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安全管理大專論文範文

  護理安全是全球性的研究課題,也是現代醫院管理者關注的重點和核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護理安全管理大專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護理安全教育在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把護理安全教育融入護理技術操作的教學設計方法不但能加深護理人員對操作的理解,而且能使護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建立護理技術操作的安全意識,為臨床護理操作實踐奠定執業安全的基礎。綜上所述,臨床護理教學過程中將護理安全教育融入護理技術操作培訓可有效提高實習護生的考核成績,同時也能極少安全缺陷的發生,值得臨床護理教學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護理安全教育;教學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調查物件選自2010年6月-2012年5月來我院實習的護生,共60例,依據隨機對照原則分為觀察組30名與對照組30名,觀察組其中男1例,女29例;年齡18-23歲,平均20.6±1.9歲;其中中專學歷25例,大學專科學歷5例。對照組其中男2例,女28例;年齡18-22歲,平均20.7±2.0歲;其中中專學歷24例,大學專科學歷6例。兩組護生的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學歷的差異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兩組培訓教師配備上沒有差別。對照組的培訓採用傳統教學方法,即按照培訓手冊要求採取集中講授、個案護理、集中操作示教、電化示教、自學等方式培訓,在教師指導下練習—回示教—臨床應用—考核總結。觀察組的實踐課則在採用傳統教學方法的同時,將護理安全內容融人到教學過程中。護生無臨床工作經驗,沒有安全意識,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保護病人。帶教老師為由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護師擔任,保證教學質量。要求帶教老師對護生做到從手把手到放手不放眼,絕對不允許既放手又放眼。嚴格要求,確保醫護安全。帶教老師對每一批進入臨床實習的護生,要認真進行評估,仔細瞭解護生的情況,針對性組織護生學習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安全預案;可採取集中學習,也可個別指導;利用案例、圖片、多媒體進行講解,使學習形式多種多樣,增強護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護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達到用法保護自己、保護病人,在工作中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也不被別人傷害的目的。

  3.效果評價。

  實習結束前,按照護理部制定的理論考核標準及技能操作考核標準對兩組護生進行相同操作專案的考核,考核總分均為100分。同時記錄兩組實習護生實習期間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

  4.統計學處理。

  用SPSS11.5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x±s表示,採用t檢驗,計量資料採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實習護生考核成績及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所有護生順利結束8個月的實習,觀察組理論考核成績的平均分高於對照組,其差異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技能操作考核評價分高於對照組,其差異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觀察組在實習期間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為6.7%2/30低於對照組16.7%5/30,其差異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安全有效的護理可促進患者疾病痊癒或好轉,而護理不安全因素則可能導致患者住院時間延長或病情惡化[2]。現階段隨著患者法律意識及對護理技術服務要求的不斷提高,護理技術操作由於患者病情的個體差異而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3],這些不確定性因素使護理技術操作的不安全性增加。因此,臨床護理帶教更應關注護理技術操作的內涵與外延的變化,將護理技術操作中存在的不確定因素設計為重點教學內容,引起學習者的高度重視,即在教學中就不斷強化學習者的安全意識,為臨床實踐安全打下基礎。在教學設計時,引入安全教育思想,關注護理技術操作關鍵環節的職業安全與健康。將護生掌握護理技術操作的基本過程和方法作為教學目標;護生掌握操作的安全措施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護生識別護理技術操作存在安全隱患薄弱環節的能力作為教學的難點。設計時依據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難點,將護理技術操作的相關教學內容與“護理技術操作的基本原則,無菌技術操作原則,標準預防操作原則,隔離原則,醫務人員的防護原則,醫療廢物的分類、放置、處理”有機結合。把護理安全教育融入護理技術操作的教學設計方法不但能加深護理人員對操作的理解,而且能使護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建立護理技術操作的安全意識,為臨床護理操作實踐奠定執業安全的基礎。綜上所述,臨床護理教學過程中將護理安全教育融入護理技術操作培訓可有效提高實習護生的考核成績,同時也能極少安全缺陷的發生,值得臨床護理教學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護理標識在普通外科病區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張敏;蔣萍;盧綺萍;李建群;護理管理雜誌2006-09-1083

  2、國外護理安全管理的經驗與啟示季曉鵬;王志紅;陳亞華;中國實用護理雜誌

  二:企業職工醫院護理安全現狀與對策

  摘要: 護理安全是衡量護理服務的重要指標,護理安全直接威脅護理人員和患者的安全,影響醫院的社會、經濟效益。護理質量必須有護理安全制度做保障,要注重培養護士專業素質和能力,注重環節質量管理,同時制訂護理動態質控措施,消除不安全隱患,有效地保護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關鍵詞:醫院護理安全;對策;企業

  一、影響護理安全的因素

  1.1臨床護理人員短缺嚴重,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隨著我院新住院大樓的啟用,住院患者數量大幅度增加,患者對服務質量更高需求的同時,增加了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過度的工作和身心的勞累必然會造成工作時注意力、警惕性和質量的下降,發生缺陷的概率也就相應增加。

