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財務風險的論文

  財務風險是企業各類風險的集中體現和導火索。做好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對於企業提前識別和發現風險並儘早採取措施非常重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企業併購財務風險分析

  摘要:併購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擴張的一個重要工具。對大多數企業來說,併購比內部擴張更能有效地促進企業成長。在併購中,企業財務管理是整個併購過程中重要且關鍵的一環。

  關鍵詞:企業併購財務風險分析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企業併購也已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較為鮮明的主題。企業併購作為一項實現企業戰略、促進企業資源優化配置的方法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由於各種原因,在併購過程中存在著大量風險,其中又以財務風險最為突出.財務風險貫穿於整個併購活動的始終,是決定併購是否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

  1 企業併購財務風險概述

  1.1 企業併購的概念

  企業併購是企業兼併或收購的統稱,是併購企業實現自身擴張和增長的一種方式,一般以企業產權作為交易物件,並以取得被併購企業的控制權作為目的。以現金、有價證券或者其他形式購買被併購企業的全部或者部分產權或者資產作為實現方式。

  1.2 企業併購的財務風險的概念

  企業併購的財務風險是指在併購活動的過程中所存在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導致企業發生財務狀況惡化或財務成果損失的可能性,是併購價值預期與價值實際嚴重負偏離而導致企業財務困境和財務危機。

  在某種意義上,企業併購財務風險是一種價值風險,是各種併購風險在價值量上的綜合反映,是貫穿企業併購全過程的不確定因素對預期價值產生的負面作用和影響。

  2 企業併購財務風險的分類

  2.1 目標企業價值評估風險

  所謂目標企業價值評估風險是指在併購過程中,由於對目標企業價值的評估而導致併購企業財務狀況出現損失的可能性。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是併購交易的精髓,目標企業的估價取決於併購企業對目標企業未來收益的大小和時間預期。

  導致目標企業價值評估風險的因素主要包括:

  第一,財務報表風險。財務報表是企業價值評估的重要依據,如果目標企業的財務報表本身不夠真實或者經過粉飾美化,那麼計算出來的目標企業的價值就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

  第二,利潤預測風險。目標企業以前年度的財務資料對了解該企業的經營狀況有很重要的借鑑作用,但是,併購企業真正關注的是目標企業的未來收益能力,並以此為主來對目標企業進行價值評估。

  第三,貼現係數風險。通過預測企業未來價值增值的方法來評估企業價值,貼現率的估計就是一個關鍵問題,而這種估計由於存在很強的主觀性,往往會造成結果的不正確。

  2.2 流動性風險

  併購佔用併購企業大量的流動性資源,將導致併購企業資產的流動性降低。併購後,併購企業可能由於債務負擔過重,缺乏短期融資,導致出現支付困難。當併購企業採取現金收購時,首先考慮的是資產的流動性。流動資產和速動資產的質量越高,變現能力越強,併購企業越能順利、迅速地獲取收購資金。這同時也說明,併購活動佔用了企業大量的流動性資源,從而降低了併購企業對外部環境變化的快速反應和調節能力,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

  2.3 融資風險

  併購的融資風險主要是指能否按時足額地籌集到資金,保證併購的順利進行,如何利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資金渠道在短期內籌集到所需的資金是關係到併購活動能否成功的關鍵。併購對資金的需要決定了企業必須綜合考慮各種融資渠道。

  如果企業進行併購只是暫時持有,待適當改造後重新出售,這就需要投入相當數量的短期資金才能達到此目的。這時可以選擇資本成本相對較低的短期借款方式,但還本付息的負擔較重,可能會陷入財務危機。如果買方是為了長期持有目標公司,就要根據目標企業的資本結構及其持續經營的資金需求,來確定收購資金的具體籌集方式。併購企業應針對目標企業負債償還期限的長短,維持正常的營運資金,使投資回收期與借款種類相配合,合理安排資本結構。

  2.4 整合風險

  在整合期間,財務風險的形成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根據其表現形式可分為:

  第一,企業財務組織機制風險。是指併購企業在整合期內由於相關的企業財務機構設定、財務職能、財務管理制度、財務組織更新、財務協力效應等因素的影響,使併購企業實現的財務收益與預期財務收益發生背離,因而有遭受損失的可能性。

  第二,資本運營風險。併購完成後企業在進行資產經營過程中,要對企業的資產、成本、財務運作、負債、盈利等財務職能按照協同效益最大化的原則實施財務整合和科學監控,以實現企業的併購目的。但由於巨集觀環境和具體環境的不可確定性,以及企業內部財務行為的管理失誤,而使企業併購後未能實現預期的併購目的,會導致財務風險和財務危機。

