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研究生畢業論文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係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鄉鎮中學財務管理問題探析

  摘要:鄉鎮中學財務管理問題探析,。

  關鍵詞:鄉鎮中學財務管理問題探析

  近年來,鄉鎮中學的財務管理越發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及時有效地解決中學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直接關係到我市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關係到全市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解決鄉鎮中學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就成為當務之急。本文試圖就我市鄉鎮中學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成因及對策作粗淺的探討。

  一、鄉鎮中學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經調查得知,目前我市鄉鎮中學財務管理混亂現象非常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違紀收費現象嚴重

  一是超標準收費。當前,雖然實行了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但是仍有一些學校在資料費、班會費、住宿費和代辦費等方面超標加碼。二是巧立名目收費。這種情況多見於一些特殊的年級,如畢業年級的照相費、考試費;起始年級的檔案費。三是重複收費。這主要表現在學期開始已收繳了的費用,在學期結束或中途時,又再次收取該項費用。如有些規定的用書資料,其費用已包含在開學初規定的徵費標準中,而中途發放時又要學生再繳這筆費用。四是搭車收費。主要表現在某些學校趁開學統一收費之機,將一些學生無需交納的費用也“一視同仁”地收取。如某些學生未在學校搭膳住宿,也被學校收繳了搭膳費或住宿費。上述四種亂收費現象往往同時或多數存在於我市某些中學,積少成多,往往一學期、一學年亂收費的數量極其驚人。

  二支出氾濫混亂

  鄉鎮中小學的經費雖然緊張,但支出的無計劃性和無預算性,使得支出過濫過亂。主要表現在:一是吃喝招待費過多。近年來,鄉鎮中學的招待費有增多趨勢。有些鄉鎮幹部和教育主管部門領導藉口到學校檢查工作,往往要求中學接待,大吃大喝,甚至還洗頭、按摩、包小姐。學校也常常利用請吃請喝與地方拉關係。二是亂送禮現象普遍存在。每年春節、中秋節、教師節等節日,許多中學都有給鎮領導、主管部門領導送禮送“紅包”的慣例。三是盲目購物。特別表現在各中學普遍存在亂購亂訂複習資料、參考資料和教具等,尤其是近年來有關中學為了應付上級主管部門名目繁多的“驗收”,耗費大量資金,購買了大量的一時難以利用的幻燈機、錄影機、電視機和電腦等。四是亂髮錢現象時有發生。逢年過節,學校就想方設法給職工發些什麼福利;教職工工作上每拖一點時間,校長都要發些加班費;每次考試,學校總想方設法發資金。吃喝招待和亂送、亂髮亂購,是目前我市鄉鎮中學支出上的“黑洞”。

  三會計制度不健全,票據管理混亂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沒有使用符合規定的標準收據。部分鄉鎮中學收費不但沒有開具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收據”,而且開具的收款收據手續不全,除了收款人簽章外有的甚至只寫一個“姓”,沒有任何其他簽字和印章,更有甚者連學校的公章都不蓋。二是收費乾脆不開票據。部分中學除開學初的收費外,中途的其它收費,不管合理不合理,一概不開票。三是支出票據“白條”多。這種現象幾乎各校都有,普遍存在。除了學校集體從新華書店購進的課本教材和主管部門統一購物和調撥的經費外,其餘支出許多都是“白條”,並且“白條”上“經辦人”、“證明人”、“使用人”和時間、地點都不全,往往只是會計寫個條子,校長簽了“同意支出”就入賬。

  四大量教育經費被嚴重侵佔

  一是學雜費被大量呼叫。按國家政策規定,中學的學雜費主要是用於改善辦學和學校辦公條件,而有的鎮政府在財政吃緊的情況下,不顧政策規定,大量呼叫中學的學雜費用於發放黨政事業單位的職工工資,甚至有些學校的代辦費都被呼叫一空。學校處於“無米下鍋”的狀態,不得不出“亂收費”之下策。二是各種攤派伸手學校。什麼治安費、環衛費、贊助費、捐款等應有盡有。三是固定資產被佔現象屢禁不絕,突出表現在學校的操場、房屋常常被佔用,至於課桌、磚瓦被盜現象則更為普遍。

