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資訊管理研究畢業論文

  伴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資訊管理交流逐漸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淺談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管理

  摘要:隨著計算機網路在現代社會中的普及,網路資訊保安問題也隨之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目前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存在的主要隱患,並提出了加強安全管理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網路 資訊保安 隱患 措施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網路的應用越來越普及,許多行業和部門都建立了基於網路的資訊系統,實現了資訊的快速傳遞和共享。在計算機網路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方便的同時,網路資訊保安問題也隨之產生。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資訊網路已成為現代資訊社會的基礎設施。同時,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問題也隨之日益突出。不法分子利用網路竊取機密資訊、傳播計算機病毒、散佈不良資訊等犯罪行為時有發生,對社會的穩定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為此,必須重視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問題的研究,加強網路資訊保安管理工作。

  1、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概述

  所謂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是指根據計算機通訊網路特性,通過相應的安全技術和措施,對計算機通訊網路的硬體、作業系統、應用軟體和資料等加以保護,防止遭到破壞或竊取,其實質就是要保護計算機通訊系統和通訊網路中的各種資訊資源免受各種型別的威脅、干擾和破壞。計算機通訊網路的安全是指揮、控制資訊保安的重要保證。

  根據國家計算機網路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的權威統計,通過分散式密網捕獲的新的漏洞攻擊惡意程式碼數量平均每天112次,每天捕獲最多的次數高達4369 次。因此,隨著網路一體化和互聯互通,我們必須加強計算機通訊網路安全防範意思,提高防範手段。

  2、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隱患分析

  2.1計算機網路管理者和使用者安全意識淡薄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以管理者和使用者為中心的,授權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可以在系統內執行任何操作,然而很多計算機網路管理人員工作馬虎,不細心,沒有形成規範的操作,也沒有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不及時修復已發現的漏洞;終端使用者安全意識淡薄,將自己的生日或工號作為系統口令,密碼設定形式單一,或將單位的賬號隨意轉借他人使用,從而造成資訊的丟失或篡改。這些都使他們成為網路安全鏈上的薄弱環節,給網路資訊保安造成威脅。

  2.2計算機病毒傳播

  目前,計算機病毒的製造者大多利用Internet網路進行傳播,所以廣大使用者很大可能要遭到病毒的攻擊。病毒可能會感染大量的機器系統,也可能會大量佔用網路頻寬,阻塞正常流量,如:傳送垃圾郵件的病毒,從而影響計算機網路的正常執行。

  計算機病毒是一種人為製造的、在計算機執行中對計算機資訊或系統起破壞作用的程式。計算機病毒通過非授權入侵而隱藏在可執行程式和資料檔案中,然後通過磁碟和網路等媒介進行傳播,待適當的時機即被啟用,採取反覆的自我繁殖和擴散等方式從而影響和破壞正常程式的執行和資料安全,輕則影響機器執行速度,執行效率降低;重則使系統資源嚴重破壞,導致機器癱瘓,給使用者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幾乎每分鐘都有新的計算機病毒產生,這些病毒通過因特網向全世界各個角落傳播。由於計算機網路的大量使用和防毒軟體病毒庫更新的滯後性,使網上病毒防不勝防,網路資訊保安性難以得到保障。

  2.3黑客惡意攻擊

  黑客一般指計算機網路的非法入侵者,他們精通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利用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漏洞或安全弱點,獲取攻擊目標系統的非法訪問權。有些黑客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而非法闖入,不會對網路資訊系統造成破壞。但也有很多黑客是出於惡意入侵,非法檢視、修改或盜竊他人保密資料和檔案,破壞資訊網路的正常使用狀態,甚至造成整個系統癱瘓,給國家和社會造成重大政治影響和經濟損失。近年來,技術的對抗和利益的趨勢使得黑客攻擊事件頻繁發生,防範和打擊黑客的網上犯罪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難題。

  2.4系統本身存在漏洞

  任何一個計算機網路系統本身都存在漏洞,這是客觀事實,這是難以避免的,這些漏洞恰恰是非法使用者竊取使用者資訊和破壞資訊的主要途徑,針對固有的安全漏洞進行攻擊。漏洞產生的原因是在程式設計中無法考慮到所有意外情況。系統漏洞導致程式處理檔案等實體時在時序和同步等方面存在問題,在處理過程中可能存在一個機會視窗使一些非法攻擊者有可乘之機,給網路資訊保安造成威脅,帶來難以料想的麻煩和損失。

