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河北的導遊詞精選

> >

  姊妹峰觀音寨導遊詞

  觀音寨位於邢臺市西南45公里處,是小西天奶奶頂的姊妹峰,海拔1052米。該景區身後高山呵護,左右低坡迴環,山石溝貧間長滿了高低粗細、千姿百態的野生林木,植被覆蓋率達80%以上,山林中有野雞、山兔、短尾雉等野生動物。

  傳說從前此處有一小白龍經常興風作亂,擾民不安。小西天碧霞宮宮主碧霞神三月初一從明山回來,正在樓上梳妝更,童子來報,前殿一善人叫屈。碧霞元君一算,知是小白龍作怪。便命靈官速 去解救被小白龍掠走的善人的新娘。靈官與小白龍大戰30回合敗下陣來。恰在此時,南海觀音到北海路過此處,用手一指,一座山從正中裂開一條大縫,靈官且戰且退,把小白龍再也不能胡作非為了。現在如遇颳風下雨,觀音寨壁上還經常銀光閃閃呢。

  河北開元寺塔導遊詞

  開元寺位於正定常勝街西側,原名淨觀寺,始建於東魏興和二年***540***,隋開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奉沼改今名。至清後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廢毀,殿堂塌落,僅存鐘樓和須彌塔。

  鐘樓為磚木結構的二層樓閣式建築,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各三間,建築面積135平方米。單簷歇山頂,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結構、柱網、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築藝術風格。甚至上層木構件還有相當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這是我省現存年代最早的一座木結構鐘樓,也是北方時代較早的一座。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落架重修。鐘樓上掛銅鐘一口,高2.9米,口徑1.56米,厚15釐米,造型古樸,為唐代遺物。

  須彌塔,俗稱磚塔、方塔,坐落於鐘樓西側。塔身建在高約1.5米的正方形磚砌臺基上,塔平面為正方形,密簷九級,舉高39.5米,塔身第一層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週,各面兩端均浮雕一尊雄勁有力的力士像。石腰線以上全部由青磚砌築。正面闢石券門,門框刻以花瓶、花卉圖案,門循浮雕二龍戲珠。門楣上端鑲嵌長方形石匾,上面鐫刻“須彌峭立”四個楷書大宇。每層磚砌迭澀簷,四角懸掛風鋒。塔身寬度自第二層開始收縮,外觀清秀挺拔,簡樸大方,頗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疊澀出簷塔的典型作品。

  塔內第二層上部原作木鬥八藻井,惜已毀壞。今塔內呈空筒式,內壁垂直,上下貫通。第二層以上的八層,雖然各設一方形小窗,但無臺階攀登。

  剎座、仰蓮、覆缽均系磚砌,四周置銅境,光亮奪目。其上,系金屬質剎杆、寶殊。寶珠多達四枚,顯得格外挺拔關於須彌塔建造時代,地方誌記載不詳,未足憑信。根據現存實物並結合歷史記載推斷,此塔可能始建於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唐乾寧五年***公元898年***重建。後雖經歷代維修但依然保持唐代建築特點。

  河北天梯山旅遊區導遊詞

  天梯山遊覽區位於邢臺市西東牛莊,距市中心22公里,面積18平方公里。這裡山勢突兀,雄渾險峻,千餘級石階直上雲霄;山腰有遠古洞群,洞連洞、洞套洞,曲折迴環,幽深莫測;洞中遍佈石花石瀑石鐘乳,肖人肖獸,千奇百怪,目不暇接;山腳有暗河金水洞,泛舟洞中,燈影漿聲,如入仙境。

  天梯山遊覽區位於邢臺市西東牛莊,距市中心22公里,面積18平方公里。這裡山勢突兀,雄渾險峻,千餘級石階直上雲霄;山腰有遠古洞群,洞連洞、洞套洞,曲折迴環,幽深莫測;洞中遍佈石花石瀑石鐘乳,肖人肖獸,千奇百怪,目不暇接;山腳有暗河金水洞,泛舟洞中,燈影漿聲,如入仙境。

  遊人登臨絕頂長壽峰,但見群山環拱,村莊歷歷,田疇錦繡,川口湖煙波浩淼,令人心曠神怡。景區西部,冷風洞天下絕倫,寶劍峽壁如刀削,黑龍潭清冷沉綠,另有一番野趣。

  特別難得的是,這裡是抗金名將牛皋的家鄉。牛大將軍曾在這裡依山憑險,率眾抗金。至今山腰間遺蹟尚存。另外還有眾多美麗動人的民間故事世代流傳。

  這裡的54景景景美,36洞洞洞奇。在這裡可登山、可戲水、可垂釣、可泛舟、可考古、可科研,是邢臺不可多得的一處西郊公園。

  遊人登臨絕頂長壽峰,但見群山環拱,村莊歷歷,田疇錦繡,川口湖煙波浩淼,令人心曠神怡。景區西部,冷風洞天下絕倫,寶劍峽壁如刀削,黑龍潭清冷沉綠,另有一番野趣

  特別難得的是,這裡是抗金名將牛皋的家鄉。牛大將軍曾在這裡依山憑險,率眾抗金。至今山腰間遺蹟尚存。另外還有眾多美麗動人的民間故事世代流傳。

  這裡的54景景景美,36洞洞洞奇。在這裡可登山、可戲水、可垂釣、可泛舟、可考古、可科研,是邢臺不可多得的一處西郊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