  第三,盈利能力風險。實施併購後企業資本是否能實現保值增值、能否帶來預期的投資回報是併購企業最為關心的問題。企業併購後的盈利能力風險,不僅關係到企業的持續生存問題,同時也關係到管理者和其他股東的未來收益與債權人長期債權的風險程度。

  3 企業併購中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範

  3.1 儘量獲取目標企業全面準確的資訊,降低企業估價風險

  中小企業對併購前財務風險的防範,應採取以下對策:

  3.1.1 對目標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審查。

  目標企業的財務報表是併購過程中首要資訊來源與重要價值評估依據。其資料的真實性對評估結果有著重要作用。因此,為了防範價值評估風險,首先就要對目標企業的財務報表審查。對目標企業的各項資產、負債進行清理。評價目標企業的會計計量和確認及會計處理方法是否符合相關準則和規定,財務狀況、財務比率是否恰當,是否有人為操縱利潤的情況。

  3.1.2 採用恰當的估價方法合理確定目標企業的價值。

  目標企業的估值定價是非常複雜的.一般需要各種估價方法進行綜合運用,採用不同的價值評估方法對同一目標企業進行評估,可能會得到不同的併購價格。併購企業可根據併購動機、併購後目標企業掌握資料資訊的充分與否等因素來決定採用合適的評估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清算價值法、市場價值法、現金流量法。總之,對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應當根據併購的特點,選擇較為恰當的併購估價模型。

  3.2 合理確定融資結構

  在企業併購中,合理確定融資結構,應當將風險控制放在首位,然後考慮成本最小化。因為一旦融資失敗,將會導致企業併購的財務危機,這樣成本最小化也就失去了意義。併購融資結構中的自有資本、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要保持適當的比例,但在選擇融資方式時要考慮擇優順序。

  具體而言:1測算企業可利用自有資金的數量和時間。準確預測企業可以利用的自有資金的數量和時間,對於合理使用自有資金,優化企業併購融資結構至關重要。2推算企業償債的能力和負債融資的風險臨界規模。準確測算企業的償債能力,並根據償債能力確定融資的風險臨界規模,對於合理確定負債融資規模和避免財務風險具有重要作用。3確定併購的股權融資規模。

  3.3 增強槓桿收購中目標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穩定性槓桿

  收購的特徵決定了償還債務的主要來源是整合後目標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首先,目標企業必須是經營風險小,產品有較為穩固的需求和市場,發展前景較好,才能保證收購以後有穩定的現金流來源。其次,收購前併購企業與目標企業的長期債務都不宜過多,這樣才能保證預期較穩定的現金流量能夠支付經常性的利息支出。最後,併購企業最好在日常經營中能提取一定的現金作為償債基金以應付債務高峰的現金需要,避免出現技術性破產而導致槓桿收購的失敗。

  3.4.整合期財務風險的防範

  企業實施併購後,財務必須實施一體化管理。目標企業必須按併購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整合。中小企業併購後財務整合的必要性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財務整合的必要性來自於財務管理在公司運營中的重要作用。任何企業如果沒有一套健全高效的財務管理體系,就不可能健康成長。許多中小企業之所以被併購,正是由於財務管理不善,成本費用居高不下,資產結構不合理,反映到產品成本上便是無競爭優勢。

  其次,財務整合是發揮企業併購所具有的財務協同效應保證。財務協同效應主要是指併購給企業財務方面帶來的各種效益。一般表現在:通過併購實現合理避稅,預期效應對併購的巨大刺激作用。這些都需要在財務整合的基礎上得以實現。

  最後,財務整合是實現併購企業對目標企業有效控制的途徑,更是實現併購戰略的重要保障。併購企業對目標企業的生產經營實施有效控制,並做出及時、準確的決策,重要的前提是具有充分的資訊。一般而言,併購雙方的會計核算體系、定額體系、考核體系、財務制度等並不完全一致.因此併購企業客觀要求統一會計口徑,才能實施有效控制。

  4 結論

  併購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擴張的一個重要工具。對大多數企業來說,併購比內部擴張更能有效地促進企業成長。在併購中,企業財務管理是整個併購過程中重要且關鍵的一環。在併購中,企業應該重視財務管理環節,要意識到財務風險,並採取相應措施來儘量減少風險。這樣,才能為成功的併購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政府與企業都應樹立憂患意識,通過促進優勢企業併購快速提高我國的整體競爭能力,並在未來開放的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包麗瓊,淺談企業併購的財務風險及其防範企業管理2008.9

