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市教育局工作總結

  歡迎來到,本文為大家帶來教育局工作總結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借鑑,想了解更多,請繼續關注。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省教育廳的指導下,成都教育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統籌城鄉、“四位一體”科學發展戰略,積極推進統籌城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全面落實“十大行動計劃”,大力實施成都教育一體化、現代化和國際化三大發展戰略,教育災後重建任務全面完成,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基本確立,教育現代化有序推進,教育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

  一、完善“公平均等”的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切實保障和改善教育民生

  健全政府教育職責體系,建立和完善公平均等的城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高教育的公共服務效能。

  一是完善義務教育保障機制。全市近100萬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全部免除了學雜費、課本費和作業本費,近70萬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現了“零費用”入學。全市的19公辦民助類改制學校“迴歸”公辦體制辦學,執行同類公辦學校招生政策和收費標準。

  二是健全特殊群體的幫困助學體系。全市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共9.4萬人次;全市近10萬名一,二年級中職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接受義務教育的進城務工就業農村勞動者子女18.6萬人其中在中心城區就讀的12.9萬人;落實藏區“9+3”免費職業教育計劃,全市共有21所佔全省總量的1/4中等職業學校接收“9+3”學生2594人,佔全省總數的42%。

  三是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強與衛生部門的聯絡,根據不同階段防控工作的要求,結合學校特點和學生實際,及時採取各種措施,指導各區市縣、學校開展防控工作,在第一時間與衛生部門和學校共同、及時處理疫情,防制疫情擴散,保護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和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四是統籌改善和提高教師待遇。全市899所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順利實施,全市新增財政支出20.35億元,近7萬名義務教育學校在職教職工工資平均增加1.9萬元/人.年,4萬餘名退休教職工退休費平均增加1.6萬元/人.年。通過集中建設、政府補貼等方式,建成農村教師住房6293套,全市農村教師住房困難問題基本解決。

  五是統籌改善災區辦學條件,災後重建取得重大勝利。市政府籌集資金48.8億,通過自建、援建和捐建等方式,全部重建的169所中小學在今年秋季開學前如期交付使用,18萬災區中小學生告別板房進入永久性校舍,災後重建學校的基礎性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已經如期完成,校園綠化工作將逐步完成,校園特色文化正在建設和完善之中。

  二、構建“城鄉共享”的優質教育資源滿覆蓋體系,深入推進城鄉教育高水平均衡發展

  堅持“全域成都”的理念,構建起了既並行發展又互相補充的優質教育資源全域成都滿覆蓋體系,有效提升了全域成都的教育質量和均衡發展水平。

  一是推進名校城鄉共享。組建名校集團,推動名校進工業園區、進災區、進山區,提升新建學校、農村學校、薄弱學校的發展水平,全市組建名校教育集團115個,其中學前教育26個,小學39個,初中26個,高中24個。中心城區組建學前教育名園集團6個,小學名校集團12個,初中名校集團6個,高中名校集團3個,涵蓋39所幼兒園和114所普通中小學。通過領辦支援、指導合作、對口幫扶等形式,四、七、九三校教育集團,覆蓋了所有20個區市縣,觸角延伸至43所城鄉學校,涉及學生8萬餘人。

  二是建立城鄉互動聯盟。制定並實施《城鄉學校互動發展聯盟實施方案》,在全市範圍全面推進城鄉學校 “互動發展聯盟”,整合推進教育資源的城鄉間流動共享。五個中心城區、高新區與三圈層的8個區市縣和青白江區簽訂了互動交流協議,全面啟動了互動發展工作。通過城鄉教育互動發展,在城鄉教育間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良好態勢。

  三是開展城鄉百校結對。在城鄉互動發展聯盟的基礎上,在全市範圍內,遴選出137所較好的學校與143所較弱的學校深度結對,中心城區的名校與郊區邊緣學校全部結對。結對學校共同制訂結對計劃,採取“一對一”支援形式或共同體發展模式,形成合作互動的發展團隊,共同教研、共同科研、共同培訓、共同發展,共享前沿資訊、共享教育資源、共享發展成果,輻射優質教育。

  四是支部城鄉師徒牽手。在全市支部和選拔1932名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骨幹教師包括學科帶頭人、特級教師、教育專家與4869名農村教師和一般教師結成師徒,採取師徒“一對一”、一師多徒、名師工作室等多種有效方式,切實提升農村教師專業化水平。溫江區、青羊區、錦江區、成華區等成立了32個“名師工作室”,高新區建立了名師與區內薄弱學校教研組結對幫扶制度,63位名師“滿覆蓋”區內7所薄弱學校的78個教研組或年級組。

  五是教育網路全域覆蓋。以教育的資訊化為基礎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城鄉共用共享。力爭通過3年努力,讓所有獨立建制學校擁有校園網,學生計算機生機比達到14:1,學校教師計算機師機比達到3.7:1,教室多媒體系統達到4個班擁有一套,實現 “校校網、班班通、人人會”的教育資訊化建設目標。目前,全市生機比為19.6:1,多媒體系統到班比例達到4:1,校園網建設完成比例達到48%,全市接入光纖建設進度約70%。市、區、校三級資源共建共享交換平臺已完成開發任務。

