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該怎麼教育孩子

  當孩子3歲之後,媽媽就要“退出”教育舞臺了!這並不是說孩子不需要媽媽了,而是要讓教育的“主力軍”轉移到爸爸身上。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爸爸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希望對您有用。

  爸爸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一

  1.和孩子一起玩泥巴

  媽媽比較愛乾淨,不喜歡讓孩子身上弄得髒兮兮的,而爸爸卻能和孩子玩得“昏天暗地”。帶孩子一起玩泥巴,或在沙灘上堆沙子,允許孩子把身上弄髒,和孩子一起哈哈大笑,這樣的父子關係才是最健康、最天然的。

  2.教孩子畫畫

  孩子從小就有畫畫的天賦,拿著小蠟筆到處亂塗亂畫,爸爸不妨也拿起蠟筆,和孩子一起創作。畫畫最能激發的孩子創造力和想象力,也是開發孩子智力的最簡單的方法,而爸爸的思維比媽媽更加活躍,因此能夠和孩子一起“奇思妙想”,大展畫功。

  3.送孩子上學

  大多數的爸爸因為忙於工作,接送孩子上下學的任務就交給了媽媽。如果爸爸偶然能接送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幫助,一方面是給孩子增加新鮮感,不至於每天上下學的路上都是同樣的風景;二是在上下學的路上,爸爸可以跟孩子聊聊天,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有助於拉近父子之間的情感。

  爸爸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二

  4.給孩子講睡前故事

  爸爸超強的想象力可以讓故事跳出書本,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大腦也會思考,這有助於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開發。爸爸陪伴孩子睡覺能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寬厚的手掌,堅實的肩膀,能夠讓孩子更快的入睡,睡眠質量也會提高。

  5.和孩子一起讚美媽媽

  孩子3歲之前最不省心,在照顧孩子上媽媽是“功不可沒”,除了爸爸要懂得體諒老婆,也要讓孩子學會感恩母親。

  爸爸要經常和孩子一起讚美媽媽,比如誇媽媽漂亮,媽媽做得菜好吃,經常對媽媽說“我愛你”、“辛苦了”......有了老公和孩子的讚美,媽媽的生活會更加多姿多彩,家庭氛圍也更加融洽。

  爸爸教育孩子的有趣方式

  一則:飲水機在家中,兒調皮常擰開關,妻怕燙孩,反覆叮嚀,兒無所謂。一日,我則在飲水機加熱時,用手試過微燙,但不至於燙傷,叫孩來玩,果然,熱水出,孩子手本能縮回,面露痛苦之情。我則對孩子說:這還沒燒熱呢。燒燙的時候,還會掉皮呢。要不試一試?自此,兒一遇熱水,則小心謹慎。

  二則:妻喚兒吃飯,連呼三遍,兒不應答。我對妻子說,“不要嘮叨!說第一遍他不聽,說明他聽力有問題;第二遍他不聽,說明他腿腳有問題;第三遍他不聽,說明你倆智商都有問題。”兒笑,匆忙落座。自此,兒學會了父母喚,應勿緩。

  三則:兒兩歲。某日,頭撞桌角,長一包,大哭。一分鐘餘,我走向桌子,大聲問:“桌子呀,是誰把你撞疼了?哭得這麼傷心?”兒止哭,淚眼看我。我撫桌,衝兒問:“誰呀?誰撞疼了桌子?”“我,爸爸,我撞的!”“哦,是你撞的,那還不快向桌子鞠個躬,說對不起!”兒含淚,鞠躬,說:“對不起”。自此,兒學會了責任和擔當!

  四則:兒三歲。某天因為不願吃白粥躺到了地上。我們全家該幹嘛就幹嘛去,當他空氣。妻則開始了掃地,當掃到兒躺的地方時,對他說,“來來躺過去一點,這兒我要掃地,別擋著,我掃玩了你再躺回來”。於是兒挪地繼續躺著哭,一會又說,好了,我把這兒掃乾淨了,你可以躺回來了。”他居然真的又躺回原來的地方來哼哼唧唧。我們全家都躲了起來狂笑。當了半小時空氣的兒終於發現別人的成功案例在他身上成功不了,爬起來討好的說,我覺得其實白粥也是很好吃的,說完自己P顛P顛跑去把白粥吃了個乾淨。至今,兒18歲,很少任性和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