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服務健康知識教育講座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整個社會對公共衛生服務的需求呈現出全面快速的增長趨勢。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AAA,希望對你有幫助!

  AAA篇3

  主講人:楊 飛

  一、教學目的

  通過講解讓同學們瞭解健康的概念,什麼是健康的人。影響健康的因素,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概念。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1、健康的概念

  2、健康的生活方式

  3、影響健康的因素

  4、健康促進

  三、教學過程

  匯入:健康是人類生命存在的正常狀態,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興旺的保證。我國《憲法》明確規定:維護全體公民的健康,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幫助人民獲得健康是我們每一個衛生工作者的職責,更是每一個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神聖使命。

  一 什麼是健康

  由於人們所處的時代、環境和條件不同,對健康的理解也不盡相同。過去,人們一般認為身體沒病、無傷、無殘就是“健康”。隨著人類疾病譜的改變和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健康的認識也在深化。 現代的人們認識到:除了生物性因素外,心理、社會因素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行為都是許多疾病發生和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在關注人的健康時,單從“生物人”的角度看問題就明顯的不夠全面,必須考慮到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對人健康的影響。隨著這種認識的加深,過去的“生物醫學模式”則轉化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世界衛生組織WHO1948年在其《組織法》中提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幸福的完美狀態”。這就是說,人的健康不僅是在生理上沒有疾病、軀體健全和不虛弱,而且還應該是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平衡狀態,並且還包括人與社會的良好適應,達到與社會和諧相處。人不僅有肉體還有精神;人不僅是一個自然人、生物人,還是一個社會人。這一健康的新概念就是把人的軀體與精神結合,並把個體與社會結合所提出的,是對健康的一個全面定義。

  一個完全健康的人不僅是自身客觀上擁有健康,而且應該懂得基本的健康知識,具有追求健康的信念和意識,具備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對他人和社會承擔健康責任。

  還有一種處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我們稱為亞健康。多指無臨床症狀和體徵,或者有病症感覺而無臨床檢查證據,但已有潛在的發病傾向的資訊,處於機體結構退化和生理功能減退的低質與心理失衡狀態。

  二影響健康的因素

  人類的健康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除遺傳、心理和行為生活方式等內在因素外,生物環境、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等外在因素都與人的健康密切相關。

  社會環境:社會環境因素包括政治制度、社會穩定狀況戰爭或和平、經濟狀況、醫療衛生服務、食品和飲水供應、社群服務、人際關係、文化風俗等等,其中無一不與健康關係密切。

  自然環境:它包括氣候情況、地理條件、水質和土壤情況包括所含礦物質、磁場與射線等等,也都直接與人的生存和健康密切相關。如某些地區由於水土中微量元素的多或少可以造成氟中毒、碘缺乏病、大骨節病、克山病等地方病。

  生物環境:主要指人們生存的環境中的生物狀態,特別是致病和傳播疾病的生物的濃度、活躍情況和致病性等。如病毒、細菌等微生物和蚊子、蒼蠅、蟑螂等蟲媒以及老鼠等動物。當人生存的環境中這些生物濃度較高或致病性強時就必然對人的健康產生威脅。

  遺傳因素:人的身體素質特點會遺傳給後代,某些疾病也具有遺傳性,如血友病、白化病、糖尿病等。

  心理因素:它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健康,例如長期的心理緊張可以導致高血壓,突然的情緒激動可以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行為生活方式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危害健康,如長期大量吸菸可以導致氣管炎、高血壓等多種疾病,甚至會增加患肺癌和其他癌症的機會。長期過量飲酒可能損害肝臟並引發其他消化系統疾病。高脂高膽固醇飲食可以導致動脈血管硬化和冠心病。高糖飲食、缺少運動可能引起糖尿病。

  科學研究表明,在上述影響健康的諸因素中,人類所患疾病中有45%與生活方式有關,而死亡的因素中有60%與生活方式有關。在美國,不健康生活方式佔總死因中的48.9%,在我國佔37.3%。這說明人類的行為因素對自身健康的影響極大。

  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早期受家庭的影響較多,如飲食習慣、衛生習慣如刷牙習慣、起居習慣等。但隨著年齡的增加,也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而逐漸調整自己的行為,在進入青年和成年以後就會形成比較固定的行為習慣。如是否講究衛生、是否喜歡運動、是否喜歡與人交流、是否吸菸飲酒等等。這些行為習慣也就是生活方式將對他們的健康產生長期影響。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針對影響現代人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不良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提出了健康生活方式“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全球人口的期望壽命可以延長10年以上。

