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如何調心理壓力的論文

  每個人都有心理壓力,我們要釋放壓力,不然心理壓力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關於心理壓力的論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壓力的論文篇一:《大學生心理壓力管理策略》

  摘要:大學生在社會上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棟樑,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艱鉅任務。但是近年來,大學生受到學業壓力、就業壓力、情感壓力等影響,產生了令人擔憂的心理壓力。由於心理壓力過大,使得很多大學生處於亞健康狀態。大學生心理壓力過大,不僅影響著大學生學業、事業、感情等,還嚴重影響著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因此,研究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並進行及時的開導,這對於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意義的。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壓力;策略分析

  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激烈的社會競爭,大學生的心理壓力負擔越來越大。大學生群體心理壓力過大,即影響大學生自身的發展,又影響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是國家發展的推動力之一,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棟樑。國家和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不僅要具備很高的專業技能,更是需要強健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

  一、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分析

  一學業壓力

  學習是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也是他們將來就業和發展的基礎。大學是他們學習專業技能、提高知識涵養、提升個人素質的關鍵時期。但是,大學生活不同於高中生活,大學學習更注重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大學階段的學習環境、學習氛圍、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等和高中階段相比都是有較大區別的。大學階段的學習相對更加的細化,專業課程增多,而且沒有教師對學生學習進行監督與管理,一些大學生難以適應大學的學習模式,又缺乏自我調節能力和自我規劃能力,再加上沒有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進而導致大學生的學業壓力越來越大。而一些大學生在大學階段給自己規劃較高的要求,必須全面提升自己的整體能力,即重視學習專業知識,又積極地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為考證報培訓班進行培訓,將自己的時間全部按照規定進行。由於整日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神經變得較為敏感,如果他們某一學習成績沒有到達自己的目標,容易產生不良的情緒,增加心理壓力。

  二人際交往壓力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這個社會和真實的社會也是一樣的複雜多變。人際交往能力是保證大學生在“社會”中順利而愉悅生活的前提。但是,大學生在獨立面對新的環境時,容易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大學生在結交朋友時,難以協調處理與同學、朋友之間的矛盾,其內心產生了激烈的衝突,容易導致心理失衡。近年來,隨著網路遊戲的不斷普及和發展,很多大學生沉溺於虛擬網路世界中,因而,一些大學生變得內向、自我、自私,不願意也不敢和他人交流,長期沉迷於網遊之中也使其與同學之間缺少共同話題,與同學相處時容易產生矛盾或是隔閡。

  三情感壓力

  戀愛是多數大學生所期待和嚮往的,但是對於一些對感情認真的大學生來說,戀愛即是一把雙刃劍。感情一方面可以促進大學生努力向上的學習,學會擔當並與他人和諧相處,這樣能吸引或是配得上心儀的物件;另一方面感情的毀滅可能會影響一些大學生正常的情緒,產生較大的心理負擔。一些大學生在談戀愛時,不懂得如何與異性相處,經常爭吵或是產生矛盾,進而產生較大的情感壓力。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是很大的,理想中的愛情是美好的,而現實中的愛情是殘酷的。現實的戀愛會使大學生產生失落之感,心理痛苦,有些會長期影響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四就業壓力

  就業壓力可以說大學生最嚴重的心理壓力,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激烈的社會競爭力,一些大學生還未畢業就開始憂心忡忡就業的問題,加大其心理壓力。近年來,我國高校擴充套件,再加上海龜回國潮,而崗位逐漸減少,大學生就業越來越難。一些大學生自信心不夠,總擔心自己能力不夠、實力不行,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心理壓力逐漸增加。此外,大學生家庭條件差、所學專業飽和、專業不對口,缺少必要的就業準備、大學生就業眼光過高,也是高不成低不就等都影響著大學生就業。