  [2]陶學偉,企業併購融資風險控制探討財會通訊2009.1

  [3]王宗光,常文芳,企業併購財務風險及其度量模型探析財會通訊2009.02

  [4]遊婉瑜,淺析企業併購的財務風險及其規避財會研究2008:186-187

  [5]王會恆,高偉,併購財務風險分析及控制財會通訊學術版2007:78-80

  [6]施金影,企業併購中財務風險問題的思考財會通訊2008.12:107-108

  範文二:淺談民營企業財務風險問題及防範措施

  摘要:1.2.1籌資風險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籌資決策除規劃資金需要數量,並以合適的方式籌措到所需資金以外,還必須正確權衡不同籌資方式下的風險程度,並提出迴避和防範風險的措施,一些企業在進行生產時候沒有足夠的認識到籌資風險的危害。由於民營企業任人唯親的觀念嚴重,認為企業的財務狀況只有“自己人”做才可靠,而這些“自己人”的財務知識欠缺,對財務風險的客觀認識意識不強,這也是造成企業財務風險的另一大原因。

  關鍵詞:財務風險,防範,風險

  1.民營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1.1巨集觀環境

  1.1.1缺乏有效的法律保護。儘管最新的憲法修正案,以國家最高法律的形式明確了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的法律地位、權利和作用。但是由於尚未頒佈《私營企業法》,民營企業合法財產和其他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護,特別是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和矛盾,在現有的法律框架內,公有制產權和非公有制產權的實際地位不完全相等,保護個人財產的法律規定不夠明確,非公有制企業財產權的保護水平比較低,市場主體法律框架基本形成以後,缺乏完善的民法規則支援,特別是缺乏對物權、債權的完整規定。

  1.1.2不公平的國民待遇。由於目前我國正處於經濟轉型時期,長久以來國人看重企業“出身”的觀念還未完全轉變,喜歡把企業分等級來對待,在政治和理論上解決了民營經濟的地位問題,但由於政策和觀念上的慣性,至今還有不少人歧視民營經濟,這就使得民營企業在很多方面享受不到本應享受的“國民待遇”,甚至在很多方面還不如外資企業。。

  1.1.3金融市場不完善。民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援,金融機構貸款是民營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而目前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仍處於轉軌過程中,為民營企業服務的地方金融體系尚不完備,民營企業的融資投資環境不佳,融資渠道、融資規模和投資領域都受到限制。

  1.2民營企業自身

  1.2.1籌資風險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籌資風險是指由負債籌資引起且僅由主權資本承擔的附加風險。企業承擔風險程度由於負債方式、期限及資金使用方式等不同其面臨的償債壓力也有所不同。因此,籌資決策除規劃資金需要數量,並以合適的方式籌措到所需資金以外,還必須正確權衡不同籌資方式下的風險程度,並提出迴避和防範風險的措施,一些企業在進行生產時候沒有足夠的認識到籌資風險的危害。。

  1.2.2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由於缺乏有效的外部監督和管理機制,我國民營企業財務制度普遍不健全,報表不統一,有的民營企業甚至不編制財務報表,財務上存在嚴重不實問題,對外提供虛假的財務報告,隱瞞企業的財務狀況,財會人員的職責不分明,經常聽命於經理、老闆的個人意志做賬。賬簿的設定、記賬、核算、調賬、銷賬等會計行為隨意性較大,會計資訊失真等等,這些狀況加劇了信用環境的惡化,破壞了市場經濟執行基礎,動搖了投資人的信心,也使得銀行不敢貸款給民營企業,這些都直接制約了民營企業的發展,特別是民營企業的融資和貸款。

  1.2.3人才機制不靈活,財務管理人員業務素質低下。大多數民營企業家都非常重視人力資源,但現實條件下大多數民營企業卻面臨著嚴重的人才危機和信任危機,其根本原因在於企業家落後的“資本僱傭勞動力”觀念。他們認為員工和企業的關係只是勞動力的僱傭關係,缺乏人才關懷,企業員工沒有歸屬感,缺乏安全感、進取心和獻身精神。很多民營企業家認為只要有高薪,市場上多的是優秀人才,而沒有從思想意識上真正重視過人才及其人格尊嚴,更沒有考慮過這些優秀人才的職業生涯問題。民營企業大多是家族式企業,任人唯親的用人方式根深蒂固,使優秀人才難以真正融入民營企業。。民營企業還普遍存在財務管理混亂、資訊披露不規範、會計工作不完善等現象。由於民營企業任人唯親的觀念嚴重,認為企業的財務狀況只有“自己人”做才可靠,而這些“自己人”的財務知識欠缺,對財務風險的客觀認識意識不強,這也是造成企業財務風險的另一大原因。

  2.民營企業財務風險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對財務風險認識不足

  許多企業日常營運資金不足、缺少基礎性的資金管理,對財務補償的滯後性嚴重認識不足,許多企業一沒有資金計劃、二無現金流量管理,平日裡不能對進貨與銷售中的資金結算實施有效控制、對銷售客戶缺少信用管理,企業產品暢銷亦不作其他投資時似乎一切太平,一旦經營稍有不順就會引起應收帳款風險、存貨風險、收支平衡困難亦是時有發生。

