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海的導遊詞精選

  北京北海你有去過嗎?想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導遊詞吧,希望你們喜歡。


  

  遊客朋友們:

  您們好,歡迎您到北海公園參觀遊覽。

  當您走進這座有著近千年歷史的皇家園林,當您仰望美麗的白塔感受著人間仙境般的秀美,急於要走進園中去享受北海山水的時候,我建議您駐足留步,用您幾分鐘的時間,聽我介紹一下北海公園的總體概況,為您的參觀遊覽做一個導遊。

  北海公園是我國曆史最悠久、儲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這座擁有近千年歷史的園林開發始於遼會同元年公元938年,金大定六年至十九年公元1166——1179年世宗完顏雍又在遼初創的基礎上建成一座規模巨集大的皇家離宮—太寧宮。太寧宮沿襲中國皇家園林“一池三山”的規制,即北海和中海是太液池,瓊華島如”蓬萊”,團城為”瀛洲”,中海犀山臺似”方丈”。並將北宋汴京艮嶽御園中的太湖石移置於瓊華島上。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營建大都,將瓊華島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劃入皇城,賜名萬壽山、太液池。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朝正式遷都北京,萬壽山、太液池成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稱西苑。清朝承襲明代的西苑,乾隆七年至四十四年公元1742—1779年對北海進行大規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後的規模和格局。

  辛亥革命後,1925年北海闢為公園對外開放。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北海公園的保護極為重視,撥巨資予以修葺,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海是中國歷史園林的藝術傑作。全園佔地面積69萬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積39萬平方米,主要由瓊華島、東岸、北岸景區組成。

  走過由漢白玉雕琢的永安橋、穿過堆雲牌樓,您就來到了瓊華島。瓊華島上樹木蒼鬱,殿宇櫛zhì比,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白塔聳立山巔,成為公園的標誌。走進永安寺的山門,拾階而上您可以登上白塔。關於永安寺的壯麗景觀我將在您到達時詳細介紹。您走下白塔沿島步行,你可以欣賞到又一些美景。西側,那裡有著名的“閱古樓” 記憶體有三希堂法帖,它是享譽世界上最著名的書法作品整合。西北面被一組沿湖長廊所環抱,北面山坡上,可見到相傳為秦漢時期的文物“銅仙承露盤”;東側山腳下是瓊島春陰碑,它是老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半月城”亦稱般若香臺,在東坡依山而建;下面是“般若香臺牌樓”,過“陟山橋”折而向北就來到東岸景區。

  沿湖建有北京目前歷史最悠久的船塢;環湖的垂柳掩映著東岸的著名景點——濠濮間、畫舫齋。

  濠濮間是一處馬蹄形小山圍成的水潭,在這座人工建造的皇家園林中現出它獨特的野趣。由濠濮間向北就是畫舫齋,著名的古樹——唐槐就在其中,畫舫齋以其寧靜、幽雅的園林意境名揚中外。出畫舫齋西門就可看到清代“先蠶壇”的大門。從先蠶壇北過橋向西而行就到達北岸景區。

  北岸景區從東到西佈滿景點:東側有靜心齋——人稱“乾隆小花園”、大西天景點有西天禪林建築群,“華藏界”牌樓、“天王殿”、金絲楠木建成的“大慈真如寶殿” 、九龍壁等建築;九龍壁西南是“快雪堂”“鐵影壁”,再往西您就看到了北海五龍亭、闡福寺、小西天等眾多著名景點。

  從小西天極樂世界殿出來向南,可以從北海公園西門出園,也可乘遊艇回到瓊華島由南門出園。

  “瓊華島”是北海的中心景區,四周碧水環繞,樹木蒼鬱,殿宇櫛比,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白塔聳立山巔,成為公園的標誌。南面有永安橋連線團城。穿過堆雲牌樓就是永安寺;永安寺始建於順治八1651,初稱白塔寺。乾隆六年1741改稱永安寺並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

  這裡是永安寺的山門。根據佛教理論。殿內供奉的是東,南,西,北四大天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懷抱琵琶的是東方持國天王,他可以增長人的善根;手拿寶劍的是南方增長天王,他可以保護佛法不受侵犯;手持寶傘的這位是北方的多聞天王,他可以保護人們的財富;這一位是西方的廣目天王,他可以以其淨眼觀察世界。由於這四位天王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中國百姓習慣上稱他們為“風,調,雨,順”。預示著國家的五穀豐登,永安太平。