  二、緩解大學生心理壓力的管理策略

  一加強學業與就業的相關指導,提高大學生的規劃學業與職業生涯的能力

  學業壓力和就業壓力是大學生最常見的心理壓力,因此,在大學中重視研究與開展大學生學業與就業的問題是勢在必行的。開展大學生學業與就業問題時,可以依據不同的年級開展課程,這樣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學生的學習與幫助大學生形式正確的就業觀並制定自己的職業規劃。可以採取專業介紹會、學生學習交流會等方式,引導大學生在大學階段如何學習與規劃。另外,積極引導讓大學生認識到我國的就業形勢,並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通過就業指導課的形式,讓大學生意識到想要在社會謀取一席之地,就需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鼓勵大學生與用人單位聯絡,提高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克服心理壓力。

  二重視引導大學生自我調節能力,提升大學生的抗壓能力

  在大學中,學校可以重視引導大學生進行自我調節能力,這樣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學生的抗壓能力。依據不同的年級、專業,分別進行有針對性心理健康知識引導,促進大學生自我調節能力的提升。通過一些心理健康知識的講座、心理輔導方式,可以緩解大學生各種心理壓力,進而提升大學生的抗壓能力。學校應開設心理諮詢室,並配上專業的心理諮詢教師,學生可以預約教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可以找到心理壓力的緣由,並在教師的開導下,釋放心中的苦悶,尋找到抗壓的方式。

  三引導大學生交流溝通,提升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溝通與交流是生活最基本的能力之一,無論任何人,做任何事,都需要進行溝通與交流。面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壓力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主動開啟心扉,主動向他人傾訴心中的苦悶,主動與他們交流。不管是在學習中、工作中、戀愛中溝通與交流都是促進學習、工作、戀愛順利進行的保障。面對學業問題時、面對就業選擇時、面對感情選擇時,主動與他人交流,他們會給予較為合適的意見,進而解決一些大學生自己不能決定的事情。良好的交流與溝通,能夠有效地提升大學生與他人的人際交往能力。

  四創造和諧的校園文化,優化大學生的心理品質

  和諧、穩定的校園文化建設影響著大學生心理壓力,良好的校園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心理健康。因此,學校應該重視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即和諧的環境感染大學生心理品質的形成。學校可以開設校園文化節,以此增加學生群體活動,通過這樣大型的群體活動在學生之間形成群體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這樣的文化建設不僅可以增加大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又能通過他人積極向上的精神感染更多的大學生。

  三、結語

  時代在不斷地進步與發展,這於無形之中增加了大學生的社會壓力,導致大學生心理壓力越來越大。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這對大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新的挑戰,在各種心理壓力的磨鍊與抗擊之中,能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心理抗壓能力,使之變得更加的堅強。因此,只要大學生端正心理態度,積極向上的面對一切的艱難困苦,明天依然是陽光明媚的。

  參考文獻

  [1]於洋.大學生心理壓力應對策略的研究[J].教育心理,201317.

  [2]曹穎,王博.淺談常見的大學生心理壓力及其緩解策略[J].教育探索,201461.

  [3]王富榮,龔惠香.不同類別大學生心理壓力比較與對策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146.

  心理壓力的論文篇二:《淺談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釋放》

  【摘要】就業形勢給大學生就業帶來了較重的心理壓力。應該關注大學生就業心理,採取有效措施幫助大學生就業,從思想上端正大學生就業心理,教導大學生正確釋放就業壓力,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變化,早日就業。

  【關鍵詞】就業;大學生;心理壓力;釋放

  自1999年,高校正式開始擴招。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父輩們享受不到的高等教育。興奮之餘,迷茫隨之而生。受教育的人多了,機會彷彿並沒有增加,每年的雙選會似乎成了大學生們壓在心頭的大石頭。老一輩時出現的大學生被掙搶要的情形,在今天好像往事不再。大學生們不願意畢業,生怕一畢業就失業。大學生有較深的就業心理壓力。2006年11月初,某師大一位2004屆畢業生未找到理想工作而自殺,這一事件再度引起人們對就業心理的關注。近段時間以來,各報刊、網站又相繼報道了多起大學生墜樓身亡事件。歸納起來就是大學生產生了就業心理疾病,其原因有客觀上的也有主觀上的。

