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的成功案例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使命,為了能夠教育好孩子父母們都想盡了辦法。還沒有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妨看看下文, 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1
在美國,有兩個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孫。
一個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學家嘉納塞·愛德華。由於他重視子女的教育,並代代相傳,在他的八代子孫中共出了1位副總統、1位外交官、13位大學院長、103位大學教授、60位醫生、20多個議員……。在長達兩個世紀中,競沒有一人被關、被捕、被判刑的。另一個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紐約州的馬克斯·菜克,他是個臭名昭著的賭棍加酒鬼,開設賭館,對子女教育不聞不問。在他們八代子孫中有7個殺人犯、65個盜竊犯、324個乞丐,因狂飲夭亡或成為殘廢者的多達400多人。這兩個家族的八代發家史,告訴我們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個“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潛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響,將會直接關係到子女的道德品質、法紀觀念、人生觀等的形成。我們特別要探討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給予人們的啟示。
注重教子做人。中國傳統家教的精華是注重教子做人。中國曆代關於家教的家規、家訓、家範無一不把教子做人作為重點內容;歷史上的慈父良母也無一不是在教子做人方面為世人稱頌。北宋中期包拯針對當時社會腐敗的狀況,特別重視後代的品德教育。他晚年請石匠將他立下的家訓“後世子孫仕宦,在犯贓濫者,不得入歸本這家,亡死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若孫也。”刻在碑上,將碑鑲立於堂屋的東壁,令子孫時時觀瞻,嚴格奉行。唐太宗晚年預感餘日無多,便認真總結歷史上各朝特別是隋朝的統治經驗,作《帝範》十二篇,傳授給太子李治。他對李治說:“修身之法,治國之道都說在這本書裡,我死時不用再作其他遺言了。”太宗還告誡說:“要建立一個國家,成功是很艱難的,破敗卻很容易;要保持一個穩固的帝位則更難,而要失去它卻是很容易。你要千萬愛惜,千萬謹慎!”古人不僅把立德作為家教的重點,而且要求子女有自立精神。北宋丞相王旦,平生不置田宅,說:“子孫當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爭財為不義耳!”清朝畫家關板橋52歲始得子,但他嚴格要求兒子。提出“第一要明理做個好人”的家教原則。他臨終時給兒子留下遺書:“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事業自己幹,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古希臘著名的教育家、哲人柏拉圖有句名言:“一個人從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裡引導,能決定他後來往哪裡走。”他主張通過故事、詩歌、戲劇、歷史、演說、技藝音樂來教充青少年,“陶冶心靈”。他認為故事與詩歌的內容應該能夠培養青少年“既溫文又勇敢”、能養成“自成剋制的美德”。17世紀英國思想家約翰·洛克1632——1704主張對青少年進行“紳士教育”,他最重視道德教育。他說:“我認為在一個紳士的各種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由引可見,古今中外家教都把教子做人作為重點,它也是成功家教的一條最重要的經驗。
注重言傳身教。家長的言傳身教是家教成功的必要條件。林則徐的父親林賓日是位塾師,當時過著“半飢半寒,遷就度日”的生活,可是對貧窮的鄉親和鄰里,卻能“視人之急猶已家,雖至貧再三,尚疾病死葬,靡不竭力解推,忘乎其為屢空也”。少年時的林則徐就親眼看見父親把家裡僅有的一點點米,全都送給了貧如洗的三伯林天策,自己一家人只好忍飢挨餓。父親還事先囑咐他說:“伯父來,不得說我們沒米吃了。”林賓日“不妄與一事,不妄取一錢”。有一次一個土豪想用金錢賄賂林賓日,為其保送文童,遭他拒絕。還有一次一個富戶人家想重金聘林賓日去當家庭教師,林賓日一想到此人在鄉里的劣跡,便一口回絕了。父親的言行舉止,給林則徐以深刻的影響。後來他在官場上注意瞭解民間疾苦,作風廉潔剛直,不與貪官汙吏為伍,這當然不是偶然的。託樂斯泰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斯特娜夫人說得十分透徹:“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為了培養孩子的品德,父母親的行為要自慎,應處處作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為或壞的行為都是父母教育的影響的結果。”
注意教育方法。國外流傳著這樣一首《育兒歌》:“挑剔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苛責;敵意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爭鬥;譏笑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羞怯;羞辱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疚;寬容中成長的孩子,學會忍讓;鼓勵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信。”這首育兒歌,含有豐富的哲理,說明家長的教育思想、教育態度和教育方法等,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都有密切的關係。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詹姆斯·畢伯庫克曾對1300多位稱職的父母做了調查研究,他歸納出了要做一個稱職的父母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幾點:喜歡且經常與孩子親近,愛而有度,嚴而有格;關心孩子的思想和學習,樂於幫助孩子解決學習、生活中的一些困難;善於和孩子交流和溝通思想感情;家庭在有明確的“公約”,使孩子有規可循;尊重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按照孩子的程度,給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標和要求;致力於創造一個和諧、歡樂的家庭氛圍。
我國傳統的家庭教育十分重視教育方法。魯迅先生曾指出:“倘有人作一歷史,將中國曆來教育兒童的方法,用書作一個明確的記錄,給人明白我們的古人以至我們,是怎樣的被薰陶下來的,則其功德,當不在禹下。”我們可以舉一些例子。例如,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說:“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這裡提出了“慈而有度,嚴而有格”的教育原則與方法。蔡衍晃說:“更可恨者,凡子有過,母輒蔽之,父不得而知也。業已知之,則又曲為之解,此慈母之所以多敗子也。”這裡指出父母對子女教育的不一致,會導致家庭教育的失敗,家中就會出敗子。成功家教給予我們的啟示決不止上述三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社會巨大變革給家庭教育又提出了許多新課題、增添了許多新內容,家長光靠老經驗不能勝任對子女的教育,要學點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方面的知識。
2
晉江市內坑鎮有一個五口之家,家中三個女兒,可以說是個個都是“女中豪傑”,為什麼這麼說呢?