  穿過山門,我們可以看到東面建有鐘樓,西面建有鼓樓。過去,每當皇帝來此拜佛,鐘鼓齊鳴,香菸繚繞,氣象莊嚴。在鐘樓上有一口大鐘叫永安鍾,如果您有興趣可以親自去敲響它。據說這是一口祈求天下太平的寶鍾,敲鐘三下,一定會給您帶來一年的好運。這個院落的正殿叫法輪殿,是永安寺中最重要的一座大殿。它面闊五間,大殿的屋頂非常好看,為單簷廡頂,屋脊中間是一個琉璃小塔,旁邊是二龍戲珠的浮雕。造型精美。龍是中國的象徵,據說龍能潛入海底,飛上高空。沒有人親眼見過龍,但是龍的形象被世代相傳。

  進入大殿,釋迦牟尼端坐正中。他是古印度人,出生於公元前565年,是佛教的創始人,在他的兩側是八大菩薩和十八羅漢。這個殿的設計思想很特殊,是根據乾隆皇帝的意願安排的。釋迦牟尼象徵著皇帝本人,其他佛像則代表文武百官。

  走出法輪殿,迎面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臺階。永安寺裡一共有三組臺階,它們分別是36,54,72。都是9 的倍數。為什麼呢?因為永安寺是一組皇家寺院。

  登上36級臺階是龍光紫照牌坊,牌坊代表著皇權至上。龍光紫照牌坊建於1751年,設計精美,為四柱三樓式建築,綠琉璃瓦覆頂。正面額曰“龍光”背面為“紫照”,為木質陽文,是牌坊中等級較高的,也是中國古建築的典範。

  在牌坊兩側東面是引勝亭,西面是滌藹亭,每個亭內各立有石碑一塊,分別刻有“白塔山總記”和“塔山四面記”,碑文分別採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雕刻,記載了北海名勝及北海歷史,皆為乾隆御筆。乾隆是清朝一個頗具文采的皇帝,在他統治期間,進行了長達30年之久的擴建和修葺,興建了許多新的亭臺殿宇,使得北海佈局更加協調統一。

  在亭子前面,擺放著兩塊奇特而峻峭的石頭,分別樹立水波紋石座上,東為崑崙石,西為岳雲石,石上刻的字都是乾隆御筆。崑崙,岳雲在我國古典園林中分別代表三山五嶽,在這裡則表示名山大川的美景在瓊島被體現,使瓊島更像是一處人間仙境。

  崑崙,岳雲石後面還有一組由太湖石堆疊而成的楞伽窟。它建洞兩層,內供石雕佛像13尊。洞內繪有精美的壁畫。

  在石窟的上面有兩個小亭子,可以供遊客休息和觀賞四周景色。

  從山洞穿行而過,現在我們來到了正覺殿門前。正覺殿是永安寺的第二重山門。它建於1651年。迎面我門可以看到大肚彌勒佛,在大肚彌勒佛的後面還有一位威武的將軍,那就是韋馱。他手中拿著一根金剛杵,用來驅趕妖魔鬼怪。

  穿過正覺殿,現在我們來到了永安寺的第二個院落,院落中的正殿稱普安殿。

  向西是靜憩軒,環境優雅,意為得以安靜休息之軒。是乾隆皇帝到永安寺拈香時休息讀書的地方。

  穿過靜憩軒,我們來到悅心殿,悅心殿即悅目賞心之殿。這組建築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乾隆皇帝經常在此處理政務和召見官員。殿內樑枋瀝粉貼金,華麗異常,正中設定有九龍寶座和鹿端、象馱寶瓶等吉祥之物。上方有“正大光明”匾額。兩側是皇帝休息和讀書的地方。

  從這裡返回,普安殿內供奉的是密宗黃教的佛像。慈祥端座於正中的這位便是黃教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 殿前東,西各有一個大銅輪叫轉經桶。它來源於西藏。這種轉經桶不論大小都藏滿了經書,轉動一圈就等於將裡面所有的經文都念過一遍。

