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營改增稅法改革對鄉鎮企業經營的影響

  為了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加快新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社會公平,國家通過稅法改革措施調節市場經濟發展,營業稅改增值稅簡稱“營改增”是稅收政策調控的有效方式,對鄉鎮企業經營產生了多方面影響。

  一、“營改增”概念辨析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傳統的增值稅和營業稅並存的稅制格局已不能適應現代服務業發展要求,兩稅並存、重複徵稅的矛盾日益突出。“營改增”是指將以前繳納營業稅的應稅專案改成繳納增值稅,把產品和服務一併納入增值稅的徵收範圍,不再對“服務”徵收營業稅,並且降低增值稅稅率。實施“營改增”,有助於深化產業分工、加快現代服務發展、促進三次產業融合,營造良好的稅收環境,對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二、“營改增”對鄉鎮企業經營的影響

  鄉鎮企業分佈點多、面廣,具有規模一般相對較小;經營範圍廣泛、涉及多個行業;技術裝置比較簡陋,現階段大多是勞動密集型;能容納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的特點。因此往往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頑強的生命力,也具有較大的盲目性和不穩定性,勞動生產率一般都比較低。

  營改增稅法改革實施以來,對鄉鎮企業經營產生了多方面影響,主要表現:

  一稅負方面。對一般納稅人而言,稅率有所不同,所以服務型企業、交通運輸業不同行業企業差異很大。個別行業受營改增的政策衝擊很大,稅負反而增加,比如交通運輸企業調整之後增值稅稅率從3%增為11%,稅率明顯提高。但對小規模納稅人的小微企業而言,“營改增”之後實行稅率3%,稅收減幅大約40%,增加了生存機會,能夠持續健康發展。

  二財務方面。“營改增”後,企業整個會計核算體系隨之改變,涉及會計科目增多,會計核算要求也相應提高,如果會計核算不準確、不規範,對稅款的計算就很容易出現錯誤,進而引發稅務風險。因此對鄉鎮企業財務人員的職業素質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監管方面。“營改增”下,稅務機關對企業的監管力度加大。例如,“以票控稅”,實施對納稅人的發票或憑證的強化管理,執法機關根據稅額發票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這也要求企業綜合考慮,實行更多稅務規劃。

  四競爭方面。由於全國不同規模納稅人的稅率存在差異化,中小微企業受益更多,也提高了中小微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生存能力。

  以天津市為例,實施“營改增”試點兩年多來,鄉鎮企業總體減稅約40億元。2014年全市實現營業稅改徵增值稅稅收802億元,較上年增長574%,促進了第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三二一”產業格局的加快形成。鄉鎮企業第三產業實現地方稅收400億元,增長貢獻率達46%。“營改增”作為一項減稅政策,卻成為稅收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表明稅制改革激發了市場活力,促進了鄉鎮企業和國民經濟發展。

  三、“營改增”背景下鄉鎮企業經營措施的調整

  結合營改增對鄉鎮企業經營造成的影響,提出企業經營措施的調整策略如下:

  一充分用足稅收政策,適時做好長遠規劃,優化經營模式。企業要進一步適應稅法改革,立足企業發展,做好長遠規劃。充分利用稅收政策,更新技術和裝置,淘汰落後產能,實現轉型升級,適當擴大規模,根據稅負的變化適當調整企業的經營策略。

  二順應稅款抵扣關係調整企業構架。大型企業特別是集團企業內部的組織構架,可以通過適時調整以獲取最大的稅後價值,需企業仔細考慮。比如很多集團型製造類大型企業,可以將內部包括很多服務性業務機構,比如運輸、倉庫、研發、軟體設計等分開設定。

  三變更專案收益評估方式。“營改增”實際上改變了市場經濟交往中的價格體系,把營業稅的價內稅變成了增值稅的價外稅,將從深層次影響到交易雙方的利益。因此,企業經營期間要依據市場環境變化,對具體經營專案展開綜合評估,提出更加合理的稅收費用機制。

  四健全財務核算,重視發票管理,提高人員專業素質,改進財務管理模式。

  四、結論

  “營改增”是一項重大制度創新,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革,體現著國家稅法改革的必然趨勢。廣大鄉鎮企業要根據稅收政策的變化實時調整現有的經營管理方案,充分利用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充分發揮營改增政策的特點和優勢,為企業自身創造更加優越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