  2.2片面冒進的經營行為

  大量的中小民營企業業主既是投資者者又是經營管理者,他們的素質直接影響企業決策、影響企業發展或成敗。上世紀十年代一些企業家憑藉其強烈的進取意識和擴張慾望、抓住機會不懈努力,在中國計劃經濟末期和市場經濟創立初期的特殊年代裡實現了資本原始積累,這給許多中小企業業主以鼓舞、甚至被視為奮鬥的標向,這也使得一些人產生了片面的認識,喜歡選擇走捷徑快發展的經營方式,當看到企業資金利潤率高於資金成本、特別是行業資金利潤率高於社會平均投資報酬率時,往往容易產生激進、甚至是冒進的經營行為,忽視財務安全,試圖實現與其財務能力不相符的經營目標。

  2.3沒有長期規劃,缺乏有序的資金運作

  由於民營企業缺乏約束與激勵機制、任人唯親的用人方式根深蒂固,企業難以集聚、沉澱科學合理理財文化氛圍和財務運作。許多民營企業因處在競爭的弱勢地位,沒有清晰的發展規劃,多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以會計利潤即絕對數額的多少判斷經營業績,風險意識薄弱,未能將長短期目標的有機銜接;由家屬或親屬擔任的會計和管理人員平時只是進行經營活動事後的會計核算即簿記工作,疏於會計資料分析及其運用,缺乏預算管理,資金調控餘地小,風險防範意識差,不注意企業融資與再融資能力的培育與維護,在企業之間資金結算中存在不規範或難以準確預期情況下,極易導致企業現金風險,影響企業連續經營。

  3.民營企業財務風險的防範對策

  針對民營企業財務風險的特點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筆者認為民營企業在適應市場經濟、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強化內部管理,提高風險防範意識。

  3.1從家族制向現代企業制度的管理模式轉變

  家族式的管理最終決策權是在“家長”手中,缺乏科學有效的民主管理機制,容易導致企業戰略決策的失誤,使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產生專制和集權化傾向。無法適應企業對人才的更高要求。民營企業應按照國際通行的原則建立新型民營企業,規範其經營行為,改善其經營機制,提高企業經營管理和財務管理的水平。特別是要逐步開放財務,讓社會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以獲得社會的信任,緩解或解決民營企業的財務信用風險問題。

  3.2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加強財務運作的規範化

  加強財會隊伍建設, 健全財務監管體制,企業要建立內部財務監督管理體制, 要對財會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思想教育,特別是加強財會人員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教育, 增強財會人員的監督意識; 加強企業財會人員的專業素質教育,民營企業應依據《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適合本單位的會計制度,明確會計工作流程, 建立崗位責任制,充分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加強職能分工,貫徹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中小企業按照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合理設定財務會計及相關工作崗位,明確職責許可權, 形成相互制衡機制。

  3.3健全企業財務制度

  民營企業要依法建立賬目,並嚴格地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進行會計核算,不設賬外賬,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嚴格執行國家財務管理制度,按時如數償還銀行貸款, 在金融機構保持聯合好的信用,加強應收應付賬款的管理,按時如數支付客戶貨款,提高在客戶中的信用。

  3.4加強企業自身信用管理

  在當前的信用環境下,民營企業應該加強自身的信用管理,提高自己的信用知名度,而提高自己的聲譽,立自己的守信形象,這樣更容易贏得客戶和消費者的信賴。因此,民營企業首先應該為自己構建一套完整的科學信用管理體系。企業全體員工包括業主都要明確信用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企業要建立一個獨立的信用管理部門,以利於對客戶的信用進行評估,使應收賬款的管理專門化,減少應收賬款的變現風險。其次,與顧客進行交易的過程中,爭取做到按約行事,不要拖欠貨款,按時交貨,保證產品質量等等。

  3.5建立財務風險預警體系

  首先, 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 編制現金流量預算,準確的現金流量預算可以為企業提供預警訊號, 使經營者能及早採取措施。其次, 建立長期財務預警指標系統。長期財務預警系統的主要指標有獲利能力、償債能力、經濟效率、發展潛力等。通過分析這一系列的指標, 企業管理者可對企業財務風險進行長期監控, 從而及時地防範財務風險。再次,在企業內部設立財務風險管理組織。包括由專家組成的財務風險管理委員會、由財務部門人員組成的財務風險管理中心, 其目的是集中處理和消除威脅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財務風險。

  總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財務風險是無法避免的。但風險不僅給企業形成了壓力和威脅,同時也給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因此,企業不應一味對風險採取迴避的態度而是應該對財務風險具有清醒的認識,從而提高防範和控制財務風險的能力,以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魯愛雪等.企業財務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構建[J].現代管理科學,2008,9.

  [2]謝豔雲.財務預警系統初探[J].黑龍江財會,2009,4.

  [3]企業經濟.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