  您有興趣不妨試一下。但請大家一定要注意,轉經桶的轉動是有方向的,一定要順時針轉動。

  穿過普安殿的後門,我們現在就要登上白塔了。見到白塔就要知道白塔的由來:1644年,明朝覆滅,清軍入關,建都於京。1651年,為民族和睦,在廣寒殿的廢址上建藏式白塔,因此這座白塔也是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的象徵。白塔位於瓊島制高點。塔高36米,全部為磚木結構,由塔基、塔身、寶頂三部分組成。白塔四周有漢白玉石欄環繞,塔基為磚石須彌座,座上為三層圓臺,中部塔肚為圓形,最大直徑14

  米,上部稱為“相輪”,也稱“十三天”,頂部為銅鑄鎦金華蓋,上面有地盤、天盤、日、半月、火焰。在塔身正面是一幅由藏文、動物及花草組成的圖案,寓意吉祥。此處俗稱“眼光門”,也稱為“時輪金剛門”。塔身周圍設有306個通風孔,以防塔內木料潮溼糟朽。白塔前面有一座琉璃小殿,稱善因殿。它是一座仿木結構的琉璃建築。為雙重簷,上圓下方,兩層殿頂象徵天地。精巧華麗。殿內供大威德金剛佛像,據說是北京的保護神。這尊佛像為牛頭人身,造型威武凶悍,頗有除惡務盡之概。殿周圍四壁上還鑲有小琉璃佛像455尊。

  善因殿是北海制高點,被譽為京城最佳觀景點。站在這,京城美景盡收眼底。向南眺望,中南海的秀麗景色盡收眼底,東南面的故宮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得金碧輝煌。向北眺望,我們還可以欣賞到公園北岸的五龍亭。

  遊客朋友們,你們來到了北海最為精美的園中之園——靜心齋。

  靜心齋最初名鏡清齋。始建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俗稱乾隆小花園。這座花園是著名的園林造景專家樣式雷設計建造的,是舉世聞名的園林精品。園內壯麗的殿宇、幽靜的書齋、嶙峋的怪石、開敞的亭子、深邃的古洞和茂盛的古樹在這有限的空間內組成了一座美麗的園林。當時還修建了一條從中南海到靜心齋的長達1公里的鐵路,當年慈禧太后來靜心齋遊玩時就由太監拉著火車到這裡來。這可能是中國第一條鐵路。

  這裡是花園的主要建築——鏡清齋,它得名於四周的水池中象鏡子一樣的池水。鏡清齋正門座北朝南,一明兩暗為三大開間,前出廊後出廈,蘇州式彩繪,雍容氣派。進入大門,院子四周被建築封閉,隔水相望是鏡清齋的正殿。室內設有御座,金玉滿堂。乾隆皇帝所題匾額“不為物先”出自《史記·太史公自序》“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是道家“無為”的主張。是指他不與萬物爭先後,順應形勢來成就功業。

  這裡有清朝的代表性傢俱,它們看上去閃閃發光是因為上面鑲嵌了貝殼。在大殿的兩側各有一個大瓶子叫“百子瓶”,在瓶子的四面分別有一副瓷畫,上面描繪有100多個男孩玩耍的情景,它代表皇帝大富大貴,多子多孫。

  在鏡清齋的後面,“沁泉廊”坐落水中。它位於全園的中心,左有曲橋為徑、右有“玉帶”相通、後有怪石為屏。在沁泉廊下有一個梯形的滾水壩,水從這裡流過象泉水一樣,故此得名。水中有金魚遊弋,平添了許多樂趣。

  在鏡清齋的東面有三重院落,院內奇石點景,綠竹成林,松柏蒼勁,四季如春。這正面的三間是皇帝的書房——老子曰“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故取名“抱素書屋”。乾隆皇帝用道教的思想為此書屋命名。他十分喜歡這座按照自己意志建造的園林,經常來此遊玩並讓皇太子在此讀書,現在這裡陳設著書案及文房四寶。這裡到處是清澈湖面,乾隆皇帝曾以“臨池構屋如臨鏡”的詩句,寓意“以鏡子般的池水映照自己的心靈和品格。”他的詩句不僅僅是自我警示,也像後人說明他是一位克己嚴格、廉潔清明的君王。這是乾隆為“鏡清齋”取名的寓意所在。