  一、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現狀

  一當代大學生政治思想穩定、健康,政治鑑別力不斷增強,政治取向務實積極

  當代大學生政治思想穩定健康,現實政治評價趨於積極。這種穩定是建立在對改革開放成就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認同的基礎上的;他們耳聞目睹了改革開放的成就,親身感受著祖國的發展和進步,關心改革,支援改革,並通過學習和社會實踐,加深對鄧小平理論的理解,對中國改革和發展的前途充滿信心。政治鑑別力不斷增強,對政治問題的分析更趨冷靜和理性化。當代大學生已能比較冷靜地思考一系列政治問題,不再容易被某種思潮或某種勢力所左右而採取過激的行動。他們逐漸接受用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觀點來看待國際交往。政治取向更加務實、積極,多用經濟眼光和從自身利益的角度來看待政治問題。他們已認識到個人的成長不能脫離現實的政治環境,主張在現實的政治環境下尋求個人的全面發展。

  二“拜金主義”、“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等各種思潮在社會上影響較大,大學生在政治理想和政治觀念上存在著淡化的傾向

  “拜金主義”、“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等各種思潮在社會上影響較大,大學生在政治理想和政治觀念上存在著淡化的傾向,他們主要是以自我發展為視點來看待政治問題的。不少學生把入黨、評先進等作為實現個人利益的一種手段,學生中不少人的理想信念比較淡漠,這對當前大學生良好的就業心理健康的養成無疑有很大的影響。八十年代後出生的大學生對風浪和挫折體驗少,適應能力和對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較差。單一的生活經歷和較好的物質生活條件,往往是形成青年學生人格不完整的因素之一。凡此種種,大學生在畢業前後的生活和工作中都體現得非常明顯。

  三大學生在政治思想和政治觀念上存在著一些矛盾、困惑

  大學生的政治覺悟有待提高,政治選擇存在功利化傾向,政治心態還顯得幼稚和不成熟。大學生在政治思想和政治觀念上存在著一些矛盾、困惑和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表現在部分同學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還停留在感性的、片面的、模糊的甚至是錯誤的層面上,對現實社會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感到困惑不解。如內地與沿海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社會的分配不公、貧富懸殊問題、社會治安問題、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問題、國有企業虧損和下崗職工問題、高校連續幾年擴招和就業很困難問題等等。每次假期返校,意見都集中在這些方面。一方面形勢大好,一方面問題不少,對這種矛盾的現象他們不能做出正確的分析判斷。但是透過表面的冷靜,可以看出大學生的內心潛藏著浮躁和不安。

  四當代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很不穩定,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出現的問題已成為大學生的不可忽視的主要問題

  我們感覺到,當代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很不穩定。從瞭解的情況看,80%的畢業生處於一種煩躁狀態中但這並不能說明他們心理不正常,而是恰好相反。所有的人碰到就業壓力都會焦慮,只不過有的人焦慮指數高,有的人焦慮指數低而已。壓力大小、自身心理素質、家庭結構和社會支援系統都會影響焦慮指數。平時很多學生常把一個詞掛在嘴邊:鬱悶,其實鬱悶在心理學上就是焦慮的代名詞。在就業的初期階段,最突出的問題是目標焦慮,即現實能否達到心理預期值。在大學生活中,有的大學生因學習壓力過大、個人感情受挫、人際關係失調、性格過於內向、社會交往很少、自卑感強烈、身體出現嚴重疾病、患有嚴重心理疾病、轉系、休學、降級或近期遭受處分的均可能導致嚴重的就業心理障礙。學生就業心理出現的問題以及就業壓力釋放方式存在的不正常現象已成為大學生的不可忽視的主要問題。那麼,大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進而產生的就業心理、就業壓力在所難免,該如何“降壓”呢?應該如何正確地合理地適當地釋放面臨的壓力呢?