  1.2護理人員專業知識缺乏、技術能力差大多數年輕護士缺乏專科理論知識,特別是新引進的護理人員未經過考核選拔,業務素質、技術能力相對較差,同時缺乏敬業精神和責任心,各種儀器操作不熟練,搶救時手忙腳亂,觀察病情不全面。

  1.3患者的法律觀念逐步增強,護理人員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隨著法律法規的修訂和完善,社會醫療保險的進一步改革,患者的法律觀念逐步增強,護理人員缺乏主動服務的意識,在臨床工作中遇到問題缺乏溝通的技巧,不能運用相關法律知識更好地保護自己。

  1.4護理人員工作態度不嚴謹,服務態度差現在的學生都是80後的人,獨生子女多,在家嬌生慣養,對待工作的態度不積極、不認真,更談不上吃苦耐勞,缺乏交流溝通能力,解答問題語言生硬,導致患者誤解、反感等,給工作埋下許多隱患。

  1.5護理文書書寫不規範書寫護理文書不認真,字跡不清,有塗改現象;護理記錄不能全面、客觀、動態、連續反映患者病情,常常是記一些客觀的內容,未能體現觀察的要點、採取措施及效果評價。

  1.6護理安全制度不健全,不完整對一些危險因素監管不到位如壓瘡、墜床、跌倒等,出現護理缺陷沒有很好地分析和改進,責任只落實到當事人,但並未真正讓當事人和當事科室採用積極態度應對,使安全隱患不斷,最終導致嚴重缺陷。

  1.7管理層監管不到位,制度落實不好護理部、科護士長監管不力,短時間床位擴編,引進大量的低年資臨聘護士,臨床護理經驗不足,同時護理管理人員年輕化,導致安全管理經驗缺失,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落實不到位,導致缺陷的發生。

  二、護理安全的對策及措施

  2.1加強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高尚的職業道德、良好的工作作風是防範醫療事故的根本所在。院醫德醫風辦公室、護理部每季度對全院護理人員進行一次職業道德教育,加強護理人員責任心,提高服務態度,改進工作作風;同時護理部根據我院的實際情況制定護士語言行為規範,使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能自覺規範行為,增加責任感,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防範護理缺陷的發生。

  2.2強化護士的法律意識護理部不定期召開護理安全工作現場會,認真分析、討論臨床工作中發生護理缺陷的原因,積極制訂改進措施,並定期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培訓,每月下發護理缺陷案例,要求各科室學習和分析,從中吸取教訓。通過學習讓護理人員做到知法、守法、會用法,給患者提供滿意服務的同時,能更好地保護自身和患者的合法權益。

  2.3完善護理制度根據衛生部患者十大安全目標及平時工作中出現的缺陷,不斷完善規章制度,比如預防壓瘡、墜床、跌倒、導管滑脫等相關管理制度,完善不良事件登記報告制度,“危機值”登記報告制度等,院科兩級經常督查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有效地保證護理安全。

  2.4改變服務模式,優化工作流程制訂“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模式,用標準規範的儀表、語言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優化護理人員工作流程,克服護理管理和臨床護理服務工作中的隨意性,使服務質量得到進一步安全保證。

  2.5加強護理人員培訓每年新引進的護理人員必須經過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後才能到科室輪轉,對來院3年內的年輕護士進行規範化培訓,使他們熟練掌握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並培養他們的應激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讓患者和家屬對醫護人員產生依賴感和安全感,取得對護理工作的理解,從而預防和減少護理缺陷的發生。

  2.6加強環節質量管理,防止缺陷發生護理部督查、護士長夜查房重點放在制度的落實上,排班新老護士搭配,加強重患者的護理重要環節管理,抓入院、出院及轉科患者管理環節,加強執行醫囑環節,對易出錯環節強化管理就是要改變發生護理不安事件後的消極處理變為發生事件的積極預防,即把處置行為轉變為預防控制行為,消除和減少護理隱患。

  2.7規範計算機處理及執行醫囑流程2011年我院計算機網路應用,醫囑的開出、整理、藥房發藥同步確認,各項治療卡服藥、注射、處置等均由手工抄寫變為計算機輸入、輸出、列印,為保證準確執行各項醫囑及治療措施,護理部制定了一整套嚴密的計算機處理及執行醫囑流程,保證了準確無誤地按醫囑執行各項治療護理,有效減少了出錯的機會。

  2.8應用護理安全標識,防範護理缺陷發生護理安全標識是最直觀、最快捷、最具影響力的方法和手段之一。我們先後採用了護理級別標識、藥物警示標識、環境區域標識、預防意外標識、導管標識、腕帶等。通過標識的使用,可以對護士起到警示、提醒的作用,增強安全防範意識,使患者參與安全,起到督促作用,有效杜絕護理缺陷的發生。

  三、討論

  護理安全是衡量護理服務的重要指標,護理安全直接威脅護理人員和患者的安全,影響醫院的社會、經濟效益。護理質量必須有護理安全制度做保障,要注重培養護士專業素質和能力,注重環節質量管理,同時制訂護理動態質控措施,消除不安全隱患,有效地保護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參考文獻

  1、根本原因分析在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鄭小偉;王泠;中國護理管理2009-06-1566

  2、安全文化在產房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黃美珍;蘭香;中華護理雜誌2008-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