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單親家庭教育孩子的書籍

  單親家庭,這一由來已久的社會問題早已成為普遍現象,那麼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01《為何家會傷人》

  武志紅

  豆瓣評分:8.3 3712人評價

  為何家會傷人?

  這個標題近乎殘忍。

  作者武志紅老師一語中的地丟擲了一個事實:

  家不一定是天生的幸福港灣,它有時讓你苦不堪言。

  只有突破這種互相傷害的家庭模式,才能獲得家庭的真正自由。

  因為這種痛苦是會遺傳的。或許有人會把它稱為“命運”,但武志紅老師告訴我們,這其實是一種叫做“強迫性重複”的心理學概念。

  比如,某女小時用惹事的方式來吸引那個忽視自己的父親的注意,而長大後,她也不斷用惹事、爭吵地方式與男友相處。

  書裡這樣犀利與深刻的事例俯拾皆是。但是讀完這本書,卻有一種清醒、震撼到窒息的感覺,會令人情不自禁地反思自身。

  02《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維吉尼亞·薩提亞

  豆瓣評分:8.6 522人評價

  如果讓書單狗用一個比喻來形容家人之間的關係,那應該是冰山。

  我們往往只能看到冰山的一角,卻很難覺察到海面下的的部分。在家庭中也是這樣,只能注意到彼此的言語,而會忽略對方的感受。

  薩提亞女士作為家庭治療的創始人,她從親眼所見的無數個家庭中,總結出了四種必須避免的溝通方式: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打岔型。

  讀這本書的時候,書單狗簡直忍不住地想點頭:“沒錯,就是這樣的!”

  薩提亞還告訴了一件容易被我們忽視的事情,那就是家庭關係也是可以學習和優化的!

  當你拿起這本書的時候,一詞一句的溫柔,可以讓你很快就脫下自我保護的外殼,沉浸在生活的美好之中。

  03《斯波克育兒經》

  本傑明·斯波克

  豆瓣評分:8.2 487人評價

  這本書是全球銷量最大、被公認為最可信賴的育兒書。每個家長,都應該像準備感冒藥一樣,放一本《斯波克育兒經》在家裡。

  無論你是即將成為家長,或者已經有了孩子,你最關心的問題這本書裡都有。

  從如何選購嬰兒車、怎樣給孩子準備合理的食物這些生活細節的小問題,到父母如何向孩子解釋二胎、如何讓孩子擁有安全感這些心理成長的大問題……

  而且這本書提供的建議都非常好操作!就像一本速查手冊,你只需要翻一翻目錄,很快就可以找到可靠的解答方案。

  書單狗雖然還有沒有找到物件,但已經認真考慮過教育孩子的問題了!

  在孩子漫長的成長歲月裡,有了這本面面俱到的科學育兒經作為陪伴,確實可以安心不少。

  04《PET父母效能訓練》

  戈登

  豆瓣評分:9.0 457人評價

  PET就是父母效能訓練的英語縮寫,是一種親子溝通的訓練方法。

  書單狗敢打賭,幾乎所有父母都有過兩個困惑:

  怎麼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才能懂孩子?

  而經過了PET訓練的父母,就可以成為高效能的父母,同時解決這兩大世界性難題。

  這本書對於親子之間產生的矛盾,給了一個非常奇特的“劃分問題區”原則。如果一個問題是因為孩子的需求受到了影響,那麼這個問題就是孩子的;反之則問題屬於父母。

  對於不同的問題區的矛盾,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而對於孩子自己的問題,那麼父母首先應該給孩子自己解決的機會,而不是簡單粗暴地介入。

  初看之下,這個原則甚至有點違反人之常情。但書單狗覺得,這是因為現在仍有不少父母的育兒理念沒有更新,把孩子當作了自己的附屬品。

  其實,親子關係完全可以像成人世界一樣簡單明瞭。只要放下你的父母權威,用正確的方式,與孩子來一場平等的對話。

  05《好媽媽勝過好老師2》

  尹建莉

  豆瓣評分:8.6 632人評價

  有沒有媽媽沒聽說過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單狗猜很少。

  時隔7年,尹建莉出版《好媽媽勝過好老師2》,又引發父母圈震動。

  《好媽媽1》著重講教育理念,而《好媽媽2》則聚焦具體問題。堪稱是有史以來“實操性”最強的家教書。

  這本書是尹建莉老師從22萬個案例中,提煉出的98個典型家庭教育問題,涉及叛逆、厭學、早熟、二胎、壞朋友、性教育……總之所有問題,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尹老師又用三句話講透了一個好媽媽應有的角色——

  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母愛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

  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

  很多母親可以主動積極地完成第一個任務,卻在第二個問題上產生了疑惑,徘徊不前。

  但我們不能因為擔心孩子會摔跤,而不讓孩子學會走路。同理,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和失敗的權利,孩子才能獲得成長必須的經驗。

  單親家庭教育方法

  1.平靜地告訴孩子關於父母離異的事實,鼓勵孩子勇敢地面對現實。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需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一方平心靜氣地接受夫妻離異的現實。這樣,你才能坦然地面對孩子,告訴他你們將要開始一種新的生活。  這種生活和原來相比會有一些不同,你們需要做一些調整來適應;你們還會遇到一些困難、需要你們共同努力去克服。但無論出現什麼問題,爸爸媽媽都像以前一樣愛你,這一點是永遠不變的。