  五財務赤字嚴重

  收支不平衡,財務赤字已成為各中學的通病,儘管大家都不停地亂收,但遠遠不能滿足支出的速度,因此赤字在不斷加大。在制止亂收費的社會氛圍中,在赤字的壓力下,許多鄉鎮中學又不得不靠拿貸款過日子。個別無法拿銀行貸款的中學又不得不去拿民間的“高利貸”。

  二、鄉鎮中學財務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

  鄉鎮中學財務管理問題的成因很多,歸納起來分析,共性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落後

  一個地區中學財務管理客觀上受這個地區生產力狀況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本人認為,我市鄉鎮經濟發展水平的低下,尤其是地方政府對中學教育投入總額的不足,是造成中學財務管理混亂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因。政府該給的錢沒法給,該發的沒法發,該辦的事沒法辦,逼著許多中學違反政策“自謀生路”。相反,因政府困難,不該呼叫的錢呼叫了比如代辦費,不該攤派的攤派了比如訂報紙、強制性捐款等,這些都加劇了中學經費的困難和管理上的混亂。在一定程度上說,經濟越困難的地區,中學教育越難辦,中學的財務管理越不規範。

  二鄉鎮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忽視對教育資金使用過程的管理

  近年來,許多鄉鎮政府對中學的財務管理,往往是注重了投入和支出,疏忽了使用過程的管理。鄉鎮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門,也往往重視了各中學的教育教學管理和人事管理,而淡忘了對財務的管理,甚至對有關中學財務管理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睜隻眼閉隻眼,包庇問題阻礙查處。許多中學財務管理中問題的發生,還直接與某些有關領導及部門有關,比如“專款不專用”,招待費開支居高不下等問題。

  三校長和教師隊伍的不穩定

  教師的職業對一個教師來講是很穩定的,一個大中專畢業生一旦跨進鄉鎮中學教師的行列,那麼他她要改行從政或從事其他事業單位的工作,往往比登天還難。但鄉鎮教師的工作位置也不夠穩定,許多鄉鎮每年暑假都要進行一定規模的學校領導班子和教師隊伍的調整。隊伍的不穩定是造成學校財務管理混亂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許多校長和教師對前任領導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和漏洞“概不負責”,而在自己短暫的任期內,對經費的收支也有恃無恐,更談不上責任。

  四教職員工的師德和法紀觀念淡薄

  應該說,這是造成中學財務管理混亂的非常重要的內因。目前絕大多數鄉鎮中學教師對教育經費收支的政策與法規知曉極少,對會計制度更是很少了解,因此往往是想收費就收費,想花錢就花錢。更有許多教職員工師德觀念淡薄,目光總是盯住資金福利,不比貢獻只攀收入,甚至逼著校長亂花錢。

  五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因為絕大多數鄉鎮沒有統一制訂規章制度,許多中學也不主動制訂關於財務管理的規章制度,尤其預算制度、結算制度、內審制度、民主理財制度等規章制度是應有全無,所以無制度可依也使許多鄉鎮中學在財務管理上是無拘無束,職、權、利、責和風險的關係非常模糊。

  六財會人員專業素質不高

  目前,我市部分中學的財會人員甚至由學科教師兼職,不僅不懂《會計法》、《審計法》等財會法規,而且對財務賬目業務知識也是糊里糊塗,至於編制預算、提出財務報告和作出財務分析,更是不可能的事,而且這些鄉鎮中學的財會人員大多數沒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電算化合格證”等證件。財會人員應是學校的管家,但“財會盲”型的“管家”是無論如何擔當不起自己責任的,“不會管”必然造成財務管理的“不規範”。

  七審計和督查工作滯後

  及時審計和督查是預防和解決鄉鎮中學財務管理混亂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市教育主管部門、審計部門財會人手少,很難及時把握審計這一關;年度的例行審計無法解決財務管理中諸多的問題。甚至部分中學的財務多年沒有被審計過,一直是“我行我素”,以致混亂的問題成堆,達到無法挽回的地步才被引起過問。

