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思維教育敘事
教育敘事,即是講有關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體敘述教育教學中的真實情境的過程,其實質是通過講述教育故事,體悟教育真諦的一種研究方法。非為講故事而講故事,而是通過教育敘事展開對現象的思索,對問題的研究,是一個將客觀的過程、真實的體驗、主觀的闡釋有機融為一體的一種教育經驗的發現和揭示過程。
一次送課下鄉,班主任說班上“刺兒頭”多,如果搞什麼合作交流,一定會有幾個學生講怪話,大鬧天宮,可能會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甚至讓老師不好收場,還是慎用新課改理念的好。
當新課改理念碰到“刺兒頭”,會怎樣呢?
我上的是四年級上冊語文的一篇課文《比金錢更重要》。課堂圍繞“人和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展開。其中“留紙條”是核心部分,最能表現“我”的誠實品質。當學到“我環顧四周,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下一張紙條”這一部分時,我要學生默讀,再輕聲讀,設想當時“我”所處的環境,感悟我“留紙條”時的內心世界。
課堂上時而鴉雀無聲,時而喃喃細語,有幾個學生還情不自禁地舉手要求發言。顯然,學生被“我”留下的“紙條”感動了。文字優美的文字加上我動情的課堂語言,已經讓學生受到了“誠信至上”精神薰陶。
我因勢利導,準備進入下一環節。一個男生突然嘀咕了一句:“只怕有神經病,留什麼紙條!怎麼不開溜?”
啊!“刺兒頭”果然如期而至。
“說說為什麼?”我面帶微笑,心裡卻在急速思索應對之策。
“神不知鬼不覺地開溜了,怎麼都不會找到肇事者,多好!”
“啊?”我詫異了!
“我聽爸爸講過,”另一個聲音在補充,“當守法的成本大於違法的成本時,就可以違法辦事,不然就會吃虧折本。我爸爸就經常一邊交點小罰款,一邊賺大錢,滋潤著呢!如果課文中的‘我’及時開溜,一分錢成本都不要。留下紙條就難說了。所以,我認為,這個人不是有神經病,就是隻曉得‘大貓從大門進,小貓只能從小門進’的書呆子。”
呵!“刺兒頭”還真是老道。我望著一雙雙期待的目光,額上不覺汗涔涔的——怎麼辦?
壓,學生口服心不服,與“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相悖;繞,“送課下鄉”的指導性蕩然無存,顏面何在?而且,溜與留,正是課文的核心問題,是語文對學生價值觀引領的關鍵。除了疏導,除了直面,別無他法。
生成遠比預設更挑戰教師的智慧。我靈機一動,問:“你們覺得書中的‘我’有神經病嗎?‘我’為什麼不溜?”
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個學生說:“不行的,路燈上有攝像頭,逃不掉的。”
“不管有沒有攝像頭,損壞了人家的東西就是要賠。雖然沒人看見,但是天看見了,地看見了,自己的良心也看見了”。小小年紀,如此深刻!
“如果溜走了,讓人背後罵幾句真不值得。”一個高個學生一字一句說開了,“不如誠實一點,良心才會坦然。從後面的課文就知道,只要付出了誠信,就會受到稱讚,就會感到快樂。”教室裡響起了掌聲。
我回頭問首先發言的“刺兒頭”:“你還覺得作者有神經病嗎?”
“嘿嘿!沒有。如果溜掉了,以後遇見被撞的人就會不好意思。就是沒遇見,自己的良心也會不安。主動承認了,良心就坦然了,還多了個朋友,多好!”
我說:“是啊!與人相處,誠信是金。有時,儘管守法的成本大於違法的成本,但是正直誠信的人肯定會選擇守法,選擇誠信,因為它能讓人處世問心無愧,活得有尊嚴,有魅力,活得更瀟灑!”
反思:當學生的思維與常規相左,旁逸斜出時,如果採取“壓”“繞”的方式處理,學生的創新火花就會胎死腹中。培養創新性人才,課堂氣氛應該儘量寬鬆,學生心態應該儘量輕鬆,不“跪”著學習,不“仰視”教師,不頂禮膜拜“經典”,精神自由而能力突出的人才才有出現的可能。多元社會,導致人的價值觀千差萬別。別看學生在課堂上唯唯諾諾,而內心世界卻如萬花筒一樣紛繁,教師不能小覷消極的處世觀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如何處理,考驗著教師的智慧和耐心。順著學生,自己也信口雌黃抨擊社會,是主動放棄了教師的引領作用;避實就虛,讓學生信馬由韁,亂侃一氣,更是不負責任誤人子弟。因勢利導,既不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學生,又把真善美的種子播種在學生心田,才是教育之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