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工作年度總結
現代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決不能忽視家校合作的作用。在實踐中,通過家校合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今天小編給大家找來了,供大家參考和閱讀。
篇一
轉眼間來到525網已經一年有餘,在這一年裡,我成長了許多,感觸也頗多。
在525網這個網站裡,每一個的525網的工作人員在默默地呵護著每一個來到網站的諮詢師和來訪者,如同陽光、雨露,默默地奉獻和滋潤、滋養著每一個人。我要說的是:感謝你們,為廣大諮詢師和來訪者提供這樣一個平臺:讓每一個有志於助人事業的諮詢師有了用武之地,也讓每一個尋求幫助的來訪者找到了一個宣洩、理解的出口。
在2013年5月的二級心理諮詢師論文答辯會上,一位主考官這樣問到我:“你覺得網路諮詢有什麼利弊”?我就自己的網路諮詢經歷坦言:“雖然網路諮詢有資料可靠性不能驗證的弊端。但我認為,網路諮詢可以更加迅速的解決來訪者的心理問題,而且無需見面。一則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時間;二則,這樣能夠充分保護來訪者的隱私。這一點,切實體現了諮詢師的工作價值所在。因為諮詢是不需要關注來訪者是誰不是說不需要了解相關資料,而是更加關注諮詢的核心問題,只需要切實關注來訪者的問題是什麼就可以了,這更好的體現了以來訪者為中心的這一諮詢核心”。無論諮詢師你的諮詢風格是怎樣的,你運用的諮詢技術是怎樣的,你是什麼流派的,人本主義的基本態度是諮詢師必備的技能和基礎。不管來訪者是怎樣的,他的問題是否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諮詢師都要無條件關注來訪者,全身心投入諮訪關係中,做好諮詢,促進求助者的自我成長。
主考官又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你認為,成為一名諮詢師與構建和諧社會有什麼關係”?我回答到:諮詢師是人類心靈的工程師,是社會的潤滑劑,如果我們的社會能夠讓諮詢師遍佈每個社群,遍佈社會的各個角落,我相信,我們社會的不和諧問題會大大減少,和諧就指日可待了”。
成為一名諮詢師不是意味著你很有智慧,很瞭解人的心理,而是意味著你有更多的社會責任需要你去承擔了。
就像幾天前一名大學生哭著向我電話求助,說她因為失眠,已經很多天沒有好好睡過覺了。我當即利用電話用二十多分鐘時間,告訴她一個方法,幫助她釋放她的焦慮感。第二天,這名大學生專門向我打電話致謝,說用了那個方法之後當天晚上失眠問題就得到解決。同時,她也愧疚地告訴我:“因為馬上放假了,沒有錢,所以不能向以前承諾的那樣預約諮詢了。”我告訴她,沒關係,安心回家,以後有需要再聯絡我。如果我僅僅看到的是金錢,恐怕這個女大學生的問題就只能讓她帶著回家了。
當然,在525網一年,我同時也看得到了一些問題,比如,我發現有些諮詢師純粹抱著一種玩樂的態度在敷衍來訪者,有時讓來訪者諮詢十幾二十次,只是在聊天,絲毫不能解決來訪者的實際問題。而且,某些人只是一味的向來訪者要鮮花,增加自己的鮮花數量。這一種令人不齒的做法可以說玷汙了我們的行業道德,有悖於我們成為一名諮詢師的初衷。因為,諮詢是一項事業,不是一項職業,如果忘記初衷,忘記助人自助的目的,你就不能成為一名好的諮詢師。而且在諮詢的同時,我們自身的修養也要不斷提高,還要不斷的加強學習。如果僅僅把諮詢當作一個職業,當作謀生的手段;那麼,可以肯定的是它回報你的也僅僅是聊以謀生的金錢。
我還得感謝那些已經在525心理網數年的資深諮詢師,因為你們正在帶領我們成長,通過翻閱、學習你們公開的諮詢案例,我們成長得很快。讓我感到欣喜的是,我能夠在自身成長的同時,幫到更多的人,這就是一名諮詢師的價值所在。
一個和諧的社會一定是一個人人能夠成長的社會;一個美麗的人間,必將是每個人都奉獻出自己光和熱的人間。
篇二
一、自我成長分析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在一生成長過程中,都無數次地追問過自己“我是誰?”。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似乎不加思索就能作出很多回答,可當我們靜下心來做深入的追問時,卻發現所有那些現存的回答都不能完整、準確地反映本質。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的每一個個體都是那麼獨特,那麼神奇,憑藉人類目前的智慧,要想絕對地把握幾乎是不可能的,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盡力去探索,一點一點地向目標靠近,最終發現一個相對完整的自我。
我認為每一個降臨到這個世界上的健康嬰兒,都從父母的遺傳基因中繼承了人類的基本屬性,都具備了各種發展的潛力,擁有了成長的無限可能性,至於最終能夠成為怎樣一個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成長的經歷,社會環境,生活事件所決定。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我感到自己幼年、童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及情感體驗對鑄成今天的我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在我幼年的時候,父母由於工作原因分居兩地,父親在重慶,母親在涪陵,雖說相距不遠,一兩百公里,但對幼小的我來說,似乎隔著千山萬水,一家人常常要半年,一年才能團聚一次。記得在我三歲時,父母忙於工作,常常加班加點,根本無暇照顧孩子,只好將我送進重慶一家全託幼兒園,每週只能回家同父親呆一天。那時的我感到非常的孤單、無助,絕大部分時間感受不到親情的溫暖,更不可能有機會撒嬌了,與親人的依戀關係沒能很好地建立起來,讓自己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建立起安全感,給幼小的心靈留下不少陰影。