  三、解決鄉鎮中學財務管理存在問題的對策

  無可置疑,解決目前鄉鎮中學一系列財務混亂的問題,應成為各級地方政府關心教育和教育主管部門管理教育的當務之急。筆者認為,解決鄉鎮中學財務管理一系列混亂問題,至少必須採取五大措施:

  一地方黨政和教育主管部門領導必須高度重視

  強化鄉鎮中學的財務管理極其重要,而要做好這項工作,前提條件是地方黨政和教育主管部門領導的高度重視。首先,要強化對鄉鎮中學財務管理重要性的認識。認識到強化財務管理是加強鄉鎮中學管理的重要的中心工作之一,是政府行為的重要職責,是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益、保證地方教育等社會事業持續發展的有效保證。現在有些鄉鎮的黨政領導抓經濟建設和法制建設的力度很大,對教育的投入也比較重視,教育經費的投入一般在地方預算支出中佔相當大的比重,但往往只管撥付經費,不管經費的使用過程,這種狀況必須改變。其次,要落實鄉鎮政府的財政所、鄉鎮分管部門、教育主管部門和審計部門等各職能部門領導在鄉鎮財務管理過程中的責任,尤其要進一步明確有關部門和領導監督的責任。再次,要定期通報各中學財務管理的狀況,及時處理違規的人和事,尤其是對管理混亂、問題很多,並且領導和教職員工有以權謀私和經濟問題的中學,一定要儘快審計和查處,迅速解決問題。

  二加強教職工的教育,提高教職工的素質

  廣大教職員工素質的提高,是強化鄉鎮中學財務管理的基礎。強化這一基礎的重要和必要的手段是強化教育。一是要加強對廣大教職員工的政治理論教育,不斷提高其政治素質。二是要加強法紀教育,不斷增強守法意識。尤其是要加強《會計法》、《審計法》、《中小學校財務制度》以及預算內、外資金管理規定的教育,使廣大教職員工尤其是中學校長在收錢和用錢問題上進一步慎重。三是要強化師德師風教育,不斷弘揚敬業精神和增強奉獻意識。尤其是要通過教育,制止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唯利是圖”思想對廣大教職員工的侵蝕,使大家忍耐經濟上的“貧窮”,追求精神上的富裕,堅決不做違反財務管理規定的事。四是要強化鄉鎮中學財會人員業務知識的專項培訓,不斷提高財務管理的業務素質。

  三建立和健全相關的財務管理制度

  防止和解決鄉鎮中和學財務管理混亂的問題,重要的保證是建立健全有關財務管理的制度。從目前狀況來看,必須建立和健全的制度與規定有:預算制度、資金管理制度、固定資產臺帳制度、票據審批及管理制度、結算及轉賬制度、專款專用制度、收支兩條線制度、收費許可證制度、財務公開制度、審計制度、民主理財制度,取消校級招待費制度。當然建立和完善這些制度最好遵循“由粗到細”的原則,必須結合本地和本校實際,要在操作性和實用性上動腦筋。

  四強化全方位監督

  光有整套的財務管理制度,不一定就能解決目前鄉鎮中學財務管理中的混亂問題,關鍵的是堅持監督,以防有關規章制度變成一紙空文。一是要堅持領導監督,二是要堅持群眾監督,三是要堅持社會監督,進而形成全方位監督網路。特別是要強化學校內部的民主理財,強化學生家長、鄉鎮幹部對學校的監督和教職員工對財會人員的監督。

  五改善教育管理體制

  解決鄉鎮中學財務管理混亂的狀況受許多客觀因素的制約,要在整治和管理效果上求突破,管理體制的突破很有必要。國家財政部和原國家教委制定的從199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小學校財務管理制度》中明確規定:“不具備條件或不需要單獨設定財務機構的中小學校,實行‘集中管理,分校核算’的體制。即在一定區域內,設定中心財務機構,統一管理區域內中小學校的財務活動,學校只設報賬員,在校長領導下,管理學校的財務活動,統一向中心財務機構報賬”。“具體實行何種體制,由地方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本人認為,教育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要從實際出發,有必要對部分鄉鎮中學迅速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規範鄉鎮中學的財務管理。

