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明行為及反思
我國快速發展的出境旅遊既向國民提出了提升文明素質的要求,也面臨著急需即時改變旅遊不文明行為的壓力。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參考。
篇一
今年五一爸爸帶我去雲臺山玩,來到山腳下,只見山頂上雲霧繚繞,雲海茫茫,美如仙境,怪不得這座山叫做雲臺山。路旁立了一塊木牌,上面醒目的寫著幾行字:“除了你的腳印,什麼都別留下;除了你的記憶,什麼都別帶走。”
我想山上一定非常美麗,就迫不及待的和爸爸向山上進軍。當我們走到一條羊腸小道時,我小心翼翼的抓著木頭扶手慢慢往前走,卻不知怎麼回事,竟然腳下一滑,掉了下去,好在旁邊有欄杆攔住了我,我的手疼極了,感覺似乎斷了。我抬頭一看,不知是誰把香蕉皮扔到了石階上,真缺德!我這時注意到扶手上也被刻滿了字,有的刻的是某某到此一遊;有的刻的是自己的名字;還有的刻的是自己的QQ……這些字歪歪扭扭,真難看!
當我走到黑龍洞時,我驚呆了,有幾位叔叔阿姨正在石壁上刻東西,我真想上前阻止他們,但看著他們又高又大,我退縮了。這時候來了幾個十一二歲男孩,他們不知從哪裡採來的花兒草兒,站在岩石上玩起了“天男散花”,那一片片美麗的花瓣在空中哭泣著……
當我走過大大小小的池塘時,總能看到一些小朋友拿著瓶子在捉小蝌蚪。看著瓶子裡的小蝌蚪,我真為它們擔心,它們能夠長成青蛙嗎?能夠重新回到這美麗的雲臺山嗎?等待它們的是什麼呢?我想只有那可怕的死亡。這些小朋友真殘忍!
大自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每一個都有責任保護它,愛護它,讓它永遠美麗。讓我們做一個文明的遊客,就像木牌上所說的,“除了你的腳印,什麼都別留下;除了你的記憶,什麼都別帶走。”
篇二
碧綠的草地上,一個塑料瓶子隨風滾動,你是否會將它撿起扔進不遠的垃圾桶?清澈的小溪邊,一個易拉罐格外惹眼,你是將它踢進河裡還是撿起來?在十一黃金週裡,我在千島湖和炮臺山就遇到了這兩件事情,結果真的很讓人痛心,國人的素質應該在此也可見一斑了。
千島湖邊的遊步道上,一個小女孩隨手將一個崑崙山礦泉水瓶扔進了草坪裡。我撿了起來,跑到小女孩跟前:“小朋友,亂扔垃圾是不對的。”這時,她的父親——一個帶著墨鏡的中年男子——鄙視地我一眼,拉著小女孩的手迅速走掉了。很顯然,他想逃避這個問題。或者,在他的眼裡“這不是我的家”——子不教,父之過,你說這個人猥瑣嗎?如果每個人都往草坪上扔一個飲料瓶,後果會總是可想而知的。
炮臺山的農家樂旁,潺潺的溪水掩映著連綿起伏的群山,多好的景緻啊!突然,傳來一個瓶子落水的聲音——一個男孩子在踢易拉罐。我沒作聲,下水將易拉罐撈了上來。可沒多久,他又將易拉罐踢下了水去。我有些生氣:“大自然是我們自己的,你幹嘛要破壞環境?”他也沒好氣的說:“你想捱揍嗎?”這種語氣,我恨不得一塊板磚敲死他!真是沒教養!
雖然中國文明旅遊的風氣比前兩年好了很多,但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政府應該加大宣傳力度,才能讓人們的行為更加文明,更有素養。真心希望以後再也看不到亂扔垃圾這些與文明背道而馳的事情!
篇三
自古以來,中國應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可是隨著現代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夥身邊的人在文明禮貌上卻變得越來越不象樣了:不尊老愛幼,在別人有危難時漠然處之,並不伸出援助之手,在公共場合事無忌憚,大聲喧譁……長此以往,”禮儀之邦”將不復存在。古人云:”衣食足而知榮辱。”但在我們班的長鹿山莊春遊活動中,卻讓我看見了我們班的同學平時不為人知的一面:
那天活動剛開始,車子一起動,我們的同學就迫不用待地開啟揹包,看看家長們給他們準備了哪些好吃的東西,譁!真豐富,只見同學們掏出了五花八門大包小包的薯片,話梅,果凍,海苔,餅乾……很快在座位上堆起了一座座的”食品山”,不一會兒,同學們就互相交換零食,那些打鬧聲,嬉笑聲傳遍了整個車廂,那場面比菜市場還要熱鬧,很快一些同學的座位上就撒滿了各色各樣的包裝紙和零食的殘渣碎片,原來乾乾淨淨的車廂一下子變成了一個骯髒的豬圈,空氣中還充滿了難以忍受的氣味,在這種氣味的衝擊下,使極容易暈車的我把早餐全都吐出來了,哦!真是”嘔吐,嘔吐。不知所措!”原來外出遊玩的目的是要增長自己的見識,學會一些書上沒有的東西,而現在我們卻把它變成了美食大會。我在書上看見過一篇日本小學生外出旅遊的文章,富有的日本小朋友們從不帶零食,每人只從家中帶一盒飯,一壺水從不帶瓶裝水,而且午餐後各人都會把垃圾帶回家處理。正是每人都注重衛生環保,所以才造就了乾淨的公共場所,舒適的生活環境。從他們的例子中我們是否要反思一下我們的行為呢?我覺得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一是外出時要教導同學們只帶一些麵包或盒飯,要帶零食的話也只能帶少量的東西。二是要每人自帶一個垃圾袋把自己的垃圾帶走。三是在途中要引導同學們觀察窗外的景色,學會體驗旅遊的樂趣。我期待著下一次旅遊是一次文明之旅,希望我們的收穫會更多更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