  二、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合適釋放

  一認清就業形勢,正視就業現狀

  2006年7月16日,由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200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結果公佈,該調查涉及的樣本包括全國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學本科畢業生。該調查對簽約、專業、薪酬、方式、企業、問題、態度、其它進行了分析。認為,截至2006年5月底,2006屆本科畢業生在薪酬預期上,有六成以上的大學生將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2000元,有的學生願意“零工資”就業。調查中,大學生仍存在期望過高的現象,主要表現在薪酬、地域、個人發展機會和要求專業對口等方面。就業地區的選擇方面,大學生“重東部,輕西部”、“重大城市,輕中小城市和農村”的想法仍沒有得到明顯改觀。人際關係網路仍是大學生進入就業市場、尋找就業機會的理想途徑。缺乏工作經驗成為就業最大的門檻。當前大學的課程設定不合理,制約了大學生就業,企業不看重外語能力,要求最多的是環境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2007年,全國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在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勞動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在對2007年的就業狀況進行分析時給出了這樣的判斷。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495萬,比2006年增加82萬,同比增幅達19.9%。因此,如何應對面臨就業壓力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儘管矛盾很多,困難不少,社會上“大學生就業的冬天”也已經叫喊了好幾年,可是年年“冬天”年年“過”,我們不也迎來和煦的春天了嗎?實事求是地說,大學生找個工作並不難,難的是找一個理想的工作。作為朝氣蓬勃、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沒有必要“一葉障目不見森林”,也沒有必要患得患失、畏縮不前或自暴自棄,要看到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的有利條件和難得的歷史機遇,迎難而上,做出無愧於時代的光榮抉擇。只有正視就業壓力,大學生才會迫使自己積極行動起來,產生求勝的心理和行動。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大學生只有認清就業形勢,正視就業現狀,才能做到心中有數、處驚不亂。

  二完善自我,轉變就業觀念,調適就業心態,塑造自身生存本能

  眾所周知,在上個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由於高等教育資源相當稀缺,5%甚至4%的錄取率意味著,能考上大學就可以換來一個出人頭地的遠大前程。但是到了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後期,我國高校實施擴招,大學生錄取率急劇攀升。人才市場供大於求的後果,是大學生人才價格的“貶值”。再加上大學生數量大躍進,而教學質量、教育資源都沒有跟上,專業設定、教育體制也與人才市場的需求結構存在脫節。於是,當高校分配製度由包分配向市場配置的雙向選擇轉變,畢業即失業的現象也就不可避免。人們對“知識改變命運”的失望,其實是大學生就業狀況的寫照。因此,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調適就業心態,塑造自身生存本能。要明白知識不曾直接改變人們的命運,它改變的是人們;而命運捏在人們手裡。應該這樣思考,在大學,大學生學到知識,知識改變大學生,意味著,接受教育是一個從知識貧乏到知識豐富的過程。而更多的知識意味著更多的資源和更多的自由,可以讓大學生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獲得更多的機會,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要勇敢地打破傳統意義上的“就業一終生職業”和“一錘定終生”的擇、就業觀。要敢於吃螃蟹,敢於經辦“湯包店”。要明確“先就業,後擇業;先求生存後求發展”、“人在職場,先學做人,後學做事”、“認識社會,認識自己,恰當定位,迎接挑戰”等道理。

  三要制定一個長達十年的人生髮展規劃

  要制定一個長達十年的人生髮展規劃。從第一次就業始到後面十年,都要計劃在內。制定職業生涯計劃不宜過於短暫,也不宜太長。制訂職業生涯規劃應考慮“三性”:對職業的適合性、對個人的興趣性、對社會的現實性。要敢於去做自己認為可以做的事情。認準的事情就一定要幹成功。相信,有了明確的人生髮展規劃,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會提高,社會應變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四量身定做,清楚自己職業大體歸屬