隨後在我五、六歲時,我隨母親生活在涪陵,這期間又遇到了。由於母親是一所小學的校長,就被造**派拉出來批鬥,看到母親胸前掛著牌子在臺上同地、富、反、壞、右這“五類”分子站在一起低著頭,做人的尊嚴被隨意踐踏,我那還十分脆弱的心靈所遭受的摧殘至今仍無法用語言形容,以致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自己的生活始終被自卑、恐懼、退縮等陰影籠罩。
直到79年我16歲時參加全國高考,輕鬆地考上了全國重點大學,才開始慢慢找到點自信,開始有意識地去尋找自己的優點,開始用相對客觀的態度去評價自己和他人,開始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世界上的人和事,而非像過去那樣總是否認自己,只能通過別人的瞳孔去看待事物。也許這就是所謂成長吧!此後,我漸漸擁有了成人的感覺――感到自己身上肩負著某種責任,自己理所當然地應該去承擔生活中的某些東西。今天,當自己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回過頭來審視自己成長經歷,發現過去所遭受的那些挫折、痛苦並非完全沒有價值,相反它卻隱含深遠的意義。沒有哪些東西,我無法像現在這樣深刻地體會生活中那些善良、真誠的價值;沒有那些東西,我也無法像現在這樣敏感地感受生活中那些痛苦、無助的心靈。今天的我,對周圍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更多的關懷,而不再執迷於個人的得失。所以有人說“挫折、痛苦的背後才是成長的空間。”
二、職業行為分析
坦率地說,我學心理學的初衷是為了幫助自己。雖說自我進大學後就閱讀了大量人文方面的書籍,一直在努力尋找自己生活的目標、意義,但身處急劇變遷的時代,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誘惑,仍常常感到困惑、迷茫。所以我在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之後,又去參加了四川大學心理學研修班的學習。當時並非是想成為一個心理諮詢師,而是希望自己能生活得更輕鬆、更快樂,更能坦然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壓力。通過學習、觀察、思考,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確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同時又發現周圍的很多朋友在心理上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還有朋友由於不堪忍受心理重負過早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讓我切身的感受到一個人的心理問題是怎樣殘忍地毀壞他們的生活、消磨他們的意志、降低他們感受生活樂趣的能力。我希望周圍的每一個人都能發自內心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都有能力去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都能成為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由此漸漸萌發了做一個心理諮詢師的願望。之後,XX年10月,我去北京參加了“中國心理諮詢與治療學會成立大會”,並參加了一個關於親子教育的團體諮詢工作坊,從而更加堅定了我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決心和信心。
當然,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心理諮詢師,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心理諮詢既是科學,也是藝術。科學的道理是不難理解,而將諮詢的技術個性化地應用於每一個來訪者,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真正學好心理諮詢,特別是要想很好地掌握心理諮詢的技能,創造性地展開工作,有效地幫助來訪者解決問題,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只有在實踐中邊學習,邊領悟,逐步提高與完善。