  三、完善“城鄉一體”的現代教育體系,加快教育現代化步伐

  一是農村優質學前教育資源逐步擴大。今年計劃修建的51所農村標準化中心幼兒園,將完成56所。全市標準化中心幼兒園總計完成68所。並將以此為骨幹,實現農村幼教服務網路滿覆蓋,促進全市城鄉幼兒教育優質發展。

  二是“兩基”成

  果進不斷鞏固提高。2015年,全市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升學率為104.3%;全市初中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9.77%,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學校升學率為93.54%;小學生輟學率為0.07%,初中生輟學率為0.35%;全市義務教育階段適齡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98.93%。

  三是普通高中辦學效益顯著提高。全市普通高中校均規模由去年的1475人增至1830人,公辦學校校均規模首次突破XX人;三類示範校在校生所佔比例由去年的80.4%增加至85.68%;高考本科硬上線人數比去年增加10.09%,上線率達42.7%含藝體,佔同齡人口的24.39%,專科上線率達85.2%,佔同齡人口的48.65%,600分以上的特優學生佔全省近一半。

  四是職教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果。2015年,我市區域內中職招生10.65萬人,在校生26.11萬人,畢業生就業率為98.96%,對口就業率為79.3%,畢業生雙證率達到80%以上;全市職教攻堅經費總投入13.54億元,其中,爭取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支援經費近3000萬元;34名優秀選手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取得全國一等獎3個、二等獎12個、三等獎6個的歷史最好成績,獎牌數量佔全省83%。

  五是社群教育體系逐步完善。成立社群大學,初步形成以社群大學為龍頭,社群教育學院為支撐,社群教育學校為骨幹,社群教學點為延伸的四級社群教育體系,青羊區、武侯區的社群教育示範區、實驗區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和輻射,社群教育西部協作會議在我市首次召開,西部社群教育高地的地位初步顯現。

  六是辦學條件顯著改善。今年,全市義務教育段193所薄弱學校硬體改造任務將全面完成,進入軟體提升階段。通過實施初中學校提升行動計劃,已經提升83所初中學校辦學水平。全市小學生均教育技術裝備值由過去XX年的587元提高到現在的808元,初中由過去的710元提高到現在的1228元;高中由過去的986元提高到現在的1429元。

  七是內涵發展的素質教育有效實施。聚焦課堂推動減負提質。從“五個禁止”入手,徹底封殺“瘋狂奧數”,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啟動“成都市中小學‘內涵發展聚焦課堂’系列展示活動,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及課堂教學狀況的隨機視導。全面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深入開展。建立素質教育監測公佈制度,建立和完善學生學業水平質量監測體系。啟動市級專項學能監測工作。建立健全中小學校、教師、學生科學的評價制度。

  四、建立“全球視野”的教育合作機制,統籌提升成都教育國際化水平

  以開放的視野,堅持“引進來走出去”戰略,抓住災後教育重建契機,推進災區教育與援建省市教育合作,積極推進成都教育與先進地區教育、國際教育的交流與合作,有效提升都教育國際化水平。

  一是建立與援建省市的合作機制。災區與援建省市建立了教師培養培訓機制,援建省市為災區制定了中小學骨幹教師“研修專案計劃”、資培訓協議和支教計劃,分期為災區培訓教師和開展支教活動,把先進的教育理念注入災區教育;上海市與19個區縣的32所知名學校與都江堰市19個鄉鎮的51中小學、幼兒園簽訂對口幫扶協議,福建省教育廳與彭州市教育局、福建17所知名學校與彭州市16所學校簽訂了“手拉手”對口幫扶協議;都江堰市教育局與上海市教委教究室簽定了教研合作協議和職業教育合作協議,建立共同教研科研機制。

  二是建立城市間戰略合作機制。與英國、法國等國的友好城市簽署教育合作備忘錄。以共同構建區域性教育高地為目標,在教育發展戰略、教育規劃、教育政策、課題研究及教育資料庫建設等方面,與寧波市、雅安市等開展戰略合作,通過整體謀劃,戰略專案和具體專案合作與交流,積極創新合作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的軟硬環境,促進區域教育和諧發展,提升區域內教育的競爭力。

  三是建立局校所間戰略合作機制。充分利用和發揮區域內高等院校的資源優勢,促進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與四川師範大學簽訂了教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教育科研、教師培訓、素質教育、大學生實習就業等方面實現優勢互補,將有效整合行政部門的資源優勢和高校的智力優勢,促進高師院校為地方實現教育均衡發展做貢獻。與成都大學共建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不斷增強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加強統籌城鄉教育的決策諮詢研究。青羊區依託中央教科所的優勢和力量,整體謀劃和提升區域教育水平。

  四是積極引進境內外優質資源落戶。由市政府投資1.8億元建設,佔地260畝,美國梅里塔斯國際教育集團全權辦學的樂盟國際學校成都今年秋季順利開學;爭取國家漢辦支援,特批20名城鄉學校骨幹教師納入對外漢語教師資源庫。高新區採取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的辦法,引進臺灣大地幼兒園、新加坡阿波羅愛兒坊幼兒園等,在區內開辦了連鎖幼兒園;成華區通過內引外聯發展戰略,引進北大附小、北大附中等名優資源,成立北大附小英語特色學校和北大附中外語學校,引進美國加州陽光幼兒園入駐龍潭同樂社群,加盟標準化幼兒園。

