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上冊的手抄報資料內容

  製作手抄報對於小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小學五年級上冊的手抄報的圖片參考

>

  小學五年級上冊的手抄報參考圖1

  小學五年級上冊的手抄報參考圖2

  小學五年級上冊的手抄報參考圖3

  小學五年級上冊的手抄報參考圖4

  小學五年級上冊的手抄報參考圖5

  小學五年級上冊的手抄報參考圖6

  小學五年級上冊的手抄報參考圖7

  小學五年級上冊的手抄報的資料參考

  一、成語故事

  【成語】: 一夔已足

  【拼音】: yī kuí yǐ zú

  【解釋】: 夔:古賢臣名,為舜時的典樂官。夔一人已足制樂。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個就足夠了。

  【成語故事】:

  傳說在黃帝時代,東海有座山上出現了一隻怪獸。它的形狀像牛,頭上無角,只有一隻腳,卻行走如飛;眼睛發出明亮的光,白天像太陽;發出的吼聲比打雷還響,非常嚇人。人們稱這怪獸為夔。

  到了堯統治天下的時候,民間出現了一位很有名氣的樂師,名字也叫夔。他精通音律,特別擅長擊盤。盤是一種形狀像曲尺,用玉或石製成的打擊樂器,據說夔一擊盤,百獸就會隨著它的節奏跳舞。

  舜繼位後,認為音樂能體現天地的精華,打算任命一位樂官,便派重黎到民間去物色。重黎找到夔後,把他推薦給舜。舜任用他後,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音樂才能。

  舜非常欣賞夔的才能,決定派他到各地去正音協律,傳播音樂。重黎擔心夔一人難以勝任這個重任,建議舜再尋找幾位樂師協助他執行任務。舜聽後搖搖頭說:“音樂之本,貴在能和。像夔這佯精通音律的人,一個就足夠了。”

  二、寓言故事

  魯國有一個鄉下人,送給宋元君兩個用繩子結成的疙瘩,並說希望能有解開疙瘩的人。

  於是,宋元君向全國下令說:“凡是聰明的人、有技巧的人,都來解這兩個疙瘩。”

  宋元君的命令引來了國內的能工巧匠和許多腦瓜子靈活的人。他們紛紛進宮解這兩個疙瘩,可是卻沒有一個人能夠解開。他們只好搖搖頭,無可奈何地離去。

  有一個叫倪說的人,不但學識豐富、智慧非凡,就連他的弟子,也很了不起。他的一個弟子對老師說:“讓我前去一試,行嗎?”

  倪說信任地點點頭,示意他去。

  這個弟子拜見宋元君,宋元君叫左右拿出繩疙瘩讓他解。只見他將兩個疙瘩打量一番,拿起其中一個,雙手飛快地翻動,終於將疙瘩解開了。周圍觀看的人發出一片叫好聲,宋元君也十分欣賞他的能幹聰明。

  第二個疙瘩還擺在案上沒動靜。宋元君示意倪說的這個弟子繼續解第二個疙瘩。可是這個弟子十分肯定地說:“不是我不能解開這個疙瘩,而是這疙瘩本來就是一個解不開的死結。”

  宋元君將信將疑,於是派人找來了那個魯國人,把倪說弟子的答案說給他聽。那個魯國人聽了,十分驚訝地說:“妙呀!的確是這樣的,擺在案上的這個疙瘩是個沒解的疙瘩。這是我親手編制出來的,它沒法解開,這一點,只有我知道,而倪說的弟子沒有親眼見我編制這個疙瘩,卻能看出它是一個無法解開的死結,說明他的智慧是遠遠超過我的。”

  天下人只知道就疙瘩解疙瘩,而不去用腦筋推敲疙瘩形成的原因,所以往往會碰到死結,解來解去,連一個疙瘩也解不開。這則寓言提醒我們,要像倪說的弟子那樣用分析的眼光,區別對待不同性質的事物,這樣才能繞過障礙,抓住關鍵,克服困難,順利地解開自己工作中一個又一個的“疙瘩”;同時也要注意從實際出發,避免死鑽牛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