  3、加強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管理的措施

  3.1做好網路資訊保安教育,樹立安全意識

  各級部門應充分認識到網路資訊保安的重要意義,大力宣傳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方面的法律、法規政策,做好計算機網路管理者和使用者的網路資訊保安教育,提高他們的自我防護意識,使他們瞭解一些基本的網路資訊保安保護措施,同時也要加強計算機網路管理者和使用者的思想道德教育,防止和減少網路犯罪的發生。

  3.2規範資訊保安管理機制

  我國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管理工作還處於起步階段,相關的制度和規範還很不完善,有關部門應加快安全管理機制建設。選拔網路管理人員時,要選擇那些思想政治覺悟高、責任心強的人員,明確職責分工,定期進行監督考核;加強機房管理, 非相關人員不準隨意進入網路機房,禁止除網路管理員授權外的任何人員操作伺服器;網路管理員在對網路進行日常維護和其他維護時, 都必須進行記錄;所有裝有機密資訊的載體都要登記清楚,保管嚴格,未經審批不準帶出機房;所有涉及機密的資訊在網路上實行等級安全保護,要有加密保護措施,按許可權申請使用;對申請加入網路的新使用者,要提供詳細證明材料,按程式審批合格後才可加入網路。

  3.3採取多種技術保護措施

  1防火牆技術

  防火牆是建立在內部網路和外部網路之間的一道防禦系統的總稱。它能對所有進入內部網路的資訊流進行檢測,防止外部網路使用者非法通過外部網路訪問內部網路,保護內部網路的操作環境。同時,防火牆技術還可以監視網路的執行狀態,對資料進行安全過濾。防火牆技術雖然是保護網路資訊保安的有效方法,但本身仍存在很多不足,如不能抵禦資料驅動型的攻擊,難以防止來自內部使用者的安全威脅等。   2加密技術

  加密技術通過對資訊進行資料加密,能夠有效防止資訊在網路儲存、傳輸過程中洩密。原始資料經過加密裝置軟體或硬體和金鑰加密而生成的新資料稱為密文。要想將密文還原為原始資料,即進行解密,則必須採用相同型別的加密裝置和金鑰。資訊加密技術是一種效率高而又靈活的防洩密手段,值得在各種型別的網路系統中進行推廣。

  3計算機病毒防禦技術

  病毒防禦技術應既具有較強的病毒檢測功能,又有良好的資料保護功能。隨著病毒數量和種類的不斷增加,計算機病毒防禦技術也在不斷髮展。對於計算機管理者和使用者,能夠做的主要有:安裝防毒軟體,定期對計算機進行全盤掃描;使用正版軟體,下載軟體或者其它檔案時應儘量從大型正規的網站上下載;做好隔離措施,減少媒體和資料共享。

  4身份認證技術

  身份認證技術就是系統對使用者利用計算機系統資源的許可權進行認證,阻止非法使用者入侵和合法使用者使用沒有許可權的資料。身份認證技術不僅可以保護計算機內部機密資訊保安,還能防止不法分子篡改或偽造傳輸資訊。身份認證技術主要是通過驗證使用者賬號、口令等來防止非法訪問。為了防止賬號和口令被他人竊取,賬號和口令應儘可能複雜,可用數字和字母混合,避免採用生日、電話等常用數字作為賬號和口令,並定期更新口令。

  4、結語

  網路資訊保安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面對網路安全的各種威脅,我們應完善網路安全管理體制,加快網路安全技術的研發,確保我國資訊網路的安全。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工作貫穿於計算機網路建設、發展的始終,需要我們時刻重視,不斷學習,才能確保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可靠地執行。

  參考文獻

  [1]許偉敏.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管理工作探討[J].知識經濟.2011

  [2]衷奇.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及應對策略研究[D].南昌大學.2010

  [3]張汝和.淺析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隱患與防預對策[J].今日科苑.2009

  [4]劉心怡.網路資訊保安管理的思考[J].網路財富.2008

  [5]原莉. 如何確保計算機網路安全[J].職大學報,2008,4.