  五、不斷創新教育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增強城鄉教育交流互動的活力

  城鄉教育發展的不平衡,根本原因在於體制機制障礙。我我們抓住體制機制這個根本,大膽探索創新,為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一是實施“校區校點”村小管理體制改革,切實提升農村教育水平。通過建設一批農村寄宿制小學或完全小學、與鄉鎮中心校合併、設立為鄉鎮中心校校區等方式,徹底消除原有的294所村小。保留的校區與中心校統一排課,統一教學進度和教學活動,辦學情況納入對各區市縣考核評估範圍,其師資由中心校重新調配,並分兩年完成輪換、輪訓;村小設立為獨立建制小學的,力爭用兩年時間,完善學校教育技術裝備配置,使學校達到《成都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必備標準》的要求,保證三年內有50%以上教師交流輪換、培訓提高和充實補充,學校校長由所屬區市縣的視窗小學派出,其考核評估納入縣域內小學的統一考評。

  二是深化“城鄉聯動”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面向市場。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推動公辦中等職業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通過稅收優惠、鼓勵生產性實習等多種方式,在實訓基地形成辦學、生產一體的實體。組建8大專業職教集團,依託專業和資源優勢,完成

  旅遊、汽車、電子、服裝等4個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形成人才培養的集團優勢,加入8個集團職教的企業145家,其中產值上億的企業達31家,並開展了多個專案培養和訂單培養。集團實施“1+1+n”組建方式和“1+1+1”人才培養模式,建立起“以城帶鄉、城鄉互動、城鄉一體”的職業教育發展新機制,實現優質職業教育資源的城鄉共享。改革公辦中等職業教育投入方式,實現公辦、民辦等職業教育平等共同發展,在全國率先實行中等職業教育券制度,對具有本市戶籍的中等職業學校一、二年級在校學生按每人每學年1200元的標準發放中等職業教育券,全市享受中等職業教育券的學生共8.9萬人。

  三是建立“交流共享”的幹部教師管理和使用機制,統籌人才資源的城鄉合理流動。統籌建立幹部教師流動機制,繼續實施中小學校長定期交流輪換制度,每年從城區學校選派1%的教師到農村學校定期服務,建立起了幹部教師流動的激勵導向機制、經費保障機制、教師培訓機制等長效機制;統籌實施 “成都市特崗教師計劃”,招募名額從去年的600人擴大到今年的30個學科1938人,實施範圍從農村中小學校擴大到了城區鎮中小學幼兒園;統籌城鄉幹部教師的培訓培養,為期一年的1081名校長參與的“千名校長大練兵”活動圓滿結束,啟動169所災後重建中小學校校長專題培訓,選派45名城鄉學校骨幹校長到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參加“影子培訓”,啟動“十萬教師大比武”活動,三年一輪的6500名市級骨幹教師培訓順利進行,成立200人的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團隊,啟動建設80所教師發展基地學校建設工作,啟動成都大學每年招收培養100名定向免費師範生工作,啟動全市教師遠端培訓平臺和網上學習精品資源庫建設。

  七、大力規範教育收費行為,不斷加強行風建設

  高度重視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制定下發《成都市2015年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實施意見》。嚴格執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後的各項教育收費政策,嚴格禁止“一邊免費,一邊亂收費”。認真研究解決城市義務教育階段擇校高收費問題,對義務教育段擇校生實行“兩控”,限制高收費。

  加強監督檢查和輿論監督,嚴查亂收費行為。在成都人民廣播電臺“成都面對面―政風行風熱線”與聽眾交流,宣傳教育收費政策,解答和處理群眾的投訴。安排部署了全市中小學校服務性收費專項清理檢查工作,與市物價局、糾風辦、財政局等七部門聯合開展全市教育收費專項檢查。1至11月,共受理群眾關於亂收費電話、網路和信訪投訴101件,全部進行了認真處理,對情況屬實的按照《成都市教育局治理教育亂收費責任追究暫行辦法》予以責任追究。

  2015年,我市在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城鄉教育一體化程序、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等方面的舉措和成效,受到教育部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充分肯定。11月6日,我市被教育部表彰為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集體,並在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場會上作交流發言,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對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給予了肯定和表揚。原教育部部長賙濟同志三次深入試驗區調研,近日,袁貴仁部長又蒞臨我市視察指導工作;《教育部簡報》、《全國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工作簡報》等已七次專題刊發成都教育改革與發展經驗;教育部官方網站刊發十一條試驗區建設階段性成果。11月10日,《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以《一體化,全覆蓋――成都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現新跨越》為題對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了專題報道;12月19日,央視綜合頻道《新聞調查》以《成都:叫停奧數的背後》為題,對成都教育一體化和教育均衡發展進行了深度報道。重慶、雲南、廣西、吉林等省市也先後到我市考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