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節手抄報

  數學對觀察自然做出重要的貢獻,它解釋了規律結構中簡單的原始元素,而天體就是用這些原始元素建立起來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1:採蘑菇的阿姨

  阿姨帶著四個孩子去林子裡採蘑菇。在林子裡,

  他們分頭往各處去找。半小時後,阿姨坐在樹下休息,數了數籃子裡的蘑菇,她採了四十五個。不一會,孩子們都跑到她這裡,一個個空著籃子,一個蘑菇也沒有采到。

  “阿姨”,一個孩子請求,“給我一個蘑菇吧,籃子不是空的,就會採到許多蘑菇。”

  “也給我一個吧。”

  “我也要。”

  阿姨把自己採的全部蘑菇都分給了孩子。之後,大家重新又分頭去採。結果,第一個孩子找到了兩個蘑菇;第二個孩子卻丟失了兩個蘑菇;第三個孩子採到的蘑菇,和阿姨給他的一樣多;可第四個孩子卻把阿姨給他的丟失了一半。當孩子們回到幼兒園,數數自己的蘑菇,嘿,太巧了,原來大家籃子裡的蘑菇一樣多。請問:每個孩子從阿姨那裡得到多少蘑菇?他們回到幼兒園後,每個人有多少蘑菇?

  一想,阿姨給第三個孩子的蘑菇最少,因為他的蘑菇有一半是自己採到的。為了方便,假設阿姨給了第三個孩子一把蘑菇。他自己又採到了阿姨給他的一樣多的蘑菇,第三個孩子帶回來的是兩把蘑菇。第四個孩子帶回來的蘑菇和三個孩子的一樣多,也是兩把。可是他在路上丟失了一半,所以阿姨給他的蘑菇是四把。

  第一個孩子帶回來兩把蘑菇,其中有兩個是他自己採到的。實際上,阿姨給了他兩把少兩個蘑菇。

  第二個孩子帶回來的也是兩把蘑菇,是可他在路上丟失了兩個。這就是說,阿姨給了他兩把還多兩個蘑菇。

  阿姨給了孩子們一把加四把加兩把加兩把蘑菇,一共九把,其中有兩把差兩個,另外兩把多兩個,正好抵消。已經知道阿姨一共採了四十五個蘑菇,每把有45 ÷ 9=5個蘑菇。好,下面的問題就好回答了。

  大家都明白了麼?是不是突然感覺數學是一門非常有意思的學科呢?

  圖一

  圖二

  2:烏鴉喝水的祕密

  我們知道,長方體的體積等於長乘以寬再乘以高,正方體的體積等於稜長的立方。可是你想過沒有,要想知道一隻雞蛋的體積是多少,應該怎麼來求?

  面對這個問題,你或許會一籌莫展,因為雞蛋的外形不規則,沒有現成的公式可用。

  其實,這個問題也很簡單。《烏鴉喝水》這篇文章你一定讀過。烏鴉發現瓶子裡有水,但是瓶口太小,水面又太低,怎麼辦呢?聰明的烏鴉發現周圍有小石子,於是銜來石子,放入瓶中。每放進一塊小石子,水面就會上升一次;投進的石子體積越大,水面上升得就越高。這是因為投入的石子有“體積”,要佔據一定的空間,於是,它就把與它體積相等的水“擠”上去。也就是說,被“擠”上去的水的體積恰好等於投進石子的體積。

  石頭的體積難以求出,那是因為它的形狀很不規則。如果我們能計算出被它“擠”上去的水的體積,那麼事情就好辦多了。只要我們用一個長方體器皿,就很容易算出被“擠”出來的水的體積了。

  假設這個長方體器皿底面是邊長4釐米的正方形,放入石頭後水面上升了2釐米,那麼,石頭的體積是4×4×2=32立方厘米。到這裡,你一定會高興地叫起來:“那我也會求雞蛋的體積了。”

  烏鴉的聰明之處,在於它藉助小石子,使瓶中的水面上升,從而喝到了它想喝的水。

  人類的聰明之處,在於從烏鴉喝水想出了“等量代換”的妙計。