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食品安全手抄報圖片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需品,食品安全是全人類共同關心的話題。食品安全在人們的心中也是很重要的。食品安全的手抄報你知道怎麼做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漂亮食品安全手抄報的圖片

  漂亮食品安全手抄報圖1

  漂亮食品安全手抄報圖2

  漂亮食品安全手抄報圖3

  漂亮食品安全手抄報圖4

  漂亮食品安全手抄報圖5

  漂亮食品安全手抄報圖6

  食品安全手抄報的資料1

  一、認識食品安全存在誤區

  “關於食物的安全性與安全感,消費者與專家的感覺差異很大。目前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的認識存在以下方面的誤區。不知道還能吃什麼近年來媒體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密切關注和適時揭露,讓公眾十分緊張該問題。實際上,我國食品安全情況每年都在好轉。《食品衛生法試行》前的1982年,我國食品衛生監測總體合格率為61.5%,實施後,1994年、2000年和2002年,監測總體合格率分別達到了82.3%、88.9%和93.4%。

  二、為什麼廠家要偽造生產日期?

  北京一位超市負責人坦言,目前食品流通領域比較通行的”行規“,是商家對包裝食品剩餘1/3保質期的拒收,剩餘2/3保質期的食品,被納入促銷物件。而最終過期的商品,商家往往會退還廠家,損失都由廠家承擔。這種不合理的分配體制,為廠家偽造食品保質期提供了可能。

  究竟如何處理過期食品?專家認為,可借鑑國外做法,引入”第三方機制“。扶持”第三方“企業將過期食品製成飼料、肥料,或者發酵產生甲烷,作為工業能源。”這樣可使約七成過期食品得到回收利用。“現階段抓好食品安全不能政府唱”獨角戲“,必須動員社會力量,鼓勵揭發食品行業”黑幕“。消費者們也該行動起來,積極舉報和打擊身邊的造假、售假的行為,造福社會,也保障自身的健康

  三、兒童常吃膨化食品對身體十分有害

  近年來,膨化兒童小食品在市場上層出不窮,如薯片、雪餅、蝦條、玉米棒……商場裡出售的兒童大禮包,裡面也幾乎是清一色的膨化食品。這些食品色彩鮮豔,包裝醒目,廣告宣傳引人注目,贏得了孩子們的青睞。  檢測顯示,膨化食品雖然口味鮮美,但從成分結構看,屬於高油脂、高熱量、低粗纖維的食品。從飲食結構分析有其一定的缺陷,只能偶爾食之。長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會造成油脂、熱量吸入高,粗纖維吸入不足。若運動不足,會造成人體脂肪積累,出現肥胖。孩子大量食用膨化食品,會影響正常飲食,導致多種營養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給,易出現營養不良。膨化食品中普遍高鹽、高味精,使孩子成年後易導致高血壓和心血管病。膨化食品不合格產品的主要問題是細菌汙染,如大腸菌群超標,這些會導致孩子胃腸不適、腹瀉和肝臟損害。

  為了防止膨化食品被擠壓、破碎,防止產品油脂氧化、酸敗,不少膨化食品包裝袋內要充入氣體,資料顯示膨化食品包裝內應當充裝氮氣,它清潔、無毒、乾燥,能保證膨化食品長期不變色、變味,食用安全。但我國有不少廠家用的是壓縮空氣,壓縮空氣的含水量比正常空氣高,會造成袋內膨化食品口感不酥脆,並且在壓縮空氣的過程中,還有可能將機器內注入的潤滑油化作霧態,噴入包裝袋內,附著在包裝袋內壁,沾在膨化食品上。所以在購買膨化食品時,若發現包裝袋上標註有充裝氮氣的字樣,就可以放心了。若發現包裝漏氣,則不宜選購。

  四、喝葡萄酒有學問

  在現實生活中,常常人在飲用葡萄酒時加入一些可樂、雪碧飲料以及冰塊等,這種飲用方法並不科學。據專家介紹,在葡萄酒中對入雪碧、可樂等碳酸類飲料,一方面破環了葡萄酒原有的純正果香,另一方面也因大量糖分和汽體的加入影響了葡萄酒的營養和功效。加冰塊飲用也是不正確的,因為加冰之後葡萄酒被稀釋,不太適合胃酸過多和患潰瘍病的消費者飲用。

  那麼,該如何飲用呢?回答是不加任何新增物質飲用。紅葡萄酒在室溫下飲用即可,不須冰鎮,最好在開啟一小時,酒水充分呼吸空氣後再飲用;白葡萄則冰鎮後再飲用口味更佳。

  同時,存放方式不同,也會影響葡萄酒的口味。那麼家中的葡萄酒如何存放呢?一般說來,葡萄酒開啟後應立即飲用,如果一次飲用不完,可把餘酒放在冰箱裡,但也不宜超過三天。

  即使沒有開啟的葡萄酒,簡單的的存放在酒櫃裡也是不當的。正確的存放方法是應該臥放或者倒放。這樣主要是防止軟木塞過度乾燥,透氣後使酒質氧化,造成質量的變化;再就是軟木塞過度失水,開啟時容易碎裂。

  食品安全手抄報的資料2

  食品安全宣傳標語

  1、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2、群眾利益無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

  3、實施食品放心工程,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4、關注食品安全,關愛健康人生

  5、建立誠信體系,保障食品安全

  6、加強農村食品監管,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7、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8、以人為本,確保飲食安全

  9、從源頭抓質量,確保食品安全

  10、食品安全,人人有責

  哪些原因可導致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發生?

  1冷藏方法不正確,如將煮熟的食品長時間存放於室溫下冷卻,把大塊食物貯存於冰櫃中,或冷藏溫度不夠。

  2從烹調到食用的間隔時間太長,使細菌有足夠的繁殖時間。

  3烹調或加熱方法不正確,加熱不徹底,食物中心溫度低於70℃。

  4由病原攜帶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

  5使用受汙染的生食品或原輔料。

  6生熟食品交叉汙染。

  7在室溫條件下解凍食物。

  8廚房裝置、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確。

  9使用了來源不安全的食物。

  10加工製備後的食物受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