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小學語文職稱論文

  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的基礎課程,對於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小編整理了,歡迎閱讀!

  篇一

  芻議小學語文教學

  摘 要 過去傳統的語文課堂呈現出教室一言堂的問題,整堂課程都是教師獨白,並且是一對多單一的交流,忽略了其他教育教學方式方法,自從我國實施教育改革至今,更加註重學生的感受,新課程理念明確指出,在同一個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同的方面就是要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學會學習方式方法、形成一種積極情感態度的價值觀念,因此,同一門課程教育教學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多方面以及全方面發展。本文中,筆者就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反思;研究

  在新課標背景下,促進小學生全方面以及多方面發展已經不再是小學教學過程中所有學科優勢進行互補所共同完成的一項任務,反而使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每一個學科自身所必須要完成的一項艱鉅任務,所以,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課程必須要強調小學生對於新知識探究的經歷以及獲得新知識的體驗,將小學生的學習策略以及探究過程融會貫通在整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內容設計領域中,小學語文教師在制定每一門課程目標的時候,必須要將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情況進行考慮,並且要考慮自身教授的過程以及方法,以便能夠促進高中學生多方面和全方面的發展。下面,筆者對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進行研究。

  一、新課程下課堂教學必須要以師生“平等”的方式進行

  傳統的觀念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的一個過程而已。過去的語文課堂教學往往不注重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而把教師僅僅看成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教師的知識處於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的指導下,課堂教學應該是以“平等”的方式進行的。這就要求教師要把自己的角色從“權威教學”到“共同探討”的轉變,把自己當成是學生學習的助手,一位引路人,與學生共建一種平等、互教互學的師生關係。讓學生進入平等的對話氛圍,享有平等對話的權利,這是“對話式”教學的前提條件。

  在對話的過程中,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問題學生常常有不同的理解,有時學生的理解相互之間是對立的,有時甚至是教師備課時所沒有想到的。此時教師就應放棄“權威”的表決權,避免終止對話的結束。及時抓住理解上的不同,讓真知在分析辯論中展現。比如我在教學《平民總統孫中山》時,讓同學們對孫中山的精神進行點評賞析,本意讓同學們瞭解孫中山的以天下為公、甘於淡泊的精神,從而將這種精神貫穿到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沒想一位同學卻說:“老師,我認為孫中山的某些精神在今天是有些不合時宜。”當時大家都一楞,我並沒有當場否定他的發言,而是讓他繼續,他說:“老師,比如他的甘於淡泊的精神,在今天來看,用在生活上還是適合的,但用在學習上、工作上就不行了,尤其在今天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如果一味的甘於淡泊,我想很難在這個社會上生存。”我聽完,帶頭為他精彩而富有時代精神的發言鼓掌,並讓其他學生即興發言展開對話,同時因勢利導地指出對文學作品中人物進行點評賞析時,要一分為二,要用辯證的觀點。這種對話,不僅體現了對課文理解的多元化,而且學生在平等的精神氛圍中共同成長。

  二、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知識與技能

  在過去傳統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對學生學習結果十分注重,進而將學生進行技能訓練以及知識學習過程忽略,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課堂中,要求語文教師必須要使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審美以及學會求知,這樣能夠保證小學生得到全方面、和諧發展,雖然教師教授的是知識,訓練的是學生的技能,但是,語文教師還要將自己教育教學過程中所具有的主導地位以及學生所具有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為自己的學生創設一個十分寬鬆、自由、和諧、愉快以及民主的學習環境,創設出一種教師與學生情感交融的氣氛,在教師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要儘自己最大努力來使學生實施自我活動,使學生自發的去思考、讀書並且參與到交流和議論之中,使語文課堂上面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的情感交流以及資訊交流都呈現出一種多向並且雙向並存的情況,使教師和學生雙方都能夠更加自如、直接以及充分的接觸到語文課文,進而有效提升小學生技能水平以及知識水平。

  三、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要明確過程和方法

  在新課標背景下實施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進行情境創設以及興趣匯入,每一節課程的匯入都是教學在開展自身課程之前一段幕啟,同樣是吸引小學生進入到語文課程中最為重要的手段,更加是溝通教師和學生之間情感最為基礎的步驟,因此,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學好匯入這門藝術,這門藝術的根本就是要引領小學生走上一條探索學問和知識的路。創設意境在整個語文教學課堂中佔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進行情境的創設不僅僅能夠將小學生好奇心增強,更加可以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情感態度進行培養,教師只有使學生真正處於自身創設的情境裡面,才能夠將學生的情感發掘出來,對其個性進行發展,並且對學生精神世界進行豐富。小學語文教師要使學生能夠及時進入到自己的角色之中,因此,小學教師必須要有一定匯入教育教學的技巧,要求教師必須要善於進行情境創設,促進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將學生情感昇華,一個良好的課堂開端是這堂課成功的一半,因此,語文教師必須要創設一個引人入勝的情境匯入,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引起小學生對於語文知識和奧祕進行探究的興趣。

  四、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要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不同學科之間的價值觀、態度以及情感指向和內容都有一定差別,但是,從其共性的角度來看,每一個學科教育教學都必須要將人作為主要的物件,並且要致力於培養小學生情感、態度以及正確價值觀之中。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將過去傳統教學中偏重學習知識的情況進行改變,要求在新課標背景下實施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價值觀、態度以及情感,幫助並且指導小學生形成一種積極和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小學生能夠在自身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會審美、學會生活、學會求知以及學會做人,這樣才能夠真正使小學生得到全方面以及和諧的發展。

  五、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要反思教學

  在學生完成每一篇課文的時候,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進行教學反思,原因就在於教學反思是提升每一科目教師個人教育水平重要的手段,所謂的教學反思實質就是一種對於教育教學的實踐再認識和再思考,要求小學教師在教學反思的過程中來總結自身的經驗和教訓,這樣能夠有效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教育任重而道遠,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儘快適應新課標以及新課程改革,用於自己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真正實現教育和學習相互增長,並且將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獨立性以及自主性充分的發揮出來,喚醒小學生沉睡著的能力和潛能,培養小學生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使小學生能夠真正熱愛語文、主動學習語文,最終為小學生的成人、成才以及成功奠定堅實基礎。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必須要致力於培養學生的情感,發掘學生潛能,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最終為學生成人、成才以及成功奠定一個堅實基礎。本文中,筆者主要從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知識與技能、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要明確過程和方法、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要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及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要反思教學這四個方面探討了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

  參考文獻:

  [1]任春.用漢語的魅力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探究梳理”專題的教學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10,12.

  [2]沈穎.行走在“小時間”的路上――例談“經典誦讀”教學實踐的反思與實踐[J].小學閱讀指南中,2011,10.

  [3]呂海瑛.樹立課改新觀念,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對小學語文開放式教學的認識與實踐[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5,08.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