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教師心得體會

  參加了這次的小學科學教師的學習,隨著新的國家科學課程標準的頒佈,全國小學科學教學更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小學科學教學逐步成為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於科學學科的教學,有聲、有色、形象直觀,能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增進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人文精神的發展。但要充分發揮其作用,教師的作用不可小視。

  1、教師角色、觀念的改變

  現代教育技術引入科學教育,可以加強學生的感知過程,促進認知的深化,加深理解和提高應用能力。但是,它在給科學教育帶來契機的同時,也對科學教育提出了挑戰,對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師要適應這種要求,就必須更新教育觀念,要認真研究新世紀人才的素質要求,及時對每個學生進行成才設計。現代教育技術研究和實踐的物件是“學習過程”。這裡強調的是“學習過程”而不是“教學過程”,從而真正確立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將從被動的聽講者,轉變為主動參與的學習主體,學生是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最大受益者。教育應該較少地致力於傳遞和儲存知識,而應更努力地尋求獲得知識的方法。教師應該花更多的精力去分析研究學習者的特點,預測和幫助他們解決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找到他們恰當的學習起點和創造一種他們能適應的教學模式,以期使每個學生都成為成功的學習者。這就要求教師樹立大教育觀念,集中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創造性的活動,既要做引路人,又要做學生的朋友。而現代教育技術正為增強師生互動、突出學生主體提供了條件。

  2、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努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與操作技能。

  現代教育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使教師與學生處在相同的環境中。這為教師創造了一個熟悉但更具挑戰性的環境。因此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努力掌握和運用教育技術的理論、手段、方法和技巧,並深入研究、交流開展電化教學的心得體會,互相推薦和提供軟體資料,多渠道收集,或通過簡單的輯納編制新的軟體教材。

  3、媒體課件要適時適地適用妙用。

  毫無疑問,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為科學的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新的空間,但教師必須明確這樣一個觀點——應科學、合理、巧妙地使用多媒體。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用現代教育技術來完成,包括在科學學科中挖掘人文精神。它也不可完全代替教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如果忽視學生的思維發展過程,那麼任何的教學也都失去了它的意義。總言之,不能讓多媒體輔助手段“喧賓奪主”,而要儘量讓它發揮“輔助”作用,真正為優化科學課堂教學服務。

  總之,衝破傳統的教學方法,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採用現代先進的教學手段,是現代科學教育的要求,也是現代教學發展的需求,對於整個教學改革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篇2

  《科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在整個的探究活動,學生經歷了猜想-設計-探究-驗證這個完整的探究式學習過程,教師注意自始至終都以一種啟發者、引導者、幫助者、欣賞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中。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選擇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與交流,並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彙報,學生的彙報雖然有的不完整,但注意了能對學生的回答適時補充,並善於及時捕捉學生隨時閃現的智慧火花,給他們以肯定,給他們以激勵。通過層層深入的探究活動,學生能自己分析和研究生活中的事例,提出自己的研究問題,並在此基礎上自主設計實驗計劃、選擇實驗材料、開展實驗研究、得到實驗結論。在探究活動中,注意了小組內的相互合作和觀察研究。在實驗的現象分析和總結中,知道用三稜鏡、水稜鏡分解太陽光形成彩虹,牛頓盤能把多種顏色光混合成白光。知道了人工製造彩虹的方法,知道了彩虹多形成於夏天雨後的原因。

  《科學》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興趣,使學生主動地學習,這也是《新課標》所要求的。“你們真棒!”。“你們真像一個小科學家!我都要向大家學習了,希望同學們能在今後的學習中發現更多的問題,提出更多的問題,用自己的方法解決更多的自然科學問題”......這些語言的肯定與鼓勵,體現了教學活動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在課上時,我經常說:“你們真棒!”,這不僅使學生有了成功的體驗,更進一步激發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既做到關注學生科學研究的方法、思維的方式,又關注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活動,並在研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即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同時,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基於學生的已有認知基礎,讓學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達成共識,形成結論。對於學生的評價既關注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能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活動。評價以師生評、生生評、自評等多種形式進行,重視對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實踐操作能力的評價。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為科學課教師的我們,一定會以契而不捨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對科學課教學工作的探究之中,不斷地充實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為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篇3

  隨著新的國家科學課程標準的頒佈,全國小學科學教學更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小學科學教學逐步成為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少的課時中如何實施有效教學?如何提高小學科學教學質量?如何優化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質量?尤為值得研究和探討。這學期我擔任小學五年級的科學教學工作,根據半年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情況和本人的教學經驗,我在這方面收穫很大,談一談我的教學心得:

  一、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單純的講授訓練更有效。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親密的夥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並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這是新課程標準給我們提出的要求。開展有效的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學思維方式獲取知識,這是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學習的能力基礎上,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創新性學習是一種對未來的預期與前瞻的意識。在科學課的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這種意識的作用,使兒童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

  三、科學課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培養科學課的課堂常規,如有條不紊的開展實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及時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能長期堅持觀察記錄,能傾聽別人的發言,能提出自己的見解等。

  四、科學教師要樹立終生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

  科學課的內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對教師的知識要求很高,因此教師要及時補充知識儲備,同時要學會科學探究的技能,具備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這樣科學教學質量會更高。

  教師應從教學的準備、教學的實施、教學的評價三方面入手,自始至終地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關注教學效益,關注教學中的可測性。同時教師還應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掌握相關的教學策略,以便於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做出相應的決策,獲取最大的教學效益。今後,我將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做好小學生的科學啟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