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水資源調查報告範文

  水資源是我們一直比較關心的問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1

  一、調查背景

  最近,我國的西南地區又鬧乾旱了,不要說種莊稼,就是人喝的水都難以保證。我總覺得不可想象,水不是地球上最多的東西嗎?大江、大河、大湖、大海不是有那麼多嗎?怎麼會缺水呢!

  後來,我上網查了有關水資源的資料,我才明白: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總水量為18萬億億升。這個數量似乎能滿足全球人口對水資源的需求,但實際情況並不令人樂觀。現存水儲備的99%是不宜人類利用的海水和極地冰,其餘1%還大都在800米以下的地層,人們生存所依賴的河流湖泊的水僅佔總量的0.01%。世界上已有18個國家的人均可再生水資源擁有量不到1000立方米。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一項報告表明,世界上有34億人口平均每年只能得到50升水,這標誌著人類正面臨著淡水短缺的危機。

  我們家鄉地處黃河之濱,水資源雖然比較豐富,但是大部分水都是海水,而海水是鹹的,是不能直接飲用的,我們日常飲用的大部分淡水都分佈在地球上寒冷的南、北兩極和終年積雪的高山上,這樣淡水資源就所剩無幾了,而且分佈不均,東多西少,南多北少,缺水的地方實在很多。因此,流到我們家鄉的生活和生產用水更是稀少。隨著家鄉城市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我們賴以生存的河流、湖泊正面臨著越來越多汙染的威脅。水的危機,已經向我們敲響了警鐘!

  二、調查目的

  一、讓我們瞭解家鄉水汙染的現狀,瞭解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意義。

  二、讓同學們知道水汙染的危害,使同學們都來關心、保護家鄉的水資源。

  三、培養同學們熱愛自己美好的家鄉,熱愛社會,熱愛大自然,從小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四、提高同學們深入社會、關心社會、融入社會的能力。

  三、調查過程

  一、調查時間:20xx年4月20日

  二、調查地點:東坎鎮境內的響坎河、中山河流域

  三、調查方法:詢問長輩、實地考察

  四、調查組成員:

  領隊:王老師

  組長:楊雪琪

  成員:濱海縣實驗小學5[5]班3組同學

  四、調查結果

  十年前:

  水的顏色:無色;水的用途:生活用水、農業用水;河道大小:一般大小;水上漂浮物:水草等水生植物。

  現在:

  水的顏色:大部分呈現黑色;水的用途: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工業用水;河道大小:好多河道變窄,河床升高;水上漂浮物:白色垃圾,生活垃圾等。

  五、主要原因分析

  一、居民環境保護意識不強。有不少居民隨意將生活垃圾拋入河道中。

  二、由於農民在種植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使用化肥、農藥,導致水質越來越壞。

  三、某些工廠的廢水不經過汙水處理直接排入河道中,導致水質變壞,水生植物消亡。

  六、建議

  針對家鄉水資源已經受到汙染的現狀,我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一、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路等傳播媒體,加強水資源保護意義的宣傳,讓環保意識深入人心。

  二、提倡居民節約用水,推廣節水器材,日常生活中儘量減少使用化學用品。

  三、提倡農民儘量減少使用農藥、化肥,轉變種植品種,多種耐旱植物。

  四、要求工廠汙水排放時,必須經過汙水處理後,達標排放。

  五、希望政府強化環境保護管理,加大環境保護投資,制定一系列保護水資源的法律法規,對廢水排放等各方面,作出嚴格的限制和規定,為建設綠色家園保駕護航。

  感悟:

  保護水資源要從我做起,保護水資源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如果我們不珍惜水資源的話,將來地球上流下的最後一滴水就是我們自己的眼淚。

  篇2

  之前,因為水的原因而成為難民者將多達1億人.

  全球12億人難獲安全飲用水

  現在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汙水達4000多億噸,從而造成5萬多億噸水被汙染,到2025年世界上無法獲得安全飲用水的人數將增加到23億.

