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獸醫豬畢業論文
豬肉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國養豬產業規模正在不斷的擴大,豬舍環境衛生與豬的品質有著一定的關係,同時在豬飼養過程中常常會受到疾病的困擾,危害整個豬群,從而造成巨大的損失。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論豬蟎蟲病的診治
蟎病俗稱疥廯、癩,是一種接觸性傳染性寄生蟲病,主要通過病豬與健康豬的直接接觸,或通過被蟎及其卵汙染的圈舍、墊草和飼養 管理用具間接接觸等而引起感染[1]。此外,豬舍陰暗、潮溼、 環境不衛生及豬營養不良等均可引起該病的發生和傳播,秋冬季節特別是陰雨天氣該病蔓延最快。現將豬蟎蟲的診治 總結 如下。
1發病因素
會寧縣一養豬戶楊某於2009年10月從市場購入仔豬30頭, 計劃用來育肥。因購入的仔豬中部分患有面板病,故經飼養一段時間後80%的仔豬感染面板病。其原因是仔豬購入後沒有進行隔離治療,加上仔豬放入多年未使用的欄舍,欄舍未徹底消毒,欄舍記憶體在黴菌是加劇面板病嚴重感染的另一原因。採用敵百蟲噴霧治療及廢機油塗擦患部,療效不佳,反覆發作。筆者採用見蟲淨內服、除癩靈外用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治癒率達95%以上。
2臨床症狀
面板病通常由頭部開始,常發生在眼圈、頰部和耳朵等部位,嚴重時不但可蔓延至腹部和四肢,甚至可蔓延至全身。病豬精神沉鬱,厭食,皮膚髮紅,癢感劇烈,時常背部及身體靠近圍牆欄柱搔癢[2]。皮毛矗立,呈灰白色,逐步變成紅褐色斑塊,有漿液性或黏性液滲出,有時患部因摩擦而出血,繼而體毛脫落,面板粗糙肥厚。病程延長,面板呈黑色,有腥臭味,體溫一般正常,個別豬體溫升高至40 ℃。
3實驗室檢查
用手術刀刮取痂皮,直到稍微出血為止。將病料裝入試管內,加入10%苛性鈉溶液,煮沸,待毛、痂皮等固體物大部分被溶解後,靜置20 min。在管底吸取沉渣,滴在載玻片上。用低倍顯微鏡檢查,可查到疥蟎的幼蟲和蟲卵。先剪去患病豬被毛,再用外科刀刮取患部與健康部位交界處的面板刮取物,將刮取的病料置於玻璃器皿中,器皿再置於黑布上,用放大鏡或低倍顯微鏡觀察,結果發現移動的灰白色小蟲體,即確診為豬疥蟎蟲感染。根據發病情況和臨床症狀,初步診斷為豬疥蟎蟲感染。採取患部痂皮,鏡檢有無蟲體可確診為該病。
4治療
一是用見蟲淨阿維菌素0.3 mg/kg體重,7 d後再用1次。二是用西藥除嫩靈中德合資每10 mL加水3~5 kg,噴霧或藥浴,每日1次或隔日1次,連用3~7次可治癒。對嚴重病例及發熱的豬,要給予配合抗生素治療青黴素、地塞米松。同時,用5%的燒鹼徹底消毒圈舍,1次/d。這些措施均能有效防治豬蟎蟲病。
5預防