  應該根據自己所學知識,喜歡的方向,給自己量身定做,找準自己心儀的工作或發展方向。要明白你適合做什麼,你能為社會奉獻什麼。以平和的心態合理定位,去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職業。如此,就可以減少或避免就業路上的曲折,進而多些順暢。應該說,把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如實地轉移到對就業前途的考慮並清楚自己應該怎樣做,就是壓力釋放或壓力轉移。

  五明確求職目標不盲目,勇敢投放簡歷有規劃

  明智的求職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路,每個人應有自己獨特的思路,而且規劃的路線及目標越明確越好,這樣才能給招聘者一個深刻的印象,讓對方覺得你是一個有事業心、有奉獻精神、有理想、專業的工作者。求職時,不僅僅要作出這樣的規劃,還要勇敢地把自己的規劃說出來。找什麼行業,找什麼樣的公司,制訂高中低三個檔次的求職目標,然後有針對性地投放簡歷和參加招聘會,交流會上盲目地投簡歷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六盡力尋找正確釋放壓力的渠道

  網上有人總結出一個就業心理曲線:剛開始時盲目自大超級樂觀,看到周圍有人開始行動就有一點慌,看到有些人開始簽約了就突然之間極度恐慌,等到明年三四月份很多人都簽約就超級恐慌,等到五六月份回過頭來看每個人都有位置了,心態逐漸變得平和。這樣一個心理變化曲線比較正常地反映了學生在整個求職過程中的心理狀態的變化。其實平日裡畢業生唉聲嘆氣,喊著鬱悶,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件好事情,把鬱悶說出來就不再鬱悶了,壓抑是更可怕的事情。面試受挫,感覺很沮喪,但是如果能跟你的好朋友說說,把這種情緒宣洩掉,就會舒服得多。要以平常心面對每次面試,放輕鬆就會有好的結果。求職期間同學或朋友間多溝通交流是一件好事,既可以互相借鑑經驗,又是一個排解壓力的渠道。某些高校在學校裡設一間發洩室,學生有不舒服的事情可以到裡面盡情地發洩,其做法就值得借鑑。培根說過,一個人把快樂說出來就至少會有兩個快樂,一個人把煩惱說出來至少少了一半憂愁。總之,要學會尋找合法的合適的發洩渠道來“降壓”。

  七主動參與就業心理輔導和健康諮詢工作

  要積極參加個別輔導、集體授課、就業心理行為培訓鍛鍊、書信聯絡、電話聊天、網路QQ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把自己的心事說出來,把自己的煩惱講出來。不要悶在心裡。有就業心理疾病的學生,要及時到專業衛生機構治療,不能有怕羞心理,要大大方方治療。

  八多途徑、多渠道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引導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基本道德規範修養

  學校應著力打造適合自己的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形成自己良好的校風。應發揮學校大眾媒體的正面輿論宣傳作用,加強對學生道德教育與基礎文明行為的訓練,促進養成教育。整個學校,團結友愛,人際和諧。同學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幫助。有此健康向上的氛圍、寬鬆理解的環境,肯定有助於學生深化自我認識,充分發展個性,改善適應能力。

  九從中國傳統道德規範影響力方面來說,大學生應該有一個穩定的心態來對待中國傳統的仁愛、孝慈

  合理釋放就業心理壓力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是對社會、他人的尊重。只要好好把握住這個問題,就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變化,早日實現就業。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新聞網就業頻道.

  [2]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光之園.2007,3.

  [3]全細珍.關於加強大學生道德教育的一些思考[J].電力職業技術教育季刊,2006,1.

  [4]李萍,荊秀麗.若干傳統道德規範影響力的實證研究[J].教學與研究,2005,9.

  [5]樑仲.將寬容失敗作為一種精神[J].當代廣西,2007,3.