  中國水資源排全球第128位

  聯合國"第三屆水資源論壇大會"召開之前發表的報告《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對180個國家和地區的水資源豐富狀況做出排名,中國以平均每人每年擁有近2260立方米用水統計數字排在第128位,格陵蘭島,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和法屬蓋亞那則分別佔了世界水資源豐富狀況的前三位.

  海南省可利用水資源

  在常人眼裡,海南島四面環海,雨量豐沛,不會缺水.官方提供的資料顯示,海南人均水資源量3906立方米,約為全國平均值的2倍,海南平均年降雨量為1758毫米,而旱情嚴重的甘肅,寧夏等省份,年平均降雨量才300毫米左右,僅為海南的1/6.

  去年海南的降雨量是1286多毫米,仍為旱情省份的四倍多,但今年的情形急轉直下.海南省"三防"辦最新統計資料顯示,目前該省農作物受旱面積達315.075萬畝,佔該省耕地面積的50.22%;有89萬人佔該省一成多人口臨時飲水困難;還有19.4萬頭大牲畜臨時飲水困難.

  水資源的富乏直接影響海南省的經濟發展,能帶來一糸列的負面影響,因此調查出的海南的水資源缺乏原因有與探討出可行的解決方法是一件很有深遠意義的事.

  海南省水資源現狀

  根據查閱有關資料和實地調查中發現:

  水庫"喊"渴,河水斷流,田地龜裂,水井榦涸,成片農作物枯死……截至3月中旬,海南全省水庫的有效蓄水量僅11億立方米,還不足一個大型水庫正常庫容的一半,其中已有11座中型水庫降至死水位以下.旱情持續蔓延,海南省田地受旱面積已達318萬畝,臨時飲水困難人口增至89萬人.

  國家防總辦公室副主任田以堂在3月中旬在海南察看旱情時說:"海南的旱情比預想的還要嚴重,像這樣長時間大面積乾旱的情況在全國並不多見."

  事實上,海南遭遇了26年來最嚴重的夏秋冬春連旱.

  儘管受7月底颱風的影響,海南省部分地區有降雨,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海南省的旱情.大部分地區仍大面積缺水.現有的儲水量仍不能滿足海南人口的生產用水的需要.

  8月初,颱風剛離去,熱帶低壓再登陸我省,給我省帶來大量的雨水,這是老天送給海南的及時雨,之所以說它及時,是因為全省大部分地區正等水來播種,插秧.

  和上次颱風相似,本次熱帶低壓風力較小,但降雨量較大.使全省水庫蓄水量增加了4億立方米,為晚造生產用水提供了保障.9日,10日兩天全省有4個市縣降雨量達到100毫米以上,有11個市縣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全省水庫總蓄水量增加了4億立方米,其中松濤水庫蓄水增加了6000多萬立方米.市縣當中,儋州市蓄水增加最多,全市蓄水量增加XX多萬立方米.

  目前全省總蓄水量達到27億立方米,晚造的生產用水基本上得到緩解.

  今年我省部分地區受災嚴重

  今年3月中旬,過七旬的海南省文昌市會文鎮茶園經濟社社長謝自華望著乾涸的老井喟嘆:"我活了大半輩子,從沒見過這麼旱,以前水井有乾的時候,但還有少量水滲出,今年卻徹底幹了."

  類似這樣因旱而乾的水井在文昌市就有1000多口,一個村沒有一畝水田插上秧.

  由於受7月底颱風影響,文昌地區有少許降雨,目前大部分農民正在加緊插秧.但水井裡的水位不高,勉強應付村民的日常使用.

  8月5日,筆者在海南省澄邁縣永發鎮北部的儒陳村看到,耐旱的茅草都已枯黃,在龜裂的水田裡,幾頭水牛無奈地啃食著田裡乾枯的稻茬.

  澄邁縣是海南省旱情較重的市縣之一,自去年9月份以來沒有下過一場大雨.目前,全縣插秧面積僅為1.2萬畝,而儒陳村的360多畝水田,仍然沒有一畝能插上秧.

