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第六次人普資料談中國人口老齡化新變化

  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整合的一些關於人口問題的論文,歡迎借鑑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引言:自從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以來,人口老齡化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2011年4月28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這次普查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個百分點。中國老齡化程序逐步加快。而人口老齡化關係到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其影響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因此,企業管理者對中國老齡化的新變化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一、人口老齡化的標準和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新變化

  到目前為止,關於人口老齡化,世界上尚無統一的標準。但為了研究方面和進行國際間的對比,專家和學者們常常用一個重要的指標來界限一個國家或地區是否進入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是否大於7%。

  根據六次的人口普查的資料,我們整理了與中國人口老齡化有關的統計資料見表1。我們可以發現,從前面提出的指標來看,在2000年中國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我們再看2010年的資料,發現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序在加快,65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8.9,高於2000年的7%;老齡化指數更是翻倍地增長了:從2000年的28.7%上升到2010年的53.4%,表明中國人口老齡人口比重不斷增加時,新生人口在不斷地減少,這主要是計劃生育使得出生率下降而造成的。可見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序在加快,特點突出。

  表1 中國人口老齡化有關的資料

  備註:①本文人口資料均不含中國臺灣、香港、澳門地區和金澎、馬組島嶼人口。

  ②老齡化指數也稱老少人口比=65歲以上人口數/0~14歲人口數×100%

  二、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新變化的特點

  速度在加快,絕對規模和相對規模都很大。2000年我國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為8838萬,佔世界老齡人口的21.4 %,是世界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而2010年達到了11883萬,絕對數已經突破千萬,依然是世界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

  老齡化指數上升迅速。從表1我們可以看出,老齡化指數從1990年的20.2%上升到2000年的28.7%,上升幅度只有8.5個百分點;而2010年的老齡化指數上升到了53.4%,上升幅度高達24.7個百分點。可見中國人口老齡化指數上升之迅速。

  經濟發展水平跟不上老齡化的程序,“未富先老”特點突出。與世界其他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僅跟不上老齡化的程序,而且與其他國家的差距極大。一些發達國家在1900年左右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時,人均GDP均已超過了2500 美元1990年的美元。而我國即時是2009年的人均GDP換算成1990年的美元也只為2440美元,也就是說我國進入人口老齡化接近10年後人均GDP才勉強達到發達國家剛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時的水平。

  鄉村老齡問題突出。在我國的經濟建設過程中,重工業化輕城鎮化,再加上戶籍制度的限制,使得大量人口滯留在鄉村。到2010 年仍有50.32 %的人口為鄉村人口。與此相應,鄉村老齡人口也大高於城鎮。而許多發達國家,基本是以城鎮化推動工業化,其鄉村居住人口的比重已經很低的了。

  結束語:從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資料來看,中國人口老齡化正在加速。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將會對經濟社會等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老齡化直接影響社會勞動力的供給和養老等方面,企業應把握中國人口老齡化正在加速的機遇,面對挑戰,借鑑國外老齡化程序中的產業變化,特別是老齡產業的發展,調整戰略,從而使企業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