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手抄報圖片素材簡單耐看

 讀一本好書,如受良師教誨,受益匪淺,讀書手抄報為我們闡述了讀書的意義。小編專門收集了讀書手抄報素材,希望大家喜歡!

  簡單的讀書手抄報

  讀書手抄報內容

  一縷書香

  如果你擁有了書籍,那你就擁有了一片天空;如果你擁有了書籍,那你就擁有了一片海洋;如果你擁有了書籍,那你就擁有了一片森林……總之,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都不會感到孤獨寂寞,因為我們一路有書香的陪伴。

  我是一個不安靜的女孩,但每當遇到書,我就會冷靜細膩起來,我會用心靈去品味書中的一字一句,會用心靈去嗅那道不出的淡淡的書香。

  書籍是一種鎮靜劑,可以使人在眾多紛擾中恪守平靜。

  書籍是一種潤滑劑,可以清除人與人之間的摩擦。

  書籍是一縷陽光,可以讓彼此互遞溫暖。

  小時候,我喜歡在每晚睡覺前,遨遊於書的海洋;我喜歡在週末走進書店,傾聽書的一聲聲呼喚;我喜歡在節假日,在圖書館,尋找書中停靠的港灣。。。。。。開啟記憶的閘門,依稀記得,在月朗星稀的夜晚,媽媽總會牽著我的手,走進公主王子的幸福生活,真心的祝福他們,或者來到巫婆的醜惡世界,和英雄們攜手打敗她。我得感謝這一個個美麗的小故事是他們開啟了我閱讀的大門,是他們讓我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柯察金的堅強意志所懾服,為《西遊記》中師徒四人的執著而震撼。因為他們,我才看到了《繁星·春水》中的母愛、童真和自然之美,才感受到《愛的教育》中摯愛的感人的力量。

  書籍,就像一縷春風吹過,令人倍感清爽。

  告別了童年,我又連戀上了《名人名言》,他不像孫悟空那樣神通廣大,不像諸葛亮神機妙算,但它可以告訴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周恩來曾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曾經我就擁有這樣一個理想——長大以後一定要振興中華,成為人民的驕傲。那簡直是白日做夢,現如今我又明白了只要我用心讀書,發奮努力,一步一個腳印,我想我會離我的理想越來越近的。

  我愛書,愛它淵博的智慧,我愛書,愛它縷縷的書香。

  論語讀書筆記

  這個問題現在突然問自己,還真不好回答。快四十的人了,現在想起來讀這本書,是不是太晚了?這本書可是古時候小孩子就開始讀的書,甚至是倒背如流啊。

  沒有辦法,誰叫我們這一代人是在五四運動和打到孔老二之後才長大的,原來的教育制度裡,缺少聆聽孔老二教誨的機會。所幸的是,現在還沒有到老糊塗的時候,還是來得及把這一課補上,甚至可以說是為我們的下一代去讀。

  社會上開始流行讀國學,我也趕個時髦吧。

  其實至少是在15年前,我就已經讀過論語,可是當時讀過就過了,沒有想過什麼。在後來的讀書生涯裡,也經常碰見過孔老夫子的身影,可從來就沒有往心裡去,直到最近兩年,才開始逐漸對孔子有所興趣。

  10幾年前最先開始是老子的《道德經》,然後是南懷瑾的《老子他說》,最後是《論語別裁》,突然對孔子產生了興趣。再加上現在有些言論對孔子的思想提出了復興的意思,我也不能落在後面,得加油啊。

  很多人對現在社會的一些現象不滿,提出了只有孔孟才可以挽救時代的危機,特別是金融風暴後,這種言論日益蔓延,我就想看看孔子是不是真的是時代的救星。

  以前讀歷史的時候,對漢朝有些瞭解,這是個在中國很有特色的朝代。秦國以法治國,統一了中國,從現象上看,好像是法家戰勝了儒家。可是秦朝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剛下了臺。

  漢朝接替了秦朝的統治,可漢朝開始並沒有採納儒家的思想,相反,採取了另外的道家思想,這也是當年和儒家爭鳴的又一大門派。只是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才採取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就有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盛世。

  在以後的兩千多年的歷史裡,儒家思想幾經沉浮,最終取得了統治地位。要不是五四運動和的打到孔家店,也許,我們現在的教材裡會有很多的孔子言論。

  現在的中國,也是經歷了100年的磨難後才新興的國家,經過了60年的發展,國力漸漸強大,像極了漢朝。看上一個60年,我們也經歷過漢初的艱苦樸素,現在好不容易有了點積蓄,是不是就和漢朝一樣,開始要搞搞孔孟思想了。

  這個問題要等我看完書才說。也許看完書也不知道。先試試吧。

  第一次正兒八經的看論語,是在看完《大學》和《中庸》之後,嚴格按照子程子說的,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指《大學》存,而《論》、《孟》次之。

  看完以後,有了個疑問,書裡說的話我都懂,沒什麼難的,空洞的很,不就是一些大口號嗎?什麼要孝啊,忠啊,信啊,這誰都知道。這樣去喊口號,我也能寫《論語》,說不定我的口號比孔子的還要響,還要全面,畢竟我們還喝過洋墨水,見過美國,英國,德國啊的一些文化,地方沒去過,可總見過豬跑吧,喊一句真善美,誰敢說我不對,就是和全地球的公民做對。

  回頭一想,如果真的這麼簡單,這本書就應該早就被中國文人燒掉了,怎麼會成為官方的教材。中國古文人一點的不笨,比現在的人聰明,中國的古文化中的東西,現代人都不一定搞得懂。看來是我沒有搞明白,再來。

  又讀了好多遍,看什麼朱子的注啊,鄭玄的注,程子的解啊,還有一些大師們的解啊,說實在的有些地方也沒有完全明白,總覺得這本前言不搭後語的語錄,太雜,太亂,不知道該怎麼去把它聯絡起來。

  看樣子還是沒有弄明白,再來。

  又讀了好多遍,這一次又翻很多人的論語的理解,漸漸的開始有些體會了。可是體會這個東西,有時候在,有時候不在,當時想得好好的,過了幾天,就忘了。看來,功夫下得不夠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把讀書的體會都寫下來,以後讀著寫著,說不定就有那麼一天,來個豁然貫通呢。

  自古書生指點江山,多半是胡扯,只有是學到位的人,才可以看清楚世間的恩恩怨怨,我就把這當作一個目標吧,希望自己能有那麼一天。如果到不了,就當是多學點,自娛自樂做個秀才吧,在家裡教教兒子,和老婆吹吹牛,以供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