  1、合理膳食。即營養要全面均衡。每餐以八分飽為宜,主食由細糧、雜糧搭配,減少動物性脂肪和甜食的攝入,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豆製品和牛奶,限制鹽的用量,每人每天攝入鹽的不超過6克。

  2、適量運動。運動貴在堅持,重在適度。專案應因人而異,每週可做輕中度運動5次,每次半小時左右。中青年可打球、長跑。中老年可快步行走、慢跑、騎自行車。適量運動是預防和消除疲勞、保證健康長壽的一個重要因素。

  3、戒菸限酒。吸菸酗酒是健康的大敵。吸菸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肺癌、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多種疾病的重要危害因素。任何年齡的人戒菸都可獲得健康上的真正收益。據科學家們多年的實驗後發現,吸菸者在戒菸後其體內器官會發生一系列有益的變化: 20分鐘內:血壓降到標準水平;脈搏降到標準速度;手、腳的溫度升到標準體溫。

  8小時內: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降低到正常水平;血液中氧的含量增至正常水平。24小時內:心肌梗塞危險性降低。48小時內:神經末梢的功能逐漸開始恢復;嗅覺和味覺對外界物質敏感性增強。72小時內:支氣管不再痙攣,呼吸大為舒暢,肺活量增加。2星期至一個月:血液迴圈穩定;走路穩而輕;肺功能改善30%。1至9個月:咳嗽、鼻竇充血、疲勞、氣短等症狀減輕;氣管和支氣管的粘膜上出現新的纖毛,處理粘液的功能增強;痰減少,肺部較乾淨,感染機會減少;身體的能量儲備提高;體重可增加2_3公斤。1年內:冠狀動脈硬化危險減至吸菸者的一半。

  4、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最重要。保持心理平衡要做到以下幾點:三個快樂: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三個正確: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他人、正確對對待社會。三個既要:既要盡心盡力奉獻社會,又要盡情品味美好人生、既要在事業上有顆進取心,又要在生活中有顆平常心;既要精益求精於本職工作,又要有多姿多彩的業餘生活。

  三、健康教育的概念

  自20世紀80年代早期開始,健康教育被正式引入我國以後,健康教育已經為許多人所熟悉。健康教育是以傳播、教育、干預為手段,以幫助個體和群體改變不健康行為和建立健康行為為目標,以促進健康為目的所進行的活動及其過程。

  健康教育就是以預防控制疾病,促進健康作為主要出發點,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教育活動,促使人們自願採用有利於人健康的行為,消除或降低危險因素,降低發病率,傷殘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命和生活質量,並對教育效果作出評價。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改變人們的行為與生活方式以及影響行為與生活方式改變的環境條件。健康教育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有評價的教育活動,而不僅僅是廣播電視、宣傳畫、標語等,它強調的是健康教育者和接受教育者之間的相互合作,通過兩者共同努力,達到健康的目的。

  即是使教育物件知識、觀念、行為改變的統一。這三者之間的關係表現為:知是基礎,信是動力,行是目標。其目的是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AAA篇2

  一、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病是指在靜息狀態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謝紊亂以及心、腦、腎和視網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臨床上很多高血壓病人特別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較多的伴有高血壓。

  二、高血壓病因不明,與發病有關的因素有:

  1.年齡:發病率有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40歲以上者發病率高。

  2.食鹽:攝入食鹽多者,高血壓發病率高,有認為食鹽<2g/日,幾乎不發生高血壓;3-4g/日,高血壓發病率3%,4-15g/日,發病率33.15%,>20g/日發病率30%。

  3.體重:肥胖者發病率高。

  4.遺傳:大約半數高血壓患者有家族史。

  5.環境與職業:有噪音的工作環境,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均易發生高血壓,城市中的高壓發病率高於農村。

  三、高血壓早期症狀有哪些?