  2.給孩子安全感,不要把孩子做為報復對方的武器。

  父母離婚對孩子最大的打擊就是失去安全感。所以,讓孩子知道,雖然父母離婚了,但他永遠不會失去父母對他的愛,這一點至關重要。讓他感受到雖然他只和父母—方生活在一起,但他的生活和以前一樣安全、穩定,他不必擔心什麼。做到這一點,需要父母雙方的合作,這對大多數離異的夫妻來說很難。和一個也許帶給你很多創痛的人合作,你可能極不情願,但你不能把你們之間的恩恩怨怨遷移到孩子身上。  畢竟雙方都是孩子的親生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無法抹去。如果把仇恨強加給孩子,不僅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還會使孩子長大後失去愛心。所以,你需要以理性和寬容來對待曾經傷害你的人。撫養孩子的一方要允許孩子與另一方聯絡,不撫養的一方則要多來看望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雖然不在一起,但對自己的愛沒有變。

  3.單親家庭中,母子父子要在相依中各自獨立。

  單親家庭中的兩代人之間往往在情感上過於親密,這是一種自然的情感聯盟,但過分的情感依賴容易產生負面效應。所以,讓孩子和自己都有獨立生活的心理意識和能力是單親家庭最明智的選擇。

  單親家庭教育注意事項

  一、單親家庭的父母應向孩子耐心解釋造成不完整家庭的原因。

  現在有不少離異的父母,想避免產生不愉快的情緒,不願和孩子解釋離婚的事。但是孩子和其他人的交往中,常常不得不對付一些有關這方面的詢問。孩子由於沒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往往不知所措。所以單親家單親家庭  庭的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性格、年齡等因素,以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平靜、真誠、耐心、自信地向他們解釋自己離異的原因,求得他們的理解,並教會孩子應付各種有關的詢問,保護好孩子的自信心。

  二、單親家庭的家長對子女的教養不可不慎,必須注意科學的教養方式。

  首先,注意不要過度保護。在喪偶或者離異之後,為父母者常常會把自己所有的感情和愛傾注在孩子身上,對孩子關懷備至。孩子則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必為自己的生活安排和學業計劃操心,一切自有爸爸或媽媽代作主張。日子一久,孩子的依賴性就會增加。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脆弱、依賴,缺乏主見和獨立意識,一旦離開了家長,便茫然不知所措。  其次,切忌期望值太高。缺少了配偶,不少家長把孩子作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託。在厚望之下的孩子,往往有著過度的壓力,心理負擔沉重。有些心理素質不佳者,受不了這種壓力,便索性走向了反面,來個不思進取,乃至“破罐子破摔”。這種有意無意的行為就是為了讓父母降低點希望,使自己能夠喘口氣。另一些孩子也許能堅持發奮,不讓父母失望,但是長期超負荷地運作,其潛在的心理損傷亦不容忽視。一旦某一天超出了承受極限,便有可能走向崩潰,結果反而更糟。

  三、由於社會的寬容度及個人的修養尚未達到相當的水平,使單親子女可能需要承受來自生活、學習環境中的歧視、偏見和嘲弄。

  不少單親子女因此在性格上變得內向、憂鬱、自卑,甚至孤僻。因此,家長不僅自己要多和孩子進行交流溝通,還要注意幫助孩子充實生活。由於家庭結構的不完整,單親家庭的生活比較單調,孩子容易感到精神上的空虛與寂寞。為此身為他們的父母,每天再忙,也應抽時間多陪陪孩子。陪孩子聊聊天,一起娛樂一下,或者協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一些難題。此外,還可幫助孩子多交一些朋友,讓孩子把朋友一起請到家中來玩,以彌補親情的不足,使他們的身心能夠健康成長。

  四、單親家庭的父母要注意孩子健康人格的教育。

  在孩子人格的形成過程中,父親和母親有著無法互相取代的作用。缺少父愛,孩子就會形成所謂的偏陰人格,即表現得懦弱,多愁善感,自卑、缺乏毅力,果斷性不強等;而缺少母愛,孩子又會形成所謂的偏陽人格,即表現得孤僻,冷漠,缺乏愛心與同情心,沒有安全感,狹隘等。所以對於單親家庭的父母來說,要特別注意彌補孩子由於缺少父愛或母愛所帶來的消極影響。比如對缺少父愛的子女,母親要加強他們的獨立、自主、勇敢、果斷等方面的人格教育,讓他們多看看有關表現男性優秀品質的影視片與書籍,並有意識地帶他們多接觸一些成熟的、自信的、有責任心的成年男子,如教師、男同事等,以免形成上面所說的偏陰人格。此外,還有不容忽視的角色教育的問題。在青少年心理成長的過程中,性別角色的學習是一個重要環節。所以,單親家庭中,家長應注意調動親戚、朋友中的性別資源,給孩子以應有的適宜的影響。以保證男孩的陽剛之氣和女孩的陰柔之美,以免造成兩性角色上的心理與行為的偏差。

1.教育男孩必看的經典書籍推薦

2.六本家長看的兒童教育書籍

3.父母必讀的親子教育書籍推薦

4.教育孩子必讀的經典書籍推薦

5.8本教育孩子的書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