  心理壓力的論文篇三:《淺談足球裁判員心理壓力的成因》

  摘要:足球裁判員,運動員以及裁判規則是構成足球比賽的三大基本要素。在這樣的背景裡,裁判的地位和作用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被推到了最前沿,裁判員在這樣的境地中感到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關鍵詞:足球裁判員,心理壓力

  0. 前言

  足球裁判員,運動員以及裁判規則是構成足球比賽的三大基本要素。在這三個基本要素中裁判員的行為和作用不是自發產生的。在現代足球產生以前,由於在比賽過程中懷疑或看見犯規,在體育競賽中就產生了不同的意見,需要保持中立,不得不終止比賽,這樣規則的標準和裁判的作用就應用而生了。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運動失去了它原始的單純性和天真性,運動的職業性變得越來越強。強調獲得超過了體育運動的自身因素越大,最後取勝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以及其它的效果也就越明顯。而裁判員又是可以決定整場比賽結果的重要因素。在這樣的背景裡,裁判的地位和作用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被推到了最前沿,裁判員在這樣的境地中感到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論文檢測。壓力對裁判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當裁判員在面對壓力時其心理反應可歸納為認知的、情緒的和行為的三個方面。裁判員如果長期揹負著巨大的壓力而不能解除,還會降低他對比賽環境的敏感性,使其動作對比賽環境無法適應。本文通過對足球裁判員心理壓力的成因做出分析,以便有針對性的對裁判員進行目標訓練,樹立自信心,進而為提高判罰的準確性,保證公正比賽創造良好的條件,從而維護裁判員心理健康,提高裁判水平。

  1. 研究方法

  1.1研究方法

  1.1.1文獻綜述法 經過查閱大量相關材料以及自己對足球裁判員的瞭解。

  1.1.2訪談法 跟足球專業教師、國家級、一級裁判員進行交談,為本人提供大量資料 。

  2. 結果與分析

  2.1心理壓力的主觀因素

  2.1.1職業道德

  裁判道德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它的形成和發展變化,與其它職業道德一樣,受著三個方面的制約和影響,首先是所處社會制度的性質,也就是受社會經濟基礎的影響和制約。裁判道德是一種意識形態,是由社會存在所決定的,也是一種社會關係的反映。其次是受社會上層建築所制約和影響,裁判受怎樣的教育,在怎樣的社會風尚中生活,又是在怎樣的精神環境中受到長期薰陶。再有就是社會物質文明建設的水平也可以說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也是直接或間接影響裁判道德的客觀因素。論文檢測。也就是說,現實社會中各種科學技術發展越迅速,水平越高,越有助於提高裁判員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能力和不斷修正與充實對自己的認識,而這兩點的認識是樹立裁判道德觀念的先決條件。其特點是要具有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上高度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嚴肅性和敏感性。

  2.1.2裁判員的心理狀態

  良好的個性特徵表現為:樂觀向上、隨和坦率、輕鬆興奮、活潑健談、冒險敢為、自律嚴謹、理智處事、安詳沉著、有自信心,是有一定的傾向性的穩定的心理。作為一名足球裁判員、應注意培養和發展自己良好的個性品質,使之更適應現代足球裁判工作。各種氣質的型別有各自不同的優缺點。作為場上裁判者的裁判員,必須熟悉和了解自己的氣質型別特點,這樣在裁判過程中才能揚長避短,從而保持平靜的心態,一個優秀的裁判員對自己接到的裁判任務總是有著正確的認識,不管是哪一個級別的比賽,都能夠認真的準備,對自己有充分的信心,情緒飽滿,精力充沛。如果裁判員對比賽的複雜性和困難度估計不足,或是認為任務難度較大,顧慮重重,容易出現失誤,導致不能正常發揮自己的裁判水平。

  2.1.3業務水平

  對足球裁判員來說,高質量的業務水平是公正執法的前提。足球裁判員的專業水平體現在專業意識的強弱,注意力的分配,觀察力、記憶力、思考力、想象力的敏銳程度、跑動的效果、選位情況及裁判間的配合情況。

