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業務學習心得

  音樂一直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門課程,有什麼呢?下面小編整理了範文,供你參考。

  篇一

  10月27日—10月30日我有幸參加了“江蘇省第六屆中小學音樂學科評優課”活動。雖然這不足四天的觀摩活動時間安排較緊,但是我卻沒有一絲倦意。因為我是帶著學習的精神去參加的,每一節課都給我帶來頗多感觸。這次共聽了十三節課,通過這十三節課,我對音樂課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對一名音樂教師如何更好地去上一堂課有了更明確的認識。

  音樂課不能僅僅停留在唱唱歌,而更注重的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教育。通過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我們在教學中,要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課堂上把握的必須到位,把音樂的美感誇張化,讓學生能夠深刻體驗,在教學手段上要有創新,不要單一,豐富課堂內容。

  一、結合學生興趣,創新匯入手段。

  每節課,老師們在匯入上都有新意,十三位老師,每一位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給我留下較深印象的是常州外國語學校的朱月紅老師。在《森林暢想》一課中,她通過與學生做音樂遊戲匯入,用多媒體播放了三段音樂,請學生說音樂特點、猜歌名。這三段音樂很有特點,如《野蜂飛舞》這一音樂中,學生能清楚地感覺到野蜂振翅疾飛的情景,因為音樂是在模仿野蜂飛舞的聲音。還有《海之詩》《雷鳴閃電波爾卡》這兩段音樂作品裡都有模仿自然界的聲音,然後再匯入新課,欣賞《森林狂想曲》就十分貼切、自然,學生也能更好、更形象地曲欣賞,調動了學生的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還有一位老師,她選的是rap風格的歌曲,在匯入上是從學生最感興趣的流行元素入手,播放了一首周杰倫的《雙截棍》,再討論“說”與一般唸白的區別,從而引入節奏練習,指導學生拍打節奏,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匯入新課。

  因此可以說在每一節的匯入上,都必須要結合學生的興趣,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語言上也要精心組織,富有感染力,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

  二、創設教學情景,緊抓歌曲教唱。

  演唱歌曲是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基本內容,也是學生最易於接受和樂於參加的表現形式。應創設與歌曲表現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帶聲。教唱歌曲要注意形式,要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表現力,培養群體意識及協調、合作能力。

  鹽城市初級中學的曾軼老師,在教唱《中國進行曲》這首歌曲時,在曲中適當的地方加如了一個簡單的節奏,並讓一位學生用小軍鼓打擊,非常到位,不僅完成了歌唱教學,而且不拘於單一的形式,營造了更輕鬆的課堂氣氛。有的音樂課,老師要求學生用“嘴”去模仿架子鼓的聲音來完成節奏訓練,都很有新意。這些對我的今後的教學都有很大的幫助,在今後的教學中也要做到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合適的方法,抓住歌曲教唱這一中心環節,真正使學生受教育。

  三、充分運用課件,豐富教學內容。

  上課的教師都精心準備了內容豐富詳實的多媒體課件。教學活動是一種複雜的資訊交流活動,通過多媒體輔助,可以優化提高教學效果,放棄落後的教學方法,突破創新,擴大補充知識容量。

  根據音樂學科自身的特點及內容,課件要充分利用聲、畫、視訊等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化不可見為可見,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形象,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了解到音樂教學不僅可以從聽覺上感受,也可以在強烈的視覺配合下,直觀地理解音樂作品的情緒。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有在課前做好、做足準備工作的意識,同時也要求我們有埋頭苦幹、不畏艱難的勇氣,更要求我們有勇於專研,不斷拓寬自己專業知識和能力的精神。

  篇二

  通過培訓,讓我深刻地理解課堂教學實錄重要性,譬如一堂音樂課教學中怎樣才能準確及時地做到課堂教學的改進任務。在新課改的教學中,課堂觀察不僅是教師及時獲得教學反饋資訊、捕捉教學複雜現象,分析研究教學情況,以及準確調整教學思路、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一種重要手段;同時它也是充分發揮教師教學智慧,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依據。

  初中生既不象小學生那樣對自己的主觀情感體驗不深,遇事經常會破涕為笑,也不象高中生那般老練,遇事有自己的主張,他們往往是既懂得一些事理,又不能徹底瞭解,缺少一種情感意志上的自主調控能力,較多地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和支配,表現出情感和意志的相對脆弱。面對挫折,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甚至還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

  學習了音樂課後,我覺得以下幾點對我啟發很大:

  1、營造和諧、輕鬆、有序的課堂氣氛

  在課堂上應時刻關注學生學習的情緒變化,用親切、幽默、詼諧、委婉的言語或技巧營造和諧、輕鬆、有序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積極的情緒下,最大限度的獲取知識。