  [6]謝浩浩. 計算機網路安全綜述[J].科技廣場,2009,11.

  篇二

  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與管理

  摘 要 網路環境的開放性和自由性加大了私有資訊和資料被破壞的可能性,網路資訊的安全性變得日益重要起來,已引起社會各個領域的廣泛關注。本文以計算機網路現狀為出發點,從網路安全技術和網路安全管理這兩個方面的應對策略分別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 網路現狀;網路安全技術;網路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23-0217-02

  1網路安全技術

  為了應對網路給我們帶來的各類安全挑戰,網路安全相關的技術也在持續地發展中。目前主流的網路安全技術包括:防火牆技術、加密技術、認證技術和入侵檢測技術等。

  1.1防火牆技術

  最開始的時候,防火牆技術主要是為了解決Internet網路中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簡而言之,防火牆就是將內部網路與外界隔離,以此杜絕外部網路使用者未經授權就對內部網路進行訪問。防火牆是計算機軟、硬體技術的一種結合,它可以在不同的網路之間形成一個安全閘道器,有效地保障了各內部網的資料安全。

  要想成功設定防火牆,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步驟。首要解決的就是網路的安全策略問題,這需要該網路的決策人員和相關技術專家共同討論決定。所謂安全策略,也就是給資訊分類,設定可信級別,以此確定是否允許來訪的資訊進入該網路。一旦安全策略設定完畢,那麼防火牆就可以按照既定的安全策略發揮自身的功效,對內、外部網路之間進行交流的資料進行相應的安全性檢查,並決定是否允許通過。

  那麼防火牆是怎樣對通過的資料進行安全性排查呢?這就離不開“包過濾”技術了,也就是將流經的資料按照“包”的粒度來進行判斷,判斷的標準就是上面提到的安全策略。資料包的內容非常豐富,包括: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連線請求的方向、資料包採用的協議型別,以及該服務請求的具體型別等。

  當然,除此之外,防火牆技術還可以通過別的方式來實現其功能。比如,代理伺服器軟體。隨著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相關技術的不斷髮展,加密、解密以及壓縮、解壓縮等功能也不斷融入防火牆技術中,這無疑強化了防火牆的功能,而這也必將在後期得到不斷的完善,以滿足各領域內部網路對資訊保安的需求。

  1.2加密技術

  在計算機網路世界中,加密技術指的是把容易理解的資料和資訊稱為明文轉換為不容易分辨的形式密文的過程,以滿足資料的安全性。想要獲取加密後資訊的準確內容,就必須先將其解密為明文,這就是解密過程。整個加密系統由加密和解密組成,而明文和密文統稱為報文。

  現有的加密技術種類有很多,從加密技術的發展程序來看,包括古典密碼、對稱祕鑰密碼,以及公開祕鑰密碼等。其中,古典密碼又可以更為詳細地分為替代和置換加密,對稱加密演算法則可分為DES和AES。最後,非對稱加密包括RSA、揹包密碼和橢圓密碼等。

  1.3認證技術

  如今,認證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如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等。在電子商務的進行過程中,認證技術隨處可見,原因就在於使用者私有資訊的安全性是電子商務得以正常運轉的基礎保證。認證技術主要包含兩個部分,分別是資訊認證和身份認證。顧名思義,身份認證就是通過一些安全策略對資訊的所有者進行身份的判別,這是後續操作得以繼續進行的充分條件,這樣可以避免網路資料被他人非法獲得。而資訊認證指的是在身份認證通過後,對資訊執行加密傳輸和驗證的過程。認證技術的實現方式有很多,如數字簽名和數字信封等。

  1.4入侵檢測技術

  前文提到的幾種技術,都是從資訊源頭處就對資訊進行判斷,但是想完全避免網路安全問題,光靠這些還遠遠不夠。這就需要額外的補救措施,入侵檢測技術就是一種高效地方法。

  入侵檢測指的是對入侵行為的發覺。通過收集和分析提前在網路中設定的一些標誌點的資訊,能夠迅速發現網路是否被攻擊。因而不難理解,入侵檢測技術能夠很好地對防火牆進行功能性補充。