  2.2 心理壓力的客觀因素

  2.2.1球員對裁判的壓力

  由於雙方球員在場上是對立的,其利益的不同肯定會導致對判罰理解上的雙方性。裁判員無論做了正確還是錯誤的判罰,都會引起失利的一方的爭論。從而使裁判產生壓力。裁判員在比賽中要根據比賽的性質,比賽的氣氛,比賽的激烈程度,比賽進行到什麼時間,比賽中情況發生的區域,比賽結果對其他隊的影響,比賽雙方的歷史背景等因素對同一情況做出不同的評價。

  2.2.2教練對裁判的壓力

  在足球比賽中,有些教練員往往喜歡在比賽時給裁判員施加一定得壓力,使得裁判員的判罰有利於己方,有時裁判員為了保證比賽的連續性和精彩性,在相同情況或相似情況下,利用了有利條款,裁判員判了甲隊而末判乙隊,在大多數情況下,對相似情況既沒有觀察的一致性,也沒有固定不變的裁決,而是要按照那些介入比賽的規則要求如有利條款來觀察與判斷。如果任何一方教練參雜有私慾。害怕輸或希望贏都會掩蓋裁判員判罰的真實性和客觀性,跟裁判進行過分的交涉,從而遷怒於裁判員,給裁判員造成相應的心理壓力。

  2.2.3 觀眾對裁判員的壓力

  比賽本身緊張激烈,運動員,教練員以及觀眾激烈的情緒,解說員的烘托與渲染尤其是被現場所渲染的瘋狂觀眾,使裁判員感到所面臨的工作非常的困難。作為觀眾,他們看球是有傾向性的。都希望自己擁護的球隊能夠在比賽中處在較為有利的位置。他們的情緒也是最容易產生波動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場上球員的情緒的直接影響,當裁判的判罰遭到球員的質疑時,部分觀眾就會把矛頭指向裁判,對其進行指責和辱罵。因為他們不會去考慮裁判的判罰到底是對還是錯,只是根據自己的情緒來作出判斷。而裁判又不能對觀眾作出任何的判罰,因此觀眾的情緒對裁判的心理和行為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2.2.4裁判員自身所處的社會環境的壓力

  足球裁判員本身也是社會的,也有著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其關係也會或多或少的對裁判的判罰造成一定的影響。論文檢測。比如說跟場上某個隊員的關係比較要好,或者某個球員是某個朋友的親戚。或者家人、朋友喜歡哪個球隊、討厭哪個球隊。當面對這樣的情況時,進行裁判時,心裡難免會產生波動。

  2.2.5物質利益對裁判員心理的影響

  物質利益的誘惑是裁判員執法出現重大問題最常見的因素,往往涉及到賭球,升降級以及奪冠的關鍵場次等情況下會出現一些收買裁判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黑哨”現象確實存在。久而久之一旦出現對裁判的判罰出現不滿,人家便很自然的想到“黑哨”,想到行賄、受賄。這種黑色現象無形中給裁判的心理上產生陰影。給裁判造成壓力,導致裁判在比賽中畏首畏尾、不能果斷的進行判罰。即使裁判沒有從中得到好處,沒有接受相關人員所給於地物質,裁判員在執法該隊的比賽時,在心理上會或多或少的產生變化。

  3. 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足球裁判員在臨場比賽中,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氛圍中,學會臨場減壓,是裁判員必須具備的心理素質。是戰勝壓力調控比賽、讓比賽在自己的控制中有條不紊的進行,還是被壓力擊垮,是衡量一個裁判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這就要求裁判員在比賽中積極的積累大量的實踐經驗。

  3.2建議

  3.2.1保持對事業的熱愛:就是要以高度的責任心投入到比賽當中去

  3.2.2擺脫墨守成規,勇於創新:這方面只要是對規則的合理應用,不能死板。

  3.2.3警惕心理失衡,保持積極的心態:要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壓力,對自己的心理進行及時的調節,即使判罰失誤也不要過多的背上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