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自然災害

  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向我們敲響了安全警鐘。那麼,你知道嗎?今天小編蒐集了一些防治自然災害的方法,歡迎大家閱讀。

  防治自然災害的方法

  凡危害人類生命財產和生存環境的各類事件通稱為災害,所造成的嚴重損害和痛苦,稱之災難。在1992—2001年的10年間,全球自然災害導致622,000人死亡,20億人受到影響。由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4460億美無,佔同期所有自然災害總損失的65%。2004年12月26日發生在印度洋的海嘯災難,死亡人數超過20萬人,其慘狀至今使人記憶猶新。2005年8月,發生在美國東南部沿海地區,由颶風“卡特里娜”引發的風暴潮災害,成為美國曆史上罕見的嚴重自然災害。颶風帶來的海水將新奧爾市全城淹沒,遇難人數多達1036人,直接經濟損失超過3000億美元。“卡特里娜”令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不得不向世界其他國家伸出求援之手,以解燃眉之急。2005年非洲、歐洲、亞洲、澳大利亞的部分地區和南美的巴西發生持續乾旱。近10年來,在地球大氣變暖的氣候背景下,各類氣象災害頻發,由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而在所有自然災害中有90%與天氣、氣候有關。近10年來,在地球大氣變暖的氣候背景下,各類氣象災害頻頻發生。為此,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選定,2006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

  自古以來,人類一直存在這樣一種觀念:人是自然界的主人,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關係。因此,“征服自然”就成了人類的奮鬥目標和行動口號。其結果如何呢?恩格斯作了科學的概括:“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現在有許多災害都是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幾千年的文明史從正反兩個方面告訴我們,人類只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員,人類應成為這個家庭中的善良公民,與自然平等和諧相處。自然災害的發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而是無法避免的。但是,我們只要趨利避害、順應大自然的變化規律,把自然災害評估與早期預警相結合,並採取有效的預防和減輕災害的措施,就能夠避免災害演變成災難,把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

  自然災害的分類

  縱觀人類歷史,災害發生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一是自然變異;二是人為因素;三是自然因素與人為影響相互作用而導致的災害。人類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一部人類不斷適應各種自然環境的歷史過程。

  按自然災害發生的原因劃分,自然災害大致可分為四類:

  氣象災害。由地球大氣的變異引發自然災害,造成人類生命財產損失,稱氣象災害。如颱風、風暴潮、高溫熱浪、暴雨洪水、雷暴、冰雹、濃霧、暴風雪、寒潮大風、低溫凍害等。

  地質災害。由地殼某個薄弱的地方突然發生劇烈變形、位移及地表物質運動,給生活在這一區域的居民帶來突如其來的災難,稱地質災害。如地震、火山爆發、山體滑坡、泥石流、海嘯、滑坡、地裂、以及水土流失、沙漠化、鹽鹼化、海水入侵、煤層自燃、瓦斯爆炸、泥沙淤積等。

  生物災害。由各種生物活動包括動、植物、微生物造成人類生命財產重大損失和生存環境的破壞,通稱生物災害。如蝗災、鼠害、病蟲害、傳染性疾病、海洋赤潮等。

  天文災害。指空間天體如太陽表面、太陽風、磁層、電離層和熱層等瞬時或短時間發生異常變化,如太陽耀斑爆發、電離層擾動、磁暴等,可引起衛星執行、通訊、導航以及電站輸電網路的崩潰,危及人類生命和健康,造成經濟損失。

  如何應對自然災害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氣候多樣,是世界上主要的“氣候脆弱區”之一。由於我國自然災害種類多、範圍廣、頻率高、危害重,因而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進入21世紀以來,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都達到1000多億元,2005年更是達到了1856億元。由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死亡人數平均每年在2000人左右。嚴酷的現實告訴我們,要想平安、健康地生活,就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生存意識,掌握避免危險發生的技能,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

  那麼,如何來應對自然災害呢?人類在與自然長期共存的實踐中,已經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歸納起來有6個方面:

  一是學。通過學習,瞭解各種自然災害是怎樣發生的,以及避險救助知識;二是聽。平時要養成通過各種渠道,經常收聽收看氣象部門釋出的災情資訊,而不聽信社會上的謠傳;三是備。針對當地當時可能出現的自然災害做好物資準備和精神準備,並參加人身和財產保險,做到有備無患;四是察。平時要有防災意識,注意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一旦發現某種異常現象出現,要儘快向有關部門報告,請相關部門提供防災抗災對策;五是抗。災害一旦發生,要利用已經掌握的避險救助知識,以大無畏的精神,組織大家自救和互救,避險救災;六是“斷”。在救災過程中首先要轉移危險物品,切斷可能導致次生災害發生的電源、煤氣、水等災源。

  現在,我們就和同學們談談某些自然災害的成因和怎樣應對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傷害、特別是怎樣防治與天氣、氣候直接有關的疾病和意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