當我真正開始對來訪者做諮詢之後才發現,真正決定心理諮詢程序的,不是理論、也不是技巧和方法,而是諮詢師本身的人格,只有一個健康、穩定的人格,才是心理諮詢師取得諮詢效果的根本保證。心理諮詢師人格的健康度和完整度,決定和限制著心理諮詢取得療效的程度。所以說,心理諮詢師對自己的瞭解和分析、心理諮詢師的自我成長,才是心理諮詢中最為關鍵的因素。 另外,心理諮詢的倫理要求是要做到對人的尊重和關懷,它必須具體表現在良好的諮詢關係中,這也是人本主義的價值觀。我認同人本主義的價值觀應該成為所有心理諮詢工作者共同的價值觀和倫理要求。人本主義理論也許是最不強調諮詢技術的心理諮詢,但它是最強調對人性的理解和尊重的,它相信每個人都有自我成長和自我完善的內在力量。所以我們應該堅信,不是我們為來訪者解決了他的問題,而是來訪者本身就具有解決自己問題的潛在能力,他是在我們的幫助下,自己最終解決了自己的問題。根據這樣的道理,其實心理諮詢並非高深莫測,只要我們能夠堅持人本主義的理念,為來訪者提供一個有利於其個人成長和完善的諮詢環境,相信他一定能夠從痛苦中掙脫出來,解決自己問題。如此看來,與諮詢理論和技能相比較,更重要的是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是對來訪者的無條件關注,是對來訪者的理解、接納、尊重。理論和技能的學習,其目的正是為了在諮詢過程中最大程度上實現以來訪者為中心這一根本理念。
此外,我們從事心理諮詢這項工作的每一個人還必須高度重視的就是“職業耗竭”問題。心理諮詢工作是諮詢師心理能量不斷付出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諮詢師很容易產生孤獨感、挫敗感、無力感,有的甚至會讓自己陷入心理障礙的困境中無力自拔。如果諮詢師自己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充分的自我認識並及時解決,就必然會影響他助人的能力,甚至會使之成為心理諮詢的犧牲品。因為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心理健康是完美無缺的,心理諮詢師也不例外。這就要求每個初級、中級的諮詢師都需要有一個經驗更豐富的專業人士為自己做督導,一方面幫助我們解決工作中的一些難題,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滿足我們自身的心理需要,不斷為我們補充新的能量以面對新的來訪者。
心理諮詢師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成長是永無止境的,未來的道路崎嶇而漫長,我將怎樣去面對?有句話說得好:“我們已經起程,還怕路遠嗎?”
篇三
就要跨入心理諮詢師生涯的第四個年頭了。
這一年工作很辛苦,但也有很大的進展。說到心理諮詢師的付出,一般會談及諮詢所付出的心力、擔當情緒垃圾桶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諮詢本身的壓力。不過不怕大家笑話,我最受累的是諮詢接待,而不是正式諮詢。
有些朋友反映我接待時態度生硬,“太職業化”,“公事公辦”,“高傲”,乃至於憤然“離去”。其實我非常能理解他們。心理諮詢師應該共情、有耐心、無條件的傾聽和接納……換了我也希望這樣被對待。
但是,怎麼說呢,人總習慣於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而很難主動去設想另一個立場上別人的處境。我不做線上心理諮詢的話,我也不知道會是這樣的……
我的諮詢/接待率是個非常小的數字,這是線上心理諮詢的特點,也可以說是弊端。
什麼是諮詢/接待率呢,就是每當有一個人付費諮詢,平均需要接待多少個人。
呵呵,具體是百分之多少還是千分之多少我就不說了,免得下次在拒絕免費諮詢後除了被指責謾罵之外又多加上嘲笑和奚落
這個比率很小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每接收一個有效的個案,我需要接待龐大的人群。我需要跟他們每個人交流數分鐘到半小時不等……這其中還包括少數不自重的諮客胡攪蠻纏軟磨硬泡惡言相向呵呵,抱怨一下。
是的,我整個白天都在做這個,有時晚上沒有預約時也在做。
我理解當一個人懷揣心事找到我時,他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是一對一的交流——但其實不是的,跟你一樣的人今天可能有幾十個……我知道這樣解釋很容易被誤解為一種高傲或輕視,好像是說有很多人找我,不差這一個。其實我真正的意思是:我做不到在接待環節跟每一個人深入交流,確實做不到。而這種“職業化”、“公事公辦”,對我而言是必須的。
我說過,諮詢接待從來就不是招攬顧客,而是排除那些沒有準備好的諮客,並且是儘快的排除。畢竟,我要保證正式諮詢的精力投入,別人付費了,我要對得起諮詢費。
呵呵,說到諮詢收入,雖然隨著個案增多在不斷增長,但一年下來,仍然是“情何以堪”。
我有個目標,就是等我的諮詢收入達到成都市平均工資水平的時候,能夠面向困難群體安排一部分減免費用的公益諮詢——當然,這個目標還有點遙遠,要努力咯。
考取三級國家心理諮詢師證書幾年了,那些定義啊、條條款款的啊似乎也淡忘了,但對心理問題的把握更加準確和迅速,千奇百怪的心理問題不是那些定義和條款能簡單對應的——這是不是就是所謂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階段呢,呵呵……暫時不打算考二級,級別只是浮雲。
這裡要感謝所有的諮客,從預付費的時候開始,你們就給了我無比的信任——信任和誠信,這在今天是多麼珍貴的東西。另一方面,我也可以驕傲的說: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他們因為我的幫助而獲得了幸福,或者……至少避免了某種不幸。祝福他們據說我頭上多了很多白頭髮,呵呵,我自己看不見,我想那也許是我一部分生命傾注出去之後所留下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