  2網路安全管理

  2.1資訊整合

  所謂資訊整合,就是指資訊整合,或者說資訊融合。

  要想高效地實現資訊整合,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資訊資源和資訊內容的整合。那麼,怎樣對資訊資源進行整合呢?我們可以從環境、技術、方法和過程的整合這幾個方面來考慮。

  資訊整合方面的研究已經存在於方方面面,資料倉庫和海量資料的挖掘就是非常典型的應用場景。略顯不足的是,在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管理中有關資訊整合的理論研究有所欠缺。因此,對資訊整合的開展,更多時候只能藉助於已有的經驗,標準不夠明確,效率不高。在後期資訊整合的發展過程中,統一標準的制定將是最為關鍵而又亟待解決的問題。

  2.2關聯分析

  所謂關聯分析,即是對雜亂的資訊進行簡化處理。在處理的過程中,充分挖掘這些資訊之間存在的關聯性,如因果關係,或者互補關係等。在理解了資訊之間的相互關係之後,我們就能夠對其執行進一步分類,進一步探索出隱藏的關聯性,從而獲得所需的資訊。

  2.3代理技術

  現在,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代理技術意味著我們根本不需要自己實際動手操作,而只需要將任務交給代理來自動完成,而且是動態執行整個過程。然而,在目前的眾多研究領域中,對於代理技術的定義,還沒有較大的爭議性。從代理技術本身來看,具有以下一些特徵。

  1協同性:協同性主要存在於多代理的情形中,多個代理之間應該能夠相互協作,以完成任務。同時,這些代理可以使用自己的特定方式來與其它代理進行通訊,甚至於與人進行互動。

  2自治性:每一個代理都是獨立的個體,它的執行並不會受到其它代理或者人的直接干涉。它的所有動作和行為都是根據代理自身的內部情況和對外界環境的感知來進行反饋的。

  3適應性:適應性指的是代理能夠感知周邊環境,並且及時地根據環境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調整,以適應各種情況的需要。   4演進性:代理能夠根據已有的資訊和說明,通過自身的推理來演進、完成任務。

  5自適應性:代理技術同樣還具備學習和自適應的功能。代理能夠不時地探查豐富的知識庫,並根據已有的資料和規範來進行更深層次的演化。同時,還能夠整理、整合之前的結論,改正已有的不正確行為。

  6動態性:代理技術還可以自發地在不同的網路中動態執行,並且自始至終都能夠保持資料資訊的連續性和正確性,可以有效地完成跨平臺任務。

  2.4協同及通訊規範

  計算機網路中的通訊範疇非常廣泛,網路部件與部件之間,或者不同部件和網路中的主機之間,甚至於這些部件和網路使用者之間,都要經常進行通訊。這就需要一種溝通的方式,以此進行有效的協同。這種聯絡的方式可以是訊息傳遞,也可以是通過網路傳輸協議,或者介面,這些都是採用的直接的方式。當然,也可以採用間接通訊的方法,比如通過一個公共的平臺,通訊雙方都只是向這個中間平臺讀寫資料,以此達到通訊的效果。安全部件間的無縫協同是網路安全管理的另一個關鍵技術,也是安全事件綜合分析與聯合響應的前提。目前這兩個方面集中了這一領域的研究工作。

  這個公共的中間平臺可以是公共安全管理資訊基,也就是SMIB。它的構成並不複雜,僅僅需要幾個資料庫就可以實現所有的功能,資料庫中所儲存的控制資訊和各種引數也將為網路安全管理的一些基本功能共同使用。SMIB是一個儲存機構,為了以便關聯分析,它常被設計成知識庫形式。