大女兒現就讀某重點大學,二女兒的學習成績現在是某重點高中高二年段的前三名,三女兒在全國“希望杯”數學競賽中一次獲全國金牌,一次銀牌,全省資訊科技競賽第一名,其他地市級的競賽幾乎都是第一名,學習綜合成績一直是年段前幾名,用這位“英雄”家長的話說,“是民辦學校給我幾個女兒提供了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是民辦學校教師的責任心與教育水平培養了我三女兒”。其實也不盡然,這位家長的思想水平和對小孩的管理可謂是獨出心裁,“親切,民主,平等,尊重,理解,鼓勵”三女兒在日記中對自己父母親的評價是他們兩夫妻的特點。平時,在對小孩的管理中,他們對女兒們有的不僅是說教,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的女兒認識到學習是為了什麼?三個女兒從小似乎都很爭氣,都能理解父母親的用心。這位爸爸曾經在學校舉行的家長會中作為家長代表這樣說過:“每一個家庭都會遇到孩子的學習問題,父母都希望孩子門門功課好,得高分。然而,事情也不是這麼輕而易舉。有時,父母也會因孩子學習的分數忽高忽低而困惑,每一次測驗最好全班第一,特別是在初中階段,分數對學生來說又是至關重要的,決不能掉以輕心。在孩子學習上取得高分時,父母也要激勵孩子不斷向前,不能以此而感到滿足;當孩子沒有取得好分數時,父母也不能訓斥孩子,而應當要幫助孩子找出問題,想辦法助孩子一臂之力,克服困難。我每當在孩子學習上取得不夠理想成績時,總是鼓勵孩子,敗不餒,要經得起考驗。我常常對孩子說:讀書的過程是培養一個人的奮鬥的精神,進取精神,事事如意,實屬不易。學習上取得理想的成績,當然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但這只是孩子成長中的一部分內容,並不代表孩子的全部,最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孩子的志向與意志品質。這是構成孩子具有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質,讓孩子懂得追求是人生境界的動力。我們不能以孩子學習結果的成敗來影響孩子的成長,更不能扼殺孩子的情感世界。面對孩子在學習上所遇到的一切情況,作為家長只能尊重事實,化激勵為動力,不斷煥發孩子向上進取的情感,讓孩子在學生時代度過各種經歷考驗,讓孩子變得成熟起來,成長得更健全,無論是學習,還是思想,情感都得到和諧發展,這是我們今天做家長與孩子溝通的重要性。這是時代的呼喚,也是家長一種社會責任感的體現。因此,我們必須要在日常生活中,有藝術地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沐浴在家長愛的陽光下,迅速成人成才,成為社會有用之人。”你很難想象這個只有初中畢業文化的家長在管理孩子上的高度境界與藝術感。但是,他確實是一位成功的家長,對於學校要開展的各項工作,他總是第一個站出來響應,並能及時的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與想法。他說“民辦學校的師資、責任心及對孩子個性與能力的培養都有獨特的地方,為了孩子的將來,我是更信任民辦學校的教育能力與水平!”