搞好豬舍衛生 工作,經常保持清潔乾燥、通風。引進豬時,應隔離觀察,防止引進患蟎病病豬。發現病豬應立即隔離治療,以防止蔓延。在治療病豬的同時, 應用消毒藥,徹底消毒豬舍和用具。將治療後的病豬安置到已消毒過的豬舍內飼養。
6小結
1豬疥蟎蟲肉眼不易看見,蟲體鑽入豬面板表皮挖鑿隧道,並在其內發育繁殖。豬疥蟎蟲病主要是由於患病豬與健康豬直接接觸或通過被蟎蟲及其蟲卵感染的圈舍、用具等間接接觸傳播而引起感染,也可能會由飼養人員的工作服及手傳播病原。蟎病主要發生在冬季及秋末冬初,此時,陽光照射不足,豬被毛長而密,特別是在圈舍潮溼、豬體衛生狀況不良、面板表面溼度較大的情況下,最適合蟎蟲的發育及繁殖。該豬場於10月發病,主要是由於豬廠缺乏 科學 的管理制度,豬舍環境衛生狀況不良及病初未及時治療等原因造成的。 2選用伊維菌素預混劑 治療 發病豬。其藥理作用為通過促進蟲體的抑制性遞質——氨基丁酸GABA的釋放,以及開啟穀氨酸控制的氯離子的通道,增強神經膜對氯離子的通透性,從而阻斷神經訊號的傳遞,最終導致蟲體死亡[3]。伊維菌素主要作用於線蟲和體外寄生蟲。
3為有效防治豬疥蟎蟲的發生,平時豬圈應保持乾燥,光線充足,空氣流通,經常刷拭豬體,豬群不可擁擠,並定期消毒欄舍[4]。新購進的豬應仔細檢查,經鑑定無病時,方可合群飼養,發現病豬及時隔離治療
4豬疥蟎病對豬場的危害很大,尤其是對仔豬,嚴重影響其生長髮育,甚至死亡,給養豬業造成巨大的 經濟 損失。該病多發生於秋冬季節,在陰暗潮溼的條件下更容易發生。在出現蟎蟲後,用一些普通驅蟲藥效果都不會太理想。種豬是豬場寄生蟲病的帶蟲者和重要的傳染源,該病可以通過精液傳播給所有與其交配的母豬,然後母豬通過胎盤傳播給仔豬。因此,應該在種豬配種前15 d對其進行投藥預防或治療,以有效防止該病的發生。
5該病所造成的損失不如一般病明顯,主要是生產效能上的損失,如豬生長速度緩慢,飼料利用率降低;但隱性的損失較為驚人,如導致母豬繁殖障礙,傳播血液感染性疾病,尤其還可以影響疫苗的免疫效果。驅蟲是提高豬群生長速度和飼料報酬的重要措施,在目前豬場使用效果較好的藥物有:伊維菌素及新型的伊維菌素和芬苯達唑複方驅蟲藥如威遠金伊維,豬場應該選用新型、廣譜、高效、低毒,且同時可以驅除豬體內外寄生蟲的藥物。在治療疥蟎病時,除了用以上藥物外,還應在豬的體表噴一些藥物。母豬應在配種前、產前15 d各驅蟲1次,連用7 d。也可以皮下注射金伊維或愛普利國家二類新獸藥。驅蟲藥對疥蟎並非立即見效,一般在驅蟲後15 d能夠看到明顯的效果。在驅蟲的同時一定要對豬群和豬舍的內外進行消毒,減少該病發生的誘因。
7 參考 文獻
[1] 錢國成.毛皮動物常見寄生蟲病6[J].特種經濟動植物,20104:19-21.
[2] 蔣貴林,柴自強,鄧禕頻.豬蟎蟲病及其防治[J].畜牧獸醫雜誌,20051.40-42.
[3] 王會林,程瑋,沈學文,等.中藥小蘭杜治療豬蟎蟲效果觀察[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096:34-35.
[4] 聶新生.豬常見寄生蟲病的防制[J].吉林畜牧獸醫,20058:59.