  上面提到過,計算機網路中的通訊包括網路部件與部件之間的協同,在這方面,介面、訊息和網路協議可以高效、直接地滿足所需的功能要求。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安全管理協議的標準化程度更高。然而遺憾的是,目前存在的安全管理協議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極大地限制了網路安全管理的進行。相比而言,簡單網路安全協議SNMP在目前的網路使用過程中,還算是一種比較受大眾認可的標準。另外確立統一的網路安全管理協議是未來協同及通訊規範領域的工作重點,正如SNMP之於網路管理,想要極大地促進網路安全管理技術的發展,統一的協議標準是必需要的。Check Point的OPSEC是在介面和訊息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它的組成體系中有很多公開的介面,同時第三方軟體可以通過這些介面來進行各種安全管理應用的開發,並將其完美地融入到公共平臺中,它是一個得到多廠商認同的開放可擴充套件框架。如此說來,分散式SMIB同樣是以後需要大力關注的內容。

  3結論

  如今,各個行業的業務執行都離不開計算機網路系統的支援,我們想要充分利用計算機網路的資源,就必須要維護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安全。這一目標的達成,離不開先進的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的應用。同時,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生產環境,網路安全的管理同樣不容忽視。唯有將技術和管理有效地結合使用,才能更好地發揮計算機網路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胡衛華,張利,劉錫峰.安全事件採集關鍵技術研究與實現[J].計算機應用與軟體,201212.

  [2]李安寧,馬晨生.入侵檢測技術探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21:40-42.

  [3]周莉,張紅禎.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淺析[J].今日科苑,200817:116.

  [4]範曉磊,齊曉光,吳迪.計算機網路安全及其防範措施的探討[J].中國西部科技,2009,

  816:22-23.

  [5]黃文.淺談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架構[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21.

  篇三

  淺析醫院的計算機資訊管理

  摘要:醫院資訊管理系統是醫院數字化、資訊化建設的重要途徑,利用計算機強大的資料處理能力可以輕鬆地實現對日常醫院業務的資訊管理。並能夠比工作人員更準確、實時、可靠。本文淺析醫院計算機資訊管理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HIS”以及該系統在醫院管理中的作用。

  關鍵詞:醫院資訊系統“HIS”系統應用

  一、醫院計算機資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醫院工作人員對計算機資訊管理業務不熟悉

  由於國內醫院的計算機資訊管理系統多由公司承擔開發,所以,醫院計算機工作人員在資訊維護時不熟悉軟體的開發流程和語言,難以針對業務問題和專業問題對軟體進行修改,也難以向開發公司提出準確的修改意見。醫院計算機工作人員在資訊管理上往往捉襟見肘,難有所作為。

  2、醫院工作人員計算機資訊知識薄弱,執行問題重重

  許多醫院資訊系統技術人員屬半路出家,知識背景單一,雖經多年的工作,但由於沒有堅實的計算機理論基礎和資訊化知識背景,造成積累了一些解決區域性問題的實際經驗,卻不能夠形成系統的正規的計算機知識。因此,他們沒有全域性意識,看不透醫療方面計算機發展的前景。

  那麼,應該如何進行醫院的計算機資訊管理,使醫院實現數字化呢?下面談談醫院資訊系統在醫院計算機資訊管理中的應用。

  二、醫院資訊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下文以“HIS”簡而代之功能介紹

  1、“HIS”的門診系統管理功能介紹。門診系統主要指的是門診視窗的服務,它輕鬆地解決了門診高峰期病人掛號、候診、就診和劃價收費的速度問題,極大地提高了這些環節的效率。

  “HIS”的病人身份登記系統介紹。“HIS”為每個就診的患者建立帳頁,病人標識號可使用門診號、住院號或病案號代替。通過病人身份登記系統對門診患者在院內的就診情況進行跟蹤查詢和統計彙總。可以輕鬆地查出病人各次住院情況、手術資訊、出院診斷資訊等情況,對於一般住院資訊以及費用資訊更是易入反掌。

  門急診劃價收費系統功能介紹。應支援先劃價後收費或劃價收費同時進行兩種模式;病人可選擇門診號、碼、ID醫療證號作為身份標識;關鍵的是要支援合同單位記帳、大病統籌、醫療保險等,並顯示相應的實收金額和應收金額;可以直接接收診間醫生和醫技科室傳來的單據進行收費;統計處理各種滿足醫療統計與費用統計的報表。

  門急診醫囑處理系統介紹。此係統可以將以數字化的形式快速傳到門診收費處,極大地減少了病人劃價資費的時間,而且支援IC卡收費,通過這個系統,能夠查閱門急診病人以往的病歷,調閱與病人相關的各種報告單和影象資料,同時可參考以往的電子病歷模板,書寫診斷結論。

