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教育手抄報

  "禁毒,戒毒,人人皆可參與:成人,少年,須防患於未然:不分國家,不同種族,大家一起監督,共同抵制:遠離毒品,世界大同. "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6月是全民禁毒宣傳月,今年的主題為青少年與合成毒品。近年來,未成年人涉毒案件日益增多。據統計,未成年人涉毒案件有60%以上都屬於共同犯。近日,東南網記者走進了福清市看守所和莆田市第一看守所,採訪了三名未成年販毒嫌疑人,他們往往和社會閒雜人員結成團伙,初中就已

  6月是“全民禁毒宣傳月”,今年的主題為“青少年與合成毒品”。近年來,未成年人涉毒案件日益增多。據統計,未成年人涉毒案件有60%以上都屬於共同犯。近日,東南網記者走進了福清市看守所和莆田市第一看守所,採訪了三名未成年販毒嫌疑人,他們往往和社會閒雜人員結成團伙,初中就已輟學,被不法分子誘騙販毒,處於毒品犯罪交易鏈的最底端,從事資訊聯絡、毒品傳遞等角色。

  圖片:

  圖片一

  圖片二

  內容:

  禁毒故事1:叛逆花季少女幫朋友“遞毒”獲刑

  1997年出生的小雨化名,今年只有17歲,是寧德周寧人。愛時尚,喜歡打扮,她覺得自己是一個潮人,從小就不愛讀書,在學校出名的“壞”,手上還留有不少的紋身,還用菸頭把手燙傷,她覺得過去的自己很“腦殘”。

  2011年,初二下學期,她到學校報名,但老師覺得她穿著不像個學生,讓她回去叫父母來,她只好回家。第二天,小雨趁父母不在家,收拾了幾件衣服,和另一名女同學,搭上了大巴跑到了莆田,住在同學姐姐的家裡,沒多久又去了上海,由於找不到工作,她又從上海跑到了福清。

  第一次吸毒,是在一個姐妹的出租房裡,有朋友讓她玩一玩,她覺得好奇,也跟著吸了幾口,感覺特別有精神。在她看來,“毒品就是精神食品”。在福清,她仍然無法找到工作,經常和一群姐妹玩在一起,對福清的酒吧和夜總會等娛樂場所如數家珍,學會了抽菸,染上了毒品。

  去年6月,小雨幫一名朋友進行毒品交易。事後,由於買家的舉報,她被福清警方抓獲,“那些毒品不是我的,就是幫朋友遞了一次,只有1克的冰毒,但是在法律上,就是算我販賣,進來看所守我才知道。”小雨說。剛進看所守的的時候,小雨哭了好幾次,第一次嚐到了失去自由的感覺。再過幾天,小雨就可以重獲自由,她在接受採訪時表現得很開心,她說出去後想回去開個服裝店,“好好做人”。

  禁毒故事2:失學少年交友不慎染毒販毒

  1998年出生的阿華化名是福清龍田人,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出國打工。沒有母愛關心的他,初一都沒有讀完就輟學,結交了社會上的一些朋友,過起了“混混”的生活,打架鬥毆。記者在他身上看到不少傷痕,他說是打架留下的。

  兩年前,在福清一家KTV裡的包廂內,阿華第一次碰到了毒品。在朋友的慫恿下,他吸了第一口K粉。“感覺整個人飄了起來,很舒服。”阿華說,從那以後,他就開始了吸毒,並慢慢染上了毒癮。去年,阿華和他的朋友,從廣東購買了一批毒品裝在車上,在運回福清的路上,被警方查獲。一共19公斤的K粉和1000瓶的“神仙水”,讓阿華或將面臨十幾年的刑期。這讓他感到很後悔,“想回到學校,但現在不可能了,希望以後出去能過平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