  按起病緩急和病程進展,可分為緩進型和急進型,以緩進型多見。

  一、緩進型高血壓。

  一早期表現:早期多無症狀,偶爾體檢時發現血壓增高,或在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勞累後感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可能系高階精神功能失調所致。早期血壓僅暫時升高,隨病程進展血壓持續升高,臟器受累。

  二腦部表現:頭痛、頭暈常見。多由於情緒激動,過度疲勞,氣候變化或停用降壓藥而誘發。血壓急驟升高。劇烈頭痛、視力障礙、噁心、嘔吐、抽搐、昏迷、一過性偏癱、失語等

  三心臟表現:早期,心功能代償,症狀不明顯,後期,心功能失代償,發生心力衰竭。

  四腎臟表現:長期高血壓致腎小動脈硬化。腎功能減退時,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紅細胞。尿濃縮功能低下,酚紅排洩及尿素廓清障礙。出現氮質血癥及尿毒症。

  五眼底改變。

  二、急進型高血壓:也稱惡性高血壓,佔高血壓病的1%,可由緩進型突然轉變而來,也可起病。惡性 高血壓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以30-40歲為最多見。血壓明顯升高,舒張壓多在17.3Kpa130mmHg以上,有乏力,口渴、多尿等症狀。視力迅速減退,眼底有視網膜出血及滲出,常有雙側視神經乳頭水腫。迅速出現蛋白尿,血尿及腎功能不全。也可發生心力衰竭,高血壓腦病和高血壓危象,病程進展迅速多死於尿毒症。

  四、高血壓急症急救法

  1、病人突然心悸氣短,呈端坐呼吸狀態,口脣發紺,肢體活動失靈,伴咯粉紅泡沫樣痰時,要考慮有急性左心衰竭,應吩咐病人雙腿下垂,採取坐位,如備有氧氣袋,及時吸入氧氣,並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2、血壓突然升高,伴有噁心、嘔吐、劇烈頭痛、心慌、尿頻、甚至視線模糊,即已出現高血壓腦病。家人要安慰病人別緊張,臥床休息,並及時服用降壓藥,還可另服利尿劑、鎮靜劑等

  3、病人在勞累或興奮後,發生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前區疼痛、胸悶,並延伸至頸部、左肩背或上肢,面色蒼白、出冷汗,此時應叫病人安靜休息,服一片硝酸甘油或一支亞硝酸戊酯,並吸入氧氣

  4、高血壓病人發病時,會伴有腦血管意外,除頭痛、嘔吐外,甚至意識障礙或肢體癱瘓,此時要讓病人平臥,頭偏向一側,以免意識障礙,或劇烈嘔吐時將嘔吐物吸入氣道,然後通知急救中心。

  五、高血壓預防

  一、合理膳食

  高興有病人應注意的飲食習慣:

  ①首先要控制,提倡吃複合糖類、如澱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②限制脂肪的攝入。烹調時,選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魚。

  ③適量攝入蛋白質。高血壓病人每日蛋白質的量為每公斤體重1g為宜。 ④多次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帶。

  ⑤限制鹽的攝入量:每日應降至6g以下,及普通啤酒蓋去掉膠墊後,一平蓋食鹽約為6g。

  ⑥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二、適量運動

  運動對高血壓的重要性,運動除了可以促進血液迴圈,降低膽固醇的生成外,並能增強肌肉、骨骼與關節僵硬的發生。

  1、進行運動的注意事項:

  ①運動勿過量,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增加運動量。

  ②注意周圍環境氣候:夏天:避免中午豔陽高照的時間;冬天:注意保暖,防中風。

  ③穿著舒適吸汗的衣服:選棉質衣料,運動鞋等是必要的。

  ④選擇安全場所:如公園、學校,勿在巷道、馬路邊。

  ⑤進行運動時,切勿空腹,以免發生低血糖,應在飯後兩小時。

  2、運動的禁忌:

  ①生病或不舒服時應停止運動

  ②飢餓時或飯後一小時不易做運動

  ③運動中不可立即停止,要遵守運動程式的步驟

  ④運動中有任何不適現象,應即停止

  三、戒菸限酒

  吸菸會導致高血壓。研究證明,吸一支菸後心率每分鐘增加5-20次/分,收縮壓增加10-25mmhg。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菸葉內含有尼古丁菸鹼會興奮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使心率加快,同時也促使腎上腺釋放大量兒茶酚胺,使小動脈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尼古丁還會刺激血管內的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壓升高。