  東屋兩間名為“韻琴齋”,因為在當時這裡有一個小小的瀑布,水流過的聲音如撫琴一般,故此得名。坐在韻琴齋內開啟南側山牆的小窗,您可以看到太液池和白塔美麗的景色。這立體的畫面被框在小窗之中,給人以“碧壁出仙鮮境”的感覺,在窗外設“碧鮮亭”。沿抱素書屋後廊東行,即為焙茶塢,焙茶是指茶農將新鮮茶葉進行烘烤、焙乾的過程,這是中國南方特有的風景,這座建築是根據乾隆皇帝到江南遊覽所見的情景而建成的。這裡是皇帝品茶的地方。

  此園處處是精美的畫面。這水面上的兩座精美小橋,也屬別具一格的佳作。一座是東面這座是漢白玉的小玉帶橋,兩側還各有一個麒麟,小石橋精雕細刻,玲瓏奇特;一座是西面的木欄曲橋,這兩個小橋不僅連線了南北交通,還起到了分割水面的作用。在山石頂端的八角小亭是枕巒亭,它象一朵蓮花盛開。這一山、一水、一池、一屋都恰到好處地點綴和美化了靜心齋的整體環境,這座小園子曾經在1984年英國利物浦國際園林節上獲獎。

  橋的東側池邊山石層層疊疊,如雲如畫將罨畫軒托起,罨yǎn畫軒內的匾額題為“標青”。意思是從罨畫軒內平視前方,樹梢呈現一片綠色,給人以春意盎然之感。這裡有一個對聯“一室之中觀四海,千秋以上驗平生”其含義是皇帝坐在罨畫軒裡,心中卻裝著整個國家;眺望浩淼的水面和遠處的白塔,面對自己得做為,浮想聯翩。意在讚頌皇帝的豐功偉績是“青史明標”,將萬古流芳。

  當您走在廊上時會有步移景換的感覺,沿假山上的半壁廊,即可到達疊翠樓。它是全園最高的建築。是慈禧太后在1885年挪用海軍軍費修建的。匾額也是慈禧所提,從樓上可以觀看四周景色和市井民風。 從疊翠樓東側沿廊而下可進入迷離的山洞。請看這座巨集偉的假山,它是靜心齋的主要景觀,一些山石連線在一起,一些山石排列成曲折的樣子,形成了了一個整體。當冬天大雪降下,這些山石就象是片片白雲一般。

  靜心齋濃縮了中國古典園林之精華,在不足一頃之地,建造了輝煌的殿堂、靜雅的小室、精巧的疊石、開闊的亭子、小橋、泉瀑、山洞、樹木,所有這些都和諧統一,呈現出四季景色。靜心齋是一座美麗的園林。同太液池相比,您是否覺得這座小園林更幽靜和安詳。

  

  遊客朋友們:

  您們好,歡迎您到北海公園參觀遊覽。

  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市的中心,是我園現存最悠久、儲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北海園林的開發始於遼代,金代又在遼代初創的基礎上於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規模巨集偉的太寧宮。太寧宮沿襲我國皇家園林一池三山的規制,並將北宋汴京艮嶽御園中的太湖石移置於瓊華島上。

  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寧宮瓊華島為中心營建大都,瓊華島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劃入皇城,賜名萬壽山、太液池。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朝正式遷都北京,萬壽山、太液池成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稱西苑。明代向南開拓水面,形成三海的格局。清朝承襲明代的西苑,乾隆時期對北海進行大規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後的規模和格局。辛亥革命後,1925年北海闢為公園對外開放。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北海公園的保護極為重視,撥巨資予以修葺,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園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處古代帝王宮苑。素有人間“仙山瓊閣”之美譽這裡原是遼、金、元、明、清五個朝代的皇家“離宮御苑 明、清兩代,北海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清乾隆年間大規模擴建,現存建築多為那時所建,基本上已是現在的格局了。北海全區可分為瓊華島、團城、北海東岸與北岸四個部分瓊華島是全園的中心,島上建築、造景繁複多變,堪稱北海勝景東部以佛教建築為主,永安寺、正覺殿、白塔,自下而上,高低錯落,其中尤以高聳入雲的白塔最為醒目;西部以悅心殿、慶霄樓等系列建築為主,另有閱古樓、漪瀾堂、雙虹榭和許多假山隧洞、迴廊、曲徑等建築。