篇2
淺談秋季常見豬病防治方法
秋季氣候多變,易誘導豬隻發病,如果預防不及時,會給養豬戶帶來較大的 經濟損失。現就秋季豬多發的幾種常見病作簡要介紹,以方便廣大養殖戶有針對性地強化飼養 管理,做好預防 工作。
1豬瘟
疫苗質量不佳,免疫程式不合理,注射劑量不足或操作不規範,致使注射過豬瘟疫苗也發瘟。但近年來 臨床上見到的豬瘟以溫和型、非典型化佔據主流,以往豬瘟的許多典型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已不多見。因此,誤診現象十分普遍[1]。如果母豬未注射過豬瘟疫苗單聯苗、二聯苗或三聯苗,哺乳期仔豬很可能發生無名高熱、便祕、皮膚髮紺、喝髒水、食慾時好時壞、後期下痢;母豬注射過豬瘟疫苗時,沒斷奶的仔豬不會發生豬瘟,如果仔豬出生後6周以內注射疫苗,反倒會因母源抗體干擾,造成免疫失敗,待以後長到小豬、架子豬、肥育豬時,就有可能發生非典型豬瘟。
治療豬瘟沒有特效藥物,一般在發病初期 應用大劑量的豬瘟高免血清,同時肌注抗生素藥物如先鋒黴素,清熱解毒的中藥製劑如雙黃連、清開靈等有較好的療效,但後期療效不明顯。也可用以毒攻毒的方法,即以大於平時預防量10倍以上的豬瘟疫苗最好是脾淋苗肌肉注射,強度刺激機體產生干擾素,干擾豬瘟病毒複製,使其產生免疫力[2]。豬瘟高發地區或豬場實行提前免疫,即初生仔豬吮初乳之前注射疫苗1頭份,2~3 h後再哺乳;雙月齡時二免,50~60 d注射疫苗4頭份,即可終身獲得強免疫力。
2 感冒
豬感冒是由於對豬的管理不當,或者遇到寒氣的突然襲擊,秋季未注意防寒保溫等所引起,各種年齡的豬均可發生,且多發生於氣溫驟變的季節,但沒有傳染性。其主要症狀是體溫升高,末梢部分發涼或皮溫不整,流淚,流清鼻涕,以後轉為濃稠鼻涕,呼吸增快,嚴重者畏寒怕冷,不願行走等,可繼發支氣管肺炎。
豬流感是由於豬流感病毒所引起,有傳染性,常全群同時感染,其症狀與普通感冒相似,病豬體溫升高40 ℃以上,有時高達42 ℃。眼鼻常流出黏性分泌物,鼻液有時帶有血色,常呼吸急促,呈明顯的腹式呼吸,夾雜有間斷性咳嗽,少食或不食,糞便乾硬,也常見肌肉和關節疼痛、喜臥,多頭豬擠在一起[3]。豬流感的特點是來勢突然,大群發生,症狀較重,但病程短,多數豬在1周之內恢復,少數豬發生繼發性感染,出現大葉性出血性肺炎或腸炎而致死。解剖病死的豬,發現病變以呼吸器官為主,可見上呼吸道鼻、喉、氣管、支氣管黏膜出血,有大量泡沫狀液體,或雜有血液。在肺的心葉、尖葉和中間葉出現鮮牛肉狀病變,呈紫紅色,多呈不規則對稱。肺病區膨脹不全,塌陷,周圍肺 組織發生氣腫外觀呈蒼白色。肺門、縱膈淋巴結水腫、充血。
無論豬的感冒還是流感,都會成為許多疫病的先兆或誘因,如不及時控制,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一般可用解熱鎮痛藥如複方氨基比林、30%安乃近進行對症治療,使用抗生素或磺胺藥控制繼發感染,在臨床中氟苯尼考、頭孢噻呋或泰樂菌素在治療支氣管及上呼吸道感染中應用效果明顯,在飼料中新增氟苯尼考、強力黴素、泰樂菌素等抗生素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中獸醫療法以解熱鎮痛、祛風散寒為原則,可添用銀翹散、荊防敗毒散等方劑。
3附紅細胞體病紅皮病
典型臨床症狀表現為母豬生產效能下降,仔豬體質變差,貧血,腸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豬病初精神萎頓,體溫升高到39.5~42.0 ℃,顫抖轉圈或不願站立,離群臥地,出現便祕或拉稀[4]。病豬耳、頸下、胸前、腹下、四肢內側等部位面板紅紫,指壓不褪色,成為“紅皮豬”。
該病易繼發其他疾病,所以應及時治療。可用血蟲淨貝尼爾、咪唑苯脲、新胂凡納明配合四環素、土黴素、強力黴素等治療,但效果不理想,土黴素在治療混合感染時效果不錯。
4繁殖和呼吸障礙綜合症藍耳病
其是一種引起以流產、死胎、胎兒木乃伊化和呼吸困難為特徵的豬傳染病。病豬表現為食慾減退,發熱至40.5~41.0 ℃,呼吸困難。懷孕母豬發生流產、運動失調、轉圈;公豬缺乏性慾;哺乳豬出生時出現弱胎、沉鬱、消瘦、外翻腿姿勢,呼吸困難,眼結膜水腫,個別仔豬出現震顫;斷奶仔豬和生長豬表現為持續性厭食、沉鬱、呼吸困難以及面板充血,耳、腹下、後腿等部位發紫。