  2、正確看待學生的鬧,鼓勵學生的創造

  本案例中,該同學表面上隨意“瞎唱”,其實是他內心真情的自然流出,表現了他本能的創作興趣。我們不能隨意地將本能的創作興趣扼殺在搖籃之中。

  3、創新教學應從學生音樂創造天性和實際經驗出發,循序漸進

  音樂可以不依賴譜而存在,音樂才是生來就有的。對於他們來說,哼唱比寫譜容易得多。如果要求缺乏感性經驗的創作,勢必會扼殺他們的創作興趣,影響教學的實效性。本案例中,從學生出發,根據學生實際的識譜經驗,從感性到理性,先讓學生哼唱,再引向對比學習,較好的落實了“雙基”教學。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從一個學生到每個成功的創作,我們不難看出孩子們的音樂創作能力、音樂感受能力、音樂表現能力的特殊性。

  4、開放教學過程,實施生成教學

  課堂教學永遠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位教師在課前都不可能完全預測課堂上所要發生的一些突發事件。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們有迅速捕捉到學生輸出的各種資訊,隨時反思,隨機應變,這種能力。傳統教學以教學過程的“程式化”。課改倡導“開放教學”,倡導實施“生成教學”。本案例把定位轉變為“以生成為本位”,不只是忠實的實施課前所制定的計劃,而是根據實際需要,隨時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策略進行調整,使教學過程有明顯的變化,有所提高。

  5、教師要學會寬容、學會欣賞學生

  成長中的學生難免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但是隻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寬容、諒解、用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與引導,用鼓勵的方式激勵學生髮現錯誤,案例中委婉地指出了他的錯誤,因此,他能非常樂意的接受。同時,教師把他的閃光點放大,引導其他學生像他一樣來進行編唱,從而使他獲得了自信,欣賞換成了指責、批評,我想我們都將會看到另一種情景:他肯定會有逆反,對課失去興趣。

  因此作為一名教師來講,需要不斷地掌握新知識,才能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我有信心我能夠成為一名稱職的人民教師。

  篇三

  這一學年我擔任的是初中部七年級133―136和八年級129―132八個班的音樂教育教學工作,音樂教育教學每年都反反覆覆,但在每年反覆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卻有著不同的收穫。現將這一學年的教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音樂是最擅長表現情感、以情動人的藝術。它的魅力在於給人自由馳騁想象的空間。一首好的樂曲,或許幾分鐘之內使你獲得幾星期苦思冥想的東西;或是襯托出一個美好的幻想;或是寄予一個美好的寓意;或是抒發一片灼灼的情感……這種立意與意境之美對人有著深刻的感染力,會在心靈深處留下美的烙印.音樂課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培養學生懂得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樂的能力,通過藝術形象,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操,使他們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一、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

  二、在教學過程中,本著讓學生從“要我學----我想學----我要學”這一過程進行轉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對教材的目標進行了設定。並根據初中學生的基礎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取捨,安排了本學年的教學計劃,精心編寫了各個年級各個課時的教案和導學案,配合學校強勢推進教學改革。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我一方面在教學模式上採用一些適時有效的設問,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另一方面通過大量的實物展示與課件相結合,吸引學生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課堂教學實效性。為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在課堂活動中,我會創設平等、民主、愉悅的環境,能夠在課堂中點燃學生的求知火焰。

  三、本學年除第一單元是唱歌課外,其他單元不是創作就是器樂或欣賞,比較枯燥難上,學生的興趣也不太高,教學比較難開展。我就大膽的在教學中加入適當的表演,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有了提高,課堂教學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複習四分音符時讓學生用“走”來感知;八分音符讓學生用“跑”來感知,這一下學生很快就記住了。

  四、配合學校政教處,成功的舉辦我校第二屆“花樣年華”藝術節,併成功出演節目――吉他獨奏《愛的浪漫史》。此次藝術節的文藝演出活動給學生充分發揮自我潛能的機會,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使他們懂得團結協作的巨大力量和重要性,同時也得到廣大師生及各界社會人士的好評,還向社會各界大力宣傳了我校的形象。

  五、努力學習,加強修養。我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去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以便讓學生能多聽、多看、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並獲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讓學生適當地接觸一下電腦音樂。此外,我還很注意自身的學習。如:練習專業技能;閱讀一些音樂、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報刊、雜誌;上網查詢有關教育工作站,並精心建立了自己的音樂部落格與各地的中小學教師進行了很好的學習和交流。

  當然,我在教學工作中也存在這樣和那樣的不足,主要表現為:

  1、課堂教學不能針對8個班學生實際,缺乏“備學生”這一必要環節。

  2、忽視與個別班級學生的交流,有待於進一步改善。但我會盡最大的能力和努力改正不足的地方,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關注第二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