  在這個村裡,水井都已乾涸,800多名村民每天都要到2公里以外的一個田頭井裡運水飲用.村裡的池塘也大多見了底,僅有一口還剩點汙水的魚塘,成了村民們惟一能洗衣服的地方.

  其他地區

  由於長時間的乾旱,海南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坡鹿也面臨著嚴峻的生存考驗.筆者從有關方面獲悉,近半年以來,由於保護區內滴水未降,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海南坡鹿的食物告急.

  保護區正面臨1994年以來最嚴重的乾旱,坡鹿喜食的植物正急劇減少,倘若干旱天氣再持續數月,坡鹿命運岌岌可危.保護區黨支部書記龍甫承說,考察人員已於3月9日在大田保護區發現了一隻因飢餓而死亡的坡鹿.

  造成水資源現狀的主要因素

  天災人禍

  造成這一切的根源除了不作美的天公外,還有一個觸目驚心的人禍推手.

  海南地處熱帶北緣,70%以上的降雨均為颱風雨,沒有颱風發生就易引發大旱.去年一年中,沒有一個熱帶氣旋直接影響海南省,這是氣象記錄裡55年來的首個無颱風影響年.

  海南年降水雖多,但降雨時空,地區分佈不均衡.東部,東北部多雨,西部及西南部少雨,形成區域性缺水;此外,降雨時間分佈也不均勻,主要集中在5~10月份,而11月至翌年4月則往往乾旱少雨,形成季節性缺水.去年一年中,在傳統的乾旱期過後,進入雨季的瓊島降水仍然偏少,並出現了階段性夏旱和持續性秋旱.

  天然林破壞也是禍根

  旱情除天災外,還有人禍的因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天然林破壞嚴重,導致森林對水源的涵養功能降低,從而使得河流,水庫,地下水等水位下降,加重了旱情.

  原始林,天然林的水源涵養能力很強,一旦被破壞,就會加速地表水的流失.農民挖在天然林邊的水塘儲水量較多,出水也較豐富,而在人工林或者無林地挖的水塘,大部分儲水量較少,甚至乾涸.

  近幾年來,海南一味單純地強調森林覆蓋率,忽略森林質量,導致森林改善小氣候,涵養水源的生態功能大大減弱.

  XX年,海南省政協曾組織各市縣政協對海南省昌化江,萬泉河,南聖河,珠碧江等7大河流進行環境質量評價,發現這些河流流域的森林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河流的水位也在逐年降低.

  1998年~XX年間,海南全省共發生各類破壞森林資源案件4444起,平均每天3起.而水庫庫區由於水源充足,不少果農,開發商都盯上了海南的水庫,他們毀掉庫區周邊的天然林種植芒果,龍眼,香蕉等經濟作物.這樣惡性開發,是以海南的生態環境為代價去滿足少部分人的經濟利益.

  原始林,天然林的生態價值,社會效益不可低估.原始林和天然林有落葉等長期堆積形成的凋落層,它們覆蓋在地表,在降水時可以減緩水流,加大地表水滲透量.同時,天然林裡每株植物體內都能蓄積大量水分,在乾旱時釋放出來,緩減旱情.

  水利基礎設施先天不足

  此次旱災,暴露出海南水利設施的脆弱性,尤其是工程性缺水問題突出,整體抗災力不強.

  據瞭解,海南省僅有6個大型水庫,69箇中型水庫,且工程布點不均,瓊東北無一座大型水庫.在海口,三亞,文昌,昌江等地,工程性缺水問題尤為突出.

  由於海南大型水利工程基礎相對薄弱,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低,目前海南省水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僅13.6%,低於全國19%的平均水平.全省有效灌溉面積357萬畝,不足耕地面積的一半.

  海南水利基礎設施先天不足,水利化程度相對較低,而且也缺乏相應的水利投入和發展機制.據瞭解,中央每年撥給海南省的水利建設資金為2億多元,海南省自己每年撥出6000萬元~7000萬元,但對於點多面廣的水利工程來說,這簡直是"杯水車薪",要上馬大型工程談何容易

  缺乏長效抗旱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