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手抄報圖片電子版

  食品安全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健康乃至生命,因此我們一定要加以重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食品安全手抄報圖片和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食品安全手抄報圖片欣賞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食品安全手抄報資料1:食品安全事件

  1、草莓乙草胺致癌

  央視財經記者隨機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美廉美超市、昌平採摘園以及路邊的草莓攤,購買了8份草莓樣品,送到北京農學院進行檢測。經過工作人員初步檢測,8份樣品中全部都檢測出了百菌清這種農藥。進一步檢測後,實驗人員又檢測出了另一種農藥乙草胺,同樣是8份樣品中全部都有。

  新聞報道之後,引發紅火的草莓銷售市場迅速走冷,各地對草莓的恐慌迅速傳導到主產區,導致種植戶損失慘重。

  乙草胺是除草劑,它主要在大田作物裡面。玉米、豆子、土豆,也可以在油菜裡面登記使用。目前國家沒有登記草莓的殘留標準,也就是說在草莓上不能使用。

  2、含大量丙烯醯胺的黑糖食品引爆朋友圈

  2015年8月臺灣爆出一個新聞,說黑糖中含有大量致癌物——丙烯醯胺。臺灣某雜誌測試了19個黑糖相關產品,發現所有樣品均含有丙烯醯胺,其中7個樣品超過了1000微克/公斤,最高的一個號稱“傳統制作”的黑糖樣品達到令人咋舌的2740微克/公斤,遠超炸薯片中的丙烯醯胺含量按香港的測定數值,約為680微克/公斤。

  筆者在2015年12月份在科學網部落格撰寫的《黑糖,那些不得不說的祕密》一文中不僅說明黑糖中丙烯醯胺產生的原因及危害,還區分了黑糖、紅糖及赤砂糖的不同,讓消費者買到放心安全的好產品。

  世界衛生組織的《食物汙染物工作報告》中確認的丙烯醯胺攝入量界限值,是180微克/公斤體重。動物試驗表明,丙烯醯胺具有潛在的神經毒性、遺傳毒性和致癌性。不過,目前人類中的研究尚未確認丙烯醯胺的攝入量、相關生化標誌物水平與多種癌症風險之間的關聯,因此,還不能說只要攝入丙烯醯胺,就一定會增加人類的致癌危險。但是,畢竟這種物質屬於“疑似致癌物”。

  食品安全手抄報資料2:食品安全知識

  一、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包括哪些種類?

  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包括下列類別:

  1.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黴變、生蟲、汙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質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質汙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過國家限定標準的;

  4.未經衛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其製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等及其製品;

  6.容器包裝汙穢不潔、嚴重破損或者運輸工具不潔造成汙染的;

  7.摻假、摻雜、偽造、,影響營養、衛生的;

  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的或者將非食品當作食品的;

  9.超過保質期限的;

  10.為防病等特殊需要,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專門規定禁止出售的;

  11.含有未經過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使用的新增劑的或者農藥殘留超過國家規定容許量的;

  12.其他不符合食品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

  二,如何判別偽劣食品?

  偽劣食品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們在日常購物時卻難以識別。《偽劣食品防範“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記的方式引導消費者強化食品安全自我防範,以期使偽劣食品因缺乏市場而退出市場。防範“七字法”:即防“豔、白、反、長、散、低、小”。

  一防“豔”。對顏色過分豔麗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蠟果一樣又大又紅又亮、鹹菜梗亮黃誘人、瓶裝的蕨菜鮮綠不褪色等,要留個心眼,是不是在新增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麵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儘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採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六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於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製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