  參考文獻:

  1、李周寧:《學校財務會計手冊》,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年3月

  2、張以名:“高校財務管理問題與對策芻議”,《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3月

  3、張榮海:“我國企業內部財務控制制度的現狀與改進措施”,《商場現代化》,2005年第8期

  4、胡英梅:“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河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篇2

  財務資訊化在科研院所應用現狀與對策

  摘要:科研院所財務資訊化應用現狀。財務資訊化在科研院所應用現狀與對策。

  關鍵詞:財務資訊化科研院所,應用

  一、科研院所財務資訊化應用現狀

  1、傳統財務理念與會計核算模式,影響財務資訊化的深入應用。

  我國科研院所財務資訊化建設普遍起步較晚,許多院所在財務管理方面仍然存在手工記賬模式遺留下來的不規範的業務流程和核算流程,財務人員對資訊化的認識不深入,致使財務資訊化應用過多停留在表面層次,很多重要的專案還是通過手工作業。這樣不但造成了資源浪費,而且還不利於激發企業學習適應資訊系統的積極性。

  此外,科研院所自身的特殊專案難以通過財務資訊化軟體實現。目前,多數科研院所正處於科研事業會計核算模式向企業會計核算模式轉型階段,仍有較多的個性化業務和特殊的專案核算,通用的財務資訊化軟體很難滿足這些業務的需求,從而導致了“想用不能用”、財務資訊化作用不顯著的尷尬局面。

  2、實施與應用人員專業素質不高,影響財務資訊化的運維與推進。

  財務管理是一門比較專業的學科,科研院所資訊化內部實施人員大都沒有財務管理的經驗,不知道如何參與到財務資訊化管理的專案中去,在軟體應用培訓、業務問題的處理、系統的配置以及日常運維管理等方面,就有點力不從心。

  財務會計人員資訊化應用素質是財務資訊化建設能夠順利推進的關鍵,沒有懂技術、會操作、資訊化觀念新的財務會計人員隊伍,財務資訊化建設的目標、深入實施等都將成為空想。同時,科研院所財務資訊系統尚處於利用計算機模仿手工操作階段,在客觀上也對財務會計人員資訊化應用素質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當前院所財務會計人員還沒有達到這一要求,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財務資訊化的推進。

  3、財務資訊化的資訊保安風險的大大提高,影響科研院所對財務資訊化的深入使用。

  資訊保安性對於科研院所財務資訊化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首先,財務管理資訊系統對於院所內部使用者來講,如果使用許可權劃分不當、內部控制不嚴,容易造成資訊濫用和資訊流失。其次,實施財務管理資訊化後,科研院所的科研生產經營活動幾乎完全依賴於網路系統,如果對網路的管理和維護水平不高或疏於監控,導致系統癱瘓將嚴重影響院所的整體運作。再次,如果科研院所財務管理資訊系統是依託Internet TCP/IP協議,就容易被攔截偵聽、身份假冒、竊取和黑客攻擊等,這是引起安全問題的技術難點。上述種種管理與技術問題大大提高了資訊保安風險,影響科研院所對財務資訊化的深入使用。

  二、科研院所財務資訊化建設對策

  1、財務資訊化要求管理觀念徹底更新,採用集中式財務管理模式。

  財務管理資訊化體現著現代企業管理思想,是—個極其複雜的多系統組合,其作用不僅僅侷限於減輕財務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更在於它帶來了管理觀念的更新和變革,不能將追求資訊化流於形式,這就要求科研院所在加強財務資訊化建設的過程中注重基礎性財務管理,注重資訊化的實用性和適用性。同時,要克服延續下來的潛在的慣性思維,要充分的認識到資訊化對於院所生存發展的重大意義,從而廣開思路、更新觀念,大力推廣資訊科技,提高財務資訊化系統的效能。