  2、住院系統的計算機資訊管理。應用“HIS”計算機資訊管理系統,由病人住院至出院,其間的所有活動都可從網路中查詢,比如病人的基本資訊,安排床位,醫生在自己的工作站上書寫病歷、下達各種檢驗、檢查和治療醫囑,通過網路傳輸,病人得到了妥善的處理。

  “HIS”系統的住院功能。當病人要住院時,住院預約與登記系統可建立病人住院申請資訊或者直接進行住院登記,設若沒有空床,還可以展開住院的預約,十分方便。

  “HIS”系統的住院收費功能。收費系統可以更方便快捷和高效地管理病人住院期間的費用。

  “HIS”系統的醫生工作站功能。該系統滿足了醫生日常工作的各種需求,通過它,能夠把過去病案中的百分之八十的內容數字化。患者每住一次院就建一份病歷。記錄病程、開檢驗檢查單、下達醫囑和查閱等全部資訊化和數字化,電子病歷和醫療影象庫還可以供日後查詢。

  “HIS”系統的的護士工作站功能。該系統以護士的日常工作為物件,是採集住院病人資訊及其費用資訊的視窗。具有對病房入出轉、醫囑的執行和處理、出院通知、查詢、維護等功能,是整個軟體設計中的主要資訊採集點。它聯絡了電子病歷和費用資訊兩條主線。

  “HIS”系統的手術室管理功能。該系統可以十分輕鬆地完成手術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像手術登記工作,排班的情況、術後的登記費用、手術期間的器械管理都可以在這個系統平臺上得到有效管理。

  3、“HIS”系統的藥品管理功能。該系統對醫院藥品的購置、使用、管理情況進行清晰管理,對於分佈在藥庫、藥房和製劑室等各個科室的西藥、中成藥、中草藥、製劑和化學試劑等藥品的物流和相應的財流進行管理,大大超出過去人為管理的效果。

  三、“HIS”系統的安全性管理

  系統的宕機或功能失效可導致電腦無法正常操縱和執行,其至可能陷入癱瘓,導致病人不能正常就診,所以保證HIS的安全性事關重要。

  1、做好伺服器的保護。伺服器是網路的心臟,是整個系統投入的重要部分。該系統含蓋了醫院的方方面面,資料繁雜龐大,所以對於伺服器的要求十分嚴格。因此不但效能要高,其容錯能力和對失效的恢復功能也應該是最好的;伺服器所處的環境要求非常嚴格,要注意防火、防靜電,應把該系統的伺服器放在無人員流動的無塵環境和溫溼度適宜的半封閉房間內。伺服器的電源要用專線,線路直接選擇大功率UPS上,安裝好專門地線,保證良好接地。最好考慮設定雙伺服器或備用伺服器。

  2、做好防雷、防塵、防靜電工作。該系統要有良好的避雷設施,還要注意防塵、防靜電。建議採用露天線路,以光纜線為最佳,因其既可避免雷電,其資料傳輸速率、應用性和安全性又優於同軸線。

  3、做好系統的備份管理。為防止人為或其它原因造成系統的毀壞,最好做好系統的備份管理,如果有套系統相互執行效果最好,一套主系統日常執行,另一套系統進行每天的備份工作,一旦主系統出現問題,備份系統可以轉成主系統進行工作。它的儲存自動化功能對災難後有很強的恢復能力。

  4、嚴防木馬。另外還要加強木馬病毒防範。工作制度和系統員崗位職責要嚴格而科學。要建立強大的防毒防木馬系統,安裝網路防毒軟體或專門的病毒木馬查殺軟體來對整個系統進行監控和防護。

  綜上所述,隨著HIS系統在醫院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醫院工作中的諸環節的辦事效率,從而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本文對HIS系統的淺顯講解,對於醫院計算機資訊管理來說,也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參考文獻:

  [1]張立平.軍隊醫院管理學第三版[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

  [2]徐忠豔.醫學期刊在醫學領域中的作用[J].中國醫院管理雜誌,2010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