨段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承接了上文所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了下文所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15.文章中有許多句子寫得很精彩,請你從文中自選一句,作簡要賞析。不超過150個字5分
又臨黃河岸閱讀答案
13.①想到國土遭到日寇踐踏人民顛沛流離②興奮激動③想到歷經磨難的祖國正走向美好未來④昂奮自豪
14.①草原建設取得的可喜成果②看到黃河的情景
15.黃河像一根不見首尾的絲帶,雲中而來,霧中而去,千回萬轉,把我的無盡思緒纏入過去,引向未來。”作者把黃河比作“不見首尾的絲帶”,形象地寫出了黃河蜿蜒綿長的流動之形;又用“纏”和“引”將黃河“雲中而來,霧中而去,千回萬轉”之態與對往昔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暢想巧妙地結合,表達出作者的無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