  財務管理模式上,財務資訊化建設的基本思想就是協同集中管理。在這種財務管理模式下,科研院所需設定一箇中心資料庫,在院所內部,各個職能部門的子系統與中心資料庫相聯。當採購系統、科研與生產系統和銷售系統有物資流發生時,中心資料庫通過內部網自動收集並傳遞給會計資訊系統,會計資訊系統進行動態核算,然後把處理過的會計資訊傳回中心資料庫,決策系統和監控系統隨時呼叫中心資料庫的資訊進行決策分析和預算控制。這樣,整個科研院所的科研、生產以及經營活動全部納入了資訊化管理之中,各部門之間協作監督,解決了資訊“孤島”問題,同時也能解決個性化核算專案的問題。

  2、打造新型高素質財務管理與專業技術人員隊伍,提高財務資訊化的應用與管理水平。

  財務資訊化是科研院所資訊化的核心和基礎,財務資訊化的關鍵在人,院所是否具有一批覆合型資訊化管理與技術人才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資訊化建設的成敗。

  對於財務管理人員,要加強引導,在院所內部促成一種學習、使用資訊化的良好風氣,加強團隊之間的交流探討,梳理業務流程,整合財務資訊化管理知識,深化財務管理人員對於資訊化的認識水平。同時,要注重人才培養,建立財務資訊化人才培養長效機制。通過短期培訓與人員自學相結合等方式,輔以薪酬、獎勵等考核激勵模式,促進財務人員融入財務資訊化建設的積極性,提高財務資訊化的應用水平。

  對於技術管理人員,首先要熟悉財務管理的具體業務。財務管理是入門容易精通難。但是,對於財務資訊化技術管理人員來說,需要掌握的就是入門知識而已。因為技術管理人員不需要利用財務管理系統進行資料分析,只需要瞭解一些業務的具體處理方式,如採購進貨成本是如何結算的;先進先出、移動加權平均成本、月加權平均成本核算方法有什麼區別,該怎麼操作;憑證的填制規則以及憑證更改的流程等等。在這個基礎上,瞭解財務資訊化管理系統的執行機制,才能維護好財務資訊化管理系統。其次,在瞭解財務日常處理業務的基礎上,技術管理人員應該知道,各項業務在財務管理系統中的處理流程。只有熟悉系統處理的基本流程之後,才能夠當財務使用者在處理具體業務遇到問題的時候,給與他們幫助,而不需要去請教外部的實施顧問,而且,這也是技術管理人員對系統進行維護與測試的前提條件。

  3、建立完善財務資訊化的安全保障體系,降低財務資訊的安全風險。

  財務資訊管理系統不是與其他管理系統相獨立的子系統,而是融入單位內部網與其他業務及管理系統高度融合的產物,其安全實質上對整個資訊系統的影響是深遠的。因此,財務管理資訊系統所面臨的外部和內部侵害,要求我們必須構建完善的安全保障體系。

  一是建立科學嚴格的財務管理資訊系統內部控制制度,從系統設計、系統整合到系統認證、執行管理,從組織機構設定到人員管理,從系統操作到文件資料管理,從系統環境控制到計算機病毒的預防與消除等各個方面都應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制度上保證財務管理資訊系統的安全執行。

  二是採用防火牆、、入侵檢測、網路防病毒、身份認證等網路安全技術,使在技術層面上對整個財務管理資訊系統的各個層次採取周密的安全防範措施。

  三、結束語

  資訊科技在財務管理中應用,能夠解決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中許多原來無法逾越的困難,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如財務資料安全風險、道德風險等。因此,財務人員與技術管理人員應該一方面研究解決資訊科技如何與傳統財務管理相融合,另一方面,在完成結合過程之後,要不斷研究,發現解決資訊化後出現的新問題。我們應該在傳統的系統理論基礎上,充分利用資訊科技,開展財務管理的創新工作,建立與時代相適應的財務管理模式,在確保財務資訊保安受控的前提下,滿足科研院所自身科研生產管理與經營發展的需要,為院所的未來發展帶來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