  長期大量吸菸還會促進大動脈粥樣硬化,小動脈內膜逐漸增厚,使整個血管逐漸硬化。同時由於吸菸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紅蛋白含量增多,從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動脈內膜缺氧,動脈壁內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因此,無高血壓的人戒菸可預防了高血壓的發生,有高血壓的人更應戒菸。

  與吸菸相比,飲酒對身體的利弊就存在爭議。不時出現各種報告,有的說飲少量酒有益,有的說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大量飲酒肯定有害,高濃度的酒精會導致動脈硬化,加重高血壓。

  四、心理平衡

  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表現是緊張、易怒、情緒不穩,這些有都是使血壓升高的誘因。患者可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培養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的良好適應能力,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

  五、自我管理

  1、定期測量血壓,1-2周應至少測量一次

  2、治療高血壓應堅持“三心”,及信心、決心、恆心

  3、定時服用降壓藥,自己不隨意減量或停藥,可在醫生指導下及現病情加予調整,防止血壓反跳

  4、條件允許,可自備血壓計及學會自測血壓

  5、隨服用適當的藥物外,還要注意勞逸結合、注意飲食、適當進行運動、保持情緒穩定、睡眠充足

  六、按時就醫

  ①服完藥②血壓升高或過低,血壓波動大③出現眼花、頭暈、噁心嘔吐、視物不清、偏癱、失語、意識障礙、呼吸困難、肢體乏力等即到醫院就醫。如病情危重,請求就120急救中心。

  AAA篇1

  主講人:曾祥平

  一、宣傳結婚應具備的條件。

  男方22週歲,女方20週歲。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患麻風病未治癒或其他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禁止結婚。

  二、宣傳婚前檢查的必要性。

  通過婚前檢查,可發現不宜結婚或暫緩結婚的疾病,然後採取相應的措施。婚前檢查是美滿婚姻的第一步,即有利於青年男女的身體健康,也是優生的主要保障。

  三、宣傳避孕原理。

  目前常用的避孕方法的原理主要有三方面:抑制排卵、改變宮腔環境、使受精卵不能發育,阻止精子和卵子相遇。

  可避孕的幾種方法: 1、使用避孕套。 2、放置宮內節育器。 3、口服避孕藥。 4、使用長效避孕針。5、外用避孕藥。 6、絕育術。

  四、宣傳什麼時間懷孕最好。

  年齡:女性生育年齡不小於20週歲,不超35歲為宜,過小或過大都不利於優生,以24—29週歲為最佳生育年齡。

  月份:一般認為,5—7月是較為理想的懷孕時間。

  最佳受孕時機:孕前2—3周要多食含蛋白質尤其是動物蛋白豐富的食品,並保持雙方心情舒暢,精神愉快,嚴禁菸酒。

  五、宣傳“遺傳與優生。

  父母既能的把健康基因傳給後代,也能將帶疾的遺傳的基因傳給後代,導致後代發生和親代相似的遺傳性疾病。我國母嬰保健法中提出,醫師應向男女雙方說明情況,可以結婚但不適合生育的遺傳病的經下幾種:

  1、男女一方患有嚴重常染色體性遺傳病。 2、婚配雙方均患有相同的嚴重常色體隱性遺傳病。

  3、婚配任何一方患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症和其他精神病者。

  工作小結

  為了不斷滿足廣大育齡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的計劃生育需求,按照上級通知要求,結合我鎮的實際情況,認真組織,動員育齡群眾積極參與,使本次健康教育講座活動開展得紮實有效。

  為了把此次健康教育講座活動真正落到實處,在講座間隙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關愛女孩”知識演講,設現場諮詢臺,向廣大育齡群眾宣傳計劃生育“政策法規”“避孕節育”“知情選擇”“優生優育”等方面計生知識,發放計劃生育宣傳單30餘份,併為育齡群眾答疑解惑,收到了宣傳計劃生育知識的效果。受到育齡婦女的普遍歡迎。

  在這次健康教育講座活動中我們還有針對性,組織生育旺盛期的育齡婦女,開展一次“人口大講堂”活動,進行一次培訓參與人數達20餘人,詳細講解婚育知識等。滿足育齡群眾的需求。

  通過開展本次活動,轉變育齡群眾的婚育觀念,提高廣大群眾實行計劃生育的自覺性,為做好2013年計劃生育工作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