  北海公園的面積為68公頃,其中水面約佔39公頃總觀北海全園的建築佈局,以白塔為中心,以瓊華島為主體的四面景觀。山頂聳立的白塔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內藏有喇嘛經卷和衣缽等四周殿閣相連,形成眾星捧月之勢湖東岸、北岸有幾處庭院、寺廟建築湖邊的五龍亭似飄若動,構成了北海的又一獨特景緻。位於北岸的九龍壁更是氣勢磅礴,為中國僅有的三個九龍壁之一園中的“仿膳飯莊”以經營清宮風味菜餚著稱。

  北京北海的導遊詞

  遊客朋友們:

  您們好,歡迎您到北海公園參觀遊覽。

  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市的中心,是我園現存最悠久、儲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北海園林的開發始於遼代,金代又在遼代初創的基礎上於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規模巨集偉的太寧宮。太寧宮沿襲我國皇家園林“一池三山”的規制,並將北宋汴京艮嶽御園中的太湖石移置於瓊華島上。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寧宮瓊華島為中心營建大都,瓊華島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劃入皇城,賜名萬壽山、太液池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朝正式遷都北京,萬壽山、太液池成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稱西苑。明代向南開拓水面,形成三海的格局。清朝承襲明代的西苑,乾隆時期對北海進行大規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後的規模和格局。辛亥革命後,1925年北海闢為公園對外開放。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北海公園的保護極為重視,撥巨資予以修葺,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園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海是中國歷史園林的藝術傑作。全園佔地69公頃其中水面39公頃,主要由瓊華島、東岸、北岸景區組成瓊華島上樹木蒼鬱,殿宇櫛比,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白塔聳立山巔,成為公園的標誌,環湖垂柳掩映著濠濮間、畫舫齋、靜心齋、天王殿、快雪堂、九龍壁、五龍亭、小西天等眾多著名景點,北海園林博採眾長,有北方園林的巨集闊氣勢和江南私家園林婉約多姿的風韻,並蓄帝王宮苑的富麗堂皇及宗教寺院的莊嚴肅穆,氣象萬千而又渾然一體,是中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北海位於北京故宮西北,是我國現存歷史悠久、規模巨集偉的一

  處古代帝王宮苑。素有人間“仙山瓊閣”之美譽這裡原是遼、金、元、明、清五個朝代的皇家“離宮御苑 明、清兩代,北海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清乾隆年間大規模擴建,現存建築多為那時所建,基本上已是現在的格局了。北海全區可分為瓊華島、團城、北海東岸與北岸四個部分瓊華島是全園的中心,島上建築、造景繁複多變,堪稱北海勝景東部以佛教建築為主,永安寺、正覺殿、白塔,自下而上,高低錯落,其中尤以高聳入雲的白塔最為醒目;西部以悅心殿、慶霄樓等系列建築為主,另有閱古樓、漪瀾堂、雙虹榭和許多假山隧洞、迴廊、曲徑等建築。

  北海東、北兩岸有建築群多處,各具特色,有畫舫齋、濠濮澗、靜心齋、天王殿、小西天、五龍亭、九龍壁等園中園和佛寺建築北海南為屹立於水濱的團城,以永安橋與瓊華島相連;團城上的建築按中軸線對稱佈置,主殿承光殿位於中央,規模巨集大,造型精巧。

  北海公園的面積為68公頃,其中水面約佔39公頃總觀北海全園的建築佈局,以白塔為中心,以瓊華島為主體的四面景觀。山頂聳立的白塔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內藏有喇嘛經卷和衣缽等四周殿閣相連,形成眾星捧月之勢湖東岸、北岸有幾處庭院、寺廟建築湖邊的五龍亭似飄若動,構成了北海的又一獨特景緻。位於北岸的九龍壁更是氣勢磅礴,為中國僅有的三個九龍壁之一園中的“仿膳飯莊”以經營清宮風味菜餚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