治療該病目前尚無特效藥,主要依靠疫苗預防。飼料中新增黃芪多糖可增強機體抵抗力減少發病。治療上主要是緩解臨床症狀,控制繼發感染為原則。在發病的第1個月,可用抗生素和抗病毒中藥類全群拌料治療妊娠母豬,減少發熱,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時應用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也可以補充VE和微量元素Se,延長妊娠期,防止流產的發生;如果育成豬和母豬的採食量減少,應喂高能量的食料;新生仔豬出現腹瀉時,應口服或注射抗生素,補充電解質,加喂葡萄糖增強體質。
5豬鏈球菌病
繼發混合感染多在豬感冒後出現。急性病豬體溫升高到41 ℃以上,減食或停食,結膜潮紅,流鼻涕。部分病豬發生關節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現出共濟失調、空口磨牙等;有的頸背等處面板廣泛充血或有出血斑。8周齡內仔豬常於2 d內死亡。慢性病豬常在頭、胸、腹和股內面板等處出現圓形淺玫瑰色硬幣樣大丘疹,後覆蓋褐色痂皮。混合感染豬瘟時,患豬流漿液性鼻液,耳尖、腹下、四肢末端、股內側有紫紅色或藍紫色出血點、出血斑。病公豬可見包皮內積尿,擠壓流出白色、混濁、惡臭的液體。病豬先便祕後腹瀉或便祕腹瀉交替出現,後期呼吸困難,常於1~3 d內死亡。
近年來,由於抗生素的用法混亂,豬鏈球菌已對多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給臨床治療增加了不小的難度。敗血型死亡快,死亡率高,用藥一般效果不明顯;關節型肌注15 mg/kg·體重強效阿莫西林、2.5 mg/kg·體重2.5%恩諾沙星,1次/d,連用3 d,病情會得到有效控制,如注射技術準確,也可關節腔注射,效果比較明顯。對發病豬場要對病豬汙染的欄圈、場地和用具進行嚴格消毒,並對整個豬場全面消毒。
6弓形體病
豬的弓形體病前幾年很難在臨床上見到,成流行性發作更為少見。但近年來,在很多地方已形成地方流行性,危害較大。其臨床表現似流感,體溫升高到40.5~42.0 ℃,稽留熱,表現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四肢和全身肌肉疼痛,僵直,四肢內側、腹部皮下大面積呈紅紫色。體表淋巴結腫大。弓形體容易與附紅細胞體病混淆,一般要在實驗室診斷,治療以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嘧啶加甲氧苄胺嘧啶等磺胺類藥物治療效果較好。
7偽狂犬病
臨床多發,診斷困難,臨床上有下列症狀:體溫升高,呼吸困難,流涎,嘔吐,下痢,食慾不振;精神沉鬱;肌肉震顫,步態不穩,四肢運動不協調;眼球震顫,間歇性痙攣,後軀麻痺,有前進、後退或轉圈等強迫運動,常伴有癲癇樣發作及昏睡等現象;耳、腹下、尾等處有紫斑;有的拌有嘴角瘙癢。神經症狀出現後1~2 d內死亡,仔豬死亡率可達100%。若發病6 d後才出現神經症狀,則有恢復希望。但可能有永久性後遺症,如瞎眼、偏癱、發育障礙等。青年豬常見便祕,一般症狀和神經症狀較幼豬輕,病死率較低,病程約4~8 d。成年豬常呈隱性感染,較常見的症狀為微熱、倦怠、精神沉鬱、便祕、食慾不振。數日即恢復正常,很少見到神經症狀。懷孕母豬於受胎40 d後感染時,常有流產、死胎及延遲分娩等現象。懷孕後期感染的則產出木乃伊胎,也有活產胎兒,但胎兒常產後不久出現典型的神經症狀,一般1周內死亡。母豬流產前後,大多無明顯的臨床症狀。
該病無特殊治療方法,主要以疫苗接種免疫來控制發生。緊急情況下用免疫血清注射可使死亡率降低。但對出現神經症狀的病豬效果不大,可 應用治療腦炎的藥物對症治療。
8參考文獻
[1] 陳健雄.2010年豬病流行趨勢及控制策略[J].養豬,20102:76-79.
[2] 熊詩國,金光明.南陵縣夏季豬病流行特點及防控措施[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1:140-141.
[3] 李淑霞.近年豬病流行特點與防控對策[J].畜牧獸醫科技資訊,20103:69.
[4] 李連任.秋季豬病多 抓緊來防治[J].北京 農業,20059:2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