3
張弛,是劍橋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中國籍博士生,年僅22歲。
他的成長和培養,是普通人可望且可及的。他的父親張明山談到對兒子的家庭教育時,一連說了幾個“要”和“不要”:“在學習之前,一定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求知慾,一定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克服困難的能力,不要把孩子推給學校就不管了。要配合培養,不要讓孩子一味依賴父母的指導,不要打擊孩子的信心。”因此。他在實踐中注重了以下幾點:一是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二是孩子學習情感的培養;三是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及愛心的培養;四是獨立意識的培養;五是與孩子平等溝通、“面與面”的交流;六是對孩子實行積極暗示;七是適時適度誇獎和欣賞孩子,八是培養自信;培養孩子勞動意識、吃苦精神、刻苦學習;九是培養和提高綜合素質;十是家校實施教育一致。該家庭的實踐經驗和結果證明了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丹尼爾·戈爾曼的一句話“人的成功,智商指數只佔20%,而情商等因素佔80%”。
4
梁啟超教育子女案例分析:愛國主義教育。
梁啟超的九個子女中,先後有七個曾到外國求學或工作,他們在國外都接受了高等教育,學貫中西,成為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完全有條件進入西方上流社會,享受優厚的物質待遇。但是,他們中卻無一人留居國外,都是學成後即刻回國,與祖國共憂患,與民族同呼吸。抗戰期間,梁啟超的長子、著名古建築專家樑思成和夫人林徽音在四川過著清貧的生活且又都疾病纏身,卻仍然頑強地堅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當時美國一些大學和博物館都想聘請他們到美國工作,這對他們夫婦治病也大有好處。但是,他們卻一一拒絕了。樑思成說:“我的祖國正在苦難中,我不能離開她,哪怕僅僅是暫時的。”
新中國成立後,梁啟超的家人以極大的政治熱情投身於新中國的建設事業,雖歷盡磨難而無怨,以一腔熱血報效祖國。他們全家人在梁啟超夫人王桂荃和長女、時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樑思順的主持下,將梁啟超遺留下來的全部手稿都捐贈給北京圖書館,並把北戴河一座別墅獻給了國家。1978年,梁啟超的次女、著名的圖書館學專家樑思莊又代表全家將梁啟超坐落在北京臥佛寺的陵園和幾百株樹木獻給了國家。1981年,樑思莊組織在京的弟、妹集體自費回廣東新會探望鄉親父老。他們帶去了梁啟超的親筆字卷和戰國編鐘,贈送給廣州和新會博物館。至此,梁啟超和他的子女們將他們所能獻出的一切全部奉獻給了祖國。
道德品質教育。梁啟超很重視對子女進行道德品質方面的教育,並以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為子女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從小就要求孩子們一定要艱苦樸素,在艱苦的環境中鍛鍊自己。他說:“生當亂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一個人在物質上的享用,只要能維持生命便夠了,至於快樂與否,全不是物質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得快活,才真是會打算盤哩!”他教育子女們要熱愛生活,適應環境。他說:“我是學問、趣味方面極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專積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內容異常豐富,能夠永久保持不厭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歷若干時候,趣味轉過新方面,便覺得像換了新生命,如朝日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覺這種生活是極可愛的,極有價值的。我雖不願你們學我那氾濫無歸的短處,但最少也想你們參採我那爛漫向榮的長處。”在他的教育影響下,孩子們個個都有一個艱苦奮鬥的歷史。
梁啟超的次子樑思永,曾在美國哈佛大學攻讀考古學和人類學。1930年學成回國,正是國內戰火不斷的時代。他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長期從事考古工作,曾主持山東章丘龍山鎮和河南安陽後岡、西北岡等重要發掘,並首先確定仰韶、龍山和商文化的相對年代。梁啟超的四女樑思寧,在南開大學讀一年級時,因日機轟炸而失學。她抱著滿腔的愛國熱忱投奔新四軍,奔赴抗日前線。梁啟超的幼子樑思禮,1924年才出生。當他5歲時,梁啟超就去世了。他17歲赴美求學,邊打工邊讀書,在飯館裡洗碗碟,在游泳池當救生員,什麼都幹,苦讀八年,終於獲博士學位。回國後從事電子科學研究工作,是我國著名的火箭專家,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並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追求知識教育。梁啟超在家庭教育中很注意引導孩子們追求知識的興趣,培養他們好學深思的習慣。他很尊重孩子們的個性和志趣,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並以平等商量的方法設想每個孩子的發展方向。
在治學方法上,梁啟超要求每個兒女既要專精又要廣博,他在對子女的談話及通訊中指出:“思成所學太專門了,我願意你趁畢業後一兩年,分出點光陰多學些常識,尤其是文學或人文科學之某部門,稍多用點功夫。我怕你因所學太專門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於單調;太單調的生活容易厭倦,厭倦即為苦惱,乃至墮落之根源。”他以自己為例說:“我生平趣味極多,而對於自己所作的事,總是作的津津有味,而且興趣淋漓,什麼悲觀咧,厭世咧,這種字句,我所用的字典裡頭可以說完全沒有。”他要求次女樑思莊“在專門學科之外,還要選一兩種關於自己娛樂的學問,如音樂、文學、美術等”。他對樑思成說:“做學問總要'猛火熬’和'慢火燉’兩種工作,迴圈互動著用去,在慢火燉時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實有諸己。”
梁啟超不斷鼓勵孩子們戰勝學業上的困難,繼續前進,要效法古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治學精神,同時也要培養和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當學建築的樑思成在美國完成學業之後,梁啟超要他到歐洲考察一二年,再結合對中國古建築的考察研究以形成自己的學問。當學考古的樑思永完成了在美國的學業之後,梁啟超立即安排他回國實習並收集中國的有關史料。
正是由於梁啟超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使他在對子女的教育培養方面大獲成功。他的兒女們不負父親,個個意志堅強,性格開朗,學有專長又多才多藝。他們都為祖國的解放尤其是建設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