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大聲說話教育孩子會怎樣
很多家長在小孩做錯事的時候,總是大聲批評孩子,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因為孩子也是有很強烈的自尊心的,這樣有可能導致他的勇氣下降,自尊心受到傷害。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父母不要大聲說話教育孩子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父母不要大聲說話教育孩子
一、能集中孩子注意力。孩子犯了錯誤,心裡七上八下,正在擔心不知父母要以什麼樣的方式責罰自己呢,卻見父母不發怒,反而以異於平常說話的語調跟自己說,不由產生了好奇心,就想聽清父母到底要說什麼。同時孩子還可以從父母這異乎尋常的舉動中感受到父母鄭重的態度,也促使孩子注意。
二、能使家長保持理智家長們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平靜地對孩子說話。這也反過來進一步促使家長保持理智。家長們大聲嚷嚷,大都為一時衝動,事後也會後悔,覺得自己當時不應該發那麼大的火。平心靜氣地說可避免那種情況的發生。冷卻孩子亢奮的情緒,本來就是教育、說服的必要條件。若家長自己先情緒失控,那又怎樣去引導孩子呢?家長保持理智,也能更客觀、準確地分析孩子的錯誤,能更好地讓孩子接受。
三、可形成“促膝談心”式的良好氣氛。小聲地說,是向孩子表示這話是說給他一個人聽的,談話僅侷限於兩人之間,這不僅能吸引孩子的興趣,還可使他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尊重。尤其在有其他人在場的時候,家長輕聲細語地批評孩子,沒有讓孩子丟面子,他們會感激父母,也就樂於接受父母的教誨了。
四、家長在自己情緒欠佳時,儘量不要去責備孩子。因為這時情緒控制是很困難的,即使心裡冷靜一些,但過火的話也難免脫口而出。情緒化的教育,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父母教育孩子的建議
建議1:讓孩子關注談話
在廚房幹活的媽媽對著正在房間裡玩得高興的孩子大叫:“過來洗手準備吃飯。”一般不大可能有效果。如果需要孩子聽見媽媽的話,並且讓他按照指令去做,媽媽最好是讓孩子先放下手中的事情,然後把孩子帶到安靜的房間裡,再跟他說話。這樣做不僅能讓孩子將注意力和關注點轉移到談話的內容上來,而且能培養孩子在和他人談話時,端正態度。形成習慣後,孩子就會知道,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這是對他人的尊重。
讓孩子乖乖聽父母說話的祕訣東方IC/供圖
◎建議2:避免喋喋不休
調查資料顯示,當父母在孩子面前喋喋不休,把自己真正要講的意思和許許多多“廢話”,例如抱怨、絮叨或責備都夾雜在一起,或是把要孩子說的幾件事和幾個要求都混在一起跟他說個沒完時,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建議3:不必大聲說話
大喊大叫地對孩子釋出命令,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因為,雖然此時孩子的注意力都在父母身上,但他關注的只是父母臉上的憤怒表情,而不是父母所說的話。事實上,父母越是溫柔和輕聲地說話,孩子越是容易關注父母所說的話。
◎建議4:藉助視覺訊號
美國有關兒科神經專家認為,給孩子一個視覺的訊號,能幫助他加強對正在說話的父母的關注度。使用手勢或動作,有時也能起到強調的作用。
◎建議5:重視孩子說的話
如果孩子發現爸爸媽媽十分重視自己說的話,那麼他也會很願意聽父母說話。如果父母在孩子說話時總顯得心不在焉,或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喜愛看的電視節目,或還在看手中的書,那麼孩子依葫蘆畫瓢也就不足為怪了。
◎建議6:給孩子留點時間
有時孩子是因為專注於感興趣的事情而忽視了父母的話,此時父母應適當地多給孩子留點時間。事實上,如果總是打斷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僅會讓孩子更不願意搭理你,還不利於孩子本身的發展。
批評孩子的正確方法
注意場合
在小孩做錯事的時候,不要在公共場合大聲批評孩子,因為孩子也是有很強烈的自尊心的,這樣有可能導致他的勇氣下降,自尊心受到傷害。批評最好在只有兩個人的時候進行,神情可以嚴肅,但語氣要保持平和,不要大聲罵,這樣孩子只會害怕並不能達到真正的知錯效果。
調整家長自己的情緒
孩子犯錯,第一時間生氣,人之常情。而我們提倡,越是在這種時候,越是要選擇暫時迴避,因為在很多時候,惹你生氣的並不一定是孩子故意的錯,也有可能是你錯怪了孩子。
孩子的心思細膩而脆弱。當你在沒有弄清楚事情真相之前,深呼吸,冷靜下來。要不然,狂風暴雨般的批評,很容易變成以大欺小的發洩。
告訴孩子錯在哪裡
在批評之前,首先了解事情的原因,問清楚孩子的事情經過,讓孩子有說話的權利,不要當頭就罵。先了解,再批評這樣家長會對孩子所犯的錯誤有一個更全面、更清楚的認識,對孩子的批評會更有針對性,也讓孩子能心悅誠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評。孩子犯錯,一定要第一時間指出來並幫孩子改正。不能因為家長今天心情好,就從寬處理,哪天心情不好,又對孩子同樣的錯誤拳打腳踢。孩子不會認為自己的錯的,因為你曾經原諒過他,而只會把家長的舉動認為故意刁難自己。
批評是要讓孩子明白自己錯了,而不是發洩我們自己不滿的情緒的。所以你一定要解釋給他聽,他錯在哪裡了。
只有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裡了,他才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