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如何學習的
孩子的學習能力與生俱來,他們也總是渴望學習,但是這不意味著孩子無所不能,他們其實是敏感且脆弱的。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孩子學習的規律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孩子學習的規律
一、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學習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本領
霍特認為,學習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本領,而不是在學校培養出來的,而且所有的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就開始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慾。霍特通過對幼小的孩子的觀察,他發現孩子的大腦一直都處在對世界的探索之中。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是試驗性的,不僅僅通過觀察,還會品嚐、觸控、掂量、甚至通過破壞去嘗試理解事物,發現事物運作的規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不斷努力,不怕犯錯誤,很有耐心,能忍受大量的不確定、混亂和無知。他願意等到意義自動跑到他面前,然後享受成功之後的開心。所以,霍特強烈呼籲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相信孩子。通過遊戲的形式來學習知識,是讓孩子從小樹立終生學習觀念的第一步。很多對人生有用的本領,比如說閱讀的本領,完全可以通過自學的方式得到。
二、孩子有符合自身情況的學習方式
在本書中有一段對學校孩子的觀察手記,內容是這樣的,霍特帶了一箇舊軍號到小學去,在孩子休息時胡亂吹了一兩聲,孩子們大聲嚷嚷要求霍特讓他們玩,不少孩子看到霍特做過之後,就知道了如何用他們的嘴脣去吹,還有些孩子把這個吹口全部放進嘴裡,像吃棒棒糖那樣,不過他們也很快意識到這樣做沒有用,然後他們就會用正確的方法試著吹。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方式,他會試著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會體現在孩子的遊戲和試驗中,體現在孩子學說話、學閱讀、學運動、學繪畫、學數學以及其他知識中。對孩子來說,他們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生動的、充滿活力的、令人愉快的體驗,他們的記憶力在沒有強制外力作用時效果最好。
三、自信心是孩子學習的關鍵
既然孩子與生俱來就擁有求知慾和對學習的熱情,為什麼現在的教育中,有這麼多孩子絲毫不享受學習,甚至厭惡學習呢?霍特認為,自信心是孩子學習的關鍵。由於害怕失敗,懼怕受罰,擔心丟臉,加上對沒完沒了的考試的焦慮,孩子的理解力和記憶力就會嚴重下降,這會進一步導致孩子厭惡讀書。霍特大膽斷言:有些孩子說話斷斷續續、結結巴巴,那都是因為自尊心受到打擊的結果。我們不妨想一想,生活中我們有沒有不經意間說出打擊孩子自信心的話呢?對於孩子敏感的心來說,我們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有可能影響到他們。
四、孩子擁有天生的錯誤糾正機制
奉行“信任孩子”哲學的霍特認為,孩子都有強烈的是非感,他們具有一種天生的錯誤糾正機制,使他們最終學會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對於正在學說話的年幼孩子來說,他們知道的和理解的東西遠遠比他們能說出來的要多。當孩子說錯話時,我們不要糾正孩子的錯誤。如果我們不是給孩子時間讓他自己糾正錯誤,而是由我們指出並糾正孩子的錯誤,孩子就會越來越感到受挫,越來越害怕。用不了多久,他就可能決定再也不說話了,因為說話總給他帶來那麼多麻煩。
孩子出錯並非出於偶然,把孩子的錯誤看成有益的東西來對待,這可能與我們平時的觀點不太一樣,但非常值得學習和轉變。
父母教育孩子學習需要扮演的角色
首先是信任,做一個好的觀察者、陪伴者
孩子無論是學習說話、閱讀、運動,還是學習繪畫與邏輯等等,都是有其自然發展規律的,只要不是有先天性缺陷,我們都應該相信孩子能夠很好地走過每一個階段。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提供自然條件,靜靜地做一個好的觀察者和陪伴者,允許孩子跌倒、允許孩子“鼓搗”、允許孩子長久的觀察和內心準備、允許孩子在某一方面的細胞比其他孩子晚熟。我們還需要相信孩子的性情並無惡意,很多時候,他們的嘗試性行為只是為了獲得關注。如果孩子處於咿呀學語階段,我們就做好孩子晚開口說話的準備,如果孩子正值幼小銜接階段,我們就做好孩子入學後慢慢適應環境的準備。
其次是引導,讓孩子接近這個世界,面對複雜的現實問題
父母需要讓孩子接近這個世界、接近生活在這個世上的芸芸眾生,並且理解他們。因為孩子的活動範圍有限,父母要儘可能提供這種機會。孩子需要了解做好一件事情的過程,唯一的方式就是讓他們親眼目睹別人怎樣從頭到尾做出來。在這方面,父母可以做的事情是非常多的。
霍特堅決反對完全用一種抽象的方式給孩子灌輸知識,他堅持要把孩子放在現實世界之中,讓他們直接面對日益複雜的現實問題。如果我們給孩子足夠多的機會去接觸這個世界,包括我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他們會清楚地看到什麼東西對我們和對別人來說是真正重要的,然後他們能夠自己選擇一條進入那個世界的通道,他們選擇的道路會比我們給他們選擇的更好。
讓孩子做好讀書的準備,其實就是讓他們接觸大量的印刷品,讓他們的眼睛沐浴在文字的海洋中,還要讓孩子大量接觸成人使用的文字材料,比如時刻表、車票存根、賬單、海報、合同、各種表格、使用說明書、宣傳單……
他甚至要求家長允許孩子在一旁觀看自己的工作情況,最好還能“親子同工”並肩合作。他相信孩子通過觀看家長的勞動過程,可以帶動孩子,提高學習能力,而不是在教室裡接受老師講授的知識。
再次是支援,只有在孩子需要時才予以必要的指導
成人既可以幫助孩子學習,也可以妨礙孩子進步。孩子認識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突然之間就從無變有,他們先觀察事物,然後建立理論,再檢驗和修正理論。霍特精闢概括了這樣的學習過程:孩子一點一滴地把生活經驗轉化為知識,這個過程與科學家積累科學知識的過程完全一樣,他們會觀察、思考、推理、給自己提問題……如果我們想要控制操縱或改變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在阻礙孩子的這種學習過程,這是因為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是在創造知識,而不是獲得知識。
家長和教師不要過於積極,應該退回一步,應該只有在孩子需要、請求幫助的時候才予以必要的指導。
此外,家長需要接納並突圍傳統學校教育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霍特先生在書中從頭至尾都在“吐槽”美國的學校教育,他認為學校的“工廠式”管理模式強行讓孩子們接受各種毫無意義的教學內容,妨礙了孩子們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揮。霍特認為學校教育實際上是給孩子獲取知識、掌握本領設定重重障礙。如果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那麼教育工作者就必須堅決杜絕那種往往讓學生感到氣餒,以為自己不夠聰明,不會讀書的教學方式。這種過程是破壞性的,它會碾碎孩子的自尊,扼殺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以為自己沒有能力自學,最糟糕的是,這樣會讓孩子離終身學習的觀念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