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自己與時間的十個法則
從春秋時代莊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到漢樂府裡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再到顏真卿的"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以至朱熹的"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沿襲到現代郭沫若的"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歷朝歷代的人們都以珍惜時間為己任,都以珍惜時間為美德。可見時間對於人類生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時間管理幸福學》讀書筆記–
從小有自律性–心中有時間表的人,實在太少了。大概只有那些超級優先生、或從小家教嚴謹的人才做得到吧。大部分人都在年歲漸長之後,才學會自律、認識自律的好處。有規律的生活是有好處的。
從時間習慣來說,可以把人分成三種:
一是,提早型:什麼事物都提前
二是,精確型:他希望一分不差,不遲,也不是。
三是,拖延型:什麼都遲到。
時間管理專家雷 約瑟夫說過:“時間是無法管理的。我們所能做到的是,管理好自己與時間的關係”。
1、提早,但不等待
:做任何事等提前一段時間,然後把等待的時候利用起來。
備註:我自己平時經常隨身帶本書,筆記本,MP3放上有聲本、手機拷幾本電子本,遇到需要等待的時候用這些東西來打發時間
2、不要被時間追趕:
重要的事早一點做,分階段任務來做,在學習語言和積累實力上,是很重要的。每天走一點點,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曾經被你視為艱難挑戰的高峰,也只不過是你生命裡頭的小山丘。
拼全力衝刺當然是人生美好的經驗。但是,通常一個成年人沒有“無暇他顧”的權利,我們要兼顧的事情太多了。每一件事,要想瞬間做好,都要付出代價,想要獲得“爆發性”的成功,有時我們必須“夜以繼日”。但如果想要活得久,而且獲得穩定性的成長,那麼,千萬別當拼命三郎。
備註:以前有很多事都等到實在拖不下去了才開始動手去做,然後累得半死。最近一二年已經開始改正這個缺點了,在任務管理中專門有個分類:近期重要事項,然後對這部分的任務進行分類,每天完成一部分。如果經常重複的事項,專門做個標準化流程列表來對應這個事項,比如我把寫投票書步驟的流程化了,這給我減輕了很大的壓力
3、容忍地板上的頭髮:
學會把小事一件一件完成,看起來很容易,實際上要想心無旁騖,實在很難。當自己企圖用別的事情打斷自己正在完成進行的事情,告訴自己:“忍一忍,先把手裡的事做完,再做另一件”
容忍地板上的頭髮,看來簡單,對“完美主義者”和“潔癖人士”而言,卻是最困難的一點。完美主義者要求很高,但常眼前手低。如果你把工作交給自稱為“完美主義者”的人來做,遲延是必然會發生的事,因為他在意的不是時間,而是無暇。因為太在意地上的頭髮,卻忘了樑柱還沒有搭好呢。有潔癖的人做事通常很慢,因為那些不夠乾淨的小地方太讓他分散心神了。
有人說得好:要完美主義完成最後10%的質量,他會花費超過整體50%的努力!這就是完美主義者沒有效率的最大原因。
備註:以前自己就書中寫是自稱為“完美主義者”的人,什麼事都想做十全十美。就連讀本書,做成筆記,都要把所有的內容都看完,要點全部記下。後來發現這樣效率實在太差,開始研究80/20法則,只向要點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