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保安全手抄報

  夏天來了,很多小朋友回去游泳解暑。涼快又好玩,但是要加強游泳安全意識,防止溺水。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防溺水保安全手抄報圖片和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圖片欣賞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1: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

  1對於手腳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則可將手握拳,然後用力張開,迅速反覆多做幾次,直到抽筋消除為止;

  2若是小腿或腳趾抽筋,先吸一口氣仰浮水上,用抽筋肢體對側的手握住抽筋肢體的腳趾,並用力向身體方向拉,同時用同側的手掌壓在抽筋肢體的膝蓋上,幫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話,可同樣採用拉長抽筋肌肉的辦法解決。

  對於溺水者,除了積極自救外,還要積極進行陸上搶救:

  1若溺者口鼻中有淤泥、雜草和嘔吐物,首先應清除,保持上呼吸道的通暢;

  2溺者若已喝了大量的水,救護者可一腿跪著,另一腿屈膝,將溺者腹部放在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著溺者的頭,將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壓在背部,使水排出;

  3若是溺者已昏迷,呼吸很弱或停止呼吸,做完上述處理外,要進行人工呼吸。可使溺者仰臥,救護者在身旁用一手捏住溺者的鼻子,另一手託著他的下顎,吸一口氣,然後用嘴對著溺者的嘴將氣吹入。吹完一口氣後,離開溺者的嘴,同時鬆開捏鼻子的手,並用手壓一下溺者的胸部,幫助他呼氣。如此有規律地反覆進行,每分鐘約做14—20次,開始時可稍慢,以後可適當加快。

  2:游泳時耳朵進水怎麼辦

  由於水又有一定的張力,進入狹窄的外耳道後形成屏障而把外耳道分成兩段,又由於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屏障與鼓膜之間產生副壓,維持著水屏障兩邊壓力的平衡,使水不易自動流出。有時外耳道內有較大的耵聹阻塞,則水進入耳道後更易包裹於耵聹周圍而不易流出。耳內進水後會出現耳內閉悶,聽力下降,頭昏,十分不舒服,因此人們往往非常迫切想把水排出來。有人甚至用不乾淨的夾子、火柴棒、小鑰匙等掏耳,這樣雖然可僥倖將水屏障掏破,使水流出,但也易損傷外耳道甚至鼓膜,而導致耳部疾病。

  耳內進水後應及時將水排出,最常見的方法是:

  1、單足跳躍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從外耳道流出。

  2、活動外耳道法:可連續用手掌壓迫耳屏或用手指牽拉耳廓;或反覆地做張口動作,活動顳頜關節,均可使外耳道面板不斷上下左右活動或改變水屏障穩定性和壓力的平穩,使水向外從外耳道流出。

  3、外耳道清理法:用乾淨的細棉籤輕輕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觸到水屏障時即可把水吸出。

  由於游泳池或河水不乾淨,汙水入耳後引起外耳道面板及鼓膜感染,或耳內進水後處理不當,如不潔挖耳等,常可引起以下幾種耳病:外耳道炎,外耳道癤腫,耵聹阻塞,鼓膜炎,化膿性中耳炎。

  如果耳內進水後出現以上症狀,應暫